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历程及前景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11
自动化发展历程与展望自动化技术是指利用各种机械、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手段,使生产过程或者工程设备实现自动操作和控制的一种技术。
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在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自动化发展历程1. 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的到来为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使得生产过程实现了部份的自动化操作。
2. 机械自动化时代:20世纪初,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自动化技术开始应用于生产线上。
如离心机、自动化流水线等的浮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3. 电子自动化时代:20世纪50年代,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电子元器件的广泛应用,使得自动化设备的控制和操作更加精确和可靠。
4. 计算机自动化时代: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引领了自动化技术的新一轮革命。
计算机的应用使得自动化系统的控制和监测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5. 信息技术自动化时代: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创新。
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得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实现了更加高级的自动化操作和控制。
二、自动化的展望1. 工业自动化: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工业自动化将进一步实现智能化和互联化。
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生产线将实现更加高效、灵便和可持续的运作。
2. 家庭自动化:家庭自动化将成为未来智能家居的重要组成部份。
通过智能化的家居设备和系统,人们可以实现对家庭环境、安全、能源等方面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3. 交通自动化:交通自动化将成为未来城市交通的重要发展方向。
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应用将大大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和拥堵现象。
4. 医疗自动化:医疗领域的自动化将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智能化的医疗设备和系统将实现医疗流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调查思考自动化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蔡矿,王康(武昌工学院,湖北武汉430065)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也得到 了较为快速的发展。
本文首先分析了自动化行业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自动化行业的发展现状,同时对自动化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自动化;发展现状;前景0 引言近年来,工业中的自动化技术得到明显的快速发展,工 业自动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包括人工智能等紐技术在自动化行业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然而,随着机 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升温,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竞争也 越来越激烈,自动化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光明,在 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比例也不断提高[1]。
推动工业自动化的 发展不仅有利于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革,也有利于提升中国 工业的产业化程度,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1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是指可根据预期目标自动进行信息处理和 过程控制(如测量、操作等),在控制的过程中无需机器或生 产过程的人工干预。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通常集成机械执 行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传感器测量系统。
工业自动化控 制系统是基于自动控制理论进行设计的,与机械、信息技术、电子电路、机械设计、光学设计、嵌人式软件和系统可靠性 设计等技术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同时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 于医药行业、生物行业、冶金行业、石油行业、化工行业、有 色金属行业、机械行业、汽车行业、纺织行业、造纸行业、航 空航天行业等众多现代工业。
由于工业自动化产业对其他 产业具有强大的推动力,自动化技术水平已成为衡量国民 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标志。
在自动化行业中,第一代技术是以机械仪表为代表的 机械控制技术,第二代主要是以电气控制技术为主的继电 器控制技术和以调节器为代表的模拟控制技术,第三代是 用于过程工ik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和用于离散行业的可编程 控制器。
第四代控制系统是开放式的,是过程工业控制和 离散控制的融合,主要集成在数字处理技术和电气可编程 控制技术的集成上。
自动化发展历程与展望自动化是指通过使用机械、电子、计算机等技术手段,以取代人力劳动来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早的机械自动化到现代的智能自动化系统。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并展望未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1. 机械自动化阶段机械自动化是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最早阶段,它主要依靠机械装置来实现工作的自动化。
例如,蒸汽机的发明使得工厂的生产过程可以通过传动系统、传送带和机械手臂等设备来完成,从而取代了人力劳动。
这一阶段的自动化技术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电气自动化阶段电气自动化是在机械自动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引入了电气控制技术。
通过使用电气元件和电路来控制机械设备的运行,实现工作的自动化。
例如,自动化生产线上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可以通过电气信号来实现自动控制,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人为错误。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包括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管理等领域。
