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课(公开课)活动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先锋小学“人人公开课,天天公开课”活动简讯为了落实上级教育部门精神,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进一步加快“有效课堂教学”改革步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校内部活力,先锋小学教研处制订了“天天公开课,人人公开课”活动方案,并于九月中旬正式开展了此项活动。
9月27日,先锋小学的“天天公开课,人人公开课”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
本次活动按照“以校为本、立足岗位,全员参与,互评互议,提升素质”的工作思路,以研讨课、示范课、观摩课为载体,扎实有序地开展。
此次活动的第一轮是示范课。
分别由七位曾在县教学比武中获奖的青年教师执教。
其中,聂祥英老师执教一年级语文《四季》、徐慧利老师执教三年级语文《秋天的雨》、任进老师执教五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梁品芳老师执教二年级语文《假如》,李桂平老师执教五年级数学《用分母表示数》、瞿媚老师执教学前班数学《认识9》,唐丽老师执教四年级科学《溶解的快与慢》。
在课堂教学中,执教老师利用课件辅助教学,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而且很好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其中任进老师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时,任老师抓住“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贯穿整个教学内容。
通过旁人与父亲的对比,体会出父亲那种近乎失常的举动背后,蕴含的坚定的信念,体会深沉的父爱。
通过抓紧重点词句来紧扣文本,使学生在反复触摸文本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受,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
受到了听课者的一致好评。
七位教师的的示范公开课均展示了较高的教学水平,每堂课中,以校长为首的听课教师达到50余人次,这对于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们将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按照计划认真开展此项活动。
监利县朱河镇先锋小学教研处2011-10-25先锋小学“人人公开课、天天公开课”活动示范课日程表注:示范课必须在四楼会议室执教。
新乌江镇中心小学数学公开课活动记录新乌江镇中心小学王晓丽课题:认识线段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8页的例题,第49页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是直的,线段是有长度的,有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线段。
2.使学生能根据对线段的初步认识,从一组图形中辨认出线段,数出简单多边形中线段的条数,学会用直尺画线段。
3.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具准备:学生分别准备一根棉线,一把学生尺,一张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一、初步认识线段1.谈话:请小朋友拿出自己准备的一根棉线,随意地把它放在桌上。
提出要求:用手捏住这根线的两端,把它拉紧。
提问:与放在桌上时相比,这根线拉紧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结:把这线拉紧后,它就直了。
指出: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板书:线段) 2.继续捏住这根线的两端,并把它拉紧,但两手位置一高一低。
提问:现在两手之间的这一段也能看成线段吗?换一根长一些的线,仍然用手捏住它的两端,并拉紧。
提问:现在两手之间的这一段也能盾成线段吗?3.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
指出:线段可以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
启发:知道图上的两个短短的竖线表示什么意思吗?(线的两端) 指出:这两个短短的竖线表示线段的两端点,还有什么基本特征?小结:线段都是直的,线段有两个端点。
(板书)二、进一步感知线段的特征1.结合演示指出:直尺、黑板、课本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线段。
提出要求:找一找,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2.要求学生把课前准备的长方形纸拿出来,对折,打开。
启发:现在同学们的纸上都有了一条折痕。
想一想,这条折痕也能看成一条线段吗?为什么?(折痕是直的,也有两个端点,但端点没有标出来)提问:你能折出比这条线段长一些的折痕吗?追问:你还能折出比这条线段短一些的折痕吗?学生操作后组织交流,并指出:线段是有长有短的。
3.做“想想做做”第1、2题。
第1题先让学生各自进行判断,再指名说说判断的理由。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3年4月15日开展了教研活动公开课。
本次公开课由我校语文组张老师主讲,主题为《荷塘月色》。
以下是本次公开课的详细纪录。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时间:2023年4月15日(星期五)上午第二节课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活动参与人员参与人员包括:学校领导、语文组全体教师、其他学科教师代表。
四、活动流程1. 课前准备- 张老师针对《荷塘月色》进行了充分的备课,包括查阅资料、设计教学环节、制作教学课件等。
- 语文组教师集体研讨,对张老师的备课进行了反馈和修改。
2. 公开课展示- 张老师首先通过视频导入,展示了荷塘月色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 接着,张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提炼出文章的主题思想。
- 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张老师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 张老师通过朗读、默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互动环节- 在公开课的互动环节,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张老师耐心解答,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点评。
- 其他学科教师代表也针对公开课进行了点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4. 总结反思- 张老师对本次公开课进行了总结,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过程,提出了改进措施。
- 语文组教师对张老师的公开课进行了集体评课,肯定了优点,指出了不足。
五、活动内容1. 导入环节- 张老师通过展示荷塘月色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分析- 张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提炼出文章的主题思想。
-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3. 朗读指导- 张老师注重朗读指导,通过示范朗读、分组朗读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 互动环节- 学生积极提问,张老师耐心解答,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点评。
5. 总结反思- 张老师对本次公开课进行了总结,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过程,提出了改进措施。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教研组于2021年10月20日开展了教研活动公开课。
本次公开课由我校语文组教师王老师主讲,主题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以下是本次公开课的详细记录。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认识,掌握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3. 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我校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活动内容1. 王老师首先介绍了本次公开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策略。
2. 接着,王老师展示了教学过程。
她以《小马过河》为例,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 在课堂教学中,王老师注重以下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王老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图片等,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王老师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提高阅读效率。
