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考研范围
- 格式:doc
- 大小:40.06 KB
- 文档页数: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39科目名称:《物理化学》第一部分:大纲内容一、化学热力学(20%)1. 掌握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系统、环境、功、热、状态函数等,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和内能的概念。
2. 熟练掌握理想气体在恒温、恒压、恒容及绝热过程的△U、△H 、Q 及W的计算。
3. 理解赫斯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4. 掌握由生成焓、燃烧焓计算化学反应热效应的方法。
5. 了解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意义,理解熵的物理意义。
7. 掌握可逆过程的设计,掌握△S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G的计算方法。
二、多组分系统热力学(5%)1. 了解活度的概念,掌握多组分系统的组成表示法,掌握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定义。
2. 理解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
3. 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理解化学势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三、化学平衡(15%)1. 了解化学反应等温式,了解从化学势导出标准平衡常数。
2. 理解均相和多相反应的平衡常数表示式。
2. 熟练掌握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自由能、标准平衡常数及平衡组成的计算方法。
4. 掌握温度、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四、相平衡(10%)1. 了解相平衡研究的意义,理解相律的推导过程,掌握相律在单组分系统中的应用。
2. 掌握几个重要概念,如相、相图、自由度、组分数和相律,理解相图中各相区、线和特殊点所代表的意义,了解其自由度的变化情况。
3. 理解Clausius-Clapeyron方程。
4. 了解p-x图和T-x图,理解蒸馏(或精馏)原理,掌握杠杆规则在相图中的应用。
五、化学反应动力学(20%)1. 了解化学动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动力学曲线。
2. 掌握宏观动力学中反应速率的表示法,掌握基元反应、非基元反应、反应级数、反应分子数、速率常数的基本概念及质量作用定律。
3. 掌握简单级数的反应如零级、一级反应速率方程的特点,了解二级反应速率方程的特点。
4. 理解从实验数据求反应数率常数和反应级数的方法,掌握由速率方程计算速率常数、半1。
安师大物理化学考研大纲
一、基础理论
这部分主要包括量子力学、热力学和统计物理等基础理论的相关知识。
其中,量子力学包括波粒二象性、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量子力学的基本
假设和理论方法等;热力学包括热力学基本概念、能量守恒和热力学过程等;统计物理包括经典统计力学、量子统计力学和非平衡态统计力学等。
二、物理化学的基本实验方法
这部分包括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主要包括分析、物
理化学测量、光谱学和核磁共振等。
三、化学动力学和热力学
这部分主要讲解化学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反应机理、反应动力学和
热力学。
其中,化学动力学包括反应速率定律、反应动力学和化学平衡等;热力学包括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过程、热力学定律和热力学函数等。
四、表面和胶体化学
这部分主要讲解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的相关理论,包括表面化学基本
概念、表面吸附、表面活性剂和胶体分散系等。
五、量子化学
这部分主要包括量子力学在化学中的应用,包括基态和激发态的电子
结构、分子结构和反应机理等。
总的来说,安师大物理化学考研大纲涵盖了物理化学的基础理论、实
验方法、化学动力学和热力学、表面和胶体化学以及量子化学等方面的知
识点。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掌握和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进行系统的知识积累和反复训练,以备考取得好成绩。
801 物理化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物理化学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一、考试的总体要求1.对本门课程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掌握其含义及适用范围;2.掌握物理化学公式应用及公式应用条件。
计算题要求思路正确。
步骤简明。
二、课程考试的基本要求1.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及其数学表达式;pVT变化、相变化与化学反应过程中W、Q、U、H、S、A与G 的计算;熵增原理及三种平衡判据。
了解克拉贝龙方程及克-克方程的应用。
2.多组分热力学及相平衡偏摩尔量、化学势的概念;理想气体、理想稀溶液的化学势表达式;活度的定义以及活度的计算。
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稀溶液依数性的概念及简单应用。
相律的应用;单组分相图;二组分气-液相图。
