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流电路和分压电路
- 格式:docx
- 大小:207.25 KB
- 文档页数:9
限流和分压电路的选取[整理]
1.分压电路
分压电路通常用来将一个电压分成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电压值。
在选择分压电路时,需要考虑各个电阻器的参数,如电阻值、功率、精度、温度稳定性等,以及所需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参数。
此外,还需要考虑电路的实际应用环境下所需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等因素。
2.限流电路
限流电路通常用于保护电路和设备,以避免因过流而受到损坏。
在选择限流电路时,需要考虑所需的电流范围、保护时间、可靠性和成本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电路的响应时间、功耗、分辨率和精度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注意电路的负载特性和可操作性,以便进行操作和维护。
3.综合因素
在选择分压电路或限流电路时,还需要考虑各种参数和指标的综合因素,以确保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例如,如果想要实现高精度和高稳定性,需要选择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分压电路或限流电路。
如果需要实现多电平输出,需要选择多输出的分压电路。
同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安装空间、功耗、成本和可靠性等因素。
第15讲分压电路与限流电路的选择技巧【技巧点拨】1、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比较限流式分压式电路组成调压范围ER xR+R x~E(不计电源内阻)0~E(不计电源内阻)适用情况负载电阻的阻值R x与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R相差不多,或R稍大,且电压、电流变化不要求从零调起(1)要求负载上电压或电流变化范围较大,且从零开始连续可调(2)负载电阻的阻值R x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R2.分压电路和限流电路的选择技巧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从减小电能损耗的角度,变阻器通常选用限流接法,但在以下情况下选用分压接法:(1)若采用限流接法时,如果电路中的最小电流大于被测电阻的额定电流或所给电表的量程时,必须选用分压接法。
(2)滑动变阻器的全电阻远小于被测电阻,而实验要求电压变化范围较大时,必须选用分压接法。
(3)实验中要求电压从零开始并且连续变化时必须采用分压接法。
【对点题组】1.关于下列甲、乙电路图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滑动变阻器R0属分压接法B.甲图中电阻R两端的电压能从零开始调节C.乙图中滑动变阻器R0属限流接法D.乙图中电阻R两端的电压能从零开始调节2.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待测电阻只有几欧,给定的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在0~20Ω范围内连续可变,那么在测金属丝的电阻时,应选电路图中的____(填“A、B、C、D”代号)。
在上述选定的电路中使用滑动变阻器R的接法在电路中起________(填“限流”或“分压”)作用。
A.电路A B.电路B C.电路C D.电路D3.在探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实验中,所用器材有:灯泡L、量程恰当的电流表A和电压表V、直流电源E、滑动变阻器R、电键S等,要求灯泡两端电压从0开始变化.(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采用________接法(填“分压”或“限流”).(2)某同学已连接如图所示的电路,在连接最后一根导线的c端到直流电源正极之前,请指出其中仅有的2个不当之处,并说明如何改正.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中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待测电阻R X,(约100Ω);②直流毫安表(量程0~20mA,内阻约50Ω);③直流电压表(量程0~3V,内阻约5kΩ);④直流电源(输出电压3V,内阻可不计);⑤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5Ω,允许最大电流lA);⑥电键一个,导线若干条。
