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及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专题
- 格式:doc
- 大小:446.50 KB
- 文档页数:4
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及潜水位判读相关问题分析知识点一:河流潜水位判断方法及典型习题分析(1)潜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一般埋藏较浅,分布较广,便于开采。
较容易受到污染。
受天气、气候和地势高低的影响。
同一地区,天气晴朗、气温高时,潜水位低;阴雨天、气温低时,潜水位高。
潜水面一般随地势起伏,略有起伏。
(2)潜水等水位线图:潜水面的等高线图,它是根据潜水面上各点的水位高度(海拔)绘制成的,一般绘制在地形图上。
绘制的方法与绘制地形等高线的方法类似。
(3)潜水的流向:潜水是沿着潜水面坡度最大的方向流动的。
因此,垂直于潜水等水位线从高水位指向低水位的方向,就是潜水的流向,如上图箭头所示的方向。
(4)潜水面的坡度:确定潜水流向之后,在流向方向上,任取两点的水位高差,除以两点间的实际距离,可推算潜水面的坡度。
(5) 确定潜水埋藏深度:将地形等高线和潜水等水位线绘于同一张图上时,则等潜水位线与地形等高线相交之点,二者高程之差即为该点的潜水埋藏深度。
(6)确定潜水与河流水的相互关系:潜水与河流水的补给关系,可以通过作任意一条等潜水位线的垂线,由数值高处指向数值低处,若垂线箭头指向河流,表明潜水补给河流,如图A;若垂线箭头指向潜水或背向河流,表明河流水补给潜水,如图B;图C则为右岸潜水补给河水,左岸河水补给潜水。
(7)利用等潜水位线图合理地布设取水井和排水沟①为了有利于最大限度地积累潜水,各水井排列应与等潜水位线平行。
如下图,a、c布置水井是合理的,a、b取水有冲突,是不合理的。
②排水沟应平行于等潜水位线且位于潜水埋藏深度较浅的地方。
如图中,排水沟e是合理的,而d不合理。
[典型例题]读“三种陆地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28~29题。
28.甲代表的水体是( C )A.雨水B.冰川融水C.地下水D.生物水29.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由此导致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C )A.a变大B.b变稳定C.a在丰水期变小D.b在枯水期变大44.图中地下水流速最大处是( D )A.甲B.乙C.丙D.丁6.近年来,苏南地区封闭了大量的机井,其原因主要是(A)①.减缓地面沉降②.保护地下水资源③.地下水开采成本高④.苏南地表水丰富,不需要开采地下水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典型例题]43.图中为某地两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潜水位(单位:米),可正确反映河流流向的是(A )A.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B.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南向北流C.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图河流自南向北流D.a图河流自南向北流,b图河流自北向南[典型例题]图中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单位米),读图回答。
潜水等水位线图的判读一、基本知识潜水等水位线图即地下水的等值线图。
要对其作出正确的判断,首先必须搞清潜水的几个基本要素。
如图1,潜水面即潜水的自由表面(B);潜水埋藏深度即潜水面至地表的距离(h);潜水位即潜水面上任一点的海拔(H);潜水含水层厚度即潜水面至隔水底板的垂直距离(m)。
图1二、判读方法1. 潜水的流向:潜水是在重力作用下,由潜水位高处向低处作下降运动的,所以潜水的流向就是与潜水等水位线垂直且由潜水位数值大的指向潜水位数值小的短线,如图2中的箭头指向。
图22. 潜水的埋藏深度:埋藏深度=某点地面标高-潜水位,即某点对应的等高线的数值(地表高度)与其潜水水位数值的差。
