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企业网络管理设计与实施-张小平
- 格式:ppt
- 大小:2.58 MB
- 文档页数:86
北京机电技师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中小型企业网的设计与实现班级:姓名:专业:指导老师:2011年11月2日星期三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中小型企业网的设计与实现学生姓名指导老师概述:科技随着人类不断的发展而日新月异,信息化,高效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
对于一个公司来说,网络的信息化已经成为公司发展、参与市场竞争的首要条件。
而通过对网络的有效管理及利用,以达到优化工作流程,强化项目管理,决策支持及预测是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对于一个有发展潜力的公司而言,一套简单可靠的网络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资料1 锐捷网络网站 .con/2 百度网站:/p-93293766.html3 锐捷网络编.《网络设备互联》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4 《网络安全与病毒防范》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5 姚鸿《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4摘要目前,全球已经掀起一顾信息高速公路规划和建设的高潮,国际网络上的相连计算机已经达到数千万台,全球有数亿人在Internet上进行信息交换和各种业务处理Internet上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源,这些资源涉及人类面对和从事的各个领域、行业及社会公用信息。
成为信息时代全球可共享的最大信息基地。
我的中小型企业网的设计,模拟的是上海昌硕科技有限公司部分网络的通信实现设计,这个网络的设计属于树形网络架构设计这样有利于公司网络的结构分布连接,有利于实现公司有线网及局域网的分布和在结构及线路上的节省便捷,该设计分布从园区到厂区设计简洁明了,能够及时便捷的及时的与各个部门相互联系,中小型公司及校园网络的建设均可选用树形星型环形总线型等网络拓扑结构。
本次设计目的是实现华硕园区与厂区的网络覆盖,为员工提供数据共享,网络等功能。
关键词:企业网的建设企业网的规划 Vlan划分防火墙技术前言当今世界,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它极大的改善我们的生活方式。
在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科技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从各个方面影响和改善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奖获奖成果名单一等奖(共39项)1-01 《网络空间的社会行为: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兰州大学黄少华1-02 城乡统筹下的甘肃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兰州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兰州商学院汪晓文韩雪梅赵睿滕堂伟马东罗哲祝伟李萍李玉洁1-03 西北地区农村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西北师范大学河西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王嘉毅李颖常宝宁王慧(宁夏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柴江(江苏省盐城师范学院)王成军1-04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研究西北师范大学万明钢白亮1-05 课堂教学叙事研究:理论与实践西北师范大学傅敏田慧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1-06 基础教育改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西北师范大学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天水师范学院刘旭东许邦兴王等等吴原1-07 《课程与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王鉴安富海李泽林1-08 意义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王兆璟刘桂珍张发旺1-09 《有场景的法律和社会科学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明源律师事务所王勇戴明刚1-10 转型中国社会的农民工求职与劳工维权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商学院李怀徐建牛李强贺灵敏1-11 《中国西北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岳天明贾应生马克林奂平青(中国人民大学)1-12 《教育启蒙与公民人格建构》西北师范大学李朝东王金元1-13 《俗赋研究》西北师范大学伏俊琏1-14 “牛郎织女”传说与甘肃西北师范大学赵逵夫1-15 自然的空灵——中国诗歌意境的生成和流变西北师范大学王建疆王圣(兰州商学院)魏学宏(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徐大威(齐齐哈尔大学)张吉琳(桂林旅游学院)吴静(深圳大学)1-16 我国国债制度相关问题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崔治文袁野石丽竹张亮亮王蓓管芹芹1-17 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河西学院李兴江朱建平徐左军唐志强王兴朱明明1-18 《中国西部区域经济整合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西北师范大学戈银庆1-19 元代民族史研究西北师范大学胡小鹏李翀苏鹏宇杨继红敏政1-20 明代嘉隆万改革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田澍1-21 《公共服务战略管理》西北师范大学张文礼王达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郭建东陆喜元(甘肃政法学院)裴丽刘海兵(兰州交通大学)冯巧玲(海南三亚学院)丁颖(宁夏大学)1-22 文化民生的当代解读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朱立芸王旭东1-23 符号学本土化跨学科研究西北师范大学曹进1-24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西北师范大学杨晓宏吴长城(四川师范大学)马若明(甘肃省天水市第八中学)贾巍(宁夏大学)黄兰芳(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孙新领(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莫佰琳(广州市远程教育中心)王永军1-25 补充辅酶Q复合运动训练对线粒体呼吸链功能的影响西北师范大学李洁孙杰1-26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张学忠杨旭东姜峰石高慧王琪(天津师范大学)乔梁(兰州交通大学)买佳王俊党玮玺(兰州城市学院)1-27 西北民间舞蹈艺术研究西北师范大学邓小娟1-28 从绘画到设计——早期抽象主义画家对包豪斯的影响西北师范大学张学忠1-29 