王老师向学生传授了多种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默读等,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
(4)注重评价与反馈,促进学生持续进步。
王老师在课堂上及时给予学生评价与反馈,帮助学生发现不足,不断改进。
4. 教学过程结束后,王老师进行了教学反思,总结本次公开课的优点与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借鉴。
四、活动总结1. 通过本次公开课,教师们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掌握了有效的教学方法。
2. 教师们在交流与探讨中,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
3.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积极,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4. 本次教研活动公开课取得了圆满成功,为我校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五、活动建议1.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
初中英语教研活动记录教研地点:多媒体教室主持人:史小茹参与人员:王雅玲陈红霞赵代娣单文敏姚彩梅郭伟伟活动内容:讨论单文敏老师的县优质课评比试讲课具体内容:(一)英语教研组成员评课:陈红霞: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不失时机地精心制造教学的亮点,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积极状态。
教师在实施本节课教学中,教学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教法灵活科学,讲课时思路清晰,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驾驭能力强。
赵代娣:教师的设疑,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让学生在无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自主地参与学习,留给了学生充分的空间去展示会个性及能力,同时教师也很好地发挥了主导作用。
王雅玲:教师语音标准,能给学生起示范作用。
英语基本功扎实,教态亲切自然。
巧妙地运用了语言描述及提问等方式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入景动情,使其受到感染,并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
郭伟伟:纵观整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师生互动好,配合默契,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这次教学活动是一次单词、短语、句型的组合教学活动,教师注重学生听、说、读、写各种技能的培养,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同时,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史小茹:本节课教学的精彩之处在于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激活学生的思维。
教师善于点拨、引导,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推动学生进入了积极思维的状态,为本节课堂的精彩教学作了充分的准备。
课堂上教师饱满的热情、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学激情感染了学生,调动了教学气氛,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振,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学效果显著。
教师准确地把握了设疑的方向,设置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进入了积极的思维状态。
(二)针对本课建议措施:陈红霞:分组可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两人一组或多人一组的学习小组,每组选一个有协调能力和责任心的小组长,协调本组关系,检查评价合作情况,向教师反馈成语,关心帮助组成绩不好的学生等。
金堂县福兴镇小学综合科目公开课评课记录表科目美术授课人周述清课题《五彩的烟花》第3周星期一整理人陈静授课班级 1.2 授课时间第4节评课人严递德、陈静、周明树、钟山、李钧剑、唐仕敏、夏时理评课要点记录优点:1、从整体上看,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
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美术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2、老师上课平实,教学风格随和,亲切自然。
教学准备较为充分,教学导入简洁有效,教学过程完整,教学环节清晰,教师能亲身示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建议:1、教学目标的实施和完成不够深入,教学生成性和突发性情景需要事先预设,学生被教学活动吸引和如何调整课堂教学需要关注,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还可以继续提高。
2、教学三维目标,课型应该和教学内容应该充分相一致,教学过程应该体现教学设计的过程。
教学方法还可以再灵活多变些。
金堂县福兴镇小学综合科目公开课评课记录表科目音乐授课人罗飞课题《国歌》授课班级 4.1 授课时间第3周星期一整理人易芬第5 节评课人刘琳、刘贞英、贺桂英、张敏、易芬、伍军、唐海鹏评课要点记录优点:1、本节课教学目标定位准确,重难点设定合理,注重使用了电教手段,知识传授准确无误,课堂气氛活跃,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教学方法运用大胆。
鼓励学生走在学习的前面,激发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表现音乐。
老师关注教学细节,教学语言明确,具有启发性。
充分体现教师引领,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
3、教师动情的演唱,生动、有趣的讲解,丰富多采的图片,为启发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以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力发挥了主导作用。
建议:1、歌词小黑板应抄大一点。
2、在教学中,应注意音乐性。
日期星期三节次一年级三班级授课教师科目数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及过程随堂点评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教材第89页主题图二、新课教学1.平均分。
2.教学例1:认识二分之一。
3.教学例2:认识四分之一。
小结:像的度是分数:4.认识其他几分之一的分数。
师:你们还想认识其他的分数(几分之一)吗?教师组织学生活动:章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答活动认识其他的分数。
通过折纸引导学生认识三、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91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理由。
四、课堂小结平均分是一种常见的数学现象,有时平均分的结果正好是像1、2、3……的数,但常常遇到不够1个的情况,就不能用整数表示。
比如这半个饼,就要用分数来表示。
五、布置作业教材第94页“练习二十”第2题。
评议评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讨论式。
参与式运用自如,挥洒入流。
备课充分讲解精辟重点突出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安排合理效果良好。
授课日期星期四节次二年级二班级教师科目数学课题数学广角教学内容及过程随堂点评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是《数学广角》,这里面有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
想知道吗?跟老师一起来学习吧板书课题)。
已、自主合作,探究新知1.排数:1,2。
师:用1、2这两个数字可以组成几个两位数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用和2这两张数字卡片摆一摆,再同桌交流。
指名汇报。
2.教学例1.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例题再增加一个数3,现在是1、2、3这三个数字,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完全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1)请同小组的小朋友交流交流。
章出数字卡片摆一摆,然后由小组长把数记录在纸上,比一比,看哪组用的方法最好,速度最快。
(2)学生活动,教师遥视指名汇报结果,师板书。
(请不同顺序小组汇报.)(3)教师:你们小组排出了哪些数?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排的?检查一下,有没有重复的,有没有漏掉的?请不同顺序小组汇报,并说方法。
引导学生排数时注意大小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