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2
冲压模具的基础知识一、冲压模具的定义冲压模具是指用于在冲压加工过程中,将金属板材或带材以一定的轮廓形状和尺寸加工成所需零件的工具。
冲压模具通常由上模(凸模)、下模(凹模)和模具座组成。
二、冲压模具的分类根据冲压零件的形状和结构特点,冲压模具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单工位模具:适用于生产数量较少的零件,操作简单,适合手工操作。
2. 连续模具:适用于生产数量较大的零件,可以实现自动化连续生产。
3. 复合模具:由多个工位组成,可以一次性完成多道工序的加工,提高生产效率。
4. 成形模具:用于将金属板材或带材通过冲压工艺加工成所需的形状。
5. 裁剪模具:用于将金属板材或带材按照一定尺寸裁剪成所需的形状。
6. 弯曲模具:用于将金属板材或带材按照一定角度弯曲成所需的形状。
三、冲压模具的工作原理冲压模具通过上模和下模之间的相对运动,将金属板材或带材置于模具座上,然后施加压力使其发生塑性变形,最终得到所需的零件。
四、冲压模具的主要构成部分1. 上模(凸模):也称为冲头,是冲压模具中与下模相对应的零件,用于施加压力。
2. 下模(凹模):也称为模座,是冲压模具中与上模相对应的零件,用于支撑工件和定位。
3. 模具座:用于固定上模和下模的基座,通常由钢板焊接而成。
4. 引导柱和导套:用于引导和定位上模和下模的相对位置,确保模具的精度和稳定性。
5. 推杆和导向机构:用于传递压力和控制上模和下模的运动轨迹。
6. 压力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上模和下模施加的压力大小。
7. 模具材料:通常采用高硬度、高强度的合金工具钢或硬质合金制作,以保证模具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
五、冲压模具的制造工艺冲压模具的制造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设计: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进行模具设计,确定模具的结构和工艺参数。
2. 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并进行切割、锻造或热处理等预处理工艺。
3. 加工制造:采用数控机床、电火花机等设备进行精密加工,包括车削、铣削、钻孔等工序。
冲压模具基础知识冲压模具基础知识.txt(术语)冲裁冲裁是利用冲模使部分材料或工序件与另一部分材料、工(序)件或废料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
冲裁是切断、落料、冲孔、冲缺、冲槽、剖切、凿切、切边、切舌、切开、整修等分离工序的总称。
切开切开是将材料沿敞开轮廓局部而不是完全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
被切开而分离的材料位于或基本位于分离前所处的平面。
切边切边是利用冲模修边成形工序件的边缘,使之具有一定直径、一定高度或一定形状的一种冲压工序。
切舌切舌是将材料沿敞开轮廓局部而不是完全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
被局部分离的材料,具有工件所要求的一定位置,不再位于分离前所处的平面上。
切断切断切断是将材料沿敞开轮廓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被分离的材料成为工件或工序件。
扩口扩口是将空心件或管状件敞开处向外扩张的一种冲压工序。
冲孔冲孔是将废料沿封闭轮廓从材料或工序件上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在材料或工序件上获得需要的孔。
冲缺冲缺是将废料沿敞开轮廓从材料或工序件上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敞开轮廓形成缺口,其深度不超过宽度。
冲槽冲槽是将废料沿敞开轮廓从材料或工序件上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敞开轮廓呈槽形,其深度超过宽度。
冲中心孔冲中心孔是在工序件表面形成浅凹中心孔的一种冲压工序,背面材料并无相应凸起。
精冲精冲是光洁冲裁的一种,它利用有带齿压料板的精冲模使冲件整个断面全部或基本全部光洁。
连续模连续模是具有两个或更多工位的冲模,材料随压力机行程逐次送进一工位,从而使冲件逐步成形。
单工序模单工序模是在压力机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工序的冲模。
组合冲模组合冲模是按几何要素(直线、角度、圆弧、孔)逐副逐步形成各种冲件的通用、可调式成套冲模。
平面状冲件的外形轮廓一般需要几副组合冲模分次冲成。
压凸压凸是用凸模挤入工序件一面,迫使材料流入对面凹坑以形成凸起的一种冲压工序。
压花压花是强行局部排挤材料,在工序件表面形成浅凹花纹,图案、文字或符号的一种冲压工序。
被压花表面的背面并无对应于浅凹的凸起。
冲压模具基础知识第一章 概论一.冲压加工的重要性及优点。