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兰州交通大学兰州城市学院中共定西市委党校曹富雄郭淑兰朱进有王子龙李发展何红彬王璠(中共定西市委党校)1-30 《跨文化鲁迅论略》兰州交通大学刘青汉1-31 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与存在的问题研究兰州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金梅杨琪李发展张冀民陈宇红杨洵1-32 《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隋唐五代卷)》西北民族大学尹伟先1-33 甘肃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兰州商学院朱廷珺安占然1-34 甘肃省经济发展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问题研究兰州商学院王必达介小兵田淑萍赵永平1-35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检验问题系列研究兰州商学院傅德印1-36 中长跑运动专项训练学理论模式与评价体系兰州商学院汪洋1-37 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的重构与完善甘肃政法学院史玉成王英霞1-38 审美智慧论天水师范学院郭昭第1-39 陇右历史文化与地理研究天水师范学院雍际春二等奖(共75项)2-01 《水浒传》诠释史论兰州大学张同胜2-02 兰州市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兰州大学兰州生产力促进中心汪慧玲赵介箴刘福海王及斐刘长青张伟万永琴景文宏徐勇韩珠珠李励恒陈志鹏唐莉铃李兰兰王富贵陈敏张文婷李萍常飞2-03 春秋时代文章问题研究西北师范大学董芬芬2-04 《兰陵萧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西北师范大学杜志强2-05 《格萨尔》文学人类学研究西北师范大学韩伟2-06 先秦诸子考论:以荀、韩为中心西北师范大学马世年2-07 《1949-2000年中国诗歌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彭金山郭国昌季成家张明廉2-08 音乐学视野下的唐宋诗词研究西北师范大学杨晓霭2-09 古文字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田河2-10 南宋川陕边防行政运行体制研究西北师范大学何玉红2-11 民国时期甘肃毒品危害与禁毒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尚季芳2-12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结构转型研究西北师范大学李育红姜宗强周红2-13 新农村社会建设中公共产品供给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张润君任怀玉刘红旭梁健孟蔚2-14 西方政治哲学研究—政治自由理念的近代转向及批判反思西北师范大学马俊峰杨晓东(厦门大学)2-15 学术期刊网络采编读共享平台开发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图书馆张科王景发高赟陆北江魏志鹏2-16 《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西北师范大学张会田巩林立2-17 新时期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张秀华王永斌李秀玲陶彦玲2-18 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相关问题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张喜爱李红波王晓丽曾庆平张书晔常正霞罗春燕高赟韩晶2-19 我国政府间财政职责划分及税收竞争研究西北师范大学梁红梅邹晖杨莉丁建微吕翠苹2-20 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其对流出地的影响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张永丽柳建平2-21 西北内陆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机制与空间整合研究——以兰州、西宁都市区为例西北师范大学张志斌张小平张新红靳美娟朱兵2-22 西北地区退牧还草生态工程绩效评价及对策研究西北师范大学赵成章吴永伟贾亮红任珩王小鹏董小刚周伟2-23 甘南牧区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研究西北师范大学赵雪雁赵海莉严江平巴建军董霞张锐马桂芳2-24 甘肃省普通高考招生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程跟锁、高辉郭建东庄金玉2-25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创新与实践西北师范大学郭绍青王卫军王文君2-26 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就学资助研究西北师范大学金东海王爱兰(兰州城市学院)安静马微(西北民族大学)秦浩(河西学院)2-27 西部多元文化地域的现代远程教育问题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甘肃行政学院李建珍王海燕巨芳琴2-28 基础教育数学新课程教学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吕世虎贾随军李兴东(兰州交通大学)温建红郭秀娟(河西学院)张定强2-29 西部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以甘肃省的实证调查为例西北师范大学孙百才李发军徐敬建龚丽华(广西大学)康开洁(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仝辉(兰州理工大学)黄毅娟高建波2-30 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数学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分析及发展性机制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孙名符刘岗(山西师范大学)焦彩珍李保臻方勤华(信阳师范学院)张定强2-31 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机制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王文昇贾志斌黄长军任志明2-32 心理学理论在社会心理健康问题中的应用研究西北师范大学杨玲樊召锋(中国人民大学)李明军(陕西教育学院)张春艳张国仁李欣忆杨永芳杨静2-33 西部藏民族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共享及应用研究西北师范大学杨改学任儆2-34 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西北师范大学赵明仁陆春萍2-35 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西北师范大学郑名龙红芝路娟(兰州交通大学)冯莉(榆林师范学院)2-36 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与资助西北师范大学符得团马建欣孟胜旺李玉泉喻堰田王秀珍陈科2-37 社会比较中的认知偏差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周爱保赵鑫金戈(兰州城市学院)2-38 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西北师范大学河西学院芦平生袁音朱忠锋张建华2-39 