项目六 使用常用工具软件
- 格式:ppt
- 大小:5.54 MB
- 文档页数:37
《常用工具软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常用工具软件的名称、功能及基本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工具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增强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常用工具软件的概述2. 压缩软件的使用3. 杀毒软件的使用4. 截图工具的使用5. 文本编辑工具的使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常用工具软件的名称、功能及基本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压缩软件的详细操作步骤,文本编辑工具的高级功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常用工具软件的名称、功能及基本使用方法。
2. 演示法:展示压缩软件、杀毒软件、截图工具和文本编辑工具的操作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掌握工具软件的使用。
4. 讨论法:学生相互交流,解决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常用工具软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常用工具软件的名称、功能及基本使用方法。
3. 演示环节:展示压缩软件、杀毒软件、截图工具和文本编辑工具的操作过程。
4.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操作,掌握工具软件的使用。
5. 课堂讨论:学生相互交流,解决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常用工具软件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共同提高。
七、教学资源1. 课件:制作精美课件,展示常用工具软件的界面及操作步骤。
2. 教学视频:录制压缩软件、杀毒软件、截图工具和文本编辑工具的操作视频。
3. 练习题:编写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
2. 教学步骤:见上文教学过程。
九、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介绍更多实用工具软件及其应用。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运用所学工具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课程标准课程编号:课程总学时:32学时课程学分:课程类别:专业拓展课程适用专业:计算机软件专业制定单位:制定时间:一、课程总述1.课程性质《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是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是一门理论为辅,实践为主的技能型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获取、安装、应用、维护常用计算机工具软件的能力。
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是《计算机导论》。
2.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从实际应用出发详细介绍了最基本而且被目前计算机应用各领域所公认的应用工具软件,并结合实际应用的情景案例讲授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
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以各种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的应用为主线,以实际应用需求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应用软件的理论与具体的实际应用。
针对现在高职学生的特点:接受能力一般、理解能力一般、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课程内容的选取以够用、实用为主。
工具软件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准,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工具软件的基本知识;工具软件应用内容以实用为准,增加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知识、紧密结合岗位技能需求,同时也注意后续课程的要求,注重知识的连贯性。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选择“案例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实际应用需求为依托,在教学中通过电子教案、视频、现场演示、软件操作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信息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课程教学中,为了充分体现“案例引导、任务驱动”的课程思想,将每章的工具软件以工作环境下的各种应用需求作为课程的引入。
教学中将每个工具软件领域的应用分解成一个个小项目,实现从需求出发、软件获取、安装、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计算机应用领域能够完成同一任务的工具软件可能有几种甚至于几十种,挑选一款适合自己的软件来切实高效地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成为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这样以具体的案例任务为单位组织教学,以典型实际问题为载体,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训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软件开发的常用工具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软件开发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职业。
为了提高效率和质量,软件开发人员常常借助各种工具来辅助开发。
本文将介绍一些软件开发中常用的工具。
一、集成开发环境(IDE)集成开发环境是软件开发人员进行编码、调试和部署的利器。
它集成了代码编辑器、编译器、调试器等开发工具,为开发人员提供便捷的开发环境。
目前,常见的集成开发环境有Eclipse、IntelliJ IDEA、Visual Studio等。