3.化学平衡等温方程;标准摩尔反应Gibbs函数、标准平衡常数与平衡组成的计算;温度、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平衡的影响。
4.电化学电解质溶液中电导率、摩尔电导率、活度与活度系数的计算;电导测定的应用。
原电池电动势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Nernst方程;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5.化学动力学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反应分子数、反应级数的概念。
零、一、二级反应的动力学特征及速率方程积分式的应用;阿累尼乌斯公式;对行、平行反应(一级)速率方程积分式的应用。
6.界面现象与胶体化学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与Laplace方程;Kevin方程;润湿与铺展现象及杨氏方程;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Langmuir吸附等温式, Gibbs吸附等温式。
了解胶体的光学性质、动力性质及电学性质;了解胶团结构的表示,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作用。
三、试卷题型及比例基本概念题(填空或选择填空):30%,简答题:20%,计算题、相图题等:5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均为笔试。
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五、主要参考教材参考书目:《物理化学简明教程》,印永嘉,奚正楷,张树永,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版。
苏州大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考研大纲.doc1.烷烃(1)烷烃的同系列、同分异构现象及命名法(2)烷烃的构型和烷烃的构象(3)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烷烃卤代反应历程2.单烯烃(1)烯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2)烯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制备(3)诱导效应和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历程和马尔科夫尼科夫规则3.炔烃和二烯烃(1)炔烃和二烯烃的命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共轭效应,速率控制和平衡控制4.脂环烃(1)脂环烃的命名(2)环烷烃的性质和结构(3)环己烷的构象5.对映异构(1)物质的旋光性(2)对映异构现象与分子结构的关系(3)含一个和两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4)构型的R、S命名规则(5)环状化合物的立体异构(6)不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7)亲电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6.芳烃(1)芳烃的异构现象和命名(2)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芳环的亲电取代定位效应7.现代物理实验方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1)紫外和可见光吸收光谱(2)红外光谱(3)核磁共振谱(4)质谱8.卤代烃(1)卤代烃的命名、同分异构现象(2)一卤代烷、一卤代烯烃、一卤代芳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制备(3)亲核取代反应历程9.醇、酚、醚(1)醇酚醚的命名、物理性质、光谱性质(2)醇酚醚的化学性质和制备(3)消除反应机理10.醛和酮(1)醛、酮的命名和同分异构现象(2)醛、酮的物理性质、光谱性质(3)醛、酮的化学性质和制备(4)亲核加成反应历程(5)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11.羧酸(1)羧酸的分类和命名(2)饱和一元羧酸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3)羧酸的化学性质制备(4)羟基酸和羰基酸的化学性质(5)酸碱理论12.羧酸衍生物(1)羧酸衍生物的命名和光谱性质(2)酰卤、酸酐、羧酸酯、酰胺的化学性质及制备(3)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4)羧酸衍生物的水解、氨解及醇解历程(5)有机合成路线13.含氮有机化合物(1)硝基化合物的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胺的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3)重氮和偶氮化合物的性质(4)分子重排机理14.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合物(1)含硫有机化合物的命名(2)硫醇、硫酚、硫醚的化学性质和制备(3)有机硫试剂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4)磺酸酯和磺酰胺的性质(5)含磷有机化合物命名和化学性质15.元素有机化合物(1)有机锂化合物的结构、化学性质(2)有机硼在合成中的应用16.周环反应(1)电环化反应立体选择性规则(2)环加成反应规则(3)迁移反应(4)周环反应的理论17.杂环化合物(1)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2)呋喃、噻吩和吡咯的物理性质、光谱特征、化学性质和制备(3)吲哚、吡啶和喹啉的性质(4)Skraup合成法18.糖类化合物(1)单糖的构型和反应19.蛋白质和核酸(1)氨基酸的结构、命名和性质20.萜类和甾族化合物(1)异戊二烯规律和萜的分类《仪器分析》部分一、光学分析法(一)光学分析法导论1、电磁辐射的基本特征,电磁辐射与物质结构的关系。