3. 计算机控制阶段计算机控制是自动化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将计算机引入到自动化系统中,实现了更高级别的自动化控制。
计算机可以对复杂的工艺过程进行监测和控制,并通过算法和逻辑判断来实现智能化的决策。
例如,工业机器人的浮现使得生产线上的操作更加灵便和高效,可以完成更复杂的任务。
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展到各个领域,包括创造业、交通运输、医疗保健等。
4. 智能自动化阶段智能自动化是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最新阶段,它结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实现了更高级别的自主决策和智能化的运行。
智能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学习和优化算法来不断提升自身的性能和效率。
例如,智能家居系统可以通过感知环境和用户需求,自动调节温度、照明和安全设备等,提供更舒适和便捷的生活体验。
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包括智能创造、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领域。
未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向:1. 智能化和自主化: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系统将具备更高级别的智能和自主决策能力。
自动化发展历程自动化是指通过使用各种控制设备和方法,减少或取消人工干预,实现设备、机器或系统自动运行、生产和控制的过程。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发展始于工业革命以后。
19世纪末,电力和机械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自动化奠定了基础。
早期的自动化工厂主要运用了传送带和工程机械等设备,但控制方式仍然是人工操作。
直到20世纪初,随着电气控制装置的出现,自动化开始进入实质发展阶段。
20世纪30年代,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自动控制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由电子管和继电器构成的逻辑电路和控制电路开始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能源、冶金等工业领域。
这种全面数字化的自动化系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并使工业化进程得以加速发展。
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随着现代计算机的出现和电子技术的进一步进步,自动化进入了计算机控制的阶段。
计算机的运用使得自动化系统能够进行更为精确和复杂的控制,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期间,自动化应用扩展到了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器件和化工等领域,推动了工业现代化的进程。
20世纪80年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自动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先进的传感器和执行器技术、微电子技术和控制算法的突破,使得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反应速度大大提高。
此外,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数据传输和远程监控成为可能,进一步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1世纪以来,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在工业生产方面,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机器人的普及改变了传统生产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物流领域,自动化仓储和配送系统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自动化在交通、医疗、农业、能源等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大。
自动驾驶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使得驾驶人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得到了提升。
医疗领域的自动化设备和系统,提高了医疗服务的精确性和效率。
在能源方面,智能电力系统和智能电网的建设,为能源的合理调度和利用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PLC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用于自动化控制领域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本文将探讨PLC在其发展历程中经历的重要阶段,并展望PLC未来的趋势。
一、PLC的发展历程1. 第一代PLC的出现20世纪60年代,由于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运行效率低下,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可以更高效地控制工业设备的解决方案。
于是,第一代PLC诞生了。
它们采用了基本的运算逻辑(AND、OR、NOT)来处理输入信号,并根据设定的程序决定输出信号。
这些PLC拥有有限的功能,主要通过继电器来控制设备。
2. 第二代PLC的改进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PLC经历了巨大的改进。
第二代PLC采用了微处理器技术,运行速度更快,存储容量更大,允许更复杂的控制任务。
此外,PLC还开始支持模拟信号处理和通信接口,可以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这些改进大大提高了PLC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使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 第三代PLC的革命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推动下,PLC迎来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
第三代PLC具备更强大的处理能力,高级编程语言的支持以及更加智能化的功能。
这些PLC集成了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能够实现更复杂的控制逻辑和更高级的自动化任务。
此外,PLC 还开始支持远程监控、网络通信、互联互通等先进功能。
二、PLC未来的趋势1. 更加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快速发展,未来的PLC将变得更加智能化。
它们将能够自动学习和优化控制策略,实现更高效的工业自动化。
同时,PLC将更好地与人机界面结合,通过人机交互实现更友好的操作和调试。
2. 更加灵活随着工业的快速变化,PLC需要更加灵活地适应不同的生产需求。
未来的PLC将更好地支持可扩展性和模块化设计,使其能够快速配置和集成不同的控制设备。
此外,PLC还将更好地支持实时监控和远程访问,方便用户进行远程管理和维护。
3. 更高级的安全性随着工业自动化的普及,安全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自动化的发展历史与前景自动化是指利用机械、电子、计算机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生产、工程、管理等过程的自动操作和控制的一种技术系统。
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的机械化生产,经过了数百年的演变和创新,如今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自动化的起源、发展阶段、应用领域和未来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自动化的起源自动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
