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股利理论与政策股利
- 格式:docx
- 大小:20.10 KB
- 文档页数:3
[股利理论与政策] 股利的4个理论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公司股利理论是公司金融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主要有股利无关论和股利有关论。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股利理论与政策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股利理论与政策股利理论至今仍是学术界内有争议的一个问题。
费雪・克莱尔在1976年称之为“股利之谜”。
谜题的关键就是股利的支付率是否与股东的财富和股票的价格相关,基于此,股利理论存在两大流派:股利无关论和股利相关论。
一、股利理论及新发展股利无关论理论的假设完善资本市场假设:任何一位证�交易者都没有足够的力量通过其交易活动对股票的现行价格产生明显的影响。
同时,证�的发行和买卖等交易活动不存在经纪人费用、交易税和其他交易成本,在利润分配与不分配,或资本利得与股利之间均不存在税负差异。
完整理性投资者假设: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均以个人财富的最大化为追求目标。
对未来的充分肯定假设:所有的投资者对未来投资、利润和股利具有相同的信念。
信息完备假设:所有的投资者都可以平等地免费获得影响股票价格的任何信息。
理论的内容股利的支付率并不影响公司的价值:公司的股票市价是公司价值的反应,而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其拥有的资产及其盈利能力。
公司的盈余在股利与留存盈余之间分配,并不影响公司的价值。
股利政策在公司的政策中居于次要位置,而投资政策才是公司的主导政策。
这是因为投资政策是形成资产获利能力的基础,而股利政策不过是服从于投资政策的一种筹资策略而已。
既得的股利和股价升值而形成的资本利得是组成股东财富的两大部分。
公司发放股利将使公司增长有所减退,进而引起股价的下跌。
股东从股利的到的好处将正好被股价下降而产生的损失所抵消。
因此,股利的发放不会影响到股东财富的数量。
对具有理性的投资者来说,在股利和资本利得的选择上并不存在净偏好。
如果股利的支付率太低,投资者可以出售一部分股票,以补偿股利支付的不足。
相反,如果股利支付的太高,投资者可以购入一部分股票,以扩大投资。
[股利理论与政策]股利的4个理论公司股利理论是公司金融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主要有股利无关论和股利有关论。
以下是精心的股利理论与政策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股利理论至今仍是学术界内有争议的一个问题。
费雪?克莱尔在1976年称之为“股利之谜”。
谜题的关键就是股利的支付率是否与股东的财富和股票的价格相关,基于此,股利理论存在两大流派:股利无关论和股利相关论。
一、股利理论及新发展(一)股利无关论(MM理论)1.MM理论的假设(1)完善资本市场假设:任何一位证?交易者都没有足够的力量通过其交易活动对股票的现行价格产生明显的影响。
同时,证?的发行和买卖等交易活动不存在经纪人费用、交易税和其他交易成本,在利润分配与不分配,或资本利得与股利之间均不存在税负差异。
(2)完性投资者假设: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均以个人财富的最大化为追求目标。
(3)对未来的充分肯定假设:所有的投资者对未来投资、利润和股利具有相同的信念。
(4)信息完备假设:所有的投资者都可以平等地获得影响股票价格的任何信息。
2.MM理论的内容(1)股利的支付率并不影响公司的价值:公司的股票市价是公司价值的反应,而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其拥有的资产及其盈利能力。
公司的盈余在股利与留存盈余之间分配,并不影响公司的价值。
(2)股利政策在公司的政策中居于次要位置,而投资政策才是公司的主导政策。
这是因为投资政策是形成资产获利能力的基础,而股利政策不过是服从于投资政策的一种筹资策略而已。
(3)既得的股利和股价升值而形成的资本利得是组成股东财富的两大部分。
公司发放股利将使公司增长有所减退,进而引起股价的下跌。
股东从股利的到的好处将正好被股价下降而产生的损失所抵消。
因此,股利的发放不会影响到股东财富的数量。
(4)对具有理性的投资者来说,在股利和资本利得的选择上并不存在净偏好。
如果股利的支付率太低,投资者可以出售一部分股票,以补偿股利支付的不足。
相反,如果股利支付的太高,投资者可以购入一部分股票,以扩大投资。
财务管理之股利理论与政策引言财务管理是企业中重要的管理职能之一,它涉及到企业资金的筹集、配置与使用。
股利作为一种重要的财务政策,对于股东利益、企业价值和投资者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股利理论与政策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股利理论股利理论是股利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观点。
1. 鸟笼理论鸟笼理论认为,股利是吸引投资者购买股票的一种方式。
企业通过提高股利支付来增加投资者对企业股票的吸引力。
如果企业提高了股利支付,投资者将更愿意购买企业的股票,从而提高了股票价格。