这些IDE具有智能代码提示、调试功能、版本控制等众多特性,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
二、版本控制工具软件开发过程中,版本控制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版本控制工具(如Git、SVN)可以帮助开发人员管理代码的变更历史、合并分支、回滚等操作。
它们可以有效地协同多人开发,提高团队协作效率,并且能够有效地防止代码丢失或混乱。
三、项目管理工具项目管理工具通常用于管理和跟踪软件开发项目的进展。
它们可以帮助团队成员了解项目的整体进度、任务分配和工作量等。
常见的项目管理工具有Jira、Trello等。
通过使用这些工具,团队可以更好地组织工作、分配资源和控制进度。
四、测试工具软件开发中,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关键环节。
为了提高测试效率,开发人员常常使用各种自动化测试工具。
例如,Selenium用于Web应用程序的自动化测试,JUnit用于Java代码的单元测试,Postman用于API接口的测试等。
通过使用这些工具,可以减少人工测试的工作量,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五、持续集成工具持续集成是一种开发实践,其目标是频繁地将代码集成到共享代码仓库,并通过自动化构建、测试、部署流程来提供反馈。
为了实现持续集成,开发人员常常使用工具如Jenkins、Travis CI等。
这些工具可以自动触发构建和测试过程,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保证软件的稳定性。
六、文档工具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文档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文档的编写效率和质量,开发人员常常使用各种文档工具。
用于可行性分析的软件可行性分析是指对一个项目或方案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估其可行性的过程。
在可行性分析的过程中,使用一些专门的软件工具可以帮助分析人员更加有效地进行评估和决策。
以下是几个常用于可行性分析的软件工具。
1. Microsoft Excel:Excel是一种功能强大、易于使用的办公软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数据分析任务。
对于可行性分析来说,Excel可以用于建立相应的模型,输入预测数据,通过公式和函数进行计算,生成相关的图表和报表。
例如,可以用Excel建立财务模型,进行财务指标分析,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持续性。
2. PESTEL分析软件:PESTEL是一种常用的宏观环境分析方法,用于评估项目或方案在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和法律等六大方面的外部环境因素对其可行性的影响。
有一些软件工具专门提供PESTEL分析功能,例如PESTLEanalysis、Mind Tools等,可以帮助用户系统地收集、分析和评估相关环境因素,并生成相应的报告。
3. SWOT分析软件: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战略管理工具,用于评估项目或方案在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等四个方面的因素对其可行性的影响。
一些软件工具提供SWOT分析功能,例如SmartDraw、Gliffy等,可以帮助用户绘制SWOT图,并帮助用户分析和评估相关因素的重要性和优先级。
4. 统计分析软件:在可行性分析中,统计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用于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从而评估项目或方案的可行性。
有一些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可以帮助用户进行相关统计分析,例如SPSS、SAS、R等,这些软件提供了丰富的统计分析方法和功能,可以帮助用户从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可行性分析提供依据。
5. 项目管理软件:对于大型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来说,项目管理软件可以帮助用户进行整体规划、资源分配和进度控制等工作。
一些常用的项目管理软件有Microsoft Project、Wrike、Asana等,这些软件提供了项目计划、进度跟踪、团队协同等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可行性分析的工作。
《常用工具软件》教案一、教案简介1. 课程名称:常用工具软件2. 课程性质:综合实践课程3. 课时安排:共15课时4.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常用工具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工具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操作技能二、教学内容1. 第五章:网络通信工具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网络通信工具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提高网络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电子介绍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如何发送、接收和管理电子邮件。
即时通讯软件:介绍即时通讯软件的基本概念,如何添加好友、发送消息、语音视频通话等。
2. 第六章:文件传输工具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文件传输工具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提高文件传输效率。
教学内容:介绍文件传输工具的基本概念,如何使用网络邻居、飞秋等软件进行文件传输。
讲解文件传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文件格式、大小限制等。
3. 第七章:文本编辑与处理工具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文本编辑与处理工具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提高文本处理能力。
教学内容:介绍文本编辑与处理工具的基本概念,如何使用记事本、Notepad++等软件进行文本编辑。
讲解文本格式、字体设置、段落排版等基本操作。