当时,人们开始使用机械设备来代替人力劳动,提高生产效率。
最早的自动化设备是由蒸汽机驱动的机械装置,如纺织机械、矿山设备等。
这些设备的出现标志着自动化技术的初步应用。
二、自动化的发展阶段1. 机械自动化阶段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机械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电力的广泛应用使得机械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
例如,自动化的流水线生产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电子自动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自动化技术开始兴起。
电子元器件的广泛应用,使得自动化设备的控制和监测更加精确和可靠。
例如,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调整,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计算机自动化阶段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升级。
计算机的出现使得自动化系统的控制和管理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例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可以实现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全面控制和管理,包括产品设计、生产计划、物流管理等方面。
三、自动化的应用领域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领域:1. 工业制造: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技术、智能仓储系统等,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能源与环境: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能源设备和环境监测的自动化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3. 交通运输:自动驾驶技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等,提高了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
中国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历程及前景力达人秉承“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求发展,以信誉拓市场,以实力打造品牌”的经营理念,秉着“优良的性价比与高效的客户服务”的核心竞争力,“与时俱进,诚实守信,同舟共济,精益求精”的经营信条,竭诚与泛博新老客户及同行真诚合作,共同发展,共创夸姣未来”。
自动控制系统是在无人直接参预下可使生产过程或者其他过程按期望规律或者预定程序进行的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是实现自动化的主要手段。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创造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创造行业的产量向来保持在年增长20%以上。
2022年,中国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创造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056.04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996.73亿元,同比增长24.66%;实现利润总额202.84亿元,同比增长28.74%。
国产自动控制系统相继在火电、化肥、炼油领域取得了突破。
目前,中国的工业自动化市场主体主要由软硬件制造商、系统集成商、产品分销商等组成。
在软硬件产品领域,目前中高端市场几乎全部由国外著名品牌产品垄断,并将在近年仍维持此种局面;在系统集成领域,跨国公司占领创造业的高端,具有深厚行业背景的公司在相关行业系统集成业务中占领主动,具有丰富应用经验的系统集成公司充满竞争力;在产品分销领域,大型跨国公司的重要分销商是行业内的率先者,主要有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分有限公司、福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汕头众业达电器有限公司等。
在工业自动化市场,供应和需求之间存在错位。
客户需要的是完整的能满足自身创造工艺的电气控制系统,而供应商提供的是各种标准化器件产品。
行业不同,电气控制的差异非常大,甚至同一行业客户因各自工艺的不同导致需求也有很大差异。
这种供需之间的矛盾为工业自动化行业创造了发展空间。
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市场,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工厂自动化、企业信息化需要大量的工业自动化系统,市场前景广阔。
控制系统工程概述及发展历程控制系统工程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工程学科,主要研究如何对系统进行控制和监控,以实现预期的目标。
本文将概述控制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要素以及其发展历程。
一、控制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工程是一种以现代控制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综合应用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相关领域知识,对工程系统进行建模、分析、设计、优化和实施的工程学科。
控制系统工程的基本要素包括输入、输出、系统、控制器和反馈环路。
输入是指控制系统中的需求或期望,输出是系统经过控制作用后获得的结果。
系统是被控制的对象,控制器是对系统进行控制的设备或程序。
反馈是从输出中提取的信息,用于修正控制器的行为。
二、控制系统工程的发展历程控制系统工程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机械自动控制装置,如钟表和浮子式水平仪。
然而,现代控制系统工程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
1. 经典控制理论时期(20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在这一时期,研究人员主要关注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和分析系统的动态行为,并设计基于线性控制理论的控制器。
经典控制理论的代表性成果包括传递函数、根轨迹、频率响应等概念。
2. 现代控制理论时期(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控制理论得以蓬勃发展。
研究人员开始关注非线性、多变量以及随机系统的控制问题。
在这一时期,状态空间分析方法和最优控制理论等重要思想被提出并得到广泛应用。
3. 高级控制方法时期(20世纪80年代-今)高级控制方法的出现使得控制系统的性能和鲁棒性得到了极大提升。
这些方法包括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遗传算法等。
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布式控制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也得以广泛应用。
4. 智能控制系统时期(未来发展方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控制系统成为了控制系统工程的未来发展方向。
智能控制系统将融合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模式识别等技术,实现对复杂系统的自主学习和决策。