一般来说,地势越高,潜水的埋藏越深,如图2中P点潜水的埋藏深度为5米,Q点潜水的埋藏深度为10米。
3. 潜水与地表水(如河水)的补排关系:对照图示观察,若潜水等水位线图上的等值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说明河水水位低于潜水水位,潜水补给河水;相反,河水水位高于潜水水位,河水补给潜水。
我们也可以通过确定地表水附近潜水的流向来确定彼此的补排关系,方法是在图上按潜水位数值从大到小方向作潜水等水位线的垂线,若垂线指向河流,说明潜水补给河水;若作出的垂线偏离河流,则说明河水补给潜水,如图3所示,①是潜水补给河水,②是河水补给潜水。
图34. 水井位置的选择:井是开采地下水的管状垂向集水工程的设施。
为增加开采补给量,保证水源地的长期均衡开采,水源地应尽可能选择在可以最大限度拦截区域地下径流的地段,接近补给水源和能充分夺取各种补给量的地段,如水源地尽量靠近补给地下水的河流岸边、区域地下径流的排泄区附近等。
如图2中,要获得充足的地下水资源,图示地区打井的最佳地点应是②处。
根据等值线的特点和有关知识可知,等值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说明该地的数值小,即该地是集水区。
四个地点中,②处的曲率最大,说明此处变化大,且③④等处的潜水流向②处,所以四个地点相比,②处的地下水资源最为充足。
高中地理:等潜水位线的分析与判读(附答案解析)一、潜水的特点二、等潜水位线的绘制等潜水位线是指潜水位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结成的线;等潜水位线的绘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绘制等潜水位线图时,必须利用同一时期的水位资料,因为潜水面是随时间变化的。
2.在绘制潜水等水位线图时,等潜水位线只能与地形起伏保持一致,在一般情况下绝不能与地形等高线垂直。
3.在沼泽地区,若地下水出露地表,则等潜水位线应与地形等高线重合。
4.等潜水位线不应直接穿过河床,只能连到两岸为止。
三、等潜水位线的应用1.判断某点潜水的埋藏深度潜水的埋藏深度是指潜水面与地表的垂直距离。
它等于该点地表的海拔高度减去该点潜水面的海拔高度,因此任一地点潜水的埋藏深度即是当地等高线数值和等潜水位线数值的差值。
2.潜水位与地势的关系等潜水位线的数值大小可以反映地势的高低,潜水位高低和地形起伏相一致。
等潜水位数值大,表明地势较高;等潜水位线数值小,表明地势较低。
3.判断潜水流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向都垂直于等值线,由高处向低处流动。
地下水从潜水位高处向低处渗流,若在等值线的转折点,流向与其切线垂直,由高处向低处流动。
4.潜水面的坡度确定潜水的流向之后,在流向上任取两点的水位高差除以两点的实地距离,即得潜水面的坡度。
5.判断潜水与河水的补给关系根据河流与等潜水位线的分布特点可以判断河水与潜水的补给关系。
当河水水位高于潜水水位时,则河水补给潜水;当河水水位低于潜水水位时,则潜水补给河水。
或者是先判断出河流两岸潜水的流向,若潜水流向指向河流,则潜水补给河水;若潜水流向背向河流,则河水补给潜水。
如下图所示。
A图中河床两侧潜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潜水流向河流,因此河流两侧潜水补给河流水。
在B图中河床两侧潜水位低于河流水位,河水流向两侧潜水,因此河流水补给两侧的潜水。
6.利用潜水等水位线合理布置水井和排水沟为了能最大限度地使潜水流入水井和排水沟,一般应沿等潜水位线布置水井和排水沟。
80 70 80 70 80 70 ab c 甲图二、如何判读等潜水位线图【知识归纳】1.潜水位线的概念:潜水的自由表面称潜水面;潜水面的高出海平面的垂直高度称为潜水位;潜水面距地面的距离称为潜水埋藏深度。
2.等潜水位线的判读①潜水的流向。
潜水是沿着潜水面坡度最大的方向流动。
因此,垂直于潜水等水位线从高水位指向低水位,就是潜水的流向。
甲图中,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潜水等水位线, 图中箭头垂直于潜水等水位线从高水位指向低水位的方向,就是潜水的流向,所以图中箭头都正确表示了潜水的流向。
②潜水埋藏深度。
等潜水位线与地形等高线相交之点,二者高程之差即为该点的潜水埋藏深度。
乙图中①井埋藏深度约为10米; ②井埋藏深度为5米; ③井埋藏深度超过5米,介于5-10米之间;④井埋藏深度超过10米,介于10-15米之间。
