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35.85 KB
- 文档页数:22
目录1 总则2 术语、符号2.1 术语2.2 符号3 施工前的准备3.1 施工准备3.2 施工测量3.3 施工前的复查和试验3.4 场地清理3.5 试验路段。
4 路基施工的一般规定4.1 基本要求4.2 路基施工排水4.3 路基施工取土和弃土4.4 土方机械化施工5 填方路堤的施工5.1 一般规定5.2 土方路堤的填筑5.3 桥涵及其他构造物处的填筑 5.4 填石路堤5.5 土石路堤5.6 高填方路堤6 挖方路堑的施工6.1 一般规定6.2 土方路堑的开挖6.3 石方的开挖6.4 深挖路堑的施工7 路基压实7.1 一般规定7.2 填方地段基底的压实7.3 压实机械的要求与选择7.4 填方路堤的压实7.5 路堑路基的压实7.6 桥涵及其他构造物处填土的压实 7.7 填石路堤的压实7.8 土石路堤的压实7.9 高填方路堤的压实8 路基排水8.1 一般规定8.2 地面水的排除8.3 地下水的排除8.4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基排水9 特殊地区的路基施工9.1 水稻田地区路基施工9.2 河、塘、湖、海地区路基施工 9.3 软土、沼泽地区路基施工9.4 盐渍土地区路基施工9.5 风沙地区路基施工9.6 黄土地区路基施工9.7 多雨潮湿地区路基施工9.8 季节性冻融翻浆地区路基施工9.9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施工9.10 岩溶地区路基施工9.11 滑坡地段路基施工9.12 崩坍岩堆地段路基施工9.13 膨胀土地区路基施工10 季节性路基施工10.1 路基的冬季施工10.2 路基的雨季施工11 路基防护与加固11.1 一般规定11.2 坡面防护11.3 路基冲刷防护11.4 其他加固工程12 公路绿化工程与环境保护12.1 公路绿化工程12.2 空气污染的防治12.3 防止水、土污染和流失13 路基整修、检查验收及维修13.1 路基整修13.2 检查及验收13.3 路基维修13.4 质量标准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1 总则1.0.1 为适应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需要,确保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2019一般规定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依全生产责住制、对施工安全管理、施工安全技术和施工安全作业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与控制。
从业人员应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規范,经培训合格方可上岗从事特殊作业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后持证上岗。
施工作业人员必须遵守本工种的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条文说明:国家现行涉及有关全生产的主要法律、法規等标准的相关规定。
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进行现场调查,根据施工地段的地形、地质、水文、气象以及环境条件,結合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制定安全保障描施。
在施工中、应及时掌气温、雨雪、风暴、汛情和地质灾害等相关信息,并根据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做好防范和应急工作。
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掌握施工影响范围内的既有道路、结构物、设施地下和空中的各种管线情况,制定安全保障措施,保证既有结构物和设施的安全。
在建公路与既有道路、航道、电力、电信、输油及输气管道等设施发生交叉或并行时,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针对既有线工程的结构特点及功能要求制定相应的保通措施以及拆迁、保护或加固方案。
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对影响范围内的既有结构物或设备进行监测,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
同一工点有多个单位同时施工或者不同专业交叉作业时,应共同拟定现场安全技术措施,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在路基施工之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环境进行危险源辨识。
对重大危险源,应编制应急预案。
成立应急组织,配备应急物质、并规定组织培训和演练。
条文说明:危险源是指可能成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坏杯或其他损失的因素,危险源辨识是指发现、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认其替在性的过程。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第一篇: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路路面基层施工环节是公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路面的功能、安全、舒适程度和使用寿命。
为保证公路路面基层的质量,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运营效益,制定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基层材料选择公路路面基层的材料选择应根据所处气候、地质条件、交通荷载和设计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常见的基层材料包括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凝土等。
在选择基层材料时,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材料试验,包括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耐久性等指标。
只有确保了基层材料的质量,才能保证基层的结构稳定和技术性能的稳定。
二、基层平整度要求公路路面基层的平整度是确保路面纵向和横向平顺、舒适性好的重要指标。