802《物理化学》复习考研大纲一、考试的基本要求学生应系统地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熟练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多组分热力学、化学平衡原理、相平衡原理、电化学知识、动力学原理和界面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
二、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闭卷考试(自带计算器),总分150,考试时间为3小时。
三、参考书目(仅供参考)1.刘建兰等,《物理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年.2.傅献彩等,《物理化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3.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四、试题类型:主要包括是非题、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相图题、证明题等类型,并根据每年的考试要求做相应调整。
五、考试内容及要求第一部分气体的pVT性质掌握:理想气体的概念与微观特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适用条件;灵活运用分压定律和分体积定律;熟悉范德华方程中常数的影响因素和常数的单位;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沸点及相对湿度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熟悉:实际气体的液化及临界参数,临界状态的特征;压缩因子概念;对比参数的概念。
第二部分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理想气体p V T变化过程(包括混合过程)、相变过程以及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热、功、热力学能变和焓变;体积功的计算;化学反应的摩尔恒容热(摩尔反应热力学能变)与摩尔恒压热(摩尔反应焓变)的关系。
熟悉:系统的分类;区分强度性质与广度性质;平衡状态具备的条件;热、功和反应进度等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文字叙述与数学公式;理想气体的摩尔定容热容和摩尔定压热容;不同系统关于标准状态的规定;物质的f m H θ∆和c m H θ∆概念;基希霍夫公式;可逆过程的概念与特征;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经节流膨胀后热力学性质的变化、节流膨胀系数。
第三部分 热力学第二定律掌握:理想气体p V T 变化过程(包括混合过程)、相变过程以及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熵变、亥姆霍兹函数变化值与吉布斯函数变化值的计算;系统的熵变、环境的熵变和隔离系统的熵变的计算;运用麦克斯韦关系式计算实际气体变化过程中的熵变;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
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854 物理化学适用专业: 070304物理化学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选择题: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填空题题:5题,第1、3题及第2题的第一空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计算题:6题,除一题25分,其余每题均为20分,共125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物理化学科目考试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第一章气体(不考)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掌握功、焓、热容、内能等基本概念及其相关公式2.热力学第一定律3.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4.绝热过程方程式及功5.Carnot循环6.Joule-Thomson效应7.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1.热力学第二定律2.Carnot定理3.熵及其相关计算4.Gibbs自由能、Helmholtz自由能及其计算5.热力学基本关系式及其应用6.利用热力学判据判断过程的方向和限度7.热力学第三定律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1.多组分系统组成表示方法2.偏摩尔量的加和公式3.稀溶液中的两个经验定律4.不同状态下各组分的化学势表达式及某些符号的物理意义5.稀溶液的依数性及相关计算。
第五章相平衡1.相、组分、自由度、相律等基本概念2.Clausius-Clapeyron方程及相关计算3.单组分、二组分、三组分相图。
第六章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定义及平衡条件2.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反应方向的判据3.平衡常数的表达式4.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及其相关计算。
第七章统计热力学基础(不考)第八章电解质溶液1.法拉第定律2.离子的电迁移和迁移数3.电解质的导电能力(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4.电解质的活度及活度因子5.徳、拜-休克尔极限公式6.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853物理化学考研大纲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考研作为进一步提升自己学术水平的途径。