分压电路与限流电路有什么不同?怎样选择?[思路分析]如何选择分压与分流电路呢?如果实验中要求被测元件的电压是从零伏调起的,或者是要求电压调节范围较大的情况,就应该选择分压电路,其分压电阻尽量选择阻值较小并且允许电流较大的滑线变阻器。
如果没有上述电压的限制,分压电路与限流电路都可以的情况下,应该首选限流电路。
答:为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或被测电阻中的电流强度),常用滑动变阻器与电源的连接有两种不同的形式:如上图所示,图中甲为限流接法,图中乙为分压接法。
这两种接法区别之处是:(1)L彼测电阻R上的电压调节范围不同.当滑动触头P由移动过程中(电源内阻不计).被测电阻两端电压调节的范围,图甲为,图乙为。
(2)对被测电阻R上的电流强度的控制情况有区别.对于图甲有,当时,调节的大小可使通过被测电阻的电流有明显变化,但当时,无沦怎样改变的大小,也不会使通过R 的电流有明显变化,可见,只有在(或两者相差不多)的情况下,改变变阻器的触头的位置才会使电阻R上的电流有明显变化,从而起到对电阻R上的电流的控制作用。
但对于图乙中,不管电阻R的大小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触头位置都可以使通过被测电阻R的电流由0变到,通过被测电阻R的电流有明显变化。
(3)从电能损耗方面分析图甲比图乙要小,且图甲具有电源负担轻、电路连接简便等优点。
综合上述,可得到如下结论:(1)若需要被测电阻R两端电压变化范围较大,或需要从零开始连读可调电压,应选图乙的分压电路;(2)若采用限流电路时,如果电路中最小电流大于或等于被测电阻R的额定电流,必须采用分压电路;(3)当时,为使被测电阻中电流有明显变化,也应选分压电路;(4)当时(或两者相差不多),虽然两种电路都可以对负载电流有明显的调节和控制.或两种电路都满足实验要求时.但图甲的限流电路具有节省电能、电源负担轻、电路连接简便等优点,应选图甲的限流电路较好。
分压式和限流式分压法和限流法的区别1、都是变阻器与“电表——待测电阻”系统之间的连接方式。
分压是变相的并联,限流是串联。
分压测量范围广,更常用;限流可以保护元件,一般需要计算。
所谓限流就是由于电阻的增大,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回路的电流减小;由于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以及与通过其的电流的乘积,即为其两端的电压。
2、分压,电压的变化范围是0-E(滑动变阻器的两端接电源的正负极,滑片接一条支路,也就并联在电路中)。
限流,电压的变化范围是X-E(也就是不能调处0电压,这个是一端不接,也就是只连接两根导线,串联在电路中)。
3、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法是串联在电路中的。
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法是并联在电路中的。
4、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法的电压可从零开始调节,而限流法不能从零开始调节(即分压法比限流法的可调节范围大)。
限流5、限流法消耗的功率比分压法少。
分压式与限流式的特点1.待测电阻上电压的调节范围不同设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
在限流式连接中,待测电阻Rx上的电压调节范围为RxE/(Rx+Rp)-E(Rp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在分压式连接中,Rx上的电压调节范围为0-E。
可见分压式连接中电压调节范围比限流式大。
2.待测电阻上电流的调节范围不同设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
在限流式连接中,流过待测电阻Rx上的电流调节范围为E/(Rx+Rp)-E/Rx。
在分压式连接中,流过Rx的电流调节范围为0-E/Rx。
可见分压式连接中电流调节范围比限流式大。
从上面两点可以看出:限流电路的调节范围与Rp有关。
在电源电压E和待测电阻的电阻Rx一定时,Rp越大,用电器上电压和电流的调节范围也越大;当Rp比Rx小得多时,用电器上的电压和电流的调节范围都很小。
而分压式接法的电压和电流的调节范围与滑动变阻器Rp无关。
3.电路消耗的功率不同在分压式连接中,干路电流大,电源消耗电功率大。
而在限流式连接中,干路电流小,电源消耗电功率小。
分压电路和限流电路原理分压电路和限流电路分别是电路中常用的两种技术,用于调节电压和电流的大小。
本文将从原理、设计和应用等方面对这两种电路进行阐述,旨在让读者全面了解它们并能够灵活运用。
分压电路原理分压电路顾名思义是用来分压电压的电路,常用于降低电压,即把高电压分出一部分用作低电压电路。
它利用电阻器将输入电压分成两部分,实现电压的降低。
在一个分压电路中,它包含两个电阻,一个电阻为 R1,另一个为R2。
输入电压为 V1,输出电压为 V2。
则按照欧姆定律,电路中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分别是:I1 = V1 / R1,I2 = V2 / R2由于电流守恒定律,I1 = I2 + I3(I3 为连接电路的电流),因此:V1 / R1 = V2 / R2 + I3可得:V2 = V1 x R2 / (R1 + R2)从上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当 R2 近似等于 R1 时,V2 接近于 V1 的一半。
