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73025—2013《婴幼儿针织服饰》新旧标准对比
- 格式:ppt
- 大小:133.50 KB
- 文档页数:1
浅析现行婴幼儿服装及产品标准的要求作者:孙淇慧孙峰来源:《中国纤检》2018年第01期摘要:概述了婴幼儿服装及产品的现行标准对各方指标的考核要求,通过对标准的剖析以进一步规范婴幼儿产品市场,对企业生产者、市场监督者及广大消费者提出了建议,以便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安全技术规范;婴幼儿针织服饰;机织婴幼儿服装;机织婴幼儿床上用品1 引言近年来,中国婴幼儿服装通过几年的发展,其市场占有率不容小觑,其发展速度远远高于服装整体的发展速度。
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人民的消费水平;二是由于1979年开始,中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迅速转变为“一胎化”,自此独生子女受到了众星捧月般的多重关爱,再加之文化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优生优育的育儿观念,婴幼儿产品的质量更加受到重视。
如今,这些独生子女基本都已经到了孕育下一代的年龄,自2013年局部开放二胎政策到2016年元旦的全面放开两孩政策,此批“80后”和“90后”中生育二孩的占比很大,质与量的双重作用大大提高了需求,促进了婴幼儿服装市场的发展。
与成人服装相比,我国童装行业起步较晚,尚处于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也很多,例如甲醛等有害物质的超标,纤维含量标识造假和不规范等,因此如何促进婴幼儿服装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以下我将结合现行的相关婴幼儿服装及产品的几大标准做具体阐述。
2 现行标准的概论及适用范围现行的标准主要有2015年5月发布的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它是一份对婴童装的强制性安全标准。
2008年4月发布的FZ/T 81014—2008《婴幼儿服装》和2016年12月发布的GB/T 33271—2016《机织婴幼儿服装》,这两份标准适用于以纺织机织物为主要面料生产的婴幼儿服装及套件,包括机织物为主要面料生产的婴幼儿帽子、手套、袜子、围兜等产品。
2013年10月发布的FZ/T 73025—2013《婴幼儿针织服饰》,它适用于针织面料为主料加工制成的婴幼儿针织服饰。
4隶体屈枚2021年第2期仪器与检测针织休闲服装新旧标准解读于菲,于立莹(绍兴方圆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绍兴312030)摘要:为了理解和执行好FZ/T73020-2019«针织休闲服装》标准,文章对比了FZ/T73020新旧标准的内容,分析了新旧标准的差异,指出了在执行新标准时需注意的问题,旨在帮助企业和检测机构深入理解和运用新标准,为准确判定产品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针织休闲服装;标准;解读中图分类号:TS10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3028(2021)02-0028-0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理念变化,FZ/T73020-2012«针织休闲服装》1](简称“旧标准”)虽对规范企业生产、提升服装质量和保障消费者权益等方面起到了推进作用,但因实施时间较长,致使标准中的内容要求已显滞后,不能适应针织休闲服装的发展现状.为此FZ/T73020-2019《针织休闲服装》2(简称“新标准”)于2020年7月1日实施.为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新标准”,本文从标准的适用范围、技术参数、质量要求等方面对新旧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为相关机构检测人员提供参考.1适用范围主要修订内容旧标准适用范围规定为“鉴定以纺织针织面料为主要材料制成的针织休闲服装的品质”1,新标准增加了“本标准不适用于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服装”内容2,这主要是因为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已于2016年实施,针对婴幼儿服装产品有着更为严格的强制性要求,对婴幼儿服饰产品质量可按FZ/T73025-2019«婴幼儿针织服饰》执行检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主要修订内容调整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