为保证基层平整度,必须采取严格的施工措施。
在施工前,应进行地面平整度的检测,确定施工工艺和材料的具体配合方案。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证施工机具的平整度和材料的均匀分布,加强现场检测和监督,及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和解决。
三、基层厚度要求公路路面基层的厚度是保证路面结构安全可靠、承载能力足够强的重要条件。
在施工前,应根据基层所处环境和交通荷载等因素进行合理计算和设计,确定基层的最小厚度。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对基层厚度的检测和监测,及时调整施工参数,确保基层厚度的稳定和达到规范要求。
以上是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公路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和高难度的工程,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只是整个公路建设的一个环节。
在实际建设中,还需要密切协调各环节的施工和管理工作,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和标准进行施工和检测,确保公路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2019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是一本适用于各级公路新建和改(扩)建路基工程施工的国家强制性标准。
该规范由XXX起草,XXX、XXX、常广生、XXX等人参与起草,于2006年由
XXX出版。
该规范的发布部门为XXX。
最新版的《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3610-2019)已于2019年12月1日起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施行,
同时废止了原版的《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规范》根据XXX[2003]297号文的要求进行修订,经过广
泛调研和专题论证,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公路路基施工经验,吸纳了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应用成果,借鉴了国外相关标准和规范,体现了安全、经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该规范对于公路路基工程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3年度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交公便字[2013] 23号)的要求,由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承担《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 -2006) 的修订工作。
本规范修订的指导思想:突出安全、耐久、环保等要求,注重路基的稳定与路床强度,贯彻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公路建设指导原则,合理利用各种路基填料,充分总结十余年来公路路基施工技术,积极吸收成熟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力求技术先进、指标合理、可操作性强,体现我国路基施工技术进步,并适度超前。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涵盖了从施工准备到验收的全部过程,分为11章: 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施工准备,4一般路基,5路基排水工程,6路基防护与支挡工程,7特殊路基,8冬期雨期路基施工,9路基施工安全,10路基施工环境保护,11路基整修与验收。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为:(1)把原第9章路基安全施工与环境保护拆分为第9章路基施工安全和第10章路基施工环境保护,将原第10章改为第11章;原第8章路基防护与支挡改为第6章,相应的原第6章、第7章改为第7章、第8章。
(2)第4章完善了填石路堤的填料要求,补充了高路堤路基的地质状况核查、地基处理、防排水、沉降观测和自然稳定时间方面内容,将路床的填筑单列一节,补充完善陡坡路基稳定与沉降控制、泡沫轻质土路堤、煤矸石路堤、工业废渣路堤、路基拓宽改建施工、路基稳定性观测与评价。
(3)第5章增加了边沟盖板的质量要求、钢波纹管在暗沟中的应用、防渗隔离层、排水垫层、排水隧洞等内容;完善渗沟的纵向坡率,渗水管的材料要求、加工工艺;补充中央分隔带排水的内容。
(4)第6章补充完善了拱形、菱形护坡裙边和石榫连接的工艺、强度要求;完善了挡土墙、边坡锚固、抗滑桩等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检测方法、标准等内容。
(5)第7章补充了灰土浅层改良路基施工的相关要求;在红黏土与高液限土地区路基施工中补充最大CBR强度、最大强度含水率等指标要求;补充了膨胀土路基填料的CBR、击实试验方法,膨胀等级的确认,膨胀土的适用范围、压实标准、碾压控制含水率,膨胀土边坡柔性支护、膨胀土路基施工等内容。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2019版(JTG/T3310-2019)9路基施工安全9.1一般规定9.1.1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依全生产责住制、对施工安全管理、施工安全技术和施工安全作业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与控制。
9.1.2从业人员应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经培训合格方可上岗从事特殊作业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后持证上岗。
施工作业人员必须遵守本工种的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条文说明:国家现行涉及有关全生产的主要法律、法规等标准的相关规定。
9.1.3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进行现场调查,根据施工地段的地形、地质、水文、气象以及环境条件,结合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制定安全保障描施。