这也就是常见的二分压缩电路。
而在一些特定场合,分压的比例可以是 1:3,1:4 或者是 1:9 等。
限流电路原理限流电路是一种限制电路中电流大小的方法,在电路中产生一个稳定恒定的电流。
通常是使用电阻来控制电流的大小,以达到对电路的保护的作用。
电子元件的损坏常常是由电流过大造成的,限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能够有效地保护元件。
在一个限流电路中,它包含两个电阻,一个变阻器为 R1,一个恒流源为 I1。
当电路被连接上电源时,变阻器的电阻值越大,电流就越小。
而反之,当电路的负载电阻变小的时候,恒流源就有可能输出更大的电流。
因此,限流电路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电阻和恒流源,电阻的值越低,恒流源输出的电流就越大。
应用分压电路用于调节电压,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路中。
例如,在通信设备里,将高电压降低到低电压,作为接口部分控制处理器的输入电压;在电源适配器中,提供所需的恒定的低电压输出。
限流电路不仅可以在电路中限制电流大小,还可以利用差分放大电路对电路进行检测和保护。
分压式和限流式口诀一、分压式和限流式的含义:分压式: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就是在电路中并联接入滑动变阻器。
限流式: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就是在电路中串联接入滑动变阻器。
二、分压式和限流式的作用:分压式这种接法的作用是电压可以由0变化到电源输出电压,调节范围广。
限流式这种接法的作用是耗电较少,比较节能。
三、分压式和限流式的区别:1、限流接法起限流、降压作用,分压接法起分压、分流的作用。
2、限流接法时,负载电压、电流调节范围比分压电路小。
在同样的负载电压下,电路消耗功率比分压电路小。
3、要使某部分电路的电压或电流从零开始连续调节,只有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的电路才能满足(如测定导体的伏安特性、校对改装后的电表等电路)4、如果实验所提供的电压表、电流表量程或电阻元件允许最大电流较小,采用限流接法时,无论怎样调节,电路中实际电流(电压)都会超过电表量程或电阻元件允许的最大电流(电压)。
为了保证电表和电阻元件免受损坏,必须采用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连接电路.。
5、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若所用的变阻器阻值小于待测电阻阻值,若采用限流接法时,即使变阻器触头从一端滑至另一端,待测电阻上的电流(电压)变化小。
这不利于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或用图像法处理数据,为了变阻器远小于待测电阻阻值的情况下能大范围地调节待测电阻上的电流(电压),应选择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
6、测量时电路电流(电压)没须要求从零开始连续调节,只是小范围内测量,且负载电阻R接近或小于滑动变阻器电阻R0,采用滑动变阻器限流接法。
7、电源的放电电流或滑动变阻器的额定电流太小,不能满足分压接法的要求,应采用滑动变阻器限流接法。
8、没有很高的要求,仅从安全性和精确性角度分析两者无可采用时可考虑安装简便和节能因素采用滑动变阻器限流接法。
高中物理限流分压口诀
串联选限流,并联选分压;遇限流用分压,遇分压用限流。
这个口诀的意思是,在串联电路中,如果只有一个电阻,则应该选用限流电路;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阻,则应该选用分压电路。
在并联电路中,如果只有一个电阻,则应该选用分压电路;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阻,则应该选用限流电路。
限流电路指的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值,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而分压电路指的是通过调节开关的状态,来控制电路中的电压大小。
三、两种连接方式的选取(来自04)在负载电流要求相同的情况下,限流电路中干路电流比分压电路中的干路电流更小,所以限流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率较小,电源消耗的电能就较小,这说明限流具有节能的优点。
在实际电路设计时应视实验要求灵活选取分压电路或限流电路。
(一)分压电路的选取1.若实验要求某部分电路的电压变化范围较大.或要求某部分电路的电流或电压从零开始连续可调.或要求多测几组I、U数据,则必须将滑动变阻器接成分压电路。