新标准增加了GB/T收稿日期:2020-11-15第一作者简介:于菲(1982—),女,陕西宝鸡人,工程师.31127201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拼接互染色牢度》和GB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以GB/T298622013《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替代FZ/T01053-2007«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以GB/T8629-2017«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替代GB/T8629-2001《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将GB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改为最新版本.3号型标注方法主要修订内容服装号型按照GB/T6411《针织内衣规格尺寸系列》或GB/T1335服装号型规定执行,新标准中增加了“超出标准范围的号型按标准规定的跳档原则依次递增或递减”,使超出标准范围号型的设置有了方法依据.4要求主要修订内容要求部分由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两方面组成。
《婴幼儿针织服饰》 FZ/T 73025-2013目 录标准简介新旧版对比 展望新版《婴幼儿针织服装》简介2014年3月1日实施FZ/T 73025-2013《婴幼儿针织服饰》该标准规定了婴幼儿针织服饰产品的术语和定义、号型规格、要求、试验方法、判定规则、产品使用说明、包装、运输和贮存。
该标准适用于针织面料为主料加工制成的婴幼儿针织服饰,包括内衣(套)、外衣、睡衣、连身装、裤子、袜子、脚套、帽子、围兜、肚兜、手套、睡袋、包巾、床上用品等。
新旧版之对比与FZ/T 73025-200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详见附表:——调整了婴儿身高(见3.1.1,2006年版的3.1.1);——增加了可萃取重金属含量、燃烧性能、服用安全性、拼接互染项目(见4.2.1,2006年版的4.2.1);——增加了合格品等级(见4.2.1,2006年版的4.2.1);——调整了水洗尺寸变化率、耐皂洗的色牢度指标(见4.2.1,2006年版的4.2.1);——调整了缝纫强力要求(见4.2.1,2006年版的4.2.1);——调整了附件规定内容(见4.3.5.3,2006年版的4.3.5.3);——调整了缝制规定内容(见4.3.5.4,2006年版的4.3.5.4);——调整了使用说明内容(见第7章,2006年版的第7章)综上,新标准比旧标准在考核指标方面更为全面,技术要求、生产要求也有所提高,更加规范了企业的质量行为,充分保护婴幼儿的穿着健康安全。
新旧版对比——婴儿身高新版2013旧版2006年龄在36个月以内或身高100cm及以下年龄在36个月以内或身高104cm及以下身高100CM 以下新旧版对比—内在质量指标新版旧版纤维含量、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水洗尺寸变化率、缝纫强力、染色牢度(包括耐唾液、耐水、耐汗渍、耐洗、耐摩擦)、可萃取重金属含量、燃烧性能、服用安全性、拼接互染。
纤维含量、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水洗尺寸变化率、缝纫强力、染色牢度(包括耐唾液、耐水、耐汗渍、耐洗、耐摩擦)新版比旧版多了更多检测项目,加大了对婴幼儿服装质量的控制,以及重视服用安全性。
纤·标准论坛Fiber · Standard Forum1 引言FZ/T 73013—2017《针织泳装》[1](以下简称新标准)于2018年4月1日正式实施,替代了FZ/T 73013—2010《针织泳装》[2](以下简称旧标准)。
新标准在旧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增加了婴幼儿及儿童泳装应符合GB 31701的相关要求。
为了更好地理解执行此标准,本文采用对比的方法,对新旧标准的内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2 新标准的主要变化2.1 范围将旧标准“适用于鉴定氨纶与锦纶交织而成的经编、纬编针织泳装产品的品质”改为“适用于鉴定以针织物为主要面料生产的针织泳装产品品质”。
适用对象更加广泛,不局限于氨纶与锦纶交织而成的泳装产品。
以上修改,使新标准对适用范围表述得更加准确,也更加完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新标准中的标准多数都是无年代号引用的,表明它们若是有最新的版本均可采用;有部分是带有年代号的,表明它们仅限此版本采用。
新标准中删除了一项标准,增加了4项标准,修改了一项标准。