西北贫困地区学校体育发展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商学院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钟全宏高强任莲香吴绍珍张丽康帆张晓刚2-40 现代西部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西北师范大学杨明2-41 甘肃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甘肃农业大学尚明瑞连华(兰州交通大学)王文棣王卫红马振坤陈步高侯庆丰陈风华张自尧朱院利2-42 农业中介机构金融环境及发展策略甘肃农业大学王致萍闫述乾卢盖云冯瑛林栋周文涛彭玉文王生林李彦兴2-43 甘肃省订单农业市场培育与发展模式研究甘肃农业大学孙光远周晓蓉王婧李允周晓涛韩国君赵华尚振海委华刘君娣王生林叶得明2-44 甘肃省地方立法程序规则设计研究报告兰州理工大学张有亮洪涛蒲艳晖李振宇原新利赵龙2-45 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以兰州等地为个案研究兰州理工大学蔺全录王翠玲2-46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理论与实践研究兰州交通大学刘慧明2-47 技术异化及其消解对策研究兰州交通大学邵璀菊蒋应河姚丽娟郑彦宏2-48 西北铁路建设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研究兰州交通大学廉李章王文利买寿清刘云(兰州城市学院)蒯彦博2-49 理工科高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兰州交通大学蔡中宏麻艳香刘雄旺王永斌高玉敏蒋跃宁2-50 面向创新型甘肃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兰州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王永斌张秀华郭淑兰蔡中宏苏星鸿姚丽娟沈宁2-51 《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范畴辑论》西北民族大学第环宁于晓川李楠鲍鑫2-52 《吐蕃噶氏家族研究》西北民族大学扎西当知2-53 西部民族牧区城镇化研究西北民族大学戴正闵文义才让加邓艾刘巍文2-54 我国税收法律制度研究兰州商学院史正保2-55 《经济法问题研究》兰州商学院何立慧2-56 甘肃省自主创新中的金融工程及金融创新对策研究兰州商学院周复之张璐苏强郭冬梅张利军赵明宵赵彦凯张学峰周子茗朱晓蕾周洋帆2-57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创新与实践价值探索兰州商学院张存刚田彦平2-58 《中国转型时期城市贫困问题研究》兰州商学院高云虹2-59 甘肃旅游开发与市场营销形象建设研究兰州商学院李巧玲2-60 论都市边缘群体——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主体地位及权利制度构建研究甘肃政法学院赵蓉岳世忠薛炳尧游明林军马红平2-61 善治语境下NGO公共服务发展研究甘肃政法学院曹爱军2-62 《企业公民理论与我国企业管理变革》甘肃政法学院林军杨齐2-63 博客辅助英语写作的研究天水师范学院郭晓英刘新文贾俊民王宝峰毛红梅2-6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天水师范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杨新科何继龄孙继虎陈俊亮2-65 《甘肃鼓文化探考》天水师范学院海和平2-66 甘肃资源枯竭型城市接续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河西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唐志强李满国郭洁张怀林王丁宏亢凯2-67 《知识分类与教学设计》河西学院王映学章晓璇2-68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陇东学院李介魏谦萍(兰州民族中学)2-69 《缅想与徜徉:跨世纪乡土小说研究》兰州城市学院张懿红2-70 《多维视角下的汉语修辞学》兰州城市学院王小敏2-71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创新内驱动力研究兰州城市学院李具恒张美玲胡文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张社平2-72 运动训练与健康锻炼研究兰州城市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傅晓高岐郭洁杨敏2-73 藏语语音史研究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贡去乎尖措2-74 《中国藏传佛教寺院历史与现状研究.甘肃卷》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道周旺杰苏得华青增2-75 你隔着金色的栅栏—女性主义批评视角下的中国作家专题研究甘肃联合大学严英秀三等奖(共80项)3-01 文学翻译与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姜秋霞权晓辉刘全国3-02 传统文章理论的现代转化及其写作实践研究西北师范大学任遂虎李明德3-03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西北师范大学李建国3-04 唐朝“村”制及西北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刘再聪3-05 《农家书屋文库之甘肃民俗文化研究》西北师范大学雒鹏孙京荣刘再聪杨晓霭3-06 《甘肃少数民族风俗文化》西北师范大学翟存明3-07 古籍整理若干问题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沈蕙韩春平吴永萍李玲3-08 高校图书馆网络化信息服务的创新与实践西北师范大学张召琪巩林立张会田3-09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教育及其支撑环境研究西北师范大学赵润娣龙淑萍许萍3-10 生态旅游开发的理论及实证西北师范大学杨阿莉3-11 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区域合作开发创新研究——基于丝绸之路申遗的视觉分析西北师范大学南宇李兰军李文兵窦开龙杨阿莉3-12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综合问题研究西北师范大学赵爱玲3-13 应用ICT技术提高西部平穷地区教师质量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党小超李含荣彭义平刘智明马钧3-14 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热点问题研究西北师范大学李华3-15 甘肃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实证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刘智明郭绍青3-16 西北地区农村民办幼儿教育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王冬兰谢秀莲张国艳冯莉冯艳慧关瑞3-17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以甘肃省高等学校为例》西北师范大学赵卫东3-18 《运动创伤学研究》西北师范大学龚云3-19 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体育管理体系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张广林陈仁伟张建华刘莉柴宗乾3-20 作品的阐释与演绎西北师范大学韦亦珺3-21 甘肃农村工业与农村城镇化耦合发展模式研究甘肃农业大学姚永鹏李秀萍南平刘佳伟刘志远陈强强单爱梅彭妮吴婷张金辉韩剑萍(西北师范大学)王致萍3-22 