1.重要性:冲压工艺应用范畴十分广泛,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几乎都有冲压加工产品。
如汽车,飞机,拖拉机,电器,电机,外表,铁道,邮电,化工以及轻工日用产品中均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2.优点:1〕生产率高。
2〕精度高,质量稳固。
3〕材料利用率高。
4〕操作简便,专门适宜于大批量生产和自动化。
二.冲压加工的概念。
1. 概念:即利用压力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模具对板材施加压力,从而获得 一定形状和尺寸零件的加工方法。
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冲床,模具,材料。
冲压是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类加工方法,要紧用于金属薄板料零件的加工。
在产品零件的整个生产系统中,冲压只是一个子系统,所涉及的也仅是产品制造过程的一部分。
随着市场对产品成本和周期等要求的提高,从系统的整体优化中确定相关的各要素已成为技术和治理进展的重要方向。
阻碍冲压加工的因素:三.冲压工序的分类。
冲压工艺按其变形性质能够分为材料的分离与成形两大类,每一类中又包括许多不同的工序。
冲压的差不多工序:1.冲裁:包括落料和冲孔两个工序。
1〕落料:模具沿封闭线冲切板料,冲下的部分为工件,其余部分为废料,设计时尺寸以冲压加工系统人冲压工 艺安 全自 动 化 安 装润 滑 生 产 管 理 质 量 管 理 价 格 管 理运 输 废 料 处 理 噪 音 对 策 后 序 工 艺 压力 机 模具 材料 辅助 装 置具软 件硬件模仁为准,间隙取在冲子上;2〕冲孔:模具沿封闭线冲切板料,冲下的部分是废料,设计时尺寸以冲子为准,间隙取在模仁上。
2.剪切:用模具切断板材,切段线不封闭.3.切口:在坯料上将板材部分切开,切口部分发生弯曲.4.切边:将拉深或成形后的半成品边缘部分的余外材料切掉。
5.剖切:将半成品切开成两个或几个工件,常用于成双冲压。
切口切边剖切6.弯曲:用模具使材料弯曲成一定形状〔V型/U型/Z型弯曲〕。
7.卷圆:将板料端部卷圆。
冲压模具基础知识培训冲压模具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通常用于金属材料的冲压成型,其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建筑等领域。
为了保证冲压模具制造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需要对冲压模具的基础知识进行培训。
一、冲压模具的基本组成结构。
冲压模具由上模板、下模板、活动模板、导向机构、引导销、定位销、模板螺钉组成。
1、上模板:一般由芯柄、定位销、成型凹槽、压紧板、导向组成。
2、下模板:一般由固定基板、成型凸台和导向套等组成。
3、活动模板:主要用于在成型过程中对材料进行辊压和切割。
4、导向机构:主要用于与上、下模板之间进行固定和导向。
5、引导销:主要用于插入模板中和保证导向的准确性以及防止模板偏移和旋转。
6、定位销:主要用于上、下模板之间进行准确定位。
7、模板螺钉:主要通过螺纹连接将上、下模板组成整体。
二、冲压模具的分类。
1、按照材料分类:金属模具、非金属模具。
2、按照工艺分类:单工位模具、多工位模具、连续模具。
3、按照成型方式分类:冲裁模具、拉伸模具、弯曲模具、成形模具。
三、冲压模具制造工艺。
1、设计阶段:主要包括产品检验、模具设计、模具布局等。
2、制造阶段:资料准备、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清洗、总成、热处理、组装等。
3、检测阶段:主要包括表面检查、尺寸检查、工装寿命检查、功能性能检查等。
四、冲压模具必备的试模步骤。
1、模具调整:主要包括上下模板的安装、调整定位销和卸下模板等。
2、模具试验:主要检查模板的耐用性、切口角度、尺寸精度和成形性等。
3、模具维护:是为了延长模具寿命,防止损坏和降低生产成本。
五、冲压模具制造的优点。
1、生产效率高:由于模板的高精度和低磨损,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数量。
2、质量好:模板的高精度和低磨损,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规格标准。
3、节约成本:模板可以重复使用,也节约了生产成本。
4、适应性强:模板的设计和制造过程比较自由,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设计和制造。
六、冲压模具的维护保养。
冲压模具基础知识1.引言1.1 概述冲压模具是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工具,用于在金属材料上进行冲压加工,以获取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它是由若干零件组成的复杂装置,可以用于加工各种金属材料,如钢、铁、铝等。
冲压模具的分类主要包括单工位模具、联合模具和连续模具。