增加的标准GB/T 31127[3]、GB/T 14801[4]是新标准增加检测项目的依据,修改后的标准GB/T 29862[5]是原行业标准FZ/T 01053[6]升级后的国家标准。
2.3 要求新旧标准对产品的要求都是分为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
其中新标准的内在质量删除了“耐唾液色牢度”指标,“拼接互染程度”按GB/T 31127—2014的方法A规定执行,将旧标准的附录A删除;外观质量将“本身尺寸差异”改成了“对称部位尺寸差异”。
2.3.1 分等规定新标准仍沿用旧标准执行的“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3个等级和“按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检验结果最低一项评等”的原则。
新标准增加了“内在质量各项指标,以试验结果最低一项作为该批产品的评等依据”;“外观质量评等按表面疵点、规格尺寸偏差、本身尺寸差异、缝制规定的评等来决定。
在同一件产品上发现属于不同品等的外观疵点时,按最低品等疵点评定”;“在同一件产品上只允许有两个同等级的极限表面疵点,超过者应降一个等级”。
872020年 5月 中国纤检纤·标准论坛Fiber · Standard Forum针织婴幼儿服饰标准FZ/T 73025最早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针织品分会归口,首个版本为FZ/T 73025—2006,2013年10月17日发布更新第二版,如今,时隔6年左右,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加之婴幼儿的特殊性,人们对婴幼儿产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安全方面有了更大的提高,因此,FZ/T 73025—2019《婴幼儿针织服饰》将代替2013版于2020年7月1日实施。
本文对最近两个版本标准的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号型及规格、内在质量、外观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供广大消费者及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1 适用范围FZ/T 73025—2019《婴幼儿针织服饰》(以下简称“新版”)和FZ/T 73025—2013《婴幼儿针织服饰》(以下简称“旧版”)在适用范围表述上措辞有些变化,新版将旧版中“以针织面料为主料加工制成的婴幼儿针织服饰”修改为“以针织面料为主加工制成的婴幼儿针织服饰”,同时,将“肚围”修改为“肚兜”“围兜”修改为“围嘴”,增加了“围裙”“包被”等名词,这些术语和T/CNTAC 1—2018《GB 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实施指南》相统一。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新版中的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了补充完善,使得标准内容更加合理完整。
3 术语和定义新版中将“婴幼儿针织服饰产品”改为“婴幼儿针织服饰”,其中英译也将“a d o r n m e n t ”改为“accessories ”,对术语的解释也更加详细,将婴幼儿针织服饰分为服装类和非服装类。
其中,将肚兜作为服装产FZ/T 73025《婴幼儿针织服饰》新旧标准对比Comparison of New and Old Standards of FZ/T 73025 KnittedGarment and Adornment for Infants文/王楷艳 顾海燕摘要本文对FZ/T 73025《婴幼儿针织服饰》2019版与FZ/T 73025《婴幼儿针织服饰》2013版的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号型及规格、内在质量、外观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供广大消费者及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FZT73045―2013《针织儿童服装》标准解读儿童是我们祖国的花朵,是未来事业的接班人,儿童服装的美观、舒适性及安全性就必须得到各方的关注和重视,提升儿童服装的质量,维护儿童的健康安全,是我们整个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为了规范针织儿童服装市场、更好地指导服装企业的生产和保护消费者权益,国家于2013年10月17日发布了FZ/T 73045―2013《针织儿童服装》标准,并于2014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该标准在适用范围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在技术指标、检验方法等方面着重于消费者的服用安全性能,符合生产生活实际,有利于引导各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针织面料为主要材料制成的3岁(身高100cm)以上14岁以下儿童穿着的针织服装。