甘肃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实证分析语对策研究甘肃农业大学陈秉谱刘全喜闫茵马丁丑杨清姚永鹏3-23 生态补偿制度的重构研究兰州理工大学吕志祥刘嘉尧张维权高兵桃3-24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兰州理工大学段兴利程兰华刘全恩3-25 数字图书馆体系结构研究与智能化的服务兰州理工大学李征李演军辛万鹏周秀明满自斌3-26 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产品供给研究兰州理工大学中共兰州市委党校权丽华崔冶龙3-27 法律、道德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研究兰州理工大学王琳贾军蒙立元冯文芳梁哓霞张世新石党英李琳3-28 企业市场创新理论与实践兰州理工大学兰州商学院梁青玉王佰成王亚炜3-29 甘肃省男子5000米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标准与方法研究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张胜林李小唐王东良姚剑文田宇张有崔笑梅崔雪梅魏晖(甘肃省体工一大队)3-30 地域性设计研究兰州理工大学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海尔集团赵得成张小华朱守会刘宁孙伟国柴英杰3-31 《先秦两汉文学流变研究》兰州交通大学郭令原3-32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兰州交通大学李爱春3-33 第三产业发展对甘肃经济增长的影响兰州交通大学袁杰钱晓东冉美华张冀民3-34 基于非智力因素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兰州交通大学陈祎鸿3-35 公共利益导向的体育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兰州交通大学范宏伟范海荣(兰州城市学院)靳厚忠(中央财经大学)刘晚玲(西北师范大学)高洁伦范鸿雁(甘肃农业大学)苟小军3-36 格萨尔史诗文体学研究西北民族大学罗文敏3-37 《电视纪实美学》西北民族大学范文德3-38 《拉卜楞“嗒哇”的社会文化变迁》西北民族大学贡保草3-39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天水师范学院赵国忠李征郭春兰3-40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概论》西北民族大学姚重军薛峰3-41 金融危机背景下审计若干问题探讨兰州商学院苏孜3-42 保荐制下的投资银行声誉效应理论与实证研究兰州商学院刘志军3-43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角度的分析兰州商学院于倩3-44 《我国职业足球产业化中组织、治理、竞争力、均衡问题的研究》兰州商学院张皞昕张伟3-45 家事法律制度热点问题研究甘肃政法学院王旭霞冯乐坤3-46 《循环经济法制研究》甘肃政法学院俞金香何文杰武晓红3-47 刑事和解制度研究甘肃政法学院王宏璎韩宝吴莹周雪利3-48 社会资本与企业集群文化培育问题研究甘肃政法学院兰州城市学院付泳曹爱军方晓彤何元睿杨齐3-49 基于模糊分析的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问题模型研究甘肃政法学院王汝发3-50 松针与复方参芪抗氧化作用研究甘肃政法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曾明刘晓薇郭层城汪波刘晓云(北京科技大学)3-51 新世纪底层文学研究天水师范学院李志孝马超陶维国3-52 《现代性视野中的赵树理小说》天水师范学院郭文元3-53 《高校财务治理结构构建研究》天水师范学院王旭林朱永良秦领(兰州商学院)尉珍琪晚常青赵富平3-54 西北地区农村教师发展研究天水师范学院李艳红闫文军李景(甘肃农业大学)李华3-55 阳光体育背景下高校健美操课程的优化及规则变化研究天水师范学院贺改芹匡小红(西安体育学院)褚丽丽(宁夏大学)3-56 文化视野中的裕固族口头文本与作家文学河西学院李建宗王锐韩杰3-57 秦汉邮驿制度研究河西学院高荣3-58 《魏晋十六国河西史稿》河西学院贾小军3-59 信息化教育伦理研究河西学院郭炳公维余车启风3-60 《裕固族民歌赏析与评述》河西学院张爱民3-61 中国古代隐逸文学研究陇东学院卢晓河3-62 《诗歌文本细读艺术论》陇东学院徐克瑜3-63 庆阳地区艾滋病知识教育相关调查与研究陇东学院郭秋荣吕有平孙慷王伟刘德成3-64 《世俗化与中国文学的演进》兰州城市学院朱忠元刘朝霞(甘肃农业大学)3-65 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与西部小说创作兰州城市学院白晓霞3-66 《语言的意义与解释》兰州城市学院杨永发3-67 唐代佛教寺院经济研究兰州城市学院刘小平马楠3-68 《和谐社会构建与教育发展》兰州城市学院兰州交通大学赵跟喜王基胡淑兰杨建成骆兰3-69 中国传统伦理的现代转换兰州城市学院兰州商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孙翔侯志峰李峰敏任万明赵瑞雪雒季3-70 加快构建兰州都市经济圈研究兰州城市学院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王恩涌刘举科许尔忠石培基(西北师范大学)王三北(西北师范大学)郑小平张龙乔玉梅张慧石虹陆洋杨琨(西北师范大学)3-71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中国本土的概念/标准/测评》兰州城市学院张海钟糟艳丽(天水师范学院)陈小萍(咸阳师范学院)3-72 基础教育数学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兰州城市学院陈婷牟录贵李旭东詹子浪3-73 甘肃省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评价与体育运动训练干预理论机制的研究兰州城市学院欧阳林董静梅余志琪王芳媛刘康超3-74 甘肃民间造型艺术研究兰州城市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李云峰左义林杨广银李宇红刘健杨媛3-75 《格萨尔》史诗典型文学人物——超同研究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拉布杰巴桑3-76 《凉州民俗的文化情韵》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刘玉忠3-77 《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概论》甘肃联合大学王金寿3-78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战略研究—国家示范院校建设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财政厅张方明汝宇林马克联刘玉泉汤澜3-79 定西农业产业化及区域协调发展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共定西市委何启明张全有王晔立3-80 陇南民间美术研究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余永红40。