③潜水与地表水的相互关系。
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
实际上潜水和地表水特别是河水之间是互补的关系。
主要是根据两者的水位高低对比。
乙图【例5】(09年湛江一中质检)下图为某地两条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可反映河流与潜水补给关系的一般情况。
图中数字表示潜水位(单位:米)。
读图判断。
①. 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②. 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图河流自南向北流③. a图潜水补给河流,b图河流补给潜水④. a图河流补给潜水,b图潜水补给河流A.①③B.②④C. ①④D.②③【解析】(1)①、②两选项是关于图中河流流向的判断,解题流程:图中等潜水位线数值大小分布→地势高低(两图均为北高南低)→河流流向(两图均为自北向南流)。
故选项①正确,选项②错误。
(2)③、④两选项为河流与潜水补给关系的判断。
垂直于潜水等水位线从高水位指向低水位的方向,即可确定潜水的流向,看它与河流的补给关系,如下图所示,确定选③。
【答案】A右图中,实线是地形等高线,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皆为5米,甲处为一口水井。
读图回答12~14题。
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知识点拨]等潜水位线图就是潜水面等高线图,它是根据潜水面上各点的水位高低绘制而成的。
一般绘制在地形图上,绘制方法与绘制等高线图的方法类似。
1.判断某点潜水的埋藏深度潜水的埋藏深度就是潜水面与地表的垂直距离,它等于该点地表的海拔减去该点潜水面的海拔。
2.判断潜水流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向都是垂直于等高线,由高处指向低处;地下水从潜水水位高处向低处渗流。
3.判断潜水流速的大小潜水流速取决于潜水面的坡度,坡度越大,流速越快。
同一幅地图上,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大,流速也越快。
4.判断潜水与河水的补给关系当河水水位高于潜水水位时,河水补给潜水;当河水水位低于潜水水位时,潜水补给河水。
如下图所示,a为潜水补给河水,b为河水补给潜水。
[典题示例]地下水埋藏深度对植物影响很大。
假如植物根部长期不能达到地下水位,植物就会因为缺水而死亡。
影响地下水埋藏深度的主要因素是大气降水。
下图中的左图是“青海—四川—江西—台湾”一线的地下水埋藏深度图,右图是左图中乙地的等高线和等地下水位线(单位:m)。
据此回答(1)—(2)题。
(1)左图中的曲线在甲地出现明显的较低值,主要原因是此处A.受海洋影响,降水量增多B.受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降水量增多C.河道弯曲,排水不畅D.土质疏松,下渗能力强(2)乙区域要对E、F、G、H四地进行绿化,选择4种植物进行种植。
4种植物的根深如下表。
由表可知答案: (1)B (2)A[对点练习]地下水位过高导致会土壤过湿,不利于农业生产,需要排水。
下图示意某地等潜水位线及拟建的排水井和排水沟的位置(图中等潜水位线单位:m)。
据此回答1~3题。
1.土壤过湿对农作物的危害是( )A.气温日较差小,不利营养物质积累 B.土质黏重,不利农作物根系发育C.土壤空气少,不利农作物根系呼吸 D.导致土壤中营养元素减少2.图中排水沟4的排水效率是最低的,其原因最可能是( )A.沟底是倾斜的 B.延伸方向是和等潜水位线垂直的C.沟较浅 D.潜水是向两侧分流的3.综合考虑排水效率和工程量,图中排水沟5的沟底最适宜的海拔高度是( )A. 79m B. 80m C. 81m D. 82m【答案】1.C 2.D 3.C【解析】苋菜,茎叶可作为蔬菜食用,叶色丰富者要供观赏。
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技巧JGSLJZ【知识梳理】1. 概念:潜水等水位线即潜水面等高线,根据潜水面上各自的水位标高绘制,一般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2. 河流流向判读:潜水水位往往随地形而有起伏(呈正相关),可根据图中等值线数据递变(递增或递减)顺序判断出地势高低,河流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可知河流流向。