不适用于针织棉服装、针织羽绒服装。
2 质量要求要求分为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
内在质量包括顶破强力、起球、透湿率、水洗尺寸变化率及水洗后扭曲率和洗后外观质量,耐皂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光色牢度,耐光、汗复合色牢度,印(烫)、绣花耐皂洗色牢度,印(烫)、绣花耐摩擦色牢度,拼接互染程度,纤维含量,甲醛含量,pH值,异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服用安全性等项指标。
外观质量包括表面疵点、规格尺寸偏差、对称部位尺寸差异、缝制规定等项指标。
该标准的质量等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这样就能满足各企业不同产品的需求。
质量定等:内在质量按批(交货批)评等,外观质量按件评等,两者结合以最低等级定等。
内在质量要求见表1。
内在质量各项指标以检验结果最低一项作为该批产品的评等依据。
纤维含量结合公定回潮率,按FZ/T 01053规定执行。
甲醛含量、pH值、异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按GB 18401规定执行。
起球只考核正面,本意是考核产品的外观,而非舒适度,如果企业对产品的要求较高,完全可以对反面也进行考核(方法和指标可按照正面),这一点,对于消费者是极为有利的。
纤·标准论坛Fiber · Standard Forum1 引言FZ/T 73025—2013[1](以下简称新标准)2014年3月1日正式实施,它代替了FZ/T 73025—2006[2](以下简称旧标准)。
新标准是产品质量与消费质量提升的体现,不仅更明确地规范和细化了婴幼儿针织服饰的外观性能要求,充实和完善了成品外观质量的评等规定,也顺应时代的发展,增补了一些新的要求和检测项目。
为了方便童装企业和检验机构在服装生产和检验过程中参考和执行好新的标准,本文采用了对比、总结的方法简述新标准与旧标准在外观方面的变化与特点。
2 关于婴幼儿针织服饰新旧标准外观考核方面的对比2.1 结构与特点新标准在内容上仍然采用了现行婴幼儿服饰的基本结构,调整了外观规范性引用文件、婴幼儿身高、附件及缝制规定的内容。
增加了合格品等级。
为企业在生产款式、品类设计、质量掌控等方面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与销售市场。
2.2 适用范围旧标准的适用范围是年龄在36个月以内或身高100cm 及以下的婴幼儿使用的针织用品。
而新标准是年龄在36个月以内或身高100cm及以下的婴幼儿使用的针织服饰用品。
明确细化了婴幼儿的身高为100cm,详细指出的是婴幼儿使用的针织服饰用品,名称更加准确与严谨。
新标准规定,为检测检验机构在婴幼儿针织服饰检测使用说明与外观质量方面更为科学,更为规范化。
2.3 产品号型与规格新旧标准这一项内容基本没有变化,都是婴幼儿针织服饰(内衣、外衣、连身装、睡衣等)号型按GB/T 6411或GB/T 1335.3执行。
其他产品标注主要部位规格,参照相应标准或由生产企业自行设计。
2.4 内容与分等规定新旧标准外观质量都是包括了表面疵点、规格尺寸偏差、本身尺寸差异、使用附属材料及缝制规定等指标。
浅谈《婴幼儿针织服饰》新旧标准外观质量的比较A Comparison of Appearance and Quality between the New and Old Standards for Knitted Garment and Adernment for Infant文/吴金花摘要:对FZ/T 《婴幼儿针织服饰》新旧标准中对外观质量的考核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新旧标准使用说明的要求进行比较。
婴童纺织品标准频出台,质量要求全面提升婴幼儿童的服装质量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针对其质量控制,我国制定了很多专门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婴童服装由于受众对象的特殊性,其各项指标都比成人服装要严格。
然而,从质监部门的抽检来看,其质量并不能让人放心。
企业要提高质量,就要了解标准,本期小编整理分析了有关婴童纺织品的相关标准,以期帮助企业在选择标准和使用标准的时候提供参考。
强制性标准发布:婴童纺织品考核更加全面严格今年的儿童节,我国的婴幼儿和儿童将迎来针对他们所使用的纺织品的强制性标准――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的实施。
