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kla门式钢架建模主要节点选用及设置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2.76 MB
- 文档页数:37
Tekla Structures 建模入门必看管理提醒: 本帖被大沛执行取消精华操作(2011-01-22)一.大楼类钢结构schedule来控制整个项目的柱规格及断点。
2.各楼层3.整理出项目中用到的所有型钢的规格与材质。
市面上买不到的规格要及时通知业主替换规格。
4.整理出项目中用到的接合形式。
特别要注意那些同一种规格的梁在不同楼层接合不同的情况。
(碰到某些自以为高手的结构师时特别要注意)5.楼梯侧板位置及接合。
同时注意一下平台的净高是否有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及时提出问题以免后续修改图纸。
6.检讨整个工程用到的焊接形式。
焊接是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最重要的地方,好的焊接形式是节省制造成本的好途径。
自己在这方面功力不足时应请教制造部门的前辈。
7.如有用到内爬式塔吊,应注意塔吊区的位置及塔吊补强方式。
塔吊区构件要先行安装,注意出图的先后顺序。
8.注意箱形柱的内隔板及上下封板的位置及厚度的取值要求。
以及内隔板直立式电渣焊的工艺要求。
9.梁穿孔位置,大小,及补强方式。
10.外围预制幕墙与钢梁的接合铁件。
11.地下钢柱与RC梁的接合的钢筋续接器的位置。
12.各楼层的植钉要求。
二.厂房类钢结构schedule。
2.各区檐口及屋脊标高。
3.整理出项目中用到的所有型钢的规格与材质。
市面上买不到的规格要及时通知业主替换规格。
4.整理出项目中用到的接合形式。
5.天车轨顶标高及轨道中心线位置,以此推算出天车梁及牛腿高程。
6.天车背梁或天车桁架与天车梁,走道板及主柱之间的位置关系。
7.牛腿与主柱有无特殊的焊接要求。
8.各处屋面大梁或桁架与天车梁的距离是否满足天车净高的要求。
9.抗风柱位置。
一般情况下其应与主柱外缘对齐。
10.第一根墙檩与最后一根墙檩的位置。
第一根墙檩应check其是否与基础螺栓冲突。
最后一根墙檩应陪合天沟高程。
第一根屋檩与最后一根屋檩也有类似考虑。
11.屋面及墙面斜撑的布置位置。
12.檩条拉杆及偶撑的设置。
门式钢架设计主要规范及注意事项1、门规的适用条件详《门规》1.0.22、常用尺寸:跨度9~36m(大于36m时柱脚宜刚接)柱距6~9m 大于9m 檩条采用桁架式。
高度:有桥式吊车高度不宜大于12m。
坡度:不小于5%,有夹芯板时宜大于10%,否则容易漏雨。
柱脚:最小尺寸为300mm,否则地脚螺栓无法安装。
梁高:最小尺寸为300mm,否则高强螺栓无法安装。
3、荷载取值:恒荷载(以实例计算):(1)屋面双层彩钢板(每层0.6mm) 6.65x2=13.3kg/m2 (2)100mm厚岩棉保温(岩棉密度100~150kg/m3,此处取100 kg/m3)100x0.1=10 kg/m2 (3)屋面檩条(计算檩条活荷载按0.5 KN/m2,檩条规格按C220X75X2.0X2.2 檩条间距按1.2m) 6.77/1.2=5.64 kg/m2 (4)屋面水平交叉支撑(按2Φ22 分摊到每榀钢架为1根,及水平刚性系杆取)1 kg/m2 (5)拉条(按2Φ12 0.888x2/6=0.296 )加檩托板取 0.3 kg/m2合计(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计算):30.24 kg/m2取0.3KN /m2 活荷载:一般取0.3KN /m2详《门规》3.2.2 《钢规》3.2.1。