3. 潜水的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处往低处流。
4. 确定引水工程:为了最大限度地使潜水流入水井和排水沟,当等水位线凹凸不平、疏密不均时,取水井应布置在地下水汇流处,当等水位线由密变稀时,取水井应布置在由密变稀的交界处,并与等水位线平行。
5. 潜水的埋藏深度:是指潜水面到地表的距离。
同一幅图上的地形等高线与潜水等水位线相交之点的数值之差(二者高程之差),即为该点的潜水埋藏深度。
6. 潜水流速的大小:取决于于潜水的坡度。
坡度越大,流速越快,坡度越小,流速越慢。
在同一幅地图上,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大。
不同地图中要注意比例尺和高差。
7. 潜水与河水补给关系判读:作一垂直于河流的辅助线与等潜水线相交,比较同一水平线上,地下水和河水水位的高低,从而确定补给关系。
潜水位高则地下水补给河水,反之则相反。
如上图所示:a. 潜水补给河水;b. 河水补给潜水;c. 左岸河水补给潜水,右岸潜水补给河水。
8. 闭合等潜水位线:中心潜水位低:地下水开采过度;中心潜水位高:降水过多或大水漫灌。
【典例精析】下图中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单位:米),读图回答1~3题。
1. 钻孔井甲的潜水埋藏深度约( )A. 10米B. 5米C. 2.5米D. 0米2. 地下水流速( )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3. 收集潜水的理想水沟位置选择合理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解析】甲位于15米等高线和10米等水位线相交点,潜水埋藏深度为二者的差值;①处比③处坡度大,故地下水的流速更大;③处地势较低,位于谷地,水沟与等水位线平行,且位于等潜水线由密变疏之处,因此是收集潜水的理想水沟。
潜水及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专题
潜水的埋藏深度是指地面到潜水面的垂直距离。
因为等高线的数值代表该线上各点对应的地面海拔高
度,等潜水位线的数值代表该线上各点对应的地下潜
水面的海拔高度,所以,任一地点潜水的埋藏深度即
是当地等高线数值和等潜水位线数值的差值。
潜水是一种重力水,它的流动性主要是因受重力
作用而形成的,其在流动时总是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且沿最大坡度方向流动。
所以有:潜水的流向总是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
考点三:潜水的流速因为潜水是一种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其自由水面称潜水面,所以潜水的流速取决于潜水面坡度的陡缓。
在同一幅等潜水位线图中,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陡,潜水流速越快;等潜水位线越稀疏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缓,潜水流速越慢。
考点四:河流水与潜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对于河流与等潜水位线的分布有如图三种基本关系。
根据河流与等潜水位线的分布特点能够判断河水与潜水的补给关系。
在A图中河床两侧潜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潜水流向河流,所以河流两侧的潜水补给河水;在B图中河床两侧潜水位低于河流水位,河水流向潜水,所以河水补给两侧的潜水;在C图中,河流右岸潜水面高于河面,左岸潜水面低于河面,所以河流右岸潜水补给河水,左岸河水补给潜水。
考点五:水井和排水沟位置的选择
①水井位置应选在地下水埋藏较浅的地点②水井位置应选在潜水汇集区。
③水井位置应选在潜水汇水面积较大的地点④一般沿等水位线布置水井和排水沟。
在解决此问题时,首先要判断潜水的埋藏深度,其次标出潜水的流向,以确定潜水的汇集区和各地点汇水面积的大小,最终确定取水点(即水井)的最佳位置。
判断图中水井(1, 2, 3)和排水沟(4,5)是否合理?