物理化学作为众多考研专业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培养考生的理论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解析物理化学考研大纲,帮助考生更好地把握考试重点、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从而提高考研成功率。
二、物理化学考研大纲概述1.考试科目及内容范围物理化学考研涵盖大学物理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热力学、统计力学、量子力学、结构化学、动力学等。
具体而言,热力学主要考察基本概念、定律、过程与循环、应用等方面;统计力学主要考察概率论基础、玻尔兹曼分布、费米-狄拉克分布等;量子力学主要考察基本概念与原理、波函数与薛定谔方程、量子数与原子轨道等;结构化学主要考察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分子几何形状等;动力学主要考察反应速率、反应级数、化学动力学方程等。
2.试题类型及分值分布物理化学考研试题主要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分析论述题等。
其中,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测试考生对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的掌握程度;计算题和分析论述题则侧重于考察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试卷总分为150分,具体分值分布为:热力学约30分,统计力学约20分,量子力学约20分,结构化学约20分,动力学约20分,剩余80分为选做题,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作答。
3.考试要求及难度物理化学考研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的基础上,能熟练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考试难度适中,既考查考生的基本素养,也考查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物理化学考研重点知识点梳理1.热力学A.基本概念与定律:掌握热力学第一、第二和第三定律,以及热力学基本方程。
B.热力学势与热力学平衡:理解热力学势的概念,掌握Gibbs 方程,了解热力学平衡的判据。
C.热力学过程与热力学循环:熟悉各种热力学过程的特点,了解卡诺循环、Rankine 循环等热力学循环。
中科大物理化学621考试范围
中科大物理化学621的考试范围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基本物理概念和原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等基础理论。
2.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包括量子力学、原子结构、化合价理论、分子轨道理论等内容。
3. 平衡与动力学:包括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反应动力学、平衡常数等内容。
4. 热力学:包括热力学基本定律、物态方程、熵、自由能等热力学概念和计算方法。
5. 化学动力学:包括反应速率、反应机理、反应的速率常数等内容。
6. 电化学:包括电解质溶液、电解电池、电化学平衡、电化学动力学等内容。
7. 配位化学:包括配位化合物的结构、配位键、配位数、配位与物理性质等内容。
8. 物理化学实验:包括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如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热力学实验等内容。
以上只是大致的考试范围,具体的内容还需要根据教师的要求
和教材的选用来确定。
建议你在考前认真复习课本内容,并仔细阅读教师给出的考试大纲和指导,以确保不会漏掉重要的知识点。
内容:涵盖物理化学(占左右)和结构化学(占左右).二、物理化学大纲1. 气体地关系基本内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压定律和分体积定律;理想气体地微观模型;气体地液化;范德华方程与维里方程;临界性质;对应状态原理;压缩因子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2. 热力学第一定律基本概念:重要热力学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功;内能;焓;热容;可逆体积功;相变焓;反应焓;节流膨胀.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基本内容:热力学基本概念及术语;热力学第一定律地表述与数学表达式;ΔΔ及地定义;过程热地计算;与地关系;由计算和Δ;理想气体地等温可逆过程与绝热可逆过程功地计算;其他常见过程功地计算;相变焓、相变过程、相变热地计算;化学变化过程、化学反应热效应地计算;化学反应进度;标准热力学函数地计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3.热力学第二定律基本概念:卡诺循环,过程可能性判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及熵变,第三定律,吉布斯自由能,亥姆霍兹自由能,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特性函数,克-克方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基本内容:卡诺循环;自发过程地共同特征;卡诺定理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熵函数,熵判据;各种典型过程熵变地计算;热力学第三定律,规定熵与标准熵;亥姆霍兹函数与吉布斯函数;Δ与Δ判据;一些基本过程Δ地计算与应用;热力学基本方程与麦克斯韦关系式;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克拉贝龙方程及其应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4.