例1:测定小灯泡“6V,3W”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实验中灯泡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连续可调。
供选择的器材有:电压表V,(量程6V,内阻20kD,),电流表A.(量程3A,内阻0.2Q),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lfl),变阻器R,(0~100fl,0.5A),变阻器R,(0~20fl,0.2A),学生电源E(6—8v)、开关及导线若干。
选择出符合实验要求的实验器材并设计出实验电路。
分析:不管是从题中要求灯泡两端电压必须从零开始连续可调的角度考虑.还是从为了最终能较准确画出伏安特性曲线必须多测几组I、U数据的角度考虑.限流电路都难以满足要求,因此必须采用分压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3所示。
器材包括:电压表V,、电流表A,、变阻器R,、电源、开关及导线。
若实验中要用小阻值的滑动变阻器控制大阻值负载.或者题中所给电源电动势过大.尽管滑动变阻器阻值也较大.但总电流大予负载的额定电流值,或总电流大于接入电表的量程,此时的滑动变阻器也应接成分压式电路:若负载电阻的额定电流不清楚,为安全起见.一般也连成分压电路。
例2:为了较准确地用伏安法测定一只阻值大约是3kn的电阻,备用的器材有:A、直流电源,电压12V,内阻不计;B、电压表,量程O一3—15V,内阻10kft;C、电流表,量程0~0.6~3A,内阻20n;D、毫安表,量程5mA,内阻200Q;E、滑动变阻器,阻值0~50Q;G、电键及导线若干。
试设计出实验电路。
三、两种连接方式的选取(来自04)在负载电流要求相同的情况下,限流电路中干路电流比分压电路中的干路电流更小,所以限流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率较小,电源消耗的电能就较小,这说明限流具有节能的优点。
在实际电路设计时应视实验要求灵活选取分压电路或限流电路。
(一)分压电路的选取1.若实验要求某部分电路的电压变化范围较大.或要求某部分电路的电流或电压从零开始连续可调.或要求多测几组I、U数据,则必须将滑动变阻器接成分压电路。
例1:测定小灯泡“6V,3W”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实验中灯泡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连续可调。
供选择的器材有:电压表V,(量程6V,内阻20kD,),电流表A.(量程3A,内阻0.2Q),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lfl),变阻器R,(0~100fl,0.5A),变阻器R,(0~20fl,0.2A),学生电源E(6—8v)、开关及导线若干。
选择出符合实验要求的实验器材并设计出实验电路。
分析:不管是从题中要求灯泡两端电压必须从零开始连续可调的角度考虑.还是从为了最终能较准确画出伏安特性曲线必须多测几组I、U数据的角度考虑.限流电路都难以满足要求,因此必须采用分压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3所示。
器材包括:电压表V,、电流表A,、变阻器R,、电源、开关及导线。
若实验中要用小阻值的滑动变阻器控制大阻值负载.或者题中所给电源电动势过大.尽管滑动变阻器阻值也较大.但总电流大予负载的额定电流值,或总电流大于接入电表的量程,此时的滑动变阻器也应接成分压式电路:若负载电阻的额定电流不清楚,为安全起见.一般也连成分压电路。
例2:为了较准确地用伏安法测定一只阻值大约是3kn的电阻,备用的器材有:A、直流电源,电压12V,内阻不计;B、电压表,量程O一3—15V,内阻10kft;C、电流表,量程0~0.6~3A,内阻20n;D、毫安表,量程5mA,内阻200Q;E、滑动变阻器,阻值0~50Q;G、电键及导线若干。
试设计出实验电路。
WORD 格式可编辑限流电路和分压电路1. 限流和分压接法的比较( 1)限流电路: 如图 2 所示,实际上滑动变阻器的右边部分并没 有电流流过。
该电路的特点是: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 R 用两端的 电压调节范围: U ≥U 用≥UR 用/(R 0+R 用),电流调节范围: U/R 用≥I 用 ≥U/(R 0+R 用 )。
即电压和电流不能调至零,因此调节范围较小。
要使 限流电路的电压和电流调节范围变大, 可适当增大 R 0。
另外, 使用该电 路时,在接通电前, R 0 应调到最大。
( 2)分压电路: 如图 3 所示,实质上滑动变阻器的左边部分与 R 用并联后再与滑动变阻器的右边串联。
注意滑动变阻器的两端都有电流流 过,且不相同。
该电路的特点是: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 R 用 两端 的电压调节范围为 U ≥U 用≥0,即电压可调到零,电压调节范围大。
电 流调节范围为 E/R 用≥ I 用≥ 0。
使用分压电路,在当 R 0<R 用时,调节性能好。
