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开课评课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93.00 KB
- 文档页数:14
公开课教师评课记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角的度量》。
主要包括角的定义、度量角的方法、角的分类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能够正确地度量各种角的大小,并能够对角进行分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角的定义,掌握度量角的方法,能够正确地度量各种角的大小。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角的定义,度量角的方法,角的分类。
难点: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量角器、三角板。
学具:量角器、三角板、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各种角,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角的度量。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尝试度量各种角的大小,了解角的度量方法。
4. 讲解演示: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讲解角的定义,演示如何正确地度量角的大小。
5. 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角的度量1. 角的定义2. 度量角的方法3. 角的分类七、作业设计(1)30°的角(2)90°的角(3)120°的角答案:(1)锐角(2)直角(3)钝角2. 请在纸上画出一个任意大小的角,并用量角器度量它的大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拓展延伸环节,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 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学习。
2. 在讲解演示环节,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 在作业设计环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教研组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听课评课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各教研组教师共同参与,旨在通过听课、评课的方式,发现和推广优秀的教学经验,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二、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三、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活动内容1. 听课环节:各教研组教师分别选择一节公开课进行听课,认真记录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
2. 评课环节:各教研组教师针对所听的公开课进行点评,提出意见和建议。
3. 总结环节:教研组长对本次听课评课活动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要求。
五、活动过程1. 听课环节(1)语文教研组:由张老师主讲《荷塘月色》一课。
张老师以“荷塘月色”为线索,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优美意境,并深入挖掘文章背后的文化内涵。
整节课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
(2)数学教研组:由李老师主讲《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课。
李老师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热烈,教学效果显著。
(3)英语教研组:由王老师主讲《Unit 5 The Three Little Pigs》一课。
王老师以“绘本教学”为特色,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和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角色扮演,课堂氛围活跃。
2. 评课环节(1)语文教研组:张老师的课堂设计合理,教学过程流畅,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同时,建议在课堂中加强学生对文章结构的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数学教研组:李老师的课堂氛围热烈,教学效果显著。
建议在课堂中适当增加练习环节,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英语教研组:王老师的课堂设计新颖,教学方法灵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议在课堂中加强对学生的语音、语调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总结环节教研组长对本次听课评课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各教研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教研室于2021年11月15日组织开展了听评课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时间2021年11月15日三、活动地点我校多功能教室四、参与人员1. 校领导2. 教研室全体成员3. 各学科教师代表4. 邀请的校外专家五、活动流程1. 课堂教学观摩2. 教师自评3. 同行评议4. 校领导总结5. 校外专家点评六、活动内容1. 课堂教学观摩本次听评课活动,我们邀请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的优秀教师代表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在观摩环节,教师们认真聆听,仔细观察,积极思考。
2. 教师自评在课堂教学观摩结束后,各学科教师代表进行了自评。
他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指出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3. 同行评议在同行评议环节,各学科教师代表针对观摩课进行了评议。
他们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点评,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4. 校领导总结校领导对本次听评课活动进行了总结。
他指出,本次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他也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5. 校外专家点评邀请的校外专家对本次听评课活动进行了点评。
专家们对教师们的课堂教学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教师们教学态度认真,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效果显著。
同时,专家们也指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七、活动成果1. 教师们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3. 教研室对教师的教学情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为今后的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
八、活动反思1. 教师们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教研组于2021年10月15日组织了一次集体评课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校内外专家、优秀教师和教研组成员共同参与,以一堂公开课为契机,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二、活动目标1. 通过评课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管理水平。
2. 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优化教学策略。
4. 增强教研组凝聚力,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过程1. 公开课展示本次公开课由我校数学组青年教师张老师主讲,课题为《分数的加减法》。
张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互动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气氛活跃。
2. 教师自评张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自我评价,认为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收获:(1)教学设计合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课堂管理有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同行评议(1)专家点评校内外专家对张老师的公开课进行了点评,认为:①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②教学方法得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③课堂管理有序,能够有效调控课堂氛围。
(2)优秀教师点评优秀教师们对张老师的公开课提出了以下意见和建议:①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②加强对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看待问题。
③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4. 教研组总结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认为:(1)本次评课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张老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表现优秀,值得肯定。
(3)教研组要继续开展此类活动,为教师提供更多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第1篇一、会议主题本次教研组评课会议的主题是:针对近期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评析,以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二、会议时间2022年3月15日三、会议地点中学音乐教研组办公室四、参会人员中学音乐教研组全体成员五、会议内容1. 教师教学设计评析(1)教学内容:本次评析的教师为张老师,授课内容为《黄河大合唱》。
张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对教材进行了深入挖掘,将《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艺术特点等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对这首歌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2)教学目标:张老师明确提出了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教学过程:张老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教学方法评析(1)张老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使课堂气氛活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张老师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分层教学策略,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3)张老师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融入课堂教学中,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3. 课堂管理评析(1)张老师注重课堂纪律,要求学生遵守课堂规则,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张老师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3)张老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确保学生能够安心学习。
六、会议总结1. 教师教学设计方面:张老师对教材的挖掘较为深入,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合理。