在施工中、应及时掌气温、雨雪、风暴、汛情和地质灾害等相关信息,并根据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做好防范和应急工作。
9.1.4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掌握施工影响范围内的既有道路、结构物、设施地下和空中的各种管线情况,制定安全保障措施,保证既有结构物和设施的安全。
在建公路与既有道路、航道、电力、电信、输油及输气管道等设施发生交叉或并行时,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针对既有线工程的结构特点及功能要求制定相应的保通措施以及拆迁、保护或加固方案。
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对影响范围内的既有结构物或设备进行监测,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
9.1.5同一工点有多个单位同时施工或者不同专业交叉作业时,应共同拟定现场安全技术措施,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9.1.6在路基施工之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环境进行危险源辨识。
对重大危险源,应编制应急预案。
成立应急组织,配备应急物质、并规定组织培训和演练。
条文说明:危险源是指可能成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坏杯或其他损失的因素,危险源辨识是指发现、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认其替在性的过程。
应急预完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急行动而预先制订的行动方案。
目录1 总则2 术语、符号、代号2.1术语2.2符号及代号3 基层4 材料4.1 一般规定4.2 道路石油沥青4.3 乳化沥青4.4 液体石油沥青4.5 煤沥青4.6 改性沥青4.7 改性乳化沥青4.8 粗集料4.9 细集料4.10 填料4.11 纤维稳定剂5 热拌料沥青混合料路面5.1 一般规定5.2 施工准备5.3 配合比设计5.4 混合料的拌制5.5 混合料的运输5.6 混合料的推铺5.7 沥青路面的压实及成型5.8 接缝5.9 开放交通及其他6 沥青表面处治与封层6.1 一般规定6.2 层铺法沥青表面处治6.3 上封层6.4 下封层6.5 稀浆封层和微表处7 沥青贯入式路面7.1 一般规定7.2 材料规格和用量7.3 施工准备7.4 施工方法8 常温沥青混合料路面8.1 一般规定8.2 冷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8.3 冷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8.4 冷补沥青混合料9 透层、粘层9.1 透层9.2 粘层10 其他沥青铺装工程10.1 一般规定10.2 行人及非机动车道路10.3 重型车停车场、公共汽车站10.4 水泥混凝土桥面的沥青铺装层10.5 钢桥面铺装10.6 公路隧道沥青路面10.7 路缘石与拦水带11 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11.1 一般规定11.2 施工前的材料与设备检查11.3 铺筑试验段11.4 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与检查11.5 交工验收阶级的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11.6 工程施工总结及质量保证期管理附录A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附录B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附录C 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附录D OGFC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附录E沥青层压实度评定方法附录F施工质量动态管理方法附录G沥青路面质量过程控制及总量检验方法附录H本规范用词说明前言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部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94)于1994年6 月7日发布,1994年12月1日实施。
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交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3年公路工程行业标准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交工办字[2013] 23号)的要求,修订《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 -2006)。
修订本规范的指导思想:突出安全性,耐久性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注意路基的稳定性和路基的强度,执行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公路建设的指导原则,合理利用各种路基填料,全面总结过去十年的公路路基施工技术,积极吸收成熟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力争技术先进,指标合理,可操作性强。
反映了中国路基建设的技术进步,以及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涵盖从施工准备到验收的全过程,共分为11章:1个通用原则,2个术语和符号,3个施工准备,4个通用路基,5个路基排水工程,6个路基防护和支持工程,7个特殊路基,8个冬雨路基施工,9个路基施工安全,10个路基施工环境保护,11个路基改造和验收。
该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1)将原来关于路基安全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第9章分为关于路基施工安全的第9章和关于路基建设环境保护的第10章,并将原来的第10章改为第11章;有关路基保护和保持的原始第8章更改为第6章,相应的原始第6和第7章更改为第7和第8章。
(2)第四章完善了填石路堤的填筑要求,补充了高路堤路基的地质条件检查,地基处理,防水排水,沉降观测和自然稳定时间,并对路基填筑做了单独的部分。