标准参考了国际上的技术法规,其严格程度甚至高于发达国家,对我国的童装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标准的适用范围是婴童年龄为36个月及3到14岁。
在内容和要求上与GB 18401对应,同时又专门针对婴童服装做了特别的要求。
具体内容有:(1)标准将童装安全技术类别分为A、B、C三类。
A类最佳,B类次之,C类是基本要求。
与GB 18401的安全技术类别是一一对应关系。
婴幼儿纺织产品(适用于<36个月范围)应符合A类要求。
直接接触皮肤的儿童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B类要求,非直接接触皮肤的儿童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C类要求。
(2)在化学安全方面,针对有涂层或印花的纺织品,增加了6种增塑剂和铅、镉2种重金属的限量要求:DEHP、DBP、BBP≤0.1%,DINP、DIDP、DNOP≤0.1%,铅含量≤90mg/kg,镉含量≤100mg/kg。
标准还增加了燃烧性能要求。
但注明婴幼儿纺织产品不建议进行阻燃整理,如有则需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3)在机械安全方面,标准对儿童服装头颈、肩部、腰部等不同部位绳带做出详细规定,要求婴幼儿及7岁以下儿童服装头颈部不允许存在任何绳带;标准对纺织附件也做出了规定,要求附件应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力,且不应存在锐利尖端和边缘。
该标准适用范围是婴幼儿及儿童的纺织产品,不包括毛绒玩具、布艺手工艺品、一次性卫生用品、手提箱、背包、雨伞、地毯、专业体育用服等方面。
羽绒服新老标准的差异1、修改了范围增加了以羽绒为主要填充物。
2、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增加了下列标准:(1)GB/T5713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2)GB/T17592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3)GB/T18132 丝绸服装(4)GB18401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5)GB/T22702 儿童上衣拉带安全规格(6)GB/T22705 童装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7)GB/T23344 纺织品 4-氨基偶氮苯的测定(8)FZ/T01053 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9)FZ/T80004 服装成品出厂检验规则(10)FZ/T81014 婴幼儿服装删除了下列标准(1)GB/T3923.1-1997 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2)GB/T5453-1997 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3)FZ/T20019-1999 毛机织物缝口脱开程度试验方法(4)FZ/T80001 水洗羽毛羽绒试验方法(5)FZ/T81002 水洗羽毛羽绒3、增加了术语和定义在FZ/T81002 《水洗羽毛羽绒》标准术语上增加了“婴幼儿服装”的术语和定义。
4、要求(1)补充使用说明的内容:要标注填充物的名称、含绒量和充绒量(耐久性标签)。
(2)增加了羽绒填充物的内容:增加了绒子含量和残脂率,并规定了当耗氧量≤10mg/100g 时,不考核微生物指标。
(3)增加了色差的内容:增加了下裆缝的色差规定,原标准只规定袖缝和摆缝的色差。
(4)修改外观疵点的要求:新标准统一为面料,疵点规定一个表,疵点名称改动,对疵点的程度有规定说明。
旧标准分棉布、涤棉面料和尼丝纺面料。
(5)提供了针距密度中锁线钉扣细线的说明。
(6)增加了理化性能指标:a、甲醛、pH值:旧标准规定:甲醛≤300mg/kg,pH值4.0~9.0,新标准按GB18401类别执行。
B、增加了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考核C、色牢度:新标准色牢度按面料、里料分别考核;新标准增加了耐水色牢度的考核指标。
针织休闲服新旧标准摘要:本文对新旧针织休闲服装标准进行比较和分析,对针织休闲服标准中相关检测项目、标识、判定等考核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指出了新针织休闲服标准在考核项目、细节等方面更加完善和进步。
同时在探讨新旧针织休闲服装标准的基础上,对目前针织休闲服装在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以期望对控制针织休闲服装的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针织休闲服;纺织标准;探讨;建议1前言针织休闲服因其独特的款式和造型成为社会上广受欢迎的一种服饰,它穿着舒适、适体、自然,几乎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类服装。