王刚1张彤1王月花1张敬来1陈丹云1安国勇1江静1许国强1汪国安2王敬平1牛谦2李明静1谷国团1汪基德1张纯成1孙洁1张晟卯无姜保庆无宋晓新无毛艳丽无王子成无张普玉无quot200510475036quot小麦内生有益细菌的分离及其作用2005.1-2006.12quot200510475016quot禾本科作物对水分亏缺适应下的生长机理研究2004.12-2006.12200510475003quot稀土元素掺杂钛酸铋铁电薄膜的性能研究2005.1-2007.12quot200510475012quot线性碳链族合物的结构和电子光谱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2005.2-2006.12quot200510475015quot环境友好酯化催化剂的研制2005.1-2006.12quot200510475011quot超级抗盐转基因番茄的筛选2005.1-2007.12quot200510475005quotMAP激酶介导保卫细胞H202/NO信号转导的机制分析2005.1-2007.12quot200510475031quot斑点金免疫法快速诊断免疫性不育试剂盒的研究2005.1-2007.12quot200510475030quot基于SNMP的网络管理分析系统2004.8-2005.12quot200510475013quot杂多阴离子配位聚合物的设计、控制合成及性质研究2004.9-2007.9quot200510475041quot多功能自动数控遮阳雨门窗伞2002.5-2005.12quot200510475040quot从花生壳、花生红衣及花生茎叶中提取分离药用活性成分中试研究2005.1-2006.12quot200510475025quot水基含氟丙烯酸树酯高功能建筑涂料的研制2005.1-2007.12quot200510475021quot远程教学支持系统设计与开发研究2005.1-2007.1quot200510475022quot科学技术学研究--以河南高校为例2005.1-2006.12quot200510475023quot基于PPP模式的高校基础设施投融资研究2005.1-2006.6quot200510475019quot有序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物化性能研究2005.1-2007.12quot200510475028quot购物数据库中数量关联规则挖掘2005.1-2006.12quot200510475038quot关于图的带宽、割宽、匹配理论的猜想逼近与推广2004.4-2007.6quot200510475004quot高浓度掺钕钇铝石榴石晶体光谱激光性能研究2005.1-2006.12quot200510475042quot菊花茎尖的超低温保存及遗传变异研究2005.1-2006.12quot200510475044quot多嵌段共聚物的分子设计及其自组装性能的研究2005.1-2007.12李捷无李德亮无靳艳无刘广超无王玮无千怀遂无白慧玲无钱乐祥无卢锋2004.4.16无耿明斋无郑驻军2007.1210王超杰2007.1216徐国定1刘景森1李谦1马远方1刘广超李煜1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李新功1刘志军quot200510475027quot移动代理系统安全机制的研究2004.5-2006.5quot200510475014quot微波-络合萃取抗生素废水的研究2005.1-2006.12quot200510475034quot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家庭康复护理模式的研究2004.5-2006.12quot200510475032quot阿斯匹林对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2004.5-2007.5quot200510475024quot促心肌血管生成因子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2004.9-2006.12quot200510475009quot气侯对淮河上游流域农业投入-产出影响的变化研究2005.1-2007.12quot200510475039quot抗死亡受体DR5试剂盒的研制及应用研究2004.3-2006.3quot200510475006quot基于GIS的河南省土壤本底数据库系统建设2004.5-2005.12quot200510475026quot死亡受体5单克隆抗体抗肿瘤作用的研究quot200510475045quot建设中原城市群经济陇起带的思路与对策研究2004.4-2004.12quot0512000100quot现代数学物理若干问题研究quot0512001300quot“线形多胺-药物”靶向给药体系的合成与构效关系研究“0511010500”压电体超晶格中极化激元及其它耦合的物理效应2005.1-2006.12罗有华、毛海涛、罗绍伟、黄明举、张伟风、顾玉宗、夏晓智“0511011400”XML/EDI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2005.1-2007.12李煜、李红臣、路杨、楚艳萍、甘志华“0511020200”不确定条件下中药企业供应链计划的建模与优化研究2004.9-2006.6周大鹏、赵育梁、马新起、郭泉辉“0511041600”TRAIL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及调控机制的研究2005.1-2007.12张军、卢锋、贾彩云、杜耀武、赵粤萍、杜景芳、陈有海“0511045600”阿斯匹林对食管癌预防作用及相关机制2004.5-2007.5张军、王国英、都景芳、卢峰、贾彩云、杜耀武、刘英杰“0511014300”基于移动代理的B2C系统研究杜李、刘玉芳、杜建华、葛呐“0513020500”2004.10-2006.10王锐、李萌、王文光、李三众、祝晓路、吴祖明、王留豹“0513020510”促进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评价研究2004.12-2005.12熊光慈、沈玉顺、张新海、胡自力、王秋丽“0513054700”我国体育旅游市场的培育与开发问题研究周云涛、王明立2004.8-2006.6徐汶、尚会永、靳军、刘梅英、张亚辉、赵利民董学芝白琴2王敬平2王敬平1张普玉2005-20072陈蔚萍乔聪震、王慧琴夏荣龙2雷公藤多苷缓释胶囊陈洪轩2牛景扬2鹿角胶的微丸研究刘庆芳2白震无张纯成2苗长虹05CZW001张清民2008.75.505CZW015武新军2008.5.305孟庆澍、袁胜勇05BXW004中国古代广告史研究杨海军2006.12.30705BZS019贾玉英2007.12.316“0513054800”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问题研究王明立、张亚辉2004.8-2006.7刘静霞、户蕴情、邓凤莲、惠振宇、周云涛“0322031500”造纸黑液完全资源化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0523033200”城市社区安宁护理研究与实践2004.6-2006.12“0524250028”非线性光学及光限副材料制备与性能2005.1-2007.12牛景扬、王子梁、于丽、韩秋霞、王伟、马鹏涛杂多阴离子-金属有机衍生物的设计、组装及光学性质2005.1-2007.12“0524270016”芳酰胺型聚丙烯β-晶型成核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崔元臣、李永红、娄帅、庄玉伟、李东风“0524270049”微波场中用Lewis 酸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的研究2005.1-2006.12“0524410077”肝切除加脐静脉植泵灌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意义及评价2003.10-2005.9赵志军、李铁军、郑兰东、展鹏远、刘青光“0524420044”2005.1-2007.12张京健、陈洪宝、胡国强、王玮、陈百泉、胡海廷、陈松林“052440045”新型杂多化合物的合成及药物性能研究2005.1-2007.12王敬平、王子梁、韩秋霞、马建茹、李淑芝、任青“0524420046”2004.9-2006.8张保国、凌春生、王荔、白颖、王新春“200513033600”建设小康社会中我省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的实证研究2005.1-2007.12江涛、张俊伟、曹伟、张辉、李强、鲁磊、靳磊、刘继志“0524480020”人才战略与河南省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0524490022”当代科技发展趋势对河南经济、社会影响研究2004.1-2005.12张刚、赵连文、李天平、李和、李庆春、郑洪涛、张绍辉、邵先崇、凌文豪科学发展观与河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社会语境与文学理论形态生成刘进才、孟庆澍、王彦霞、付国锋