补充和改善了陡坡路基,泡沫轻质土路堤,煤石路堤,工业废渣路堤,路基加宽改造工程以及路基稳定性观测与评价的稳定性和沉降控制。
(3)在第五章中,增加了侧沟盖板的质量要求,地下沟中使用钢波纹管,防渗隔离层,排水垫层和排水隧道。
提高渗水沟的纵向坡度比,提高渗水管的材料要求和加工工艺;补充中位数的排水含量。
(4)第6章补充并完善了拱,金刚石斜裙和石榫连接的技术和强度要求;改善了挡土墙,边坡锚固和抗滑桩的施工技术要求,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5)第7章补充了改善石灰土浅层路基建设的有关要求;在红黏土和高液体极限土壤面积的路基施工中,补充了最大CBR强度,最大强度水分含量和其他指标要求;补充了膨胀土路基填料的CBR和压实试验方法,膨胀土等级的确认,膨胀土的适用范围,压实标准,碾压控制的含水量,膨胀土坡度的柔性支撑,膨胀土路基的施工等。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F02 JTJ 034-2000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1总则1.0.1为适应我国公路建设需要,建成质量符合要求的公路路面基层,避免因基层质量不好而产生的面层过早破坏现象,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各级公路的刚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半刚性(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或柔性(柔性基层沥青或中级)路面的基层和底基层施工。
1.0.3本规范规定了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级配碎石、级配砾石和填隙碎石的施工和质量管理要求。
1.0.4用沥青碎石混合料和沥青贯入式碎石做基层时,其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管理应符合国家标准《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
1.0.5用贫混凝土、碾压式混凝土做基层时,其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管理应符合国家标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和本规范。
1.0.6凡有可能改建提高等级的中级路面,都应采用本规范中的基层结构作为主要承重层,其上可用砂砾土、石屑土、砂土等材料做磨耗层。
1.0.7垫层的技术要求、施工举措和质量办理应吻合本标准对同类材料的底基层的划定。
1.0.8本规范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方法的最大干密度作为标准干密度。
1.0.9本标准涉及的试验举措应吻合交通部现行有关试验规程的划定。
2术语2.0.1基层base直接位于沥青面层下、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主要承重层或直接位于水泥混凝土面板下、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一层称做基层。
基层可以是一层或两层,可以是一种或两种材料。
2.0.2底基层sub base在沥青路面基层下、用质量较次材料铺筑的次要承重层或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下、用质量较次材料铺筑的辅助层称做底基层。
底基层可以是一层或两层以上,可以是一种或两种材料。
2.0.3细粒土fine grained soil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9.5mm,且其中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0%(如塑性指数不同的各种粘性土、粉性土、砂生土、砂和石屑等)。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2019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已成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公路路基作为公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因此,为了规范和提高公路路基施工的质量,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技术规范,其中最新的一部规范便是《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2019》。
一、规范的背景和意义。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公路路基施工的操作流程,保障施工质量,确保公路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规范的制定不仅是对施工单位的要求,也是对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的要求,同时也是对相关管理部门的要求。
规范的实施能够提高公路路基施工的效率,降低施工风险,保障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二、规范的主要内容。
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规范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场地准备、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人员的培训等。
在施工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的勘察和测量,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 施工材料和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规范对公路路基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和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施工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质量检验合格方可使用;施工设备必须符合安全标准,经过检测合格方可使用。