通电前,滑片 P 置 于 A 端,使 U 用 =0 。
2 两种用法的选择A 优先选用限流式,从电能损耗方面分析消耗电能少。
用限流式具有电源负担轻,电路连 接简便等优点。
B 如果滑动变阻器的额定电流够用,在下列三种情况下 必须采用分压 接法:① 用电器的电压或电流要求从零开始连续可调。
例 1、1993 年全国高考题) 将量程为 100 μA 的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 1 mA 的电流表, 并用一标 准电流表与改装后的电流表串联, 对它进行校准 .校准时要求通过电流表的电流能从零连续调到 1mA ,试按实验要求画出电路图例 2、( 1999 广东卷)用图 3 中所给的实验器材测量一 个“ 12V ,5W ”的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其中电 流表有 3A 、0.6A 两档,内阻可忽略,电压表有 15V 、 3V 两档,内阻很大。
测量时要求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 可连续地从 0V 调到 12V 。
⑴按要求在实物图上连线(其中部分线路已连好) 。
⑵其次测量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下图( b )所示,其读数为 A② 要求电器的电压或电流变化范围大,负载电阻的阻值远大于变阻器的总电阻,须用分压式电图 2R 0 R用US 图3WORD 格式可编辑 路。
若接成限流式,当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时,电路中电流变化不明显,测得的电压和电流 取值范围小。
例 3、为了测定一个 “6.3V 、1W ”的小电珠在额定电压下较准确的电阻值, 可供选择的器材有: A.电流表( 0~ 3A ,内阻约 0.04Ω ) B.毫安表( 0~300mA ,内阻约 4Ω)C.电压表( 0~ 10V , 内阻 10K Ω)D.电压表( 0~ 3V ,内阻 10K Ω )E.电源(额定电压 6V ,最大允许电流 2A )F. 电源(额定电压 9V ,最大允许电流 1A ) G.可变电阻(阻值范围 0~10Ω,额定电流 1A )H.可 变电阻(阻值范围 0~50Ω ,额定功率 0.5W )I.导线若干根,电键一个。
⑴为使测量安全和尽可能准确,应选用的器材是。
(用字母代号填写)⑵在右边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并把图 6 所示实物图用线连接起来。
分析 :①表及内外解法的选取P1小电珠的额定电流 I 额= = A ≈0.16A=16mA <300mA ,电流表应选 B 。
U 额=6.3V <10V ,额U 6.3 额流式,则在灯泡额定电压下, I 额= A ,具体操作 额63时 I 额 ≈0.16A 应体现在安培表上, 故滑动变阻器此时 大约分压为 U 滑 =9V - 6.3V=2.7V 。
故此时滑动变阻器2.7调节的阻值 R= ≈ 17Ω > 10Ω,因此 G 不可能用10 63限流法,必须使用分压式。
答案:⑴ BCFGI ;⑵电路图如图 7所示,实物连接如图 解法指导 本题的关键是在 “额定电压下” 较准确测量这一要求使得变阻器 G 无法使用限流式,般来说,若待测电阻比滑动变阻器阻值大得多时,一般采用分压式。
例 4、( 97年高考)某电压表的内阻在 20K Ω --50 K Ω 之间,现要测量其内阻,实验室提供下列电压表选 C ,电源选 F 。
6.3Ω≈40Ω比 10K Ω小得多,仅比毫安表内阻大 10 倍,故选用安培表外接法。
②滑动变阻器及连接方法的选取9将可变电阻 H 接到电源两端, 其上电流大若致为 I= A=0.18A ,而 H 的50额定电流0.5I H = 05.05 =0.1A <0.18A ,而 G 的额定电流为上考虑不宜选用 H 。
由于 40Ω 是可变电阻 G 的中值的 8 倍,故选用分压式连接方式。
1A ,故从安全性若使用限8 所示 图8WORD 格式可编辑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 0~15 Ω 、允许最大电流 和实验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 .1 A );开关 1 个,导线若干 .根据器材的规格可选用的器材:A 、待测电压表 V (量程 3V );B 、电流表 (量程 );C 、电流表 (量程 );D 、电流表 (量程 )E 、滑动变阻器 R (最大阻值); F 、电源 (电动势 4V );G 、电键 K 。
( 1)所提供的电流表中,应选用 __________ 。
(2)为了尽量减小误差,要求测多组数据。
试画出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图。
分析:将电流表、电压表串联,只要读出两表读数,即可用公式 I=U/R 求得电压表的内阻。
通 过电压表的最大电流值故电流表应选 A 1。
由于变阻器的阻值远小于电压表的内阻,且要求测多组数据,故变阻器 用分压式连接,如图 3 所示。
例 5. 已知某电阻丝的电阻约为 10Ω ,现有下列器材供测量该电阻丝的电阻时使用;A. 量程为 0.6A ,内阻是 0.5Ω的电流表。
