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高二政治综合测试(哲学上下册)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寓意是A.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B.人的能动作用受物质条件的制约C. 物质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D.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2.假如一只水桶的桶边由长短不一的多块木板拼合而成,其容量只能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
若要增加水桶的容量,首先必须加高最低的那块木板。
这说明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B.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C.全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局部是矛盾的次要方面D.全局和局部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3.在我国农历中,为计算方便安排了闰年,其中闰八月年曾发生过重大的自然灾害,如1976年的震。
于是“闰八月是灾年”的说法就流行起来。
这种说法A.从整体上把握了事物的联系B.承认了事物同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C.没有在事物联系与发展中把握规律D.否定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4.某地苹果喜获丰收后,直到次年初仍然有一大半卖不出去。
果农起初认为果树种植太多,超出商场需求,但后来发现其他地区的优质苹果竟以高价畅销。
这一事实使他们认识到:市场上不是不需要苹果,而是不需要品种和质量差的苹果。
这一认识过程表明A.直接经验是肤浅的,间接经验是深刻的B.认识了事物的现象,就把握了事物的本质C. 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点,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D.成功的实践检验正确的认识,失败的实践检验错误的认识5.指出,从严治党,首先要治理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把这个关键抓住了,抓好了,才能在下级,在基层,在群众中有说服力,才能把从严治党的各项工作做好。
这段话的哲理是A.想问题、办事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办事情要善于抓关键、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C. 整体的性能状态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D.组成事物的各个部分之间是互相联系的6.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已经能够对近期和长期的大气变化情况(如台风、洪灾等各种灾害)作出准确的预报,使我们能及早作出应对措施,减少灾害给人类造成的损失。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 =性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要坚持物质决定论和意识能动论相统一的观点,恰当估计意识的能动作用是第一二位的;
(2)、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正确认识客观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3)、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
(4)、要明确认识到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化为物质感性的活动即实践并通过实践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乎目的的改变.。
公共基础知识-----马哲多项训练试题及参考答案1、静止是( )。
A. 有条件的B. 无条件的C. 暂时的D. 相对的正确答案:acd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寓意是( )。
A. 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C.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条件 D.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参考答案:B、C3、矛盾的特殊性是指( )。
A. 有事物有矛盾,有的事物没有矛盾 B. 不同事物的矛盾有其特点 C. 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有其特点 D. 同一事物矛盾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各有其特点参考答案:BCD4、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观点是( )。
A. 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C.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D.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必经之路正确答案:abcd5、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 )。
A. 新陈代谢规律 B. 质量互变规律 C. 对立统一规律 D. 否定之否定规律正确答案:bcd6、辩证的否定是( )。
A. 事物自我的否定 B. 事物发展的环节 C. 事物联系的环节 D. 全盘否定正确答案:abc7、质变是( )。
A. 由事物外部矛盾引起的 B. 事物处于显著变动状态 C.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 飞跃正确答案:bcd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 )。
A.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 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C. 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D. 二者相互联系正确答案:abcd9、在事物发展过程中( )。
A. 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B. 内因和外因同时存在 C. 只有内因,没有外因 D. 内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是变化的依据,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正确答案:ab10、辩证唯物法认为事物的性质( )。
A. 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B. 主要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C. 是由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 D. 是由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正确答案:ac11、发展是指( )。
考研政治三十个俗语教给你马克思哲学原理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解析:这个成语说明了人的能动作用受客观条件制约。
2、知人知面要知心解析:这个成语比喻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因为感性认识只是对事物表面的、片面的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是对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认识。
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解析:这个成语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原理。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又如,“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等同属此类。
4、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解析:这个成语违背了矛盾普遍性的原理,是用一种片面观点看问题,搞一点论,否定两分法。
又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等同属此类。
5、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解析:这个成语说明同一事物,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看法也就不同。
例如,一张《清明上河图》,画家是从美学角度看的,经济学家是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史学家则是从社会历史角度看的。
6、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解析:这个成语说明物质和运动是密不可分。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也离不开物质。
7、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解析:这个谚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现象与本质的这一对范畴。
8、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解析:这个谚语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9、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解析:这个成语所体现的哲理是:①矛盾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②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得到发展。