考点六:人类活动对潜水的影响
潜水更新快,交替周期短,利用后短期内即可恢复更新,属于可再生资源。
人们只要合理开采就可保证永续利用。
但如果人类不合理地开采,则会引发一些环境问题,如过度开采地下潜水、开采速度超过潜水的自然补给和恢复速度,就会引起潜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地下水漏斗区即是指地下水位明显低于周围地区,潜水面表现漏斗状曲面的地区,如图。
更为严重的是,超采地下水还会造成地面沉降、建筑物倾斜或倒塌,如果在沿海地区,还会引发海水倒灌、地下水变咸等。
等潜水位线练习
1.关于该图的叙述,准确的是
A.图中箭头准确表示了潜水的流向
B.图中P点潜水的埋藏深度为10米
C.图中Q点的潜水位为20米
D.图示地区地形主要为丘陵和山地
2.要获得充足的地下水资源,图示地区打井的
最佳地点为
A.①B.②C.③D.④
图1中,实线是地形等高线,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
等高距皆为5米,甲处为一口水井。
读图回答3~5题。
3.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A.1.5米
B.2.5米
C.7.5米
D.8.5米
4.从图1中内容可知,甲地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地下水开采过度
B.地下水污染严重
C.有盐碱化趋势
D.有荒漠化趋势
5.该图显示的时间可能是
A.4~5月
B.6~7月
C.7~8月
D.12~1月
读下图,回答6—7题(在地形图上,将某一含水层中承
压水位相等的各点连接起来,所形成的曲线称等水压线)
6、图中能准确表示承压水流向的箭头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图中a、b、c、d四口井中,水最可能自
动流出的是
A、a
B、b
C、c
D、d
读图一回答8-10题
8、钻孔井甲的潜水埋藏深度约
A.10米B.5米C.2.5米D.0米
9、地下水流速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0、排水沟位置选择不合理的是
A.①B.②C.③ D. ④
图二为某地潜水等水位线图,回答11—13题
11.图中潜水的流向主要是:
A.自北向南
B.自东向西
C.自西向东
D.自南向北
12.在A. C.D. E.四点中可能发育河流的是:
A.A点
B.E点
C.C点
D.D点
13.如果在BCDE四点打井,
考虑地形及地下水水位离地面的距离,最容易打到水是:
A.E点
B.B点
C.C点
D.D点
左图是世界某区域,区域内有著名湖泊,右图表示该湖泊水位季节变化情况,读图完成14、15题。
14.影响该湖泊水位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变化B.人为影响
C.降水变化D.风沙影响
15.近年来,①②两线的距离逐渐靠近,最可能
的原因()
A.该地区冬季降水量减少
B.该地区夏季降水量增加
C.河流入湖泥沙量增多
D.农业结构发生改变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6.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8月10日,澳大利亚南部古尔瓦附近数千民众10日举行集会,“哀悼”日渐枯竭的澳大利亚最大河流墨累河。
澳大利亚绝绝绝绝大部分地区过去十年间遭遇大旱,很多河流水位急剧下降,墨累河也不例外。
(1)据材料一分析,可采取什么措施解决水源紧张问题?
(2)墨累河日渐枯萎的根本原因与材料二图中_________(填
序号)环节相关。
图示水循环类型属于____。
(3)据材料一图分析墨累河的补给水源中缺少_____补给,为什么?
4)材料二图中水循环各环节中,最容易受人类影响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人类的哪些活动会使⑤减少?
答案:
1.A
2.B
3.C
4.A
5.C
6.A
7.C
8.B
9.C 10.D 11.D 12.C 13.C 14.A 15.C 16.答案:(1)从大分水岭东坡调水到西坡。
(2)②海陆间循环
(3)冰雪融水澳大利亚纬度低,又无高山。
(4)④破坏植被、城市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