B. 量程为 3V ,内阻是 6K Ω的电压表。
C. 阻值是 0--20 Ω,额定电流为 2A 的滑动变阻器。
D. 蓄电池( 6V )。
要求:画出用伏安法测上述电阻丝的电阻的电路图,测量数据要尽量 多。
分析:若采用限流式接法,由于电阻丝阻值为 10Ω ,在 3V 电压(电 压表的量程) 下工作, 则流过它的最大电流为 ,改变滑动变阻器 的阻值( 0~ 20Ω),电路中电流变化范围约为,电流取值范围比较小,故采用分压式接法比较好。
电路图如图 4 所示。
③ 采用限流接法时限制不住, 电表总超量程, 用电器总超额定值。
在安全( I 滑额 够大,仪表不超量程,用电器上的电流、电压不超额定值,电源不过载) 、有效(调节范围够用)的前题下,若用,但考虑省电、电路结构简单,可先采用限流接法;而若例 6、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器材规格如下:待测电阻 R x (约 100 Ω );直流电流表(量 程 0~10 mA 、内阻 50 Ω) ;直流电压表(量程 0~3 V 、内阻 5 k Ω);直流电源(输出电压 4 V 、 E.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R 用 < R 0 ,原则上两种电路均可采 R 用>>R 0,则只能采用分压电路 .WORD 格式可编辑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有两种连接方式,即电流表的内接法和外接法,由于R x< ,故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 在控制电路中,若采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当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至最大,通过负载的电流最小,I min= =24 mA > 10 mA,此时电流仍超过电流表的量程,故滑动变阻器必须采用分压接法.④当负载电阻的阻值小于变阻器总电阻R 或相差不多时,若两种电路都可以对负载的电流和电压有明显的调节,或两种电路都满足实验要求,且电压、电流变化不要求从零调起,则多采用限流式接法,这样的接法电源负担轻,能耗小。
例 4. 在一次实验中需要较准确地测量某一个金属丝的电阻,已知金属丝的电阻,约为;电流表量程3A,内电阻约;电压表量程3V,内电阻约;电源电动势6V;滑动变阻器R 的总电阻,额定电流。
试画出测量金属丝电阻的电路图。
分析:电源电动势为,流过金属丝的电流约可采用限流接法,电路如图 6 所示。
组成可调分压电路[目的]1.掌握将滑动变阻器接成分压电路的方法,认识其原理和用途。
2.学习使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档。
[ 器材]滑动变阻器(标称规格(50Ω,1.5A)、小灯泡(标称规格 6.3V0.15A)、多用电表、电池组(电压约6伏)、开关、导线。
[原理和方法]如图 6 所示,将电阻R1与R2串联后接到电压为U 的电源上,就构成一个固定分压电路。
由于P、b 两点间的电压变小而变小。
若用另一个电阻R f作为负载(用电器)并联接在P、b 两点,那么加在负载R f上的电压也将随R2 的减小而减小。
根据欧姆定律,由于R f的并入使P、b 间原有电阻R2变小,因此用上式计算U2时,应将式中的R2用R f与R2并联的等效电阻代替,得到的U2叫做分压电路的输出电压。
在实际应用中,若用更换电阻R2 来改变输出电压很不方便,于是用一个滑动变阻器代替R1和R2,如图 6 所示。
滑动点P将变阻器R 分为R1和R2两部分,负载R f与P、b间这部分电阻R2并联。
如上所述,在U 不变时,当P由a端向b端滑动时,输出电压就逐渐减小,反之,输出电压就增大,这样,变阻器就作为一个可调分压器。
本实验学习用多用电表测电压。
J0411型多用电表的正面如图7 所示,当选择开关指向写有符号“ V ”的各档位时,它就是一个直流电压表,字母下的小横线表示直流,专U 2R 2U ,因此,若R 2 R1U和R1都保持不变,则U2随R2的业知识整理分享有些多用电表上用“ DC ”表示。
红黑两色表笔要分别接在标有“+”“ ”的插口中,测量直流电压时应让红笔与电位高的一点接触,黑笔与电位低的一点接触。
本实验将选择开关旋到直流10 伏档,读数时应从盘上第二排刻度线(它有50 个分度,分度值为0.2 伏,最右端为10伏)中读出,本实验不做精密测量,估读1/2 分度即可,如指针在图示位置读数为 3.l 伏。
实验电路如图8 所示。
实物接线如图9 所示,注意,变阻器采用三端接法(即三个接线柱均要用上)。
此电路的规范接线顺序是:先用导线1、2、3 把变阻器上的两端(即固定端)接线柱a、b分别连接电源两极,其中a端是通过开关S接正极的。
再用导线4、 5 把一个固定端 b 和滑动端P 连接负载(小灯泡H)的两端。
注意,此时导线 5 不要接到P 上而应与接线柱 c 和 d 连接。
b 端既接电源又接负载,叫做公共端,习惯上公共端接电源负极。
最后用导线6、7 将电压表与负载并联。
通电(即合开关S)前,必须将滑动片P预置在靠近公共端 b 的地方,使分压器输出的电压很小,起保护负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