单工位模具用于单次冲压操作,适用于批量生产小型产品;联合模具结合了多个工位,可以实现多次冲压操作,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产品;连续模具则可以连续进行冲压操作,适用于大规模连续生产。
冲压模具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模具底板、模具柱、导柱和导套等。
模具底板是模具的基础部分,用于承载和支撑其他零部件;模具柱和导柱用于定位和支撑模具的上下部分;导套则用于使模具零件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密,并减少磨损。
冲压模具具有高效、精确和经济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家用电器等工业领域。
它可以实现高速运动和精确定位,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复杂的金属加工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未来,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冲压模具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人们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冲压模具的精度和稳定性需求也将提升。
同时,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综上所述,本文将介绍冲压模具的基础知识,包括其定义和分类,以及基本组成部分。
同时,本文还将展望冲压模具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有关冲压模具的全面了解。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旨在简要介绍本文的章节安排和主要内容,为读者提供阅读指南。
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概述了冲压模具的基本知识,并介绍了本文的目的。
在这一部分,读者可以了解到冲压模具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以及本文将要讨论的内容。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包括两个主要章节。
首先,第2.1节将详细介绍冲压模具的定义和分类。
这一节将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对冲压模具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分类方法进行讲解。
冲压模具基础知识讲解冲压模具是指用于冲压加工的模具,它是冲压工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冲压模具可以将金属材料以一定的形状和尺寸加工成所需的零部件或产品。
本文将从冲压模具的定义、分类、制作工艺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讲解。
一、冲压模具的定义冲压模具是指用于冲压加工的工具,它由上模、下模和模具座组成。
上模和下模通过模具座固定在冲床上,形成一个封闭的工作空间。
在冲床的作用下,上下模相对运动,使得金属材料在模具的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最终得到所需的产品。
二、冲压模具的分类根据冲压工艺的不同,冲压模具可以分为冲裁模、弯曲模和拉伸模等。
冲裁模主要用于将金属材料切割成所需形状的零件,弯曲模用于将金属材料弯曲成一定角度的零件,拉伸模则用于将金属材料拉伸成所需形状的零件。
三、冲压模具的制作工艺冲压模具的制作工艺一般包括设计、加工和装配等步骤。
首先是对产品进行设计,确定所需的模具结构和尺寸。
然后,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材料的选择和加工工艺的确定。
最后,将各个零部件进行加工和装配,形成完整的冲压模具。
四、冲压模具的应用冲压模具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航空航天等行业。
在汽车制造业中,冲压模具被广泛用于汽车车身、车门、车窗等零部件的生产。
在家电制造业中,冲压模具被用于冰箱、洗衣机、空调机壳等产品的制造。
在电子行业中,冲压模具则被用于手机、电脑等产品的制造。
冲压模具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通过合理的模具设计和制作工艺,可以实现高效、精确的冲压加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竞争力。
总结:冲压模具是冲压加工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通过上下模的运动,将金属材料加工成所需的零部件或产品。
冲压模具根据冲压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冲裁模、弯曲模和拉伸模等。