自动化发展历程与展望自动化是指利用机械、电子、计算机等技术手段,使生产过程或工作过程实现自动化操作和控制的一种技术手段。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机械自动化到现代的智能自动化,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突破。
本文将从自动化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展望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自动化的定义自动化是指通过机械、电子、计算机等技术手段,对生产过程或工作过程进行操作和控制,实现自动化的目标。
自动化技术的核心是将人的操作和决策过程转化为机器的操作和控制过程,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和质量的改善。
二、自动化的发展历程1. 机械自动化阶段机械自动化是自动化技术的起始阶段,主要依靠机械装置和传动系统实现自动化操作。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机械自动化开始得到广泛应用,如自动织布机、自动化流水线等。
2. 电气自动化阶段电气自动化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发展阶段,主要依靠电气设备和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操作。
20世纪20年代,电气自动化开始兴起,如电动机控制系统、自动化仪表等。
3. 电子自动化阶段电子自动化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突破阶段,主要依靠电子技术和电子设备实现自动化操作。
20世纪50年代,电子自动化开始得到广泛应用,如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
4. 计算机自动化阶段计算机自动化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发展阶段,主要依靠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系统实现自动化操作。
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自动化开始迅速发展,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5. 智能自动化阶段智能自动化是自动化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主要依靠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自动化操作。
21世纪初,智能自动化开始崭露头角,如智能机器人、智能交通系统等。
三、自动化的展望1. 智能制造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制造将成为自动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未来,智能制造将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柔性化和个性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无人化操作随着机器人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化操作将成为自动化的重要应用领域。
自动化发展历程与展望自动化是指利用机械、电子、计算机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生产过程、操作过程或管理过程的自动控制和自动操作。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动化发展的历程,并展望未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自动化发展的历程1. 工业革命前的自动化在工业革命之前,人们主要依靠手工劳动完成生产和工作任务。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尝试使用简单的机械装置来替代人力。
例如,古希腊的水力时钟和古罗马的自动门等。
这些早期的自动化设备虽然功能有限,但为后来的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工业革命时期的自动化工业革命的到来,极大地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蒸汽机、纺织机械、蒸汽火车等的出现,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其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成为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例如,詹姆斯·瓦特的蒸汽机配备了自动调节装置,实现了对蒸汽机的自动控制。
这些自动化设备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3. 电气化时代的自动化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电气化时代的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
电气控制系统的应用使得生产过程更加精确和高效。
例如,生产线上的自动化装置可以自动完成产品的加工、装配和包装等工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此外,电气控制系统的应用还使得交通运输、通信、家庭生活等领域的自动化成为可能。
4. 计算机时代的自动化计算机的出现引领了自动化技术的新一轮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自动化系统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例如,工业控制系统中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SCADA(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等技术的应用,使得自动化设备能够更加灵活地响应生产过程中的变化。
此外,计算机的网络化和互联网的普及,为自动化系统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供了便利。
5. 智能化时代的自动化当前,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推动自动化技术进入智能化时代。
智能化的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学习和优化,自动调整参数和策略,实现更加精确和高效的控制。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自动化技术是现代工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它的发展历程影响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本文将从早期的工业革命、自动化产业的萌芽、计算机技术的革命以及现代智能化的发展等方面,探讨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
1. 工业革命的先驱工业革命是自动化技术的起源,它代表了人类社会从传统手工业向机械化生产的演进。
18世纪末,英国发生的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方式,蒸汽机和纺织机械的发明使生产力大幅提升。
随着机械化的推进,生产过程逐渐实现了自动化,劳动力解放出来,工业生产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 自动化产业的萌芽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自动化产业开始崭露头角。
19世纪末,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引入了流水线生产,使汽车制造工艺实现了部分自动化。
福特的成功激发了其他行业对自动化的兴趣,各种自动化设备和控制系统开始被应用于工厂和生产线。
这一时期,自动化技术的核心是机械和电气控制,它们的应用使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计算机技术的革命20世纪中叶,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引发了自动化技术的革命。