2. 教学方法方面:张老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堂管理方面:张老师注重课堂纪律,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4. 改进建议:针对本次评课,教研组成员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音乐理论知识的讲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公开课教师评课记录一、教师仪表本次公开课,李老师的仪表朴素、自然、大方,衣着得体,情绪饱满,教态亲切自然,显得特别有感染力。
在课堂一开始,李老师用亲和的语言把孩子们带入自己的教学情境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在执教过程中,李老师始终面带微笑,给人以亲切之感。
二、教学思路这堂课的总体思路很清晰:通过师生互动来检查学生的基础知识;通过质疑来挖掘文本中的内涵;通过拓展延伸来达到提升学生能力的目标。
从整体来看,这条思路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
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设计了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去探讨、去感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三、教学方法在这堂课中,李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在导入新课时,她通过亲切自然的师生问候来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在教学过程中,她采用了提问法、讨论法、表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得整堂课的气氛十分活跃。
四、教学基本功李老师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她的语言清晰流畅、板书工整美观、教态自然大方。
在教学过程中,她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她还具备了一定的课堂调控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
五、教学效果本次公开课的教学效果比较显著。
李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引导,使得学生们对文本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在师生互动环节中,学生们积极参与、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通过这堂公开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次公开课中,李老师表现出了较高的教学素养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她的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效果显著。
她还具备了一定的课堂调控能力和师生互动能力。
这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公开课评课主持词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感谢各位参加本次的公开课活动。
本学期的公开课活动已经圆满结束,感谢各位老师的精心准备和精彩授课。
在本次公开课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很多优秀的教师,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理念。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数学教研听评课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听课、评课、研讨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活动地点:我校数学教研活动室三、活动主题本次教研活动主题为“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四、活动内容1. 听课本次活动共安排了两位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
第一位教师执教的是《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二位教师执教的是《圆的面积》。
2. 评课听课结束后,全体数学教师对两位教师的公开课进行了评课。
评课过程中,教师们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氛围、学生参与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3. 研讨在评课的基础上,全体数学教师针对本次活动主题,围绕“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实践与探索”展开了深入的研讨。
研讨内容包括:(1)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数学教学过程中?(2)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4)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五、活动总结1. 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数学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得到了提升。
2. 教师之间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
在评课和研讨环节,教师们积极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3. 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培养。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更加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 教研活动取得实效。
本次教研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为我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六、活动反思1. 教研活动形式可以更加多样化。
除了听评课、研讨外,还可以开展教学观摩、教学比赛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 教研活动内容要更加贴近实际。
在开展教研活动时,要关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针对性地开展研讨和培训。
3. 教研活动要注重实效。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以“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实践”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由我校语文教研组组织,邀请了校外专家进行指导,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二、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三、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活动流程1. 专家讲座: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实践2. 教学观摩:两位教师分别展示了一节公开课3. 评课议课:教师分组讨论,对公开课进行点评4. 总结反馈: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要求五、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本次讲座由我校校外专家主讲,主要内容包括:(1)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点(2)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程设计(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策略(4)教学评价与核心素养的关系专家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老师们对核心素养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2. 教学观摩(1)公开课一:《红楼梦》中的爱情故事授课教师:张老师本节课以《红楼梦》中的爱情故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情感变化以及作品的主题思想。
张老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经典画面与文字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公开课二:《荷塘月色》赏析授课教师:李老师李老师以《荷塘月色》为切入点,通过对比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朱自清先生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
同时,李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3. 评课议课在评课议课环节,老师们分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以下是部分教师的点评:(1)张老师的《红楼梦》公开课,教学设计巧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但课堂气氛略显紧张,可适当增加学生的互动环节。
(2)李老师的《荷塘月色》赏析,教学环节紧凑,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但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课堂参与度。
4. 总结反馈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以下要求:(1)教师要树立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活动时间:2021年X月X日二、活动地点:X校X年级X班三、活动主题:初中语文《荷塘月色》公开课四、参与人员:全体语文教师五、活动过程:1. 教师X进行《荷塘月色》公开课教学展示。
2. 全体教师认真听课,并做好记录。
3. 课后进行评课活动,由教师X进行自评,其他教师进行点评。
六、听课记录:1. 教学内容:教师X对《荷塘月色》进行了深入剖析,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感受作者情感,体会文章意境。
2. 教学方法:教师X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导入、朗读、讨论、赏析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有了明显提高。
七、评课记录:1. 教师X自评:(1)优点: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多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2)不足:部分教学环节时间把握不够精准,个别学生回答问题时引导不够。
2. 其他教师点评:(1)优点:①教师X的教学设计合理,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②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2)不足:①部分教学环节时间把握不够精准,建议教师加强对时间的掌控。
②个别学生回答问题时引导不够,建议教师在提问时注意引导学生思考。
③课堂评价不够全面,建议教师对学生进行更加细致的评价。
八、改进措施:1. 教师X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时间的掌控,确保教学环节顺利进行。
2. 教师X在提问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教师X要注重课堂评价,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价。
4. 全体教师要加强教学研讨,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九、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听课评课取得了圆满成功,教师X的教学展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金堂县福兴镇小学
欧阳光明(2021.03.07)
综合科目公开课评课记录表
金堂县福兴镇小学
综合科目公开课评课记录表
金堂县福兴镇小学
综合科目公开课评课记录表
金堂县福兴镇小学
综合科目公开课评课记录表
金堂县福兴镇小学
综合科目公开课评课记录表
金堂县福兴镇小学
综合科目公开课评课记录表
金堂县福兴镇小学
综合科目公开课评课记录表
金堂县福兴镇小学
综合科目公开课评课记录表
金堂县福兴镇小学
综合科目公开课评课记录表
金堂县福兴镇小学
综合科目公开课评课记录表
金堂县福兴镇小学
综合科目公开课评课记录表
金堂县福兴镇小学
综合科目公开课评课记录表
金堂县福兴镇小学
综合科目公开课评课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