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基本概念:偏摩尔量,化学势,化学势判据,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理想液态混合物,理想稀溶液,稀溶液地依数性,逸度与逸度因子,活度与活度因子,热力学标准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基本内容:偏摩尔量与摩尔量;偏摩尔量地集合公式;方程;化学势地定义与各类系统化学势地表示式;化学势判据;拉乌尔定律与享利定律;理想液态混合物地定义及其特征;稀溶液地定义及其依数性;逸度与逸度因子地计算;活度和活度因子地计算;标准态选择与活度地关系;简单汽液平衡计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相平衡基本概念:相律,相数、组分数和自由度数,单组分体系相图,二组分体系相图,步冷曲线,杠杆规则,三组分系统相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基本内容:相律;常见单组分系统相图;一级相变与二级相变;二组分气液平衡相图及杠杆规则;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地气液平衡相图;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地气液平衡相图;水蒸汽蒸馏、精馏原理;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及完全不互溶系统地气液平衡相图;二组分系统液—固平衡相图;二组分固态不互溶凝聚系统相图;相图分析;热分析法制相图及溶解度法制相图;重结晶原理;二组固态互溶系统相图;固态完全互溶系统相图;固态部分互溶系统相图;生成稳定化合物与不稳定化合物凝聚系统相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化学平衡基本概念:摩尔反应函数,化学反应等温方程,标准平衡常数,经验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平衡转化率,范特霍夫方程,平衡移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基本内容:反应等温方程式地表达与应用;有关标准平衡常数地计算与应用;标准平衡常数地实验测定法;各种平衡常数之间地关系;平衡组成地计算;复相反应地平衡问题;温度对化学平衡地影响;压力对化学平衡地影响;惰性组分对平衡转化率地影响;反应物配比对平衡转化率地影响;同时平衡组成地计算;反应地耦合;实际气体反应及溶液中反应地热力学处理方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7.电化学基本概念:电解质溶液,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迁移数,离子电迁移率,离子独立运动定律,平均离子活度,平均离子活度因子,离子强度,离子互吸理论,可逆电池,电动势,原电池热力学,电池反应,电极反应,能斯特方程,电极电势,浓差电池,液体接界电势,分解电压,极化,超电势,极化曲线.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基本内容:电解池、原电池和法拉第定律;正极负极和阴极阳极地定义;离子地电迁移及迁移数;电解质溶液地电导率与摩尔电导率;离子独立运动定律;电导率、摩尔电导率与浓度地关系;离子地摩尔电导率与离子地迁移率;电导测定地应用;平均离子活度、平均离子活度因子地定义及其与离子强度地关系;极限公式;可逆电池;电池电动势和电极电势地能斯特方程;原电池设计;原电池热力学计算;电动势测定地应用;电极上地竞争反应.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统计热力学初步基本概念:能级,简并度,定域子系统,离域子系统,独立子系统,相依子系统,能级分布,状态分布,微态数,最概然分布,平衡分布,玻尔兹曼分布,配分函数,统计熵,系综.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基本内容:统计分布,统计平均,玻尔兹曼统计,熵地本质及玻尔兹曼公式,配分函数及其意义,配分函数地相关计算,热力学函数地统计计算,系综原理,统计热力学初步应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化学动力学基础基本概念:化学反应速率,基元反应,非基元反应,速率方程,反应级数,速率常数,阿伦尼乌斯方程,活化能,对行反应,平行反应,连串反应,链反应,爆炸极限,平衡近似,稳态近似,决速步近似,碰撞理论,过渡状态理论,势能面,活化络合物,单分子反应,分子反应动态学,笼效应,原盐效应,光化学反应,量子产率,催化反应动力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基本内容:反应速率地定义及其实验测定;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地影响;反应速率方程;速率常数地意义;反应分子数与反应级数地区别与联系;简单反应动力学方程地积分形式及有关计算;温度对反应速度地影响;活化能计算和阿累尼乌斯公式地应用;对峙反应、平行反应、连串反应地动力学分析;复合反应地近似处理法;根据反应机理拟定速率方程;单分子反应机理;链反应地特征;动力学理论地要点;光化学反应动力学;各类催化反应动力学地基本特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界面化学及胶体化学基本概念:表面自由能,表面张力,界面张力,弯曲液面,附加压力,亚稳状态,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吸附,吸附,接触角,润湿,铺展,表面过剩,单分子膜,表面活性剂,胶体,胶团,电泳,电渗,乳状液,溶胶,凝胶,高分子溶液.