4. 第八章:图像处理工具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图像处理工具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提高图像处理能力。
教学内容:介绍图像处理工具的基本概念,如何使用美图秀秀、Photoshop等软件进行图像处理。
讲解图像剪辑、美化、滤镜应用等基本操作。
5. 第九章:媒体播放与编辑工具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媒体播放与编辑工具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提高媒体娱乐体验。
教学内容:介绍媒体播放与编辑工具的基本概念,如何使用暴风影音、Adobe Premiere等软件进行媒体播放和编辑。
讲解媒体文件格式、播放设置、剪辑技巧等基本操作。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1. 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工具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软件与应用技术类专业知识考试标准 一、考试范围和要求知识模块1.C语言程序设计知识1.基本数据类型与顺序程序设计(1)了解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
(2)理解常量和变量的定义。
(3)掌握赋值语句以及数据输入、输出语句的用法。
(4)理解运算符、表达式及常用函数的用法。
2.分支程序设计(1)理解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
(2)掌握条件语句(if语句)和多分支语句(switch语句)的用法。
3.循环程序设计(1)掌握while循环、do…while循环、for循环和循环嵌套的用法。
(2)了解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的用法。
4.数组(1)理解一维数组的定义及初始化。
(2)掌握一维数组元素的引用。
(3)理解二维数组的定义及初始化。
(4)掌握二维数组元素的引用。
(5)了解字符数组的定义及引用。
5.函数(1)理解函数的定义。
(2)掌握函数的调用。
6.指针(1)了解指针变量的定义及引用。
(2)理解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
7.结构体(1)了解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及初始化。
(2)理解结构体变量的引用。
知识模块2.Access数据库应用操作1.数据库基础知识(1)理解数据库的有关概念。
(2)了解实体、属性和实体集的概念及实体之间的关系。
(3)理解数据模型的基本知识。
(4)了解Access数据库的基本对象。
2.数据库和表(1)了解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2)掌握数据库和表的创建。
(3)理解数据表中的数据类型。
(4)掌握表结构修改、字段属性的设置。
(5)掌握记录的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6)掌握数据表数据的排序和筛选。
(7)掌握记录的索引。
(8)掌握表间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3.查询(1)了解查询的概念。
(2)掌握查询条件表达式的表示方法。
(3)理解使用查询向导创建查询。
(4)掌握使用查询设计视图创建简单查询。
(5)掌握参数查询、计算查询和汇总查询。
(6)掌握更新查询、追加查询、删除查询和生成表查询。
(7)理解SQL查询的应用。
网络营销实务答案项目一走进网络营销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网络营销?网络营销有哪些功能?网络营销是指借助于互联网络、现代通信技术和数字交互式媒体来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企业营销目标的一系列营销活动,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2.网络营销有哪些岗位,这些岗位的工作内容是什么?(1)网络市场调研员:根据企业经营需求制定市场调研计划。
根据调研任务选择合适的调研方法并设计调研问卷。
利用有效的方法实施网上调研。
分析整理信息并撰写市场调研报告。
(2)网站推广员:熟悉网站推广流程,撰写网站推广策划书。
熟悉各种网站优化技术和方法。
熟悉通用的网络推广方法。
(3)网站促销员:分析网络信息的接收对象,合理制定促销计划。
制定网络促销方案。
对市场促销推广活动进行效果评估。
(4)网络贸易员主要从事以下工作:负责在线商品的询盘、还盘、订货、交货、运货、退货等各项业务工作。
掌握网上购物的流程和操作步骤。
熟悉网络销售的交易流程。
负责网上单证的业务处理。
(5)网络广告员主要从事以下工作:能够使用常用工具软件策划、制作并发布产品宣传广告。
撰写网络广告文案。
熟练应用多种网络工具发布商务信息。
(6)在线客户服务员:能够制定网站客户的服务流程。
能够制定不同类型的客户关系管理策略。
运用多种在线服务工具回复常见的客户问题。
处理各种表单反馈的信息。
熟悉整个交易流程,了解售前、售中、售后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如何树立正确的网络营销道德观?在解决网络营销道德问题上,企业和网络营销从业人员的自律是根本。
(1)企业要端正经营思想,树立社会营销观念。
(2)企业领导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坚守网络营销道德的表率。
(3)促进网络营销道德和企业文化结合。
(4)建立网络营销道德规章制度。
项目二 捕捉网络消费心理思考与练习1.画图说明网络用户、网民、网络消费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2.设计自己喜欢的文档方式,说明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在网络消费者身上的表现。
项目一音频/视频工具一、操作题1.将邻近计算机上的能用酷我音乐盒播放的歌曲和相关联的歌词复制到自己的计算机上,并用酷我音乐盒进行测试。
答案:略。
2.改变暴风影音播放器当前使用的外观。
答案:略。
3.使用暴风影音截取一系列喜欢的图片。
答案:略。
4.熟练使用格式工厂进行视频、音频以及图片格式的转换。
答案:略。
5.使用HyperCam录制暴风影音截图的操作。
答案:略。
二、简答题1.酷我音乐盒是否可以播放MTV?答案:可以,酷我音乐盒新增了播放高清视频的功能。
2.暴风影音可以播放哪些格式的媒体文件?答案:暴风影音(Media Player Classic)支持RealONE、Windows Media Player、QuickTime、DVDRip、APE等多种格式,有“万能播放器”的美称。
项目二网络应用工具三、操作题1.使用Foxmail建立一个账户,并使用它接收和阅读邮件。
答案:略。
2.使用Foxmail建立两个联系人的地址簿,并使用自己建立好的邮箱给其中任意一个联系人发送新邮件。
答案:略。
3.练习使用FlashFXP和CuteFTP上传和下载文件,对比二者的优缺点。
答案:略。
4.练习使用PPLive收看实时节目。
答案:略。