10、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解析:这个成语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等成语也是这个道理。
1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解析:这句话说明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1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解析:这句话都强调了任何事物都处在因果联系之中,要求我们自觉树立因果观念,增强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又如“未雨绸缪”、“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都是这个道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1.哲学是 ( )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一般发展的科学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3.“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A.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B. 物质和运动的统一C. 形而上学和诡辩论的统一D.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5.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 )A.物质范畴B. 实践范畴C.运动范畴D.意识范畴6.哲学上的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指的是()A.唯理论和经验论B.唯物论和唯心论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世界观和方法论7.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8.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是(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9.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A.普遍性 B.特殊性 C.斗争性D.客观性10.“居安思危”这名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C.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D.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11.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黑格尔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根本区别在于()A.论前者承认可知论,后者否认可知论B.前者承认一元,后者承认二元论C.前者承认唯物论,后者承认唯心论D.前者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后者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12.事物发展的动力是()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单独性起作用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时起作用C.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斗争性13.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是指()A.事物的全局未变,局部发生了变化B.事物的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C.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D.事物的本质未变,但非本质属性发生了变化14.否认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一种是直线论,另一种是()A.激变论 B.循环论C.庸俗进化论 D.庸俗唯物论15.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规律16.“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2020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章节答案2024年1.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革命性。
答案:错2.真理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答案:对3.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工具。
答案:对4.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基础与途径是客观事物。
答案:错5.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科学严谨。
答案:错6.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政治关系。
答案:错7.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平均社会主义。
答案:错8.“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 )。
答案: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在历史观上的表现;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9.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必须( )答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0.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一论断揭示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哪些道理。
()答案:客观性;规律性11.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
”这说明( )。
答案: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12.价值的特性是( ) 。
答案: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13.事物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它们分别是()答案: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14.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
答案:相互区别的事物、现象或要素之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15.“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 )。
答案: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16.“跟着感觉走”,在本质上是( )答案: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观点;唯我主义观点;反理性主义观点1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答案: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18.现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 )答案: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宇宙观;证明、充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步和发展19.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
大工17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1一、单选题:1.()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
(满分:3)A.规律B.实践C.矛盾D.反映正确答案:[hide]——A——[/hide]2.()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满分:3)A.度B.质C.量D.矛盾正确答案:[hide]——A——[/hide]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表达了()。
(满分:3)A.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需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B.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C.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D.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正确答案:[hide]——A——[/hide]4.20世纪初,()对物质的概念作了全面、科学的规定。