风荷载与地震荷载:不同时考虑详《门规》3.2.5.5温度荷载:《门规》4.3.1 《钢规》8.1.54、柱脚设计:《门规》4.1.4 根据经验跨度大于36m时柱脚宜刚接《门规》7.2.17 《抗规》9.2.16柱脚锚栓:《门规》7.2.18 柱脚锚栓应采用Q235钢或Q345钢制作。
锚栓的锚固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的规定,锚栓端部应按规定设置弯钩或锚板。
锚栓的直径不宜小于24mm,且应采用双螺帽。
《门规》7.2.19计算有柱间支撑的柱脚锚栓在风荷载作用下的上拔力时。
应计入柱间支撑产生的最大竖向分力,且不考虑活荷载(或雪荷载)、积灰荷载和附加荷载的影响,恒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0 。
XSTEEL常见节点设置一、二、梁梁铰接形式一:采用菜单1,特殊的全深度(185)节点举例:要创建H200的梁铰接节点如图1,点菜单1,特殊的全深度(185)节点,进入该节点的图形参数选项如图在“图形”选项中一般只需填写如图所示的两个参数,左下角参数控制加劲板距梁翼缘边的间隙,此处参数一般填0,右上角参数控制次梁与主梁的间隙,此处参数一般填10。
2,点“板”选项,进入该节点板选项设置,如图在“板”选项中,一般只要填写图示3个参数,参数1控制板厚度,参数2控制连接板在梁腹板的两侧方向,参数3控制连接板的切角形式及大小。
3,点“加劲肋”选项,进入该节点的加劲板设置,如图在“加劲肋”选项中,一般只要填写图示3个参数,参数1控制加劲板厚度,参数2控制加劲板的形式,参数3控制加劲板的切角形式。
4,点“螺栓”选项,进入该节点的螺栓设置,如图在“螺栓”选项中,图示部分参数分别控制螺栓的大小,规格,类型,螺栓的边距,间距,排数,列数。
形式二采用菜单1,有加劲肋的梁(129)节点举例:要创建H300的梁铰接节点如图1、点菜单1,有加劲肋的梁(129)节点,进入该节点的图形参数选项如图1.2.1在“图形”选项中一般只需填写如图所示的三个参数,左下角参数控制加劲板距梁翼缘边的间隙,此处参数一般填0,右上角参数控制次梁与主梁的间隙,此处参数一般填10,次梁下翼缘处参数控制下翼缘的切割深度(此处参数控制不准确,需对每个节点实际切割长度较合,故一般不在这里控制参数,改到“槽口” 选项设置)2、点“板”选项,进入该节点板选项设置,如图在“板”选项中一般只需填写如图所示的三个参数,分别控制连接板厚度,连接板在梁的两侧方向,连接板的切角形式。
3、点“加劲肋”选项,进入该节点板加劲肋设置,如图在“加劲肋”选项中,一般只要填写图示3个参数,参数1控制加劲板厚度,参数2控制加劲板的形式,参数3控制加劲板的切角形式。
4、点“螺栓”选项,进入该节点的螺栓设置,如图在“螺栓”选项中,图示部分参数分别控制螺栓的大小,规格,类型,螺栓的边距,间距,排数,列数。
tekla建模前高级选项设置本设置在19.0版本测试,其他版本参照本设置高级选项路径:在菜单栏【工具】——【选项】——【高级选项】中设置1、渲染视图下模型背景颜色调成黑色把【模型视图】中:XS_BACKGROUND_COLOR1设置为0.0. 0.0. 0.0XS_BACKGROUND_COLOR2设置为0.0. 0.0. 0.0XS_BACKGROUND_COLOR3设置为0.0. 0.0. 0.0XS_BACKGROUND_COLOR4设置为0.0. 0.0. 