然而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追求舒适、时尚成为流行趋势,人们对针织休闲服的款式、价格、质量、舒适程度、所用材料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针织休闲服的纺织标准也必须进行适当的改变。
新的针织休闲服标准FZ/T73020?2012《针织休闲服》[1]已经于2012年12月28日发布,并将于2013年6月1日实施,本文对《针织休闲服》的新、旧标准内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列出了两个标准的主要不同点,以供探讨。
2主要内容2.1结构和特点新标准仍采用现行针织服装标准的基本结构,规定了针织休闲服装的适用范围、产品型号、要求、试验方法、判定原则、产品使用说明、包装、运输和贮存,并在附录中规定了拼接互染程度的试验方法。
新标准比较显著的特点是更注重理化*能的考核。
不仅兼顾了GB18401的实施,同时不同程度地收严和增加了相应的指标,提高了产品的品质,体现了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更加适应市场需求。
2.2主要变化2.2.1规范*引用文件不同首先,新标准中的标准基本都是无年代号引用的,即所引用的标准为最新版本;其次,新标准引用了旧标准颁布后陆续发布的普遍*适用标准(见表1);再次,新标准增加了新增项目的引用标准(见表2)。
2.2.2产品的标识要求新标准根据GB18401对服装产品使用说明的要求,在使用说明中补充了安全技术类别的标识要求,体现了与现行国家纺织品强制*要求的一致*。
《婴幼儿针织服饰》和《针织儿童服装》标准比较作者:邢月改来源:《中国纤检》2015年第08期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新标准FZ/T 73025—2013《婴幼儿针织服饰》和FZ/T 73045—2013《针织儿童服装》两个行业标准之间的差异,并对相关服装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婴幼儿针织服饰;针织儿童服装;适用范围;质量要求;差异笔者在日常检测工作中发现,有的产品号型标注为110/52,产品执行标准为FZ/T 73025—2013《婴幼儿针织服饰》,这样的标识是不规范还是正确?关于 FZ/T 73025—2013《婴幼儿针织服饰》标准和FZ/T 73045—2013《针织儿童服装》标准的适用范围的描述,笔者认为,这两个独立的标准都属于针织服装类产品标准,且穿着对象(适用范围)是以年龄或身高来区分的,因此,这两个标准在适用范围方面有一部分重叠,可能会给相关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一些困扰。
现将这两个标准在适用范围、质量要求两方面做以下详细比较,希望能对相关生产企业和消费者起到一些指导作用。
1 适用范围FZ/T 73025—2013《婴幼儿针织服饰》标准适用于针织面料为主料加工制成的婴幼儿针织服饰(年龄在36个月以内或身高100cm及以下的婴幼儿使用的针织服饰用品)。
FZ/T 73045—2013《针织儿童服装》标准适用于针织面料为主要材料制成的3岁(身高100cm)以上14岁以下儿童穿着的针织服装。
由以上表述可以看出,以年龄或身高作为标准适用范围的评定依据,界限有些模糊不清。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针对边缘化群体即年龄在36个月以内且身高100cm以上的婴幼儿群体(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对下一代的特别关注,这一群体的数量不容忽视),哪种产品标准更适合呢?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对这两个标准的质量要求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对比,具体如下:2 质量要求FZ/T 73025—2013《婴幼儿针织服饰》标准中质量要求分为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
包X Q李慧,郑少明:FZ/T73025—2019《婴幼儿针织服饰》新标准解读FZ/T73025—2019《婴幼儿针织服饰》新标准解读李慧,郑少明(福建省纤维检验中心,福建福州350026)摘要:文章对FZ/T73025—2019《婴幼儿针织服饰》新标准进行了解读,并将其与FZ/T73025—2013《婴幼儿针织服饰》标准进行了对比。