同时,规范还对施工材料和设备的储存和保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确保施工过程中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和安全。
3. 施工工艺和操作规范。
规范对公路路基施工的各个环节提出了详细的工艺要求和操作规范,包括路基的开挖、填筑、压实等工艺要求,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范。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4. 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
规范对公路路基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控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包括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验和安全监测,以及施工结束后的验收和评定。
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的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5. 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
JTG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JTG/T F20-2019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Roadbases 2019- 05-19 发布2019-08-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Roadbases JTG/T F20-2019主编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实施日期: 2019 年08 月01 日ι9飞交通去版社肤彷有限芯'司标准类型:标准名称:标准编号:主编单位:责任编辑:出版发行:地址:网址:销售电话:总经销:经销:印刷:图书在版编目(CIP) 数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T F20-2019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主编.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9. 7ISBN 978-7-114-12367-21 . ①公…II. ①交…皿①路面基层一道路工程工程施工技术规范N.( U416.2-65中国版本图书馆CIP 数据核字(2019 )第134419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9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吴有铭李农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00011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外馆斜街3 号http://ccpress.cOffi(010)59757973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发行部各地新华书店北京市密东印刷有限公司开本: 880 x 1230 1116印张: 5.5于.....数: 124 千版次: 2019 年7 月第l 版j;p 次: 2019 年7 月第l 次印刷书号: ISBN 978-7-114-12367-2:ii二『价: 45.00 元(有印刷、装订质量问题的图书,由本公司负责调换)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第21 号主七口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的公告现发布《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T F20- 20 15) ,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自2019 年8 月1 日起施行,原《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 -2000) 同时废止。
WORD格式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93条文说明目录1.总则2.水泥稳定土2.1一般规定2.2材料2.3混合料组成设计2.4路拌法施工2.5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2.6养生及交通管制2.8其它3.石灰稳定土3.1一般规定3.2材料WORD格式2.7混合料组成设计2.8路拌法施工2.9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2.9养生及交通管制2.10其它4.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3.3l一般规定4.2材料4.3混合料组成设计4.4路拌法施工4.5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4.7养生及交通管制4.8其它5.级配碎石5.1一般规定5.2材料5.3路拌法施工6.级配砾石6.1一般规定6.2材料2.10施工2.11填隙碎石3.4一般规定3.5材料3.6施工8.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4.6质量管理4.7检查验收附录A修订说明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原规范)是1986年10月1日由交通部批准实行的,编号JTJ034-85,实行6年多以来,对指导我国公路路面基层施工,保证路面质量起到了很大作用。
1991年交通部决定对原规范进行修订。
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负责修订工作。
对原规范的主要修订如下:1.为了适应我国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本规范对原规范作了某些必要的补充和修改,如下: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了保证半刚性材料层与其下半刚性材料层之间不会留下素土夹层,除直接铺在土基上的半刚性材料层可以采用路拌法施工外,其上各个半刚性材料层都必须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