0.02、模型中字体设置为romsim(便于打印出图字体转换)把【模型视图】中:XS_DEFAULT_FONT设置为romsim(注意小写)3、切割面设置成与零部件相同颜色把【模型视图】中:XS_DRAW_CUT_FACES_WITH_RED_COLOR设置为FALSE 4、在窗口中建模时调出线框模式把【模型视图】中:XS_ENABLE_WIRE_FRAME设置为TRUE5、定义渲染模式下轴线为灰白色把【模型视图】中:XS_GRID_COLOR设置为1.0 0.98 0.986、隐藏模型视图中的工作区框框(用于截图使用)把【模型视图】中:XS _HIDE_WORKAREA设置为TRUE7、定义渲染模式下测量尺寸线的颜色调整为灰白色把【模型视图】中:XS_VIEW_DIM_LINE_COLOR设置为1.0 0.98 0.988、渲染模式下测量尺寸文字标注的颜色调整为灰白色把【模型视图】中:XS_VIEW_DIM_TEXT_COLOR设置为1.0 0.98 0.989、定义在使用表示选项快速时渲染视图中的螺栓颜色为灰白色把【模型视图】中:XS_VIEW_FAST_BOLT_COLOR设置为1.0 0.98 0.98 10、定义视图的默认高度。
以像素为单位输入值。
查电脑的显卡设置(1920*1080)把【模型视图】中:XS_VIEW_HEIGHT设置为108011、定义视图的默认宽度。
XSTEEL常见节点设置一、梁梁铰接形式一:采用菜单1,特殊的全深度(185)节点举例:要创建H200的梁铰接节点如图1,点菜单1,特殊的全深度(185)节点,进入该节点的图形参数选项如图在“图形”选项中一般只需填写如图所示的两个参数,左下角参数控制加劲板距梁翼缘边的间隙,此处参数一般填0,右上角参数控制次梁与主梁的间隙,此处参数一般填10。
2,点“板”选项,进入该节点板选项设置,如图在“板”选项中,一般只要填写图示3个参数,参数1控制板厚度,参数2控制连接板在梁腹板的两侧方向,参数3控制连接板的切角形式及大小。
3,点“加劲肋”选项,进入该节点的加劲板设置,如图在“加劲肋”选项中,一般只要填写图示3个参数,参数1控制加劲板厚度,参数2控制加劲板的形式,参数3控制加劲板的切角形式。
4,点“螺栓”选项,进入该节点的螺栓设置,如图在“螺栓”选项中,图示部分参数分别控制螺栓的大小,规格,类型,螺栓的边距,间距,排数,列数。
形式二采用菜单1,有加劲肋的梁(129)节点举例:要创建H300的梁铰接节点如图1、点菜单1,有加劲肋的梁(129)节点,进入该节点的图形参数选项如图1.2.1在“图形”选项中一般只需填写如图所示的三个参数,左下角参数控制加劲板距梁翼缘边的间隙,此处参数一般填0,右上角参数控制次梁与主梁的间隙,此处参数一般填10,次梁下翼缘处参数控制下翼缘的切割深度(此处参数控制不准确,需对每个节点实际切割长度较合,故一般不在这里控制参数,改到“槽口” 选项设置)2、点“板”选项,进入该节点板选项设置,如图在“板”选项中一般只需填写如图所示的三个参数,分别控制连接板厚度,连接板在梁的两侧方向,连接板的切角形式。
3、点“加劲肋”选项,进入该节点板加劲肋设置,如图在“加劲肋”选项中,一般只要填写图示3个参数,参数1控制加劲板厚度,参数2控制加劲板的形式,参数3控制加劲板的切角形式。
4、点“螺栓”选项,进入该节点的螺栓设置,如图在“螺栓”选项中,图示部分参数分别控制螺栓的大小,规格,类型,螺栓的边距,间距,排数,列数。
XSTEEL常见节点设置一、令狐文艳二、梁梁铰接形式一:采用菜单1,特殊的全深度(185)节点举例:要创建H200的梁铰接节点如图1,点菜单1,特殊的全深度(185)节点,进入该节点的图形参数选项如图在“图形”选项中一般只需填写如图所示的两个参数,左下角参数控制加劲板距梁翼缘边的间隙,此处参数一般填0,右上角参数控制次梁与主梁的间隙,此处参数一般填10。