<文艺报>(1949-1989)研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文学关系的批判性反思李建伟、李建设、田欣欣、郭天昊、苏士梅、黄艳秋唐宋时期国家政治体制变迁与基层社会互动关系研究郭绍林、马玉臣、郑强胜、赵文东05BJL020王国印2008.6.31705BJY099吴腾华2006.9.16705BSH026杜建政2008.6.306.5李德亮1马同森、张凌、王新海《文选》李善注研究王立群1赵国祥2005-20071张克定1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研究刘志军2005-20070.3熊光慈、沈玉顺、张新海郝守才2005-20070.3施新州0.3李建设2005-20060.3李永鑫0.3教育与人的人生境界刘济良0.3李家成、王瑞颖程耀明0.4丁颖0.3段汴霞0.5探索多维、立体的钢琴教学新模式陈放0.4洪浩0.4西方文化史(英文)郭尚兴0.5康天峰、李香玲、孙维琴陈庆汉0.4于金富0.5王振华0.4统筹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路径与机制:科技进步及其非对称性的消除崔孟修、姚国琴、张军峰、梁蒙金融市场的结构优化研究张慧、潘瑞娇、尚会永、杨松如、李建华国民的公正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模型与对策刘金平、许波、鲁直、高妍春、常丽、阎戈quot0546640002quot超声-络合萃取处理抗生素废水2005.1-2007.72005-ZD-0022005.7-2007.12王利锁、张亚军、卢宁、白砚2005-ZD-003河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王瑶、陈录生、马剑侠、刘岸英、葛操、许远理、李德俊2005-ZD-004英语存现结构的认知与功能研究2005.6-2007.6姜玲、杨朝军、张洪芹、康天峰、张珂、李关学2005-GH-0332005-GH-034和谐社会中的刑法价值研究陈景良、刘霜、栗克元、王俊平、郝守才2005-GH-035河南省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2006.1-2008.12张海亮、何云峰、张向东、马翠军、刘向阳、吴栋、张歌2005-GH-036黄河中下游流域民间剪纸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王彦发、袁汝波、范存江、熊英、苏梅、黄燕2005-GH-037教师工作倦怠的整合研究2005.5-2007.5赵国祥、孟慧、白杨、时金献、李艺敏、李怀玉、候颐2005-GH-0382005.7-2007.62005-GH-039经济全球化与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研究2005.8-2007.8寇淑芳、刘德定、欧健、柯新凡、晏传英、杨莉、刘国强2005-GH-040实现教育公平与构件和谐社会关系的研究2005.6-2006.12张绍辉、曹晶、冯国锋、赵燕燕、杨涛2005-GH-041数字新媒体时代河南省本土电视文化运营研究2005.6-2007.6段汴霞、杨诚勇、张兵娟、孙晓玲、蔡长虹2005-GH-0422005.6-2007.62005-GH-044武术功力大赛项目设置及规则改革设想2005.6-2006.6栗胜夫、韩雪、和有禄、郭宝光、赵战军、陈俊杰、王俊峰2005-GH-0452005.6-2007.62005-GH-046现代汉语“N的V”短语多维研究2005.9-2007.9杨永龙、金朝霞、张宝胜、马惠玲、刘瑛2005-GH-047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与体系构建2005.6-2007.6张兴茂、许兴亚、高保中、朱秀云、朱涛、安帅领2005-GH-048小句过程类型中的评价价值研究2005.7-2007.12孙爱珍、屠克、张敏、李香玲、程微刘东勋2006.70.3中国近代画学研究贾涛2006.70.4蔡玉硕、贺峡、叶岭峻王友成2006.70.4常凤香、岳红强、邱艳清农用地估价理论与方法研究王克亚2006.70.3民间儿戏图集时勇2006.70.3高有鹏、刘勇、刘小敏科学发展观与高校改革李文山2006.70.3公务员品德结构研究高冬东2006.70.3“三曹”诗的美学价值李达2006.70.5王利英0.3彭文慧0.4王思琦2005-20070.4中国语言文学孟庆澍2005-20060.4刘涛、武新军、高俊林黄建水0王明锁、耿勇姬建敏2005-20070王建平、李艺敏、张敏传播理论的哲学观照赵建国0李端、董君兰、张建华马树功0陈宗花0郭克俭、张先飞、张国强刘宝玲0王学春0梁留科2006-20080马进举0刘清华2005-20070解读周易智慧耿成鹏2005-20060何静02005-GH-049中国过渡性体制改革的时序安排--放松管制角度的考察陈光、邓宏图、高保中、张春旺、朱涛、张静、何慧爽2005-GH-0502005-GH-052高等学校学生素质拓展培养方法与目标2005-GH-0532005-GH-0542005-GH-0552005-GH-0562005-GH-0572005-GH-058当代中国首先法律化问题研究2005.4-2006.4李孟来、栗丽、尚红利、陈小杰、王秀花2005-QN-160FDI与开放型产业集群研究2005.7-2007.7李恒、肖艳、赵志豪、李颖2005-QN-161音乐专业大学生对流行音乐认知态度的调查研究潘伟、李方、赵文波、樊霞、王颖、王聚伍、虎翼2005-QN-1622005-ZX-212比较公司法教程内容体系改革研究2005.6-2006.92005-ZX-213编辑心理健康的理论与实证研究2005-ZX-2142005.6-2006.122005-ZX-21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研究2005.8-2007.8邵先崇、任东景、殷华成、卜万红、马志赟2005-ZX-216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与河南省音乐教育的发展2005.6-2007.62005-ZX-217河南高校图书馆网上咨询服务研究2005.6-2006.6张素霞、张雅红、郭艳秋、刘红、王霞、尚艳秋、王君2005-ZX-218河南明清进士群体文献研究2005.3-2007.12刘陆军、田启立、郭爱香、王霞、刘银萍、崔秋莉、张藕臁⑼跆炝帧⑼跽裆?005-ZX-219基于3S 技术的河南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李永文、秦奋、黄金川、徐晓霞、陈德广、霍松涛、徐永红2005-ZX-220建设和谐河南与建立现代化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系统研究2005.7-2006.12王宏华、王德木、刘会军、席子明、马宇飞、丁晓丹、赵炎2005-ZX-221教师知识的理论建构与实践研究靳玉乐、林德全、王新力、刘玉梅2005-ZX-222张今、付熙如、高会霞、李晓虹、王新莹、刘磊、王纪波2005-ZX-223论多层次实施河南省区域经济一体化2005.4-2006.6战子玉、李新功、张兴茂、王发清、孙建国、王丽英、张向东朱荣英0破产案件审理程序研究郑金玉2005-2007.60吴泽勇、许红霞、赵蕾郑雪飞0吴锋、王琛、李亮李淑芳0王国印2005-20060郭鸿昌0郭兴方0张小宏、张慧、郭卫东周琦0冯柯0王恩国0刘昌、岳亚平范兴坤0知识资源开发与知识服务研究陈洪澜2006.70樊涛0郝守才、王延川孟彩云0张玉玲、王耀华、任东景乔家君0金朝霞0刘新仕0孙晓青2005-20070李巧慧、曾霞、张小平沈红芳0侯运华、孙书蝶吴淑汴2005-20060郭艳秋0栗丽02005BYS002李建设2007.312005BJY001教育与人的美好生活刘济良2008.1222005FLS007开封古代犹太社团研究张倩红2007.9.1张礼刚、刘百陆2005-ZX-224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观研究2005.8-2007.8崔云、苏会芝、段爱菊、张纯成、凌文豪2005-ZX-2252005-ZX-226全球化、国际体系与国际法2005.8-2007.82005-ZX-227体育产业市场化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研究2005.1-2006.12戴永凯、马金