这不是说对于二级公路不需要这样做,而是因为我国当前的机械水平还达不到二级公路的基层都用集中厂拌法施工,但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应采用厂拌法施工。
为了保证面层顶面的标高和面层的厚度,以及为了在开放交通后沥青面层的平整度不会较快变坏,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基层混合科应使用摊铺机摊铺。
为了减少基层混合料在拌和、运输和摊铺过程中的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减少拌和机和摊铺机的磨损,以及为使基层具有较高的平整度,将用作高速公路和二级公路的基层集料的最大粒径缩小到方孔筛30mm。
路基工程施工:路基工程施工,是指通过机械包括铲土运输机械(推土机、铲运机、平地机)、挖掘与装载机械(挖掘机、装载机)、工程运输车辆和压实机械进行施工。
《路基工程施工》是2009年9月1日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于国锋。
本书主要讲述了公路工程的划分、路基施工图的识读以及核算工程量的内容。
内容简介:本书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改革教材。
全书共设置六个相对独立的学习情境,以典型工作任务驱动的方式,把学习内容和工作过程、技术实践知识和技术理论知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进行整合。
这六个学习情境是:识读路基施工图,核算工程量;路基材料试验检测;编制路基施工组织设计;路基施工放样;组织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路基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
本书是高职高专院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作为职业技能培训教材使用,供从事路桥工程施工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公路路基工程:路基按其填挖高度和所处地形的不同,有各种不同的横断面,路基设计主要包括路基本体工程设计、路基防护和加固工程设计、路基支挡工程设计。
修筑路基压实度是以标准击实试验法测定的最大干容重为依据,采用现场压实干容重与标准击实试验的最大干容重之比表示。
标准击实试验法分轻型与重型两种。
轻型击实试验法锤重2.5公斤,落高30厘米,适用于一般公路。
重型击实试验法锤重4.5公斤,落高45厘米,单位击实功为轻型的4.5倍,适用于重要公路。
石质路基修筑包括石方路堑和填石路堤修筑。
石方路堑用爆破方法开挖(见路基爆破),路堑强度一般能符合要求。
但路基表面应有一定的路拱和平整度,可筛选开山石碴做整平层。
边沟应修整或浆砌成型以利排水。
严重风化岩类和泥质页岩路基,其路肩和边沟均应作防渗处理。
填石路堤要求填筑的大小石块尽可能互相嵌挤稳定,在不能保证分层碾压条件下,可先开放行车,待路基稳定后再铺筑路面。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是2006年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起草单位是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刘元泉、刘树良、常广生、曹玉新等起草。
JTGF40-2019《公路沥青路⾯施⼯技术规范》精品⽂档114页1 总则1.0.1为贯彻“精⼼施⼯,质量第⼀”的⽅针,保证沥青路⾯的施⼯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于各等级新建和改建公路的沥青路⾯⼯程。
1.0.3沥青路⾯施⼯必须符合国家环境和⽣态保护的规定。
1.0.4沥青路⾯施⼯必须有施⼯组织设计,并保证合理的施⼯⼯期。
沥青路⾯不得在⽓温10℃(⾼速公路和⼀级公路)或5℃(其他等级公路),以及⾬天、路⾯潮湿的情况下施⼯。
1.0.5沥青⾯层宜连续施⼯,避免与可能污染沥青层的其他⼯序交叉⼲扰,以杜绝施⼯和运输污染。
1.0.6沥青路⾯施⼯应确保安全,有良好的劳动保护。
沥青拌和⼚应具备防⽕设施,配制和使⽤液体⽯油沥青的全过程严禁烟⽕。
使⽤煤沥青时应采取措施防⽌⼯作⼈员吸⼊煤沥青或避免⽪肤直接接触煤沥青造成⾝体伤害。
1.0.7沥青路⾯试验检测的实验室应通过认证,取得相应的资质,试验⼈员持证上岗,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
1.0.8沥青路⾯⼯程应积极采⽤经试验和实践证明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艺。
1.0.9沥青路⾯施⼯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颁布的现⾏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特殊地质条件和地区的沥青路⾯⼯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补充规定。
各省、市、⾃治区或⼯程建设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技术指南,但技术要求不宜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2 术语、符号、代号2.1术语2.1.1沥青结合料 asphalt binder,asphalt cement在沥青混合料中起胶结作⽤的沥青类材料(含添加的外掺剂、改性剂等)的总称。
2.1.2乳化沥青emulsified bitumen(英), asphalt emulsion,emulsified asphalt(美)⽯油沥青与⽔在乳化剂、稳定剂等的作⽤下经乳化加⼯制得的均匀的沥青产品,也称沥青乳液。
2.1.3液体沥青 liquid bitumen(英), cutback asphalt(美)⽤汽油、煤油、柴油等溶剂将⽯油沥青稀释⽽成的沥青产品,也称轻制沥青或稀释沥青。
JTG_F10-2019_公路路基施⼯技术规范-80页word资料1 总则1.0.1为提⾼公路路基⼯程施⼯技术⽔平,保证施⼯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于各级公路的新建和改(扩)建路基⼯程施⼯。
1.0.3公路路基应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1.0.4 公路路基施⼯,必须遵守国家安全⽣产法律法规,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执⾏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施⼯。