2,点“板”选项,进入该节点板选项设置,如图在“板”选项中,一般只要填写图示3个参数,参数1控制板厚度,参数2控制连接板在梁腹板的两侧方向,参数3控制连接板的切角形式及大小。
3,点“加劲肋”选项,进入该节点的加劲板设置,如图在“加劲肋”选项中,一般只要填写图示3个参数,参数1控制加劲板厚度,参数2控制加劲板的形式,参数3控制加劲板的切角形式。
4,点“螺栓”选项,进入该节点的螺栓设置,如图在“螺栓”选项中,图示部分参数分别控制螺栓的大小,规格,类型,螺栓的边距,间距,排数,列数。
形式二采用菜单1,有加劲肋的梁(129)节点举例:要创建H300的梁铰接节点如图1、点菜单1,有加劲肋的梁(129)节点,进入该节点的图形参数选项如图1.2.1在“图形”选项中一般只需填写如图所示的三个参数,左下角参数控制加劲板距梁翼缘边的间隙,此处参数一般填0,右上角参数控制次梁与主梁的间隙,此处参数一般填10,次梁下翼缘处参数控制下翼缘的切割深度(此处参数控制不准确,需对每个节点实际切割长度较合,故一般不在这里控制参数,改到“槽口” 选项设置)2、点“板”选项,进入该节点板选项设置,如图在“板”选项中一般只需填写如图所示的三个参数,分别控制连接板厚度,连接板在梁的两侧方向,连接板的切角形式。
3、点“加劲肋”选项,进入该节点板加劲肋设置,如图在“加劲肋”选项中,一般只要填写图示3个参数,参数1控制加劲板厚度,参数2控制加劲板的形式,参数3控制加劲板的切角形式。
4、点“螺栓”选项,进入该节点的螺栓设置,如图在“螺栓”选项中,图示部分参数分别控制螺栓的大小,规格,类型,螺栓的边距,间距,排数,列数。
1.1 门刚结构体系基本情况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主要指承重结构为单跨或多跨实腹门式刚架、具有轻型屋盖和轻型外墙、可以设置起重量不大于 20t 的中、轻级工作制桥式吊车或 3t 悬挂式起重机的单层厂房钢结构。
在轻型门式刚架结构体系中,屋盖应采用压型钢板屋面板和冷弯薄壁型钢檩条,主刚架可采用变截面实腹刚架,外墙宜采用压型钢板墙板和冷弯薄壁型钢墙梁,也可以采用砌体外墙或底部为砌体、上部为轻质材料的外墙。
主刚架斜梁下翼缘和刚架柱内翼缘的出平面稳定性,由与檩条或墙梁相连接的隅撑来保证。
主刚架间的交叉支撑可采用角钢或张紧的圆钢。
单层门式刚架轻型房屋可采用隔热卷材做屋盖隔热和保温层,也可以采用带隔热层的板材作屋面。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屋面坡度宜取 1/8~1/20,在雨水较多的地区宜取其中较大值。
门式刚架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1)、门式刚架的跨度,应取横向刚架柱轴线间的距离。
(2)、门式刚架的高度,应取地坪至柱轴线与斜梁轴线交点的高度。
门式刚架的高度,应根据使用要求的室内净高确定,设有吊车的厂房应根据轨顶标高和吊车净高要求而定。
(3)、柱的轴线可取通过柱下端(较小端)中心的竖向轴线。
工业建筑边柱的定位轴线宜取柱外皮。
斜梁的轴线可取通过变截面梁段最小端中心与斜梁上表面平行的轴线。
(4)、门式刚架轻型房屋的建筑尺寸:其檐口高度,应取地坪至房屋外侧檩条下缘的高度;其最大高度,应取地坪至屋盖顶部檩条上缘的高度;其宽度,应取房屋侧墙墙梁外皮之间的距离;其长度,应取两端山墙墙梁外皮之间的距离。
(5)、门式刚架的跨度,宜为 9~36m,以 3m 为模数。
边柱的宽度不相等时,其外侧要对齐。
5(6)、门式刚架的高度,宜为 4.5~9.0m,必要时可适当加大。