计算机的发展使自动化系统实现了数字化和智能化,从传统的硬件控制向软件控制的转变。
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调整生产过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还推动了自动化技术在数据处理、通信等方面的发展,为现代自动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现代智能化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技术进入了智能化的时代。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兴起,使自动化系统具备了更高的智能和自适应能力。
现代的自动化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需求,自主地进行决策和优化,实现更高水平的自动化控制。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自动化机器人和无人化设备的应用正在逐步普及,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5. 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
未来,自动化技术将更加注重人机协同合作,加强智能化和自学习的能力,实现更高水平的自动化。
自动化发展历程与展望自动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机器人和其他控制系统来实现工业、商业和家庭中的自动化操作和过程。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本文将详细探讨自动化发展的历程以及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自动化发展的历程1. 第一阶段: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是自动化发展的起点,随着蒸汽机和机械化工具的发明,人们开始意识到机器可以替代人力完成一些重复性的工作。
这一阶段的自动化主要集中在生产过程的机械化,例如纺织业的水力纺纱机和织布机。
2. 第二阶段:电气化时代20世纪初,电力的广泛应用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电气化使得工厂能够使用电动机来驱动机械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同时,自动控制系统的浮现使得生产过程更加稳定和可控。
3. 第三阶段:计算机控制时代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的浮现引领了自动化技术的飞跃发展。
计算机可以处理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算法,使得自动化系统能够更加智能地进行控制和决策。
这一阶段的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
4. 第四阶段:智能化时代目前,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进入了智能化时代。
智能化自动化系统具有更高的自主性和适应性,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和用户需求进行自主决策和优化。
智能化自动化已经广泛应用于家庭、医疗、金融、农业等各个领域。
二、自动化发展的展望1. 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工业自动化将继续向着更高效、更灵便和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机器视觉技术将使得自动化系统能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环境,从而实现更精确的控制。
同时,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将使得自动化系统能够自主学习和适应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家庭自动化的发展随着智能家居技术的不断成熟,家庭自动化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者语音助手来控制家庭中的电灯、空调、安防系统等设备。
智能家居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习惯和需求进行自动调节,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控制系统发展史1引言控制系统其实从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使用了,早期的现场基地式仪表和后期的继电器构成了控制系统的前身。
现在所说的控制系统,多指采用电脑或微处理器进行智能控制的系统,在控制系统的发展史上,称为第三代控制系统,以PLC和DCS为代表,从70年代开始应用以来,在冶金、电力、石油、化工、轻工等工业过程控制中获得迅猛的发展。
从90年代开始,陆续出现了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基于PC的控制系统等,本文将简要介绍各种常见的控制系统,并分析控制系统的演进过程和发展方向。
2集散控制系统DCS2.1 DCS的发展历程70年代中期,由于设备大型化、工艺流程连续性要求高、要控制的工艺参数增多,而且条件苛刻,要求显示操作集中等,使已经普及的电动单元组合仪表不能完全满足要求。
在此情况下,业内厂商经过市场调查,确定开发的DCS 产品应以模拟量反馈控制为主,辅以开关量的顺序控制和模拟量开关量混合型的批量控制,它们可以覆盖炼油、石化、化工、冶金、电力、轻工及市政工程等大部分行业。
1975年前后,在原来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而形成的直接数字控制器(DDC)的自控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以集中显示操作、分散控制为特征的集散控制系统 (DCS)。
由于当时计算机并不普及,所以开发DCS应强调用户可以不懂计算机就能使用DCS;同时,开发DCS还应强调向用户提供整个系统。
此外,开发的DCS应做到与中控室的常规仪表具有相同的技术条件,以保证可靠性、安全性。
在以后的近30年间,DCS先与成套设备配套,而后逐步扩大到工艺装置改造上,与此同时,也分成大型DCS和中小型DCS两类产品,使其性能价格比更具有竞争力。
DCS产品虽然在原理上并没有多少突破,但由于技术的进步、外界环境变化和需求的改变,共出现了三代DCS产品。
1975年至80年代前期为第一代产品,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前期为第二代产品,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为第三代产品。
2.2 DCS今后发展的几个问题到目前为止,DCS所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即系统开放性问题;与现场传感器、变送器、执行器的接线问题;价格较贵问题。
自动化历史及其专业发展引言概述:自动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机械、电子技术等手段,对生产、创造、运输、通信等各个领域的过程进行智能化控制和操作的一种技术。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将从自动化的起源开始,逐步介绍自动化的历史及其专业发展。
一、自动化的起源1.1 工业革命与自动化的初步浮现:工业革命的兴起为自动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最早的自动化设备浮现在纺织业和创造业领域。
1.2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提出: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思想基础,他提出了“一切都可以计量”的观点,强调通过分析和优化来提高生产效率。
1.3 电子技术的突破: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基础,电子元器件的浮现使得自动化设备更加精确和可靠。