2. 代表理论代表理论认为,股利政策反映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未来经营状况的信号。
企业通过股利政策向投资者传递信息,影响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前景的预期。
股利支付多的企业被视为未来稳定盈利的标志,从而吸引更多投资者购买股票。
3. 无效理论无效理论认为,股利政策对企业价值和投资者决策没有影响。
根据无效理论,投资者在股利政策下的财务决策与在纯利润政策下的财务决策是等效的。
因此,企业的股利政策对投资者没有影响。
股利政策股利政策是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制定的关于股利支付的具体政策。
股利政策的制定应该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股东利益、税务政策和资本市场的需求。
1. 稳定股利政策稳定股利政策是一种以稳定股利支付为目标的政策。
稳定股利政策通过保持股利的相对稳定性,向投资者传递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信号。
稳定股利政策适用于已稳定盈利的企业,可提高企业的声誉和股票价格。
2. 增长股利政策增长股利政策是一种以稳健增长股利为目标的政策。
增长股利政策通过适度提高股利支付来反映企业的成长能力和未来的盈利潜力。
增长股利政策适用于高成长的企业,可吸引更多投资者购买股票。
3. 不支付股利政策不支付股利政策是一种将企业盈利全部用于再投资的政策。
不支付股利政策适用于需要大量资金进行扩张和创新的企业,可最大程度地提高企业的发展速度和竞争力。
4. 不稳定股利政策不稳定股利政策是一种根据企业盈利情况随时调整股利支付的政策。
第七章股利理论与政策(P345)教学要点•股利及其分配的概念、程序;•股利理论及其内容;•股利政策及其类型;•股利政策制定的步骤;•股利分割、股利回购。
教学内容第一节股利及其分配第二节股利理论与股利政策第三节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第一节股利及其分配一、股利及其分配的概念股利(dividend)应该是持股人或股东得到的利益,所以分红和送股都应该是股利的范围。
分红和送股是目前我国股市的股利的一种体现。
股息、红利亦合称为股利。
股利的主要发放形式有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财产股利、负债股利和建业股利。
建业股利或建业股息又称建设股息,是指经营铁路、港口、水电、机场等业务的股份公司,由于其建设周期长,不可能在短期内开展业务并获得盈利,为了筹集到所需资金,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并获得批准后,公司可以将一部分股本还给股东作为股息。
“分”是指“取”;“配”是指“有计划地分派,安排”。
分配是指按一定的标准或规定所进行的安排或分派。
严格意义上的“分配”属“运营管理”的范畴。
股份公司通常在年终结算后,将盈利的一部分作为股息按股额分配给股东。
利润分配就是对企业所实现的经营成果进行分割与派发的活动。
(P345)分配管理是指企业确定或调整分配标准、分配政策等的策略。
二、分配的对象及其构成(一)分配的对象:理论上,分配的对象应是EBIT。
即企业所有资本、技术、劳动、服务等生产要素皆参与分配的对象。
权益资本所有者参与分配的对象是税后利润(大多数专家的观点)。
债务资本所有者参与分配的对象是EBIT。
供应商提供的无偿商业信用,可理解为“提供短期债务资本,不要求报酬”。
但国家以“非所有者”身份所参与分配的形式是“税收”,对象为EBIT。
人力资本所有者则以普通所有者的身份参与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
由于权益资本的分配,体现的是“企业所进行的分配”;债务资本的分配是会计制度所规范了的[利息支出是先期支付或计算(费用化或资本化),且与企业是否盈利无关];以“非所有者”身份参与分配的国家,是税法所规范了的,“分配政策”无需研究。
【涨知识】股利理论与政策股利
习题练一练
【单选题】(2018年)目前,甲公司有累计未分配利润1 000万元,其中上年实现的净利润500万元。
公司正在确定上年利润的具体分配方案。
按法律规定,净利润要
提取10%的盈余公积金。
预计今年需增加长期资本800万元。
公司目标资本结构是债务资本占40%、权益资本占60%。
公司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应分配的股利是()万元。
A:0
B:20
C:480
D:540
答案:B
解析:本年所需权益资本为800*60%=480万元,主要混淆点在于目前的可分配利润是多少,累计未分配利润1000万元,上年实现的净利润500万元,则本年实现的净利润为500万元,累计未分配利润已经是提取公积金之后的利润,此处不用再乘(1-10%),所以应分配股利为500-480=20(万元)。
故本题选B。
【多选题】(2015年)公司基于不同的考虑会采用不同的股利分配政策。
采用剩余股利政策的公司更多地关注()
A.盈余的稳定性
B.公司的流动性
C.投资机会
D.资本成本
答案:CD
解析:剩余股利政策就是在公司有着良好投资机会时,根据一定的目标资本结构(最佳资本结构),推算出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先从盈余当中留用,然后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予以分配。
可见,更多关注的是投资机会和资本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