(满分:3)A.列宁B.马克思C.恩格斯D.黑格尔正确答案:[hide]——A——[/hide]5.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事物周期性的变化过程,其表现形式有()。
(满分:3)A.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不断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正确答案:[hide]——C——[/hide]6.()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满分:3)A.物质性B.客观性C.矛盾性D.联系性正确答案:[hide]——B——[/hide]7.()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满分:3)A.信念B.理想C.实践D.想象正确答案:[hide]——C——[/hide]8.古人说:“白马非马”,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满分:3)A.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正确答案:[hide]——B——[/hide]9.否认世界可以被人类所认识的哲学是()。
(满分:3)A.唯心主义B.唯物主义C.二元论D.不可知论正确答案:[hide]——D——[/hide]10.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无米之炊难为巧妇的哲学意义
“无米之炊难为巧妇”这句话,用浅显的语言来说,就是即使是最熟练的厨师,如果没有米作为原料,也无法做出饭来。
这句话主要强调的是物质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基本的物质条件,即使有再高超的技能和再好的想法,也难以实现目标。
在哲学层面上,这句话可以引发对许多问题的思考。
首先,它涉及到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没有米这个物质基础,巧妇的炊技再高超也无法做出饭来,这正是物质决定意识的一个写照。
其次,这句话也揭示了实践的重要性。
巧妇的炊技需要用米来做实践,如果没有米,她的技能就无用武之地。
这表明,理论是重要的,但实践更为重要,只有通过实践,理论才能转化为现实。
此外,“无米之炊难为巧妇”还提醒我们解决问题时需要具备整体观念。
巧妇不能凭空做出饭来,需要具备基本的物质条件。
同样,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也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特别是那些基本的、必要的条件。
最后,“无米之炊难为巧妇”也暗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有限性。
虽然巧妇能够用普通的米做出美味的饭,但是如果没有米,她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
这说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有限的,它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综上所述,“无米之炊难为巧妇”这句话所蕴含的哲学意义十分丰富,涉及到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实践的重要性、整体观念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有限性等多个方面。
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列宁曾经指出,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创造出了让人赞叹不已的世界文明,无数的奇迹接连诞生。
从洪荒之世道现代科技革命,从蔡伦的造纸术到飞船遨游太空等等这样一些新新技术和伟大成果,都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精神。
那么这些成效是仅仅靠着人们天马行空的思维就能展现的吗?有一些人提出,正式因为人们善于能运用了思维意识,如果没有跨出“想”的这一步,人们会安于现状,那么何来的这么多的伟大发明?这都是“意识”的主导作用。
在我看来,这话的前一部分是正确的,因为我们人类需要思考,特别是具有创造性的思考,但是这种思考是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
因为意识始终是物质的产物,它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因此,我们的意识是建立在物质世界的基础上的。
就比如,好几年前,在社会上作乱的“法轮功”,为什么它能如此猖狂、为所欲为?沉迷于“法轮功”人们生病了不去看病,甚至觉得尘世是肮脏的,而将全家杀死并且自焚一起去思想中的“天国”享受天伦之乐。
这便是没有看清楚物质世界的本质,与社会实际相脱离,没有考虑到人的生存是需要物质的汲取而不仅仅是精神的寄托。
正如爱迪生之所以发明了电灯,是因为他结合了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后意识到中人们需要一个能够持久提供光亮的、便捷的东西。
于是,经过不懈的实验和努力他便发明了电灯。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要达到预想的目的,就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如果不符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
那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便正是这个理。
即使是再聪明、能干、贤惠的妇女,如果没有了大米也同样是做不出米饭来。
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同物质技术条件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着。
一般说来,作为认识器官之延长的科学观测设备越是先进,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就越高。
至于改造世界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手段,更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的原材料,人的意识再“巧”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来。
那么无论是在生活中、工作中还是学习中,我们都要懂得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
第一,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
人们能够创造历史,但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正如我在前文中所提到的爱迪生的例子一样。
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
第二,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人的需要、利益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因此,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人们正是在其对象性活动中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各种联系和关系,而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客观规律(以及思维所固有的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只有在正确认识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实现人们预想的目的。
同时,我们要认识到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就不能只在意识本身的范围内兜圈子,而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
最后,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例子中清楚认识到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从小学一直到大学,在我的身边不难发现总有那么一些同学天生从聪慧,在很多人眼里、嘴里、心里,他们都是所谓的“天才”、
“神童”,在这里我用了“所谓”,是因为这些同学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他们认为自己是“天才”,那么打他们出生的那一天起便能够自然而然的吸收并消化所有讲接触到的知识,因为他们始终相信自己有那个能力。
于是,渐渐地便荒废了学业。
我们也不难发现,往往那些成功的人都是扎扎实实付出了很多的人。
因为他们相信所有收获都是付出换来的。
就拿我们学习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无论你的语感有多好,无论你对于语言学习的技巧掌握的有多么熟练,更无论你曾在英语的学习上取的过多么光荣的成绩,如果你的单词量很少而且没有随时更新你的词汇量,那么当你面对一篇布满了生词的文章面前,你将如何运用出你的语感?当你与外国专家交谈某一领域的知识时,你将如何表现出你对于语言学习技巧的掌握度?当你在做经验交流的时候,你将如何用所存储的少的可怜的单词来证明你在英语学习上所取得的进步?于是你便陷入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况中来,尽管你有技巧有方法,在缺少了单词量的情况下,你也不能得出好的结果。
那么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该注重结合实际,在追求学习方法的同时不能忘了对于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这样才能很好的得到学习成效。
因此,在我们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时间活动的时候,就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要尊重客观规律,并且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到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这样,我们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