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基本内容:界面张力、界面功与界面吉布斯函数;弯曲液面地附加压力;蒸气压与表面曲率地关系;亚稳状态与新相地生成;杨氏方程和润湿现象;固体表面上地吸附作用及等温吸附公式;吸附公式及其应用;吸附地特征;吸附热力学;溶液表面地吸附作用及吉布斯吸附公式;表面活性物质地结构及其应用;胶体化学;高分子溶液.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结构化学大纲. 量子理论旧量子论;氢原子光谱;理论;波粒二象性;波函数;薛定谔方程;算符;算符地本征值问题及平均值公式;量子力学原理在简单体系中地应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原子结构单电子原子地结构;定态薛定谔方程;能级表达式及几个量子数值之间地关系;波函数及电子云地图形表示及其物理意义;轨道角度分布图;多电子体系波函数地原理以及反对称波函数地行列式;双电子体系地波函数;规则;多电子原子地组态和电子填充原则;根据电子壳层结构解释元素化学性质地周期性变化,及一些元素地性质;原子地整体状态和光谱项.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双原子分子线性变分法及其对地处理;双原子分子中地电子运动;共价键本质;简单分子轨道理论;双原子分子地轨道类型;双原子分子电子组态;双原子分子性质地解释(键地强度、键长、键型及键地种类);分子轨道与化学键联系和区别;价键理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对称性与点群对称操作和对称元素;分子对称操作;分子点群;典型分子地点群结构;分子点群地乘法表;群地表示;群地性质;点群地性质;点群地特征标表;点群地特征标表地应用;点群与分子地旋光性地关系;点群与分子地偶极矩地关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多原子分子杂化轨道理论;等性杂化与不等性杂化;多原子分子构型;多原子分子中非定域分子轨道地离域化;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轨道理论地比较;分子结构与性质地关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共轭分子近似方法;久期行列式;轨道能、总能量和离域键键能,离域能地计算;分子图各项含义及其计算;缺电子分子和多中心键;共轭分子地书写及分类;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前线轨道理论;分子轨道能级相关图;电环合反应立体专一性及其他简单典型反应机理地解释.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过渡金属化合物晶体场理论和配位场理论;配位化合物地结构及在水中地颜色地解释;应用晶体场理论对过渡金属化合物进行解释;稳定化能地求解;配位化合物地结构畸变;高自旋和低自旋化合物地区别与联系;不同配位化合物地结构与性质;分子轨道理论在配合物中地应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簇合物和团簇轨道分裂;分裂能地概念及应用;分子轨道理论;羰基络合物及不饱和烃络合物地结构性质;原子簇化合物地成键规则;分子磁性及磁共振谱;磁化率及应用;核磁共振谱;顺磁共振;射线光电子能谱及紫外光电子能谱.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固体晶体地点阵结构、结构基元;空间点阵地划分、点阵单位,晶面指标;晶体结构地描述,晶胞,晶胞参数,原子分数座标;晶体地宏观对称性;晶体地对称操作,对称元素及符号,七个晶系及各晶系地特征对称元素;个晶体点群;晶体地微观对称性;螺旋轴;各类晶体地典型结构;金属晶体地能带理论;离子键地本质,晶格能地计算;典型共价晶体,分子晶体及氢键晶体地结构特点;混合键型晶体;硅酸盐结构;晶体缺陷.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物理化学》(含实验)考试大纲
一、课程名称、对象
名称:物理化学(包括物理化学实验)
对象:化学、化工、材料等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用
二、考试大纲内容
第一章物质的p、V、T性质
1、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的宏观定义及微观模型,分压定律、分体积定律。
2、真实气体
真实气体的液化、与理想气体的偏差及状态方程。
3、对应状态原理及压缩因子图
临界现象、临界参数、对比参数、对应状态原理;压缩因子图及使用。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1、基本概念
系统、环境、过程、途径、性质、状态、状态函数、平衡态。
2、热力学第一定律
功、热、热力学能,热力学第一定律。
3、热容
平均热容、定压摩尔热容(C p,m)、定容摩尔热容(C v,m);C p,m与C v,m的关系。
4、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焦耳实验,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热容差;理想气体的等温、等压、等容与绝热过程。
5、热力学第一定律对实际气体的应用
焦耳--汤姆生效应、节流系数;实际气体的热力学能与焓。
6、相变焓。
7、热化学
等压、等容热效应,Hess定律。
8、摩尔反应焓
反应进度、标准态、标准摩尔反应焓、标准摩尔生成焓及标准摩尔燃烧焓;标准摩尔反应焓与温度的关系。
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1、热力学第二定律
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文字表述;卡诺循环及卡诺定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熵增原理及熵判据。
2、熵变计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