当有桥式吊车时不宜大于 12m。
(7)、门式刚架的间距,即柱网轴线在纵向的距离宜为 6m,也可采用 7.5m 或 9m,最大可用 12m。
跨度较小时可用 4.5m。
(8)、挑檐长度可根据使用要求确定,宜采用 0.5~1.2m,其上翼缘坡度宜与斜梁坡度相同。
Tekla-Structures节点设置Tekla Structures系统节点设置一、梁梁铰接形式一采用菜单1,特殊的全深度〔185〕节点举例:要创立H200的梁铰接节点如图1、点菜单1,特殊的全深度〔185〕节点,进入在“图形〞选项中一般只需填写如下图的两个参数,左下角参数控制加劲板距梁翼缘边的间隙,此处参数一般填0,右上角参数控制次梁与主梁的间隙,此处参数一般填10。
2、点“板〞图1.1.2在“板〞选项中,一般只要填写图示3个参数,参数1控制板厚度,参数2控制连接板在梁腹板的两侧方向,参数3控制连接板的切角形式及大小。
3、点“加劲肋〞图1.1.3在“加劲肋〞选项中,一般只要填写图示3个参数,参数1控制加劲板厚度,参数2控制加劲板的形式,参数3控制加劲板的切角形式。
4、点“螺栓〞选项,进入该节点的螺栓设置,如图1.1.4图1.1.4在“螺栓〞选项中,图示局部参数分别控制螺栓的大小,规格,类型,螺栓的边距,间距,排数,列数。
形式二采用菜单1,有加劲肋的梁〔129〕节点举例:要创立H300的梁铰接节点如图1、图1.2.1在“图形〞选项中一般只需填写如下图的三个参数,左下角参数控制加劲板距梁翼缘边的间隙,此处参数一般填0,右上角参数控制次梁与主梁的间隙,此处参数一般填10,次梁下翼缘处参数控制下翼缘的切割深度〔此处参数控制不准确,需对每个节点实际切割长度较合,故一般不在这里控制参数,改到“槽口〞选项设置〕2、点“板〞图1.2.2在“板〞选项中一般只需填写如下图的三个参数,分别控制连接板厚度,连接板在梁的两侧方向,连接板的切角形式。
3、点“加劲肋〞选项,进入该节点板加劲肋设置,如图1.1.3图1.2.3在“加劲肋〞选项中,一般只要填写图示3个参数,参数1控制加劲板厚度,参数2控制加劲板的形式,参数3控制加劲板的切角形式。
图1.2.4在“螺栓〞选项中,图示局部参数分别控制螺栓的大小,规格,类型,螺栓的边距,间距,排数,列数。
门式钢架设计主要规范及注意事项1、门规的适用条件详《门规》1.0.22、常用尺寸:跨度9~36m(大于36m时柱脚宜刚接)柱距6~9m 大于9m 檩条采用桁架式。
高度:有桥式吊车高度不宜大于12m。
坡度:不小于5%,有夹芯板时宜大于10%,否则容易漏雨。
柱脚:最小尺寸为300mm,否则地脚螺栓无法安装。
梁高:最小尺寸为300mm,否则高强螺栓无法安装。
3、荷载取值:恒荷载(以实例计算):(1)屋面双层彩钢板(每层0.6mm) 6.65x2=13.3kg/m2 (2)100mm厚岩棉保温(岩棉密度100~150kg/m3,此处取100 kg/m3)100x0.1=10 kg/m2 (3)屋面檩条(计算檩条活荷载按0.5 KN/m2,檩条规格按C220X75X2.0X2.2 檩条间距按1.2m) 6.77/1.2=5.64 kg/m2 (4)屋面水平交叉支撑(按2Φ22 分摊到每榀钢架为1根,及水平刚性系杆取)1 kg/m2 (5)拉条(按2Φ12 0.888x2/6=0.296 )加檩托板取 0.3 kg/m2合计(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计算):30.24 kg/m2取0.3KN /m2 活荷载:一般取0.3KN /m2详《门规》3.2.2 《钢规》3.2.1。