5.使用PPLive搜索喜欢的影片并进行观看。
答案:略。
四、思考题1.限制迅雷的下载速度有什么意义?答案:限制迅雷的下载速度可以避免同时下载单个或多个文件时会占用大量带宽,影响其他网络程序的运行。
2.什么是FTP?架设FTP服务器需要设定哪些参数?答案:FTP 是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的英文简称,用于Internet上的控制文件的双向传输。
同时,它也是一个应用程序(Application)。
基于不同的操作系统有不同的FTP应用程序,而所有这些应用程序都遵守同一种协议以传输文件。
架设FTP服务器需要设定以下参数:FTP访问权限、目录浏览权限、IP访问规则、匿名访问、分离账户(可选)、读取写入权限(需要FTP访问权限+目录浏览权限)、授权写入账户权限(即可上传权限)等。
《常用工具软件》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常用工具软件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课总学时:36理论学时:36实训学时一、课程性质《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是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是一门理论为辅,实践为主的技能型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获取、安装、应用、维护常用计算机工具软件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学生能够掌握常用工具软件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各类工具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具备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解决各类计算机软件问题的初步能力,也为未来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打下基础。
1、能力目标:■通晓一般常用的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
■解决常见计算机问题的实践能力。
2、知识目标:■掌握磁盘工具与系统维护;■理解并掌握网页浏览器与邮件收发;■解压、分割及加密软件;■文件下载、上传;■文档阅读与网上图书阅读;■屏幕捕捉与图像浏览工具;■字典、翻译软件与内码转换;■计算机安全防护工具;■光盘刻录和虚拟光驱;■影音播放工具。
3、素质目标:■能在实际应用中积极创新,学会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具备评判性思维能力。
三、课程内容四、课程实施条件1.采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模式,体现理论的适度性,实践的指导性,应用的完整性;2.以任务驱动的形式,边举例边讲解,一目了然,学习轻松,容易上手;3.选择大量内容新颖、典型,实用性、指导性强的实例;4.使用虚拟机工具构建虚拟实验室,练习各种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5.课后配有上机实战题和练习题,方便学生检测和巩固学习效果。
五、教学组织与方法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选择“案例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工作场景实际需求为依托,在教学中通过电子教案、视频、现场演示、软件操作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信息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课程教学中,为了充分体现“案例引导、任务驱动”的课程思想,将工作场景实际需求为指引,让学生以解决遇到的实际软件需求、软件问题为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常用工具软件》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基本情况表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涉及计算机日常应用和维护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工具软件,包括系统测试和维护,磁盘和文件管理、文件压缩和图像处理、反病毒与网络安全、网络应用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有关工具软件解决计算机应用和维护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工具软件的获取途径。
2.掌握安全防护软件的使用方法。
3.了解图形图形处理软件的应用。
4.掌握电子邮件的工作过程及其相关协议。
5.了解FTP探测器的工作环境及其使用设置。
(二)技能目标:1.具备安装和卸载软件的能力。
2.具有计算机优化与维护的能力。
3.具备屏幕截图、图片格式转化、图像简单处理的能力。
4.具备使用网络工具,收发邮件的能力。
5.具备简单音频视频剪辑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1.能够在项目实施的各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作为教学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够树立良好的质量意识、规范意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职业素养,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3.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数据、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4.能理解并遵守与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相关的职业道德与岗位规范,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运用网络服务技术。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单元(模块)主要内容学时教学要求一、工具软件的应用基础理论教学1.工具软件的获取途径1通过学习工具软件的获取途径,掌握如何获取工具软件。
通过软件安装与卸载的学习,掌握软件的安装及卸载的多种方法。
2.软件的安装与卸载3.什么是虚拟计算机实践教学1.虚拟计算机的使用2通过虚拟计算机的学习,掌握在虚拟计算机中安装操作系统。
2.软件的安装与卸载二、系统优化及维护工具理论教学1.什么是注册表2通过系统优化工具的学习,掌握如何优化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