冲压模具的制作工艺包括设计、加工和装配等步骤。
冲压模具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等行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合理的模具设计和制作工艺,可以实现高效、精确的冲压加工,为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第⼆章冲压成形⼯艺及模具第⼆章冲压成形⼯艺及模具第⼀节冲压模具基础知识⼀、冲压技术的发展概况在⽣产中,常见的⾦属加⼯⽅法包括铸造、焊接、热处理、⾦属切削加⼯、⾦属塑性加⼯、特种加⼯等。
冲压加⼯⼜称板料冲压,是⾦属塑性加⼯⽅法中的⼀种,指在室温下,利⽤安装在压⼒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使其产⽣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获得所需零件的加⼯⽅法。
冲压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
那时,我国已开始采⽤冲压模具制造铜器。
⼆⼗世纪⼆⼗年代,⾦属制品、玩具及⼩五⾦⾏业开始采⽤冲床、压机等简易机械设备及落料、冲孔⽤的“⼑⼝模⼦”和⽤于⾦属拉伸的“坞⼯模⼦”等模具加⼯产品⽑坯及某些零部件。
当时的模具除使⽤少量简陋的通⽤设备外,仍以⼿⼯加⼯为主,故精度不⾼、损坏率⼤,各⼚所使⽤的冲压设备功率较⼩,多处于⼿扳脚踏阶段。
五⼗年代初期,长春第⼀汽车制造⼚建⽴了国内第⼀个冲模车间,并于1958年开始制造汽车覆盖件模具。
从六⼗年代开始,冲压模具已经从原来的单落料模具和单冲孔模具发展为落料、冲孔复合模。
随着冲压模架及模具标准件的出现,热处理技术的进步及检测⼿段的⽇趋完善,冲压模具的使⽤寿命⽐从前提⾼了5~7倍。
在这⼀时期,成型磨削、电⽕花及线切割机床相继应⽤于模具制造业,使得冲压模具的制作⼯艺有了新的发展和飞跃。
七⼗年代以后,斜度线切割机的出现取代了冲压模具传统的制作⼯艺,降低了模具的表⾯粗糙度,将模具的加⼯精度提⾼的0.01mm左右。
近年来,我国冲压模具技术⽔平突飞猛进。
当前,⼀些⼚家可以⽣产单套重量达50吨以上的⼤型冲压模具。
精度达到1~2µm,寿命超过2亿次的多⼯位级进模也有多家企业能够⽣产。
表⾯粗糙度达到Ra1.5µm的精冲模、直径超过300mm的⼤尺⼨精冲模及中厚板精冲模在国内也已达到相当⾼的⽔平。
迄今为⽌,我国的冲压技术已经⼴泛应⽤于军⼯、机械、农机、电⼦、信息、铁道、邮电、交通、化⼯、医疗器具、家⽤电器及轻⼯、航空航天等领域。
冲压模具结构基础知识讲解冲压模具是在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工具。
冲压模具的结构被广泛认为是冲压加工的核心技术之一。
本文将从冲压模具的结构基础知识入手,深入讲解冲压模具的结构组成和相关知识。
一、冲压模具的定义冲压模具是指用于将一定形状的金属材料在冲压机上施加力量并引导其变形,最终制成所需的零部件的一种特定工具。
二、冲压模具的组成1. 上模上模是指冲压模具的上半部分,也称为压模。
上模通常是由上模底板、上模腔、上模柱等部分组成,上模底板的用途是作为上模的支撑,而上模腔和上模柱则用于构造零部件所需的形状。
2. 下模下模是指冲压模具的下半部分,也称为底模。
下模通常是由下模底板、下模腔、下模柱等部分组成。
下模底板是底模的重要支撑部分,下模腔和下模柱则用于构造零部件所需的形状。
通常情况下,下模的形状应与上模保持对称,并且在冲压过程中,下模应用于阻止零件向下运动,从而获得所需的形状。
3. 引导部件引导部件是指用于定位和保持下模和上模之间正确的位置和方向的部件(例如顶针、引导柱等)。
其作用是避免在冲压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摩擦和冲击,从而确保零件的尺寸精度和几何形状。
4. 压紧机构压紧机构通常是由螺杆、压力板等部分组成,用于将上模和下模固定在一起,在冲压过程中施加一定的压力,从而达到所需的形状。
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需要对压紧机构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安排,以满足生产的不同需求。
5. 导向机构导向机构指的是用于控制模具上下移动的机构,通常由导向柱、导套等部分组成。
其作用是确保上模和下模之间的准确对位,从而避免在冲压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移动和偏差。
三、冲压模具的应用领域冲压模具在现代工业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在大批量生产中使用。
在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制造、五金制品等领域,都需要使用冲压模具。
诸如汽车车身、家用电器、五金机械零件等大型生产都需要广泛使用冲压模具。
四、冲压模具的设计及制造冲压模具制造需要依据零件的尺寸、形状和数量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