风荷载与地震荷载:不同时考虑详《门规》3.2.5.5温度荷载:《门规》4.3.1 《钢规》8.1.54、柱脚设计:《门规》4.1.4 根据经验跨度大于36m时柱脚宜刚接《门规》7.2.17 《抗规》9.2.16柱脚锚栓:《门规》7.2.18 柱脚锚栓应采用Q235钢或Q345钢制作。
锚栓的锚固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的规定,锚栓端部应按规定设置弯钩或锚板。
锚栓的直径不宜小于24mm,且应采用双螺帽。
《门规》7.2.19计算有柱间支撑的柱脚锚栓在风荷载作用下的上拔力时。
应计入柱间支撑产生的最大竖向分力,且不考虑活荷载(或雪荷载)、积灰荷载和附加荷载的影响,恒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0 。
Tekla门式刚架建模主要节点选用及设置
一、门式刚架主要结构形式
门式刚架主要由钢柱、抗风柱、钢架梁、柱间支撑、水平支撑、系杆、门柱、门梁、窗柱、檩条、隅撑、拉条、撑杆几部分组成,有些还有吊车梁、走道、制动等。
门式刚架的钢柱及抗风柱主要分为格构柱和独立柱。
其使用型钢截面主要为楔形和H型、圆管以及矩管四种,尤其以前两种最为常见。
抗风柱多为H型截面,与边跨钢梁通过单板连接,且有长孔。
其钢架也分为桁架和独立钢梁,独立钢梁最为常见。
独立钢梁截面多为楔形和H型。
钢架梁一般在跨中对接,跨中为屋脊线。
钢梁上翼板为坡屋面,多段梁组成的一般也保持坡度一致。
钢柱与钢梁、钢梁与钢梁常使用接头板连接。
檩条多为C型和Z型,一般通过檩托板固定于梁柱外侧。
细杆多为圆管和矩管,用连接板固定与两品门架之间。
柱间支撑多为角钢或圆钢,用连接板或柱上直接开孔进行连接。
水平支撑多为圆钢,用连接板或梁上开孔连接。
隅撑、拉条和撑杆用于稳定檩条。
二、柱脚节点
钢柱底板主要选用底板(1004)、底板(1042)、加劲肋底板(1014)、美国底板(1047)、楔形柱底板(1068)、圆形底板(1052)。
以美国底板(1047)为例介绍设置。
1、图形选项卡里设置柱底板及加劲肋的一些相关参数。
注意:h和b与后面设置底板规格对应。
2、零件选项卡里设置柱底板零件规格、位置编号、材料、名称,以及衬板的孔位、孔径。
注意:板、层板、衬板规格参数只需要设置厚度t的参数。
b和h的参数会根据螺栓孔位置自动获取。
3、参数选项卡里主要设置柱和抗剪键与底板的相对关系,以及螺栓显示特性。
4、通用性里主要是节点的位置属性,一般可以不用调整。
5、螺栓选项卡里设置的是柱底板螺栓参数。
6、加劲肋选项卡设置的是加劲肋的相关位置参数。
7、锚栓杆选项卡里可创建锚栓及垫板。
一般只使用钢垫板。
8、附加板选项卡里可设置锚栓预埋定位用零件参数。
一般不用设置。
三、梁柱节点
梁和刚架柱主要是使用29、40、102、144、199号节点,除199#节点以外,其余一般不用于楔形柱,否则定位会有问题。
梁和抗风柱主要使用5、26、105号节点。
以144#节点为例。
144#节点的用处比较广泛,可用梁端柱节点、梁上柱节点、梁梁节点等。
一般用于非变截面型钢,如要用于变截面,部分参数可能会不准确,需边测量边调整。
1、图形选项卡用来设定端板的相对位置。
2、板选项卡主要用来设置节点板的参数。
叠合板会紧贴端板,并位于柱面外,但会与衬板重合,一般不需要。
衬板会紧贴端板,如选择在柱外,则位于柱面以外,并与柱面保持前所设间隙距离;如选择嵌入柱,则会进入柱内,端板(或叠合板)与柱面保持前所设间隙距离。
3、加劲肋选项卡设置的是柱上加劲的相关参数。
加劲肋的h值可以通过设置与柱翼板间隙设置,不用在规格里设置。
4、腋选项卡设置梁上下腋的参数。
如果梁是倾斜的,也就是说与钢柱不垂直,在设置梁倒角时,倒角值必须小于设置的加劲肋边长值,角度越大,差距越大。