二、自动化的发展历程2.1 控制系统的发展:从最早的机械控制系统到现代的数字控制系统,自动化技术在控制系统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2 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创新: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发展使得自动化系统能够更好地感知和响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提高了自动化系统的灵便性和适应性。
2.3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的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为自动化技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智能化的自动化系统能够更好地摹拟人类的思维和决策过程。
三、自动化在各个领域的应用3.1 工业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是自动化技术最早和最广泛应用的领域,包括生产线自动化、机器人技术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3.2 交通运输自动化:交通运输领域的自动化应用包括自动驾驶技术、智能交通系统等,能够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3.3 家居智能化:家居智能化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领域,通过智能化设备和系统,实现家居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提高生活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四、自动化专业的发展4.1 自动化工程专业:自动化工程专业培养具备自动化技术应用和开辟能力的工程师,能够从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开辟和管理工作。
自动化发展历程与展望自动化是指通过使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设备来实现对工业生产、服务业、农业等领域中的各种过程和操作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保障人类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自动化发展的历程和展望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自动化发展的历程自动化发展的历程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的机械化生产。
随着蒸汽机、纺织机等机械设备的出现,人们开始意识到通过机械化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随后,随着电力的应用,电气自动化开始兴起。
电气自动化的代表是自动化生产线的出现,通过传送带、机械手臂等设备的运用,实现了工件的自动化加工和装配。
20世纪5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数字控制技术的应用使得自动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计算机的出现使得自动化控制系统更加智能化,进一步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二、自动化发展的展望1. 智能制造: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制造将成为自动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智能化的机器人、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灵活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云计算与大数据: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为自动化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通过云计算平台,不同设备和系统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
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生产调度和质量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是自动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和智能导航,提高交通安全性和交通效率。
4. 人机协作: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人机协作将成为自动化发展的重要趋势。
人与机器人之间的合作将实现更高效的生产和服务。
例如,在制造业中,人机协作可以实现工人和机器人的紧密配合,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
5. 自动化服务: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局限于工业生产领域,还可以拓展到服务业。
例如,自动化餐厅、自动化仓储和物流系统等,可以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体验。
自动化发展历程与展望自动化是指利用机械、电子、计算机等技术手段,使生产过程、工作过程或者管理过程实现自动化操作和控制的一种技术和方法。
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机械自动化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利用机械装置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例如,使用传动装置、连杆机构等来实现机械运动的自动化。
这种机械自动化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一些简单、重复性较强的工作。
2. 电气自动化阶段:随着电气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利用电气装置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例如,使用电动机、继电器、电路控制等设备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广,可以实现更复杂的控制和操作。
3. 电子自动化阶段: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利用电子装置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例如,使用传感器、集成电路、微处理器等设备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电子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生产过程的控制更加精确和灵便。
4. 计算机自动化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利用计算机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例如,使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工业自动化软件等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
计算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自动化的发展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和优势,包括:1. 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率运行,减少人工操作的错误和延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
2. 降低生产成本:自动化可以减少人力投入和劳动力成本,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 提高产品质量:自动化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和监测,减少产品的缺陷和次品率,提高产品质量。