凤、李红卫、郑华、靳磊、王颖、王亚男2005-ZX-228统筹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路径与机制研究冷春燕、冷春莉、郑俊锋、曲三省、高虹、陈家涛2005-ZX-229图书馆的用户公平性研究2005.9-2006.8张爱珍、吉宇宽、王兰敬、陈桂云、刘群英、索战超、吕小平、王天林2005-ZX-230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估计及农民增收的约束条件2005.3-2006.32005-ZX-231我国体育旅游研究框架的构建研究2005.6-2007.8冯守东、周艳丽、刘荡荡、李祺、杨逸晨2005-ZX-232现代设计中“空白”形态研究2005.6-2007.2张大伟、陈宇、郭琳、阎超、于芳2005-ZX-233学习困难儿童的工作记忆研究2005.4-2006.62005-ZX-234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创新机制建构研究2005.6-2006.12张雅红、王霞、王会丽、王君、党黎、王亚萍、王慧2005-ZX-235王洪涛、陈淑静、李桃英、刘坤太2005-ZX-236中国商事法律责任制度研究2005.5-2006.52005-ZX-237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研究2004.1-2005.122005-ZX-238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空间关联与协调发展2006.1-2008.12苗长虹、徐勇、樊新生、李二玲、邬晓霞2005-ZX-239中原地区对外汉语教学教育资源调查及发展趋势研究2005.1-2006.12马国彦、陈庆汉、马惠玲、辛永芬、刘瑛、郭闰、刘新春2005-ZX-240资本市场中信息披露的监管问题研究2006.1-2007.12郝玉贵、海福安、田维胜、王国运2005-ZX-241现代叙事理论与英美小说阐释2005-ZX-242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女性小说作家研究2005.6-2008.62005-ZX-243邓小平理论范式与科学发展观王利英、赵华灵、曹世朝、陈小杰、栗丽2005-ZX-244高校用户信息需求满足与图书馆知识转移研究2005.8-2006.8刘璞玉、寇玉莲、张志军、索站超、王亚萍2005-ZX-245基本权利限制的理论研究2005.9-2007.4吴淑汴、吕满文、王利英、陈小杰、尚红利CIS战略与中原经济崛起研究杨海军、张建琦、孟庆红、范存江、刘阳李家成、杜静、曹晶、杨飞云2005ALS001河南佛教历史研究张德宗2008.8.3132005BFX003杨永芳2007.12.3122005BZZ002徐宗华2006.5.2622005BJJ007于金富2006.12.3022005DZX006人类中心主义问题研究郑慧子2007.5.251姬志闯、李贵仓2005FWX006张先飞2007.9.12005FTY007杨改生2007.9.12005BTY002丁英俊2007.8.301王敬平2005-200720无江静2005-200720无张云鹏3SKL-2005-5赵华灵2006.2无戴炳中2006.2无王利英2006.2无张先飞2006.2无曾艳兵、魏春吉、杨战军范兴坤2006.2无梁克可2006.2无张俊莲2006.2无于红英、张桂平、刘敏赵红亚2006.2无陈宗花2006.2无李保印2006.2无郅淑棉、任翠平、陈斌苗书梅、孔学、王丽、郭九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调控机制蔡守秋、牛冬阳、张建伟、赵振乾、周志民科学发展观中的政治文化问题研究吕世荣、张胜利、寇鸿顺、叶光琳马克思社会所有制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形式研究徐洪岭、高保中、安帅领、曹玉梅现代人道主义的传演与新方剂学的发生--“五四”新方剂学发生的思潮背景研究吴福辉、孙先科、宋战利、魏春吉、陈宗花著作《体育旅游》的翻译与研究周珂、于素梅、周艳丽、刘荡荡、李志刚、杨逸晨社会转型期运动员道德问题成因及预防对策研究张玉超、闫华、张俊伟、王明锁、穆瑞玲、杨春伟2005HANCET-02基于聚金属氧簇阴离子杂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2005HANCET-06植物对胁迫的适应与耐受的机理研究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范式发展的新成果宋保平、柯新凡、闫小英、欧健、刘国强SKL-2005-110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树功、赵华灵、赵连文、林志友、彭绪琴、原思明、邵先崇、郑炳凯、潘虹、田虹SKL-2005-149权力的配置、制约和监督法律制度研究SKL-2005-473托尔斯泰与“五四”新文化运动SKL-2005-560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创新机制建构研究王会丽、王君、房彩丽、王慧、白璇、谢毅SKL-2005-574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与服务创新研究白雅琴、黄华、冯卫平、郭永生、张志军、丁晓红、林红、邵连云、何芳、杜冬莉SKL-2005-624档案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SKL-2005-726新时期教育改革与教育政策国际比较研究SKL-2005-889新时期以来河南省国民音乐教育发展问题研究郭克俭、张国强、范红霞、吴红歌、李严梅SKL-2005-958高校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施兆莉2006.2无宋丽丽2006.2无高虹2006.2无张军峰2006.2无曹新向2006.2无刘飞2006.2无梅瑞江2006.2无岳淑梅2006.2无高冬东2006.2无周艳丽2006.2无闫华2006.2无王景2006.2无顾笑瑜北宋东京空间布局研究李合群2006.2无张先飞2006.8兰立亮2006.8赵红亚2006.8王明立2006.8徐红卷2006.8张新海2006.8赵国权2006.8刘清华2006.8SKL-2005-1049高校大学英语写作研究的现状及思考李法荣、郭月婷、赵则祥、冯白帆、王素梅、查玲玲SKL-2005-1184河南省执业药师状况调查研究SKL-2005-1206从MBO看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的效率与公平SKL-2005-1335中原地区民营企业人才管理的目标模式研究SKL-2005-1376我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王伟红、王东峰、姬晓娜、余永霞、程遂营、梁留科SKL-2005-1396我国企业年金的模式选择研究杜建华、邵明伟、姚成杰、王子剑SKL-2005-1399社会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的体制障碍研究曲三省、邢军峰、邵明伟、蔡胜勋、胡鹏、陈家涛SKL-2005-1530药品购销管理模式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影响的调查研究SKL-2005-1552河南省研究生就业倾向与职业生涯规划SKL-2005-1621河南省居民体育消费市场细分特征的研究SKL-2005-1135对全国高校大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的研究丁英俊、南岳松、王楠、梁华、苗苗SKL-2005-525音乐教育中的自我教育研究SKL-2005-6482005-JKGHAZ-029河南省中国现代方剂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2005-JKGHAZ-030跨文化交际与大学第二外语教学模式研究郑宪信、王志坚、罗晓莹、何晓芳、焦英莲2005-JKGHAZ-031成人教育教学模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王北生、焦峰、于怀钦、姬忠林、何红玲、刘玉琴2005-JKGHAZ-032学分制下