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教学进度表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教学目标
1. 了解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认识。
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讲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学的核心内容。
2.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实践和体验物理学的知识,加深对物理学的理解。
3. 互动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思辨能力。
教学评估
1. 课堂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深度等。
2. 作业和实验报告:完成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体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小测验:定期安排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4. 期末考试:对整个学期的知识进行全面的检测。
教学资源
1.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教材
2. 实验器材和设备
3. 多媒体教学工具
参考资料
1.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教师用书
2. 物理学九年级下册参考书籍。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计划及进度表1. 教学目标- 了解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培养对物理学科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2.1 第一单元:力的作用和运动- 2.1.1 探究直线运动规律- 2.1.2 揭示物体力的作用2.2 第二单元:压强和浮力- 2.2.1 探究压强与力的关系- 2.2.2 了解浮力的概念和原理2.3 第三单元:杠杆原理和机械能- 2.3.1 探究简单杠杆原理- 2.3.2 了解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2.4 第四单元: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4.1 探究声音的产生和性质- 2.4.2 了解声音的传播和应用2.5 第五单元:光的概念和光学现象- 2.5.1 探究光的传播和反射- 2.5.2 了解光的折射和色散3. 教学进度表注:以上为初步计划,教学进度根据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调整。
4. 教学方法- 讲授结合实例分析: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物理概念和原理;- 实验验证与探究: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引导讨论与思考: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物理现象背后的规律和原因;- 小组合作与展示: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增强合作研究和展示能力。
5. 考核方式-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小组合作等;- 作业与练:布置相关作业和练,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期中考试:以笔试形式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考核;- 期末考试:以笔试形式对全学期所学知识进行考核。
以上为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计划及进度表,希望能够为同学们提供一个系统、有序的学习指导。
根据实际情况,教学进度可能会有所调整,请同学们按照教师的指导积极参与学习,加强实践操作,提高自学能力。
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毕节八中一、指导思想帮助学生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水平,使每一个学生真正能成为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一代新人。
二、学情分析本学年我担任九年级13、16两个班的物理教学工作。
九年级学生已接触物理一年,有些概念很抽象,对于由感性思维到抽象思维转变的同学来说理解是很不容易的。
两个班学生在物理学科的基本情况是:大多数学生对初二学年的物理基础知识掌握不太好,很多知识只限于表面了解,机械记忆,忽视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与区别,不注重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特别是少数学生对某些章节或者是一问三不知,或者是张冠李戴。
就班级整体而言,两个班成绩大多处于中等层次。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根据各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使不同层次学生的物理成绩都有一个大的提高。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十章内容,分别为:第十三章内能、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十八章电功率、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二十章电与磁、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每章篇首都附有导语和照片,导语文字优美,具有可读性,照片选取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
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
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
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本教材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学生兴趣,认识规律为出发点,设计教材结构,书中包含许多开放性的问题和实践性的课题,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力求形式生动活泼,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分子运动论的初步知识、了解内能、热量、比热容的概念。
教学进度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物态的分子特性及外在特征,原子的核式模型,纳米,纳米技术,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属性、特性)(最终达到):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密度、比热容、弹性、硬度、延展性等。
2、能列举“1”中各知识点的常见实例,对概念、实例、图表进行填空、判断与选择。
3、能对常见物质从物理特征角度进行分类、从对人和环境影响角度比较优缺点。
(理解)4、能够让学生各自收集信息,进行交流,去进行探究“当地环境资源利用情况”的全过程、写出探究报告。
(经历)5、对“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的要求:能够通过搜集与这三个内容有关的信息、阅读有关材料,分别写出三篇小论文。
(反应和领悟)第二节质量1、知道质量及单位、测量工具,托盘天平的构造、使用方法、读数方法、注意事项。
2、能列举“1”中各知识点的常见实例,对概念、实例、图表进行填空、判断与选择。
3、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独立操作)第三节密度1、知道密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定义式、单位及换算,密度是物质一种属性,水的密度值。
2、能列举“1”中各知识点的常见实例,对概念、实例、图表进行填空、判断与选择。
3、能运用密度知识解释、设计解决日常有关问题,进行计算(一个事件)。
(理解)4、能够设计并进行“研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
(独立操作)第四节测量物质的密度1、知道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的原理、工具、步骤、注意事项,量筒的作用、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2、能对“1”中各知识点的概念、实例、图表进行填空、判断与选择。
3、能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能运用密度和其它的物质属性(特性)(见第一节)综合起来解释现象、设计解决问题。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计划及进度表引言本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旨在为九年级上册的物理教学提供指导和安排。
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进度,旨在帮助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物理知识,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方法;2.理解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以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3.掌握物理学中的力、能、运动等基本概念和定律;4.熟悉光、电、热等物理现象和相关原理;5.培养科学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和进度单元 | 教学内容。
| 时间进度 |单元1 | 物理学概述。
| Week 1.|单元2 |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 Week 2.|单元3 |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 Week 3.|单元4 | 力的作用与力的计算。
| Week 4.|单元5 | 物体的运动和力的效果。
| Week 5.|单元6 | 万有引力和运动的规律。
| Week 6.|单元7 | 光的传播和光的特性。
| Week 7.|单元8 | 电流、电压和电阻。
| Week 8.|单元9 | 电的效应和电路。
| Week 9.|单元10 | 电的应用和电能。
| Week 10.|教学方法和评估1.教学方法理论讲解:通过教师讲解、课堂讨论和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物理概念和原理。
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并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
问题解答:通过提出问题、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兴趣,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科整合: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实践,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2.评估方式课堂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回答问题的能力和合作表现等。
作业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小测验和期中、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
教材及参考书目部编版九年级物理教材上册物理教学参考书目总结通过本教学计划及进度表,希望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物理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为进一步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年秋学期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和进度表一、学情分析本学期由我担任九年级(1)班初中物理教育教学工作。
本班共44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21人。
本班物理基础一般,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具体问题有计算题准确率低、探究型的题目看不懂、对一些定义和性质不理解、知识应用能力差等。
部分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及时练习巩固、不主动思考探究,课后不主动巩固拓展,解题作答比较粗心。
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抓习惯、规则意识培养,注重对基础的打牢,注重创新设计教学活动,成功激发学趣,养成爱好物理、会学物理的好习惯、好素养。
二、教学内容与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内能”、“内能的利用”、“电流和电路”、“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电功率”6个单元。
共23节新课。
“内能”单元要求联系实际生活现象,运用类比的教学思想,用宏观的现象或事物理解微观世界,对知识、概念深入理解。
同时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发挥学生的充分想象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崇尚科学的优良品质。
“内能的利用”单元学习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情况,展示了如何利用内能,从而引出了热机,了解热机结构和热机的四个冲程。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并通过燃料的利用效率引出热机的效率。
最后一节让学生全面认识能量守恒定律。
“电流和电路”单元主要内容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电学知识的基础。
主要内容有摩擦起电、电荷、电流、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其中电流表是学生第一次电学测量仪器,学会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是电学实验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具备技能之一。
“电压、电阻”单元主要学习电学的两个基本概念——电压和电阻,其地位与上一章相同,是学习电学的基础知识,同时,更是为下一章欧姆定律的学习作好准备。
电压的概念历来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这是因为,在初中物理学习的知识体系中我们还无法讲清楚电压是什么,而只能通过学生生活中的感知直接给出“电压”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