1.0.5公路路基施⼯,必须遵守国家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健全职⼯健康安全保障体系,改善职业健康安全条件。
1.0.6公路路基施⼯必须遵守国家⽣态、环境保护、⼟地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尽量保护原有植被地貌,防⽌噪⾳和粉尘污染,对于施⼯废弃物必须妥善处理。
1.0.7公路路基施⼯,必须遵守国家⽂物保护的法律法规,遇有⽂物时,应⽴即停⽌施⼯,并保护好现场,会同有关单位妥善处理。
1.0.8公路路基施⼯前,应进⾏施⼯组织设计。
1.0.9公路路基施⼯,在满⾜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励采⽤新技术、新⼯艺、新材料和新设备。
1.0.10 特殊路段路基,宜进⾏动态施⼯。
1.0.11公路路基施⼯,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的有关标准和规范。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路床 Roadbed路⾯结构层底⾯以下0.80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床(0~0.30m)和下路床(0.30~0.80m)。
2.1.2路堤 Embankment⾼于原地⾯的填⽅路基。
路堤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堤和下路堤,上路堤是指路⾯底⾯以下0.80~1.50m范围内的填⽅部分;下路堤是指上路堤以下的填⽅部分。
2.1.3 路堑 Cutting低于原地⾯的挖⽅路基。
2.1.4填⽯路堤 Rock-fill embankment⽤粒径⼤于40mm且含量超过总质量70%的⽯料填筑的路堤。
2.1.5 ⼟⽯路堤 Earth-rock embankment⽯料含量占总质量30%~70%的⼟⽯混合材料修筑的路堤称为⼟⽯路堤。
1 总则1.0.2适用各等级新建或改建公路的路基施工。
1.0.3应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2 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路基按路线位置和一定的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伟来的行车荷载。
2.1.2路床路面结构层以下0.8或1.2m范围的路基部分,分上下路床,上路床厚度0.3m,下路床轻、中、重交通的0.5m,特重、极重交通的0.9m(与06年版本根据交通量等级增加了下路床厚度,特重极重由0.5→0.9m)。
2.1.3路堤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
分上下路堤,上路堤是路床以下0.7m厚度范围的填方部分,下路堤是上路堤以下的部分(原规范路面底基层底面0.8~1.5m范围也属于上路堤)。
2.1.4路堑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
2.1.5高路堤路基填土最大边坡高度大于20m的路堤。
2.1.6陡坡路堤地面斜坡陡于1:2.5的路堤。
2.1.7填石路堤用粒径大于40mm且含量超过总质量70%的石料填筑的路堤(又回到了圆孔筛)。
2.1.8土石路堤用石料含量30~70%的土石混合材料填筑的路堤。
2.1.9深挖路堑边坡高度超过20m的土质路堑或超过30m的岩石路堑。
2.1.10特殊路基位于特殊土地段、不良地质地段,受水、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强烈的路基。
2.2符号CBR-加州承载比CBRmax-最大加州承载比E0-路基回弹模量L0-路基顶面实测代表弯沉值3 施工准备3.1一般规定3.2施工测量3.3试验3.3.1路基施工前,应建立具备相应试验检测能力的工地试验。
3.3.2路基填前碾压前,对基底原状土进行取样试验,每公里不少于2点,并应根据土质变化增加取样点数。
3.3.3应对路堤填料进行取样试验,土的试验项目包括天然含水率、液限、塑限、颗粒分析、击实、CBR等,必要时还应做相对密度、有机质含量、易溶盐含量、冻胀和彭胀量等试验。
3.3.4使用特殊材料作为填料时,应按相关标准进行相应试验检验,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1 总则1.0.2适用各等级新建或改建公路的路基施工。
1.0.3应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2 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路基按路线位置和一定的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伟来的行车荷载。
2.1.2路床路面结构层以下0.8或1.2m范围的路基部分,分上下路床,上路床厚度0.3m,下路床轻、中、重交通的0.5m,特重、极重交通的0.9m (与06年版本根据交通量等级增加了下路床厚度,特重极重由0.5—0.9m )。
2.1.3路堤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
分上下路堤,上路堤是路床以下0.7m 厚度范围的填方部分,下路堤是上路堤以下的部分(原规范路面底基层底面0.8〜1.5m范围也属于上路堤)。
2.1.4路堑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
2.1.5高路堤路基填土最大边坡高度大于20m的路堤。
2.1.6陡坡路堤地面斜坡陡于1:2.5的路堤。
2.1.7填石路堤用粒径大于40mm且含量超过总质量70%的石料填筑的路堤(又回到了圆孔筛)。
2.1.8土石路堤用石料含量30 ~ 70%的土石混合材料填筑的路堤。
2.1.9深挖路堑边坡高度超过20m的土质路堑或超过30m的岩石路堑。
2.1.10特殊路基位于特殊土地段、不良地质地段,受水、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强烈的路基。
2.2符号CBR-加州承载比CBRmax-最大加州承载比E0-路基回弹模量L0-路基顶面实测代表弯沉值3 施工准备3.1一般规定3.2施工测量3.3试验3.3.1路基施工前,应建立具备相应试验检测能力的工地试验。
3.3.2路基填前碾压前,对基底原状土进行取样试验,每公里不少于2点,并应根据土质变化增加取样点数。
3.3.3应对路堤填料进行取样试验,土的试验项目包括天然含水率、液限、塑限、颗粒分析、击实、CBR等,必要时还应做相对密度、有机质含量、易溶盐含量、冻胀和彭胀量等试验。
3.3.4使用特殊材料作为填料时,应按相关标准进行相应试验检验,经批准后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