5、槽口选项卡一般用的比较少,主要用于2#构件端部开槽,对槽口进行尺寸等参数设置。
6、螺栓选项卡设置的是端板上所用的螺栓,螺栓相对于端板和2#构件截面的位置等。
通过设置螺栓定位参数,可自动设定端板尺寸,所以一般前面不用设置端板的b和h值,以免冲突,造成错误。
7、其他选项卡一般基本不会使用,所以不单独介绍。
柱顶除了使用部分梁柱节点,其自带端头以外,其余的一般使用1002#节点。
该节点也可用于其他类似构造位置,并不仅限于柱。
该节点比较简单,不做详细介绍。
只是应注意工作平面,尤其是端板不垂直于型钢时,将工作平面的一个轴方向设置为端板方向,在通用性选项卡里,将向上方向改为该轴方向。
梁对接主要使用14、62、77、106、200号节点。
其中14、62、77、106号主要用于非变截面型钢,否则零件位置会与所设参数不符以及腋位置错误。
14、106、200的设置与前面举例的梁柱节点类似,不在介绍,现以对接节点(77)为例。
1、图形选项卡中设置对接梁的位置关系,梁之间的间隙距离和相对基准面的位置。
2、零件选项卡任然是设置连接用零件板的各种自身参数。
b和h值仍然是可以不设,通过后面螺栓位置自动调整。
3、参数选项卡设置的是连接板的连接属性。
4、通用性、设计、分析选项卡一般用不到,不做介绍。
5、腹板螺栓选项卡和翼缘螺栓选项卡设置的是连接板螺栓参数,与前面介绍过的节点类似。
6、焊接准备选项卡设置的焊接所需要的一些相关信息。
例如:腹板连接板是单板还是夹板;翼腹板对接处留洞大小;翼板焊接垫板参数等。
7、楼层板设置的是上翼板两侧的贴板,一般是不需要的。
8、在选项卡上方焊缝按键,打开后可设置焊缝参数,并通过焊缝类型设置坡口。
六、加劲肋节点
加劲肋主要选用1003、1017、1030、1034、1041、1064号节点。
1034和1064,都可用与多排加劲板,设置界面略有区别,其中1064可
用于楔形梁柱,1034不可用于楔形梁柱,否则无法到顶。
1064# 1034#
上下间隙设为0时,连续4块加劲肋
1003和1041一个节点只能创建一排加劲肋。
1003是以型钢的中心定位,通过调整间隙,确定板高度。
1041是以顶紧型钢一侧,直接设置板高度。
一般情况下,1003、1034、1041、1064加劲肋默认的都是垂直于一侧的翼板,如果需要垂直于水平面时,则需要根据工作平面,在通用性选项卡里进行节点方向调整。
例如:
利用这些节点的特性,我们可以快速的创建一些零件板。
例如:
用1034和1064创建吊车梁的加劲板。
利用1003创建系杆连接板。
利用1041创建隅撑连接板。
七、柱间支撑、水平支撑节点
型钢柱间支撑和水平支撑主要选用10、22、56、57、58、59、60、61、62、63、67、105、165、11、196号节点。
这些节点都比较类似,就以11#节点为例。
11#节点可以用于创建下部支撑、中部支撑、上部支撑和支撑交叉的节点。
下部支撑节点中部支撑节点
上部支撑节点支撑交叉节点一般创建上面的几个节点,我们只需要对图形、节点板、支柱螺栓几个选项卡进行设置。
1、图形选项卡里设置节点板与支柱的几何关系。
2、节点板选项卡里设置节点板参数。
3、 支柱螺栓选项卡,设置支柱与节点板的连接螺栓参数。
节点板螺栓选项卡里设置的是节点板和连接板、L 型截面的连接螺栓参数。
节点板位置1
节点板位置2
该节点创建支撑交叉节点时,只需把通常杆件看做是主零件1即可。
系杆的创建主要有两种方式。
1、先在梁上创建加劲肋(可用加劲肋节点),再用S47创
建系杆,然后重设螺栓部件。
2、现创建系杆主零件管,然后用105#或“节点板+T”
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