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研究张亚辉、李淑芳、郭戈2005-JKGHAZ-033多元智能与和谐发展教育模式及评价模式的实验研究时芳美、杜建政、崔云道、李中礼、任小琴、冯卫平2005-JKGHAZ-034关于“后现代”的教育学反思2005-JKGHAZ-035对构筑提高普通高中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机制问题的探讨张海英、王瑶、冯永华、王丽红、刘广志、王萍2005-JKGHAZ-036课堂探究教学与中小学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靳玉乐、林德全、徐学福、王新力、薛砚平、熊光慈刘隽华2006.8周艳丽2006.8冯永华2006.810571044刘浩2520571023牛景杨1020571042张平余2720572015王华830570141安国勇2330570301丁圣彦2730570964张骁3030571697马远方2630530430宋纯鹏16040535025李小建14030500646康文艺10郑驻军1无秦耀辰202005-JKGHAZ-037整合网络教育资源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2005-JKGHAZ-038河南省高校体育科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周珂、屈东华、杨改生、刘俊凯、戴云鹏、凌文杰2005-JKGHAG-271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模式的整合研究汪基德、蔡建东、曾巍多复变几何函数论与调和分析的相关问题2006.1-2008.12欧阳才横、卢克平、冯叔媛、王茂发、常水珍、吕灵灵、崔艳艳铌、钽多金属氧簇化合物的合成、机构及物性研究2006.1-2006.1王敬平、宋立华、王子梁、于丽、沈月、马硼涛、王伟、杜晓迪、牛红雨无机-有机复合超薄膜摩擦学研究2006.1-2008.12张玉娟、李志伟、郭惠芬、杨广彬、黄丽娜、周长华、徐军、郭书霞稠和聚噻吩螺旋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光电性质的研究2006.1-2006.12毛立群、徐莉、刘小强、赵东锋、张俊丽、王岩气孔不关闭突变体posl的遗传学和电生理学分析2006.1-2008.12宋玉伟、周云、王鹏程、康艳丽、赵孝亮、刘浩、王红霞北亚热带-暖温带过渡区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功能群及动态研究2006.1-2008.12马建华、尚富德、张桂宾、魏高明、谷艳芳、张彤、王磊ABA和H202/NO的调控保卫细胞蓝光信号转导机制分析2006.1-2008.12吕东、张霖、闻玉、赵翔、魏高明诱导细胞凋亡的抗DR5单抗与DR5相互作用位点分析2006.1-2008.12刘广超、白慧玲、张巍、秦云松、杨镇珲、张军、李淑莲保卫细胞氧化信号转导及其调控植物逆环境适应的分子基础2.。
企业网络管理方案第1篇企业网络管理方案一、引言本方案旨在为企业提供一套全面、高效、安全的网络管理策略,确保企业网络稳定运行,提高业务处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同时保障信息安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业界最佳实践。
二、现状分析1. 企业网络架构复杂,缺乏统一管理;2. 网络设备配置不统一,存在安全风险;3. 网络带宽利用率不高,影响业务处理速度;4. 缺乏有效的网络监控和故障排查手段;5. 信息安全意识不足,可能导致数据泄露。
三、目标设定1. 简化网络架构,实现统一管理;2. 规范网络设备配置,提高安全性;3. 优化网络带宽,提升业务处理速度;4. 建立完善的网络监控和故障排查机制;5. 提高员工信息安全意识,降低数据泄露风险。
四、实施方案1. 网络架构优化(1)简化网络层次,明确功能区域;(2)采用模块化设计,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3)合理规划IP地址分配,便于管理和维护。
2. 网络设备配置规范(1)制定统一的网络设备配置模板,确保设备配置的一致性;(2)定期检查网络设备配置,防止配置漂移;(3)加强网络设备的安全防护,如开启SSH、配置ACL等。
3. 网络带宽优化(1)采用QoS技术,合理分配带宽资源;(2)对网络流量进行监控,分析带宽使用情况,调整带宽分配策略;(3)定期对网络设备进行性能优化,提高网络吞吐量。
4. 网络监控与故障排查(1)部署网络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网络设备、链路和业务运行状态;(2)建立故障排查流程,明确故障处理责任人;(3)定期对网络设备进行巡检,预防潜在的网络故障。
5. 信息安全防护(1)加强员工信息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2)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信息安全责任;(3)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4)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及时发现并修复安全隐患。
五、项目实施与验收1. 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明确各阶段任务和时间节点;2. 成立项目实施小组,确保项目顺利推进;3. 定期召开项目进度汇报会议,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4. 项目验收需满足以下条件:a. 网络架构优化完成,网络设备配置规范;b. 网络带宽利用率提高,业务处理速度提升;c. 网络监控与故障排查机制完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提升;d. 员工信息安全意识提高,数据泄露风险降低。
网络工程——实验报告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计算机系
学生校内实验实训报告2011 --2012 学年第一学期
系部:
课程名称: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
专业班级:
组员: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计算机系制
填写说明
1、实验项目名称: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要与实验指导书或课程标准中相一致。
2、实验类型:一般需要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创新型实验、综合型实验。
3、实验室:实验实训场所的名称;组别:实验分组参加人员所在的组号。
4、实验方案设计(步骤):实验项目的设计思路、步骤和方法等,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概括整个实验过程。
对于操作型实验(验证型),要写明需要经过哪几个步骤来实现其操作。
对于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还应该画出流程图和设计方法,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
对于创新型实验,还应注明其创新点、特色。
5、实验小结:对本次实验实训的心得体会、思考和建议等。
6、备注:分组实验中组内成员分工、任务以及其他说明事项。
注意:
①实验实训分组完成的,每组提交一份报告即可,但必须说明人员分工及职责。
不分组要求全体成员独立完成的实验实训项目可由指导老师根据个人完成情况分组填写。
②实验成绩按照百分制记,根据教学大纲及课程考核要求具体区分独立计算、折算记入两种情况。
③本实验实训报告是根据计算机系实验的具体情况在学院教务处制的实验实训报告的基础上进行改制的。
特此说明。
成绩单
计算机系实验报告册成员:栗志强吴娟娟张小平托亚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