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性泻药
液体石蜡
为矿物油,肠道不吸收,阻碍水的吸收,排软便。 应用:体弱、老人便秘〔痔疮、手术等〕 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甘油
50%甘油液,局部注入肛门,因高渗刺激排便。 数分钟见效,适宜儿童、老人。
止吐药
呕吐的原因 内脏及前庭功能紊乱 药物、化疗等刺激CTZ的D2、H1、M1、和
5-HT3受体
最后激活H+,K+--ATP酶, 分泌H+到胃内
胃泌素受体
质子泵
胃酸
一、抗酸药(antacids)
代表药物 是一类弱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铝
作用原理 口服后能降低胃内容物酸度,从而解除胃酸对胃、
十二指肠粘膜的侵蚀和对溃疡面的刺激,并降低胃 蛋白酶活性,发挥缓解疼痛和促进愈合的作用。
理想的抗酸药 〔1〕作用迅速、持久、不吸收 〔2〕中和胃酸不产气 〔3〕不干扰胃肠机能〔不引起腹泻或便秘〕 〔4〕对粘膜及溃疡面有收敛、止血作用。
失及乳房发育 用药注意: 可透过胎屏障,并通过乳汁排泄 不可与硫糖铝类药合用
H+-K+-ATP 酶是由α、β两个亚单位组成
三、H+泵抑制药
Hale Waihona Puke 负责转运H+,其抑制药与α亚单位结 合后,使酶失去活性,抑制H+分泌。
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强而持久;胃蛋白
酶分泌也减少,尚有抑制幽门螺杆菌
的作用。
作用机制: 抑制H+-K+-ATP酶
第三节 泻 药
容积性泻药 渗透性泻药
硫酸镁
口服--→Mg2+、SO42-↑→肠道高渗→大肠水份 ↑→肠内容物↑→刺激肠壁→泻下 乳果糖 在小肠不吸收,在结肠被细菌代谢成乳酸和乙酸,使肠 道形成高渗而发生轻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