详细介绍了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使用说明和包装等指标,为企业合理把控产品质量和检测机构对婴幼儿针织服饰的检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婴幼儿针织服饰;标准;比较doi:10.3969/j.i ss n.1007-550X.2020.10.010中图分类号:TS941.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50X(2020)10-0049-03婴幼儿的皮肤比较娇嫩,自身抵抗力弱,自我保护能力还没有形成,是重点保护对象,若服装质量不过关,含有有害物质,婴幼儿在穿着过程中会有感染的风险,因此婴幼儿服装的安全健康性能问题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FZ/T73025《婴幼儿针织服饰》标准从婴幼儿针织服饰的原材料、生产和使用等多方面考虑其产品质量和穿着安全性,确保婴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得到有效的保障[1]。
随着行业的发展,对婴幼儿服装安全舒适性能要求进一步提高,婴幼儿针织服饰的标准也进行了更新。
FZ/T73025—2019《婴幼儿针织服饰》(以下简称“新标准”)于2019-12-24发布,2020-07-01实施,代替FZ/T 73025—2013《婴幼儿针织服饰》(以下简称“旧标准”),对新旧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其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1范围新标准修改了适用范围,增加了婴幼儿常用产品肚兜、围嘴、围裙、包被,涵盖范围更广。
2规范性引用文件新标准删除了已经作废或者重复的标准,除了增加引用一些新增项目需要引入的方法标准,重要的是增加引用了GB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在安全性能防面做出修改和补充,使新标准与之保持一致。
-《标准》内容参考这些规定给宝宝买衣服金属量化指标:《标准》规定婴幼儿服装服饰中的可萃取重金属含量中,砷含量不得超过每千克0.2毫克,铜不得超过每千克25毫克,最受家长们关注的甲醛含量必须小于或等于每千克20毫克。
pH值:考虑到婴幼儿的肌肤比成人娇嫩,因此国家标准将pH值限定在4.0至7.5之间,并禁用可分解芳香胺染料,不得存在异味。
不可干洗:《标准》特别强调,因干洗剂中可能含有刺激婴幼儿皮肤的物质,婴幼儿服装必须在标识上注明“不可干洗”。
其他要求:1.领口、帽边不允许使用绳带,成品上的绳带外露长度不得超过14厘米;2.印花部位不允许含有可掉落粉末和颗粒;3.绣花或手工缝制装饰物不允许有闪光片和颗粒状珠子或可触及性锐利边缘及尖端的物质;4.婴幼儿套头衫领圈展开(周长)尺寸不得小于52厘米;5.拉链及金属附件、纽扣、装饰扣应无毛刺、无可触及性锐利边缘、无可触及性锐利尖端及其他残疵等等。
-《标准》出台原因市场婴幼儿服装质量问题多据悉,婴幼儿服装标准的制定出台,与近年来各地婴幼儿服装抽检不合格的背景有关。
专家介绍说,目前市场上婴幼儿服装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纤维含量不足、PH值超标、甲醛含量超标等。
今年5月28日,西安市场婴幼儿服装质量抽查结果显示,近4成服装质量不达标,标识和纤维含量是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不合格的衣服孩子穿在身上透气性能减弱,舒适感变差。
婴幼儿服装质量堪忧几乎是国内各地都普遍存在的问题。
2007年6月,天津市质监局专项抽查显示儿童服装合格率为60%%,问题包括成分含量、甲醛含量不合格。
广州、上海等地也都存在同样的问题。
-相关提醒遇到劣质服装可举报“以前,婴幼儿服装标准和学生服的标准在一起,现在单独制定了一个新的强制性标准,在安全和舒适度上要求更高”,省纤维质检局副局长贠秀琴介绍说。
贠秀琴还表示,《婴幼儿服装标准》正式实施后,所有新生产的婴幼儿服装必须要达到标准的要求,如果在市场上遇到劣质的、标识不全的婴幼儿服装,家长可以向质检部门举报,依法进行查处。
《针织泳装》新旧标准对比分析
王永华;姜利利
【期刊名称】《中国纤检》
【年(卷),期】2018(0)9
【摘要】本文以FZ/T 73013-2017和FZ/T 73013-2010进行对比解读、分析,让广大针织泳装生产企业了解新旧标准的差异,以及需要注意的具体细节,方便企业及早适用新标准的变化,便于组织生产.
【总页数】2页(P108-109)
【作者】王永华;姜利利
【作者单位】宿迁市纤维检验所;宿迁市纤维检验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FZ/T73032《针织牛仔服装》新旧标准对比分析 [J], 佟井文
2.《针织泳装》新旧标准之比较 [J], 刘琳
3.FZ/T 73032《针织牛仔服装》新旧标准对比分析 [J], 佟井文
4.针织保暖内衣新旧标准对比分析 [J], 倪冰选;万翠云;朱国权
5.《针织保暖内衣》新旧标准对比分析 [J], 游城;王高勇;李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