4. 保障工作安全:自动化可以代替人工从事一些危(wei)险、繁重、高温、高压等工作,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5. 推动科技创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需要不断的科技创新和研发,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应用。
自动化发展历程自动化技术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技术,但它的发展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那一时期自动化技术开始迅速发展,从历史上来看,自动化技术在过去半个世纪有了显著的进步。
第一阶段:上个世纪50年代,是自动化技术发展的萌芽期。
当时,美国一些研究机构正在研究如何开发一种能够自动完成任务的机器。
于是,研究人员在改进精密控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提出了精密控制理论,以及诸如数据采集和处理等技术,这些技术都为自动化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上个世纪60年代,是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繁荣期。
研究人员在电子控制和微机控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这使自动化技术有了质的飞跃。
同时,他们还发现了数字控制的优点,使得机器更加精确、可靠、稳定。
其中,有相关的技术,如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可实现许多复杂的自动化控制。
第三阶段:上个世纪70年代,是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快速期。
人们发现了可以改善自动化系统性能的先进技术,并在电脑技术的帮助下,研制出了许多能够实现自动化的计算机系统。
比如,工业控制计算机(PLC)技术及智能传感器技术,这些技术都极大地促进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第四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是自动化技术发展的高度期。
研究人员开发出机器人技术,使传统的设备技术得到了完善,使自动化技术发展得到了显著提升。
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数控加工等技术也被开发出来,使自动化技术发展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第五阶段:上个世纪90年代,是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大发展期。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光电技术、磁控技术、激光技术等技术都有了显著改进,使自动化技术发展得到了质的提高。
此外,利用通信技术,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远程监控,这使得自动化系统更加灵活,可以实现大范围的监控和管理。
第六阶段:从21世纪初开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虚拟化技术发展迅速,智能控制技术不断发展,以及模型驱动技术的发展等,都极大地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中国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历程及前景
力达人秉承“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求发展,以信誉拓市场,以实力打造品牌”的经营理念,秉着“优良的性价比与高效的客户服务”的核心竞争力,“与时俱进,诚实守信,同舟共济,精益求精”的经营信条,竭诚与广大新老客户及同行真诚合作,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自动控制系统是在无人直接参与下可使生产过程
或其他过程按期望规律或预定程序进行的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是实现自动化的主要手段。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行业的产量一直保持在年增长20%以上。
2011年,中国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全年完成工业
总产值2056.04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996.73亿元,同比增长24.66%;实现利润总额202.84亿元,同比增长28.74%。
国产自动控制系统相继在火电、化肥、炼油领域取得了突破。
目前,中国的工业自动化市场主体主要由软硬件制造商、系统集成商、产品分销商等组成。
在软硬件产品领域,目前中高端市场几乎全部由国外著名品牌产品垄
断,并将在近年仍维持此种局面;在系统集成领域,跨国公司占据制造业的高端,具有深厚行业背景的公司在相关行业系统集成业务中占据主动,具有丰富应用经验的系统集成公司充满竞争力;在产品分销领域,大型跨国公司的重要分销商是行业内的领先者,主要有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福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汕头众业达电器有限公司等。
在工业自动化市场,供应和需求之间存在错位。
客户需要的是完整的能满足自身制造工艺的电气控制系统,而供应商提供的是各种标准化器件产品。
行业不同,电气控制的差异非常大,甚至同一行业客户因各自工艺的不同导致需求也有很大差异。
这种供需之间的矛盾为工业自动化行业创造了发展空间。
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市场,
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工厂自动化、企业信息化需要大量的工业自动化系统,市场前景广阔。
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正在向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
基于工业自动化控制较好的发展前景,预计2015年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3500亿元。
随着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企业间并购整合
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产业发展环境和产品购买者的深入研究。
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行业中的翘楚!
目前,自动控制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在工业方面,对于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等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物理量,包括温度、流量、压力、厚度、张力、速度、位置、频率、相位等,都有相应的控制系统。
在此基础上通过采用数字计算机还建立起了控制性能更好和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数字控制系统,以及具有控制与管理双重功能的过程控制系统。
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包括水位自动控制系统、农业机械的自动操作系统等。
在军事技术方面,自动控制的应用实例有各种类型的伺服系统、火力控制系统、制导与控制系统等。
在航天、航空和航海方面,除了各种形式的控制系统外,应用的领域还包括导航系统、遥控系统和各种仿真器。
此外,在办公室自动化、图书管理、交通管理乃至日常家务方面,自动控制技术也都有着实际的应用。
随着控制理论和控制技术的发展,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领
域还在不断扩大,几乎涉及生物、医学、生态、经济、社会等所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