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介绍和治疗新进展
- 格式:ppt
- 大小:563.50 KB
- 文档页数:15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进展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药治疗西医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综述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以雄激素过多和持续无排卵为临床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不孕、肥胖多毛、黑棘皮症等,属祖国医学的闭经、月经不调、不孕症范畴。
其发病率占生育年龄妇女的5%-10%[1]。
由于本病发病为多因性,表现呈多态性,所以对于pcos的治疗,众学者各有己见,治法各异。
现就本病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中医药治疗国内文献中关于中药治法的报道多是辨证论治、中药组方人工周期、自拟方和针灸穴位疗法。
1.1辨证论治pcos的发病涉及肝、脾、肾等脏腑与气血冲任督带、胞宫等有关月经失常的功能失常有关。
陈锦黎等[2]采用补肾化痰法治疗痰湿阻滞肥胖型pcos57例,治疗6个月,闭经、体重指数、雄激素水平、lh/fsh都显著改善,总有效率91.22%。
杨正望等[3]采用补肾活血法治疗pcos45例,总有效率84.4%。
王兴娟[4]认为本病当从肾阴不足、痰温郁火辨治中、用滋阴降火法治疗,总有效率86.67%,其认为滋阴降火法有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
1.2中药人工周期治疗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是将中医月经周期理论结合现代医学性腺轴卵泡发育的不同阶段给予周期性的中药治疗。
申霞[5]采用中药治疗pcos105例,均用补肾活血方加减,月经后期加枸杞子、何首乌;排卵前期加丹参、泽兰、香附;排卵后期加杜仲、川续断、桑寄生、阿胶;经前期加川牛膝、桃仁、百花、三棱。
治疗2-4个疗程后,痊愈72例,有效23例,总有效率90.48%,妊娠52例。
薛秀伟等[6]应用中药人工周期治疗本病,经后期用卵泡汤,经间期用排卵汤,经前期用黄仲汤,月经期用调经汤,对照组服用克罗米芬,结果显示治疗组妊娠率较高,且中药治疗对卵巢无过度刺激。
1.3自拟方法疗有学者根据临床治疗经验总结出自拟方药。
柴丽宏[7]自拟中药疏肝清解汤,治疗青春期pcos30例,共治疗6个月,停药3个月后显效率80%,有效率10%,停药6个月后显效率70%,有效率16.7%。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新治疗策略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新治疗策略一、选题背景及意义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有超过1亿的女性患有PCOS。
该综合征主要由卵巢排卵功能障碍、雄激素异常、多囊卵巢等组成,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
目前,对于PCOS的治疗主要是以调节卵巢功能和改善临床症状为主,但针对其病因的治疗策略尚未成熟。
因此,为了提供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本研究拟以《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新治疗策略》为课题,通过探讨PCO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1. 研究目标:(1)深入了解PCO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揭示其潜在的治疗靶点;(2)研究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探索其对PCOS的疗效和安全性;(3)建立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临床医生对PCOS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2. 研究内容:(1)回顾已有的PCOS研究成果,总结和分析现有治疗方法的优缺点;(2)深入研究PCO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析潜在的治疗靶点;(3)通过实验室动物实验和体外细胞模型,评估新的治疗方法对PCOS的疗效和安全性;(4)收集临床数据,建立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开展临床试验,评估新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 方法:(1) 文献回顾和分析:对已有的PCOS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和综述,总结和分析已有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和局限性。
(2) 定量实验方法:采用实验室动物模型和体外细胞模型,评估新的治疗方法对PCOS的疗效和安全性。
(3) 临床试验:收集临床患者数据,建立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开展临床试验,评估新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2. 技术路线:(1) 研究PCOS病因和发病机制:通过文献回顾和实验研究,深入了解PCO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 开发新治疗方法:根据PCOS的发病机制,研发具有针对性的新治疗方法。
多囊卵巢综合征在中国的诊治现状和研究进展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其主要特征包括月经失调、多囊卵巢、高雄激素水平和代谢异常等。
PCOS患者常常伴随着不孕、肥胖、皮肤问题,甚至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引起了医学界和患者的广泛关注。
PCOS在中国的患病率约为5%~15%,而在不孕症患者中的患病率更高,约为30%~4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PCOS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由于PCOS 的病因尚不清楚,诊治手段相对有限,导致了该疾病的诊治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诊断方面,目前临床上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血液生化指标和超声检查等来进行诊断。
这些方法并不完全准确,易于误诊和漏诊。
急需制定更为标准化和精准的诊断标准,以提高PCOS的诊断准确率。
治疗方面,目前主要采用的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
药物治疗通常包括口服避孕药、降糖药、降雄激素药等,以调整患者的内分泌系统;手术治疗包括卵巢穿刺、卵巢囊肿剥除等,用于治疗患者的排卵障碍和多囊卵巢;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减重、戒烟、戒酒、规律运动等,以改善患者的代谢情况。
这些治疗方法均存在着缺乏规范和个体差异较大的问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来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研究方面,PCOS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多种因素可能与其发病有关,包括遗传、环境、代谢和内分泌等。
需要开展更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解析PCO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也需要探讨个体化治疗策略,以提高治疗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近年来,中国的医学研究机构和学者对PCOS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进展。
有学者在分子水平上发现了PCOS患者血清中雄激素水平增高与雌激素水平降低的相关基因表达异常;有学者开展了一些临床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PCO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有学者开展了一些研究,探讨PCOS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预对病情的影响等。
第34卷黔南民族医专学报第1期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治疗研究进展王睿1,张丽梅2(5-川北医学院,四川南充227705; 2.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南充227705)【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疾病,常导致患者的生殖障碍与內分泌紊乱。
西医治疗本病有一定临床疗效,但服药时间长,且副作用较多。
中医治疗本病优势明显,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
笔者从病机、治法两方面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出本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辨证分型多为肾虚证、痰湿阻滞证及痰瘀互结证,常用治法为健脾、补肾以及序贯治疗。
对中医妇科临床医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治疗;进展【中图分类号】R711.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983(2021)01-0034-03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影响育龄期女性生殖、代谢和心理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月经不规律、高雄激素血症、排卵障碍性不孕、多囊卵巢、血清性激素改变等,对患者生育能力、生活质量及远期健康造成影响。
西医治疗主要为调整月经周期、治疗高雄激素、胰岛素抵抗以及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行促排卵治疗等对症治疗,虽然可进行手术治疗,但原则上仍提倡个体化治疗,而西医用药相对固定,且时间跨度大,副作用较为明显。
中医古籍中没有多囊卵巢综合征这个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归类为“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等范畴,治法主要围绕着恢复肾-天癸-冲任-胞宫之间的平衡关系。
与西医治疗相比较,中医讲究病证结合,能更好地提供个体化治疗,且随着实验研究和中医临床治疗逐步展开,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因为临床疗效而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有临床研究表明,部分患者经治疗后,月经失调者可恢复正常月经周期,而不孕者也可正常妊娠并生产。
本文整理了近五年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文献,从病机与治法两方面进行总结、归纳研习了名家的诊疗思路,开阔中医临床思维,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1病机中医名家普遍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病机是肾虚,病位涉及到肝、脾、冲任、胞宫,主要病理产物有痰湿和淤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