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2011-2012第一学期实验进度表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3
溧阳市竹箦中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学科计划进度表任课教师:姚建春日期:2005831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溧阳市竹箦中学姚建春初三是初中学生在校的最关键一年,每个学生都想在最后能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一级学校,作为教师就是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走好这一步,在“以学生为本” ,这样一个教学理念下,对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作出如下的计划:1. 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本”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 、“怎样提出问题” 、“怎样研究问题”、“怎样分析问题” 、“怎样反思” 、“怎样交流”等等。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 课堂教学中注意“三基”的训练由于初三的内容相对初二来说较难,因此,在教学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训练,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要在基础知识的训练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基本方法的渗透。
对基本技能的训练要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全过程,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同时要帮助学生总结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 、“等效法”、“类比”、“模型”等。
3. 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
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因此,教学中要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4. 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
要培养学生关注物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中形成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继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
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数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初三的教学紧张而繁杂,这些只是我的设想,在真正的操作中争取做到尽心,圆满。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进度表教学计划安排时间段内容完成情况9月1日-9月5日力学基础完成9月6日-9月10日热学基础完成9月11日-9月15日光学基础完成9月16日-9月20日声学基础完成9月21日-9月25日电磁学基础进行中9月26日-9月30日动力学基础未开始10月1日-10月5日电学基础未开始10月6日-10月10日信号与系统基础未开始10月11日-10月15日教学总结与复习未开始9月21日-9月25日任务安排本周教学目标本周的教学主要围绕电磁学基础展开,培养学生对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学习电磁学的基础概念和规律;2.掌握电荷的基本性质和电场的概念;3.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和应用;4.熟悉电磁波的基本特性和传播方式。
本周教学内容在本周的教学中,将开展以下内容:第一课:电荷和电场1.电荷的基本性质,带电体的分类;2.电场的概念和性质;3.电场的强度和电场线;4.电场的计算和表示方法。
第二课:电磁感应1.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感生电动势和感生电流的计算;4.电磁感应的应用。
第三课:电磁波1.电磁波的产生和基本特性;2.电磁波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3.光的电磁波特性。
本周教学进度预计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安排,预计本周的具体教学进度如下:日期教学内容进度9月21日第一课:电荷和电场进行中9月22日第一课:电荷和电场完成9月23日第二课:电磁感应未开始9月24日第二课:电磁感应未开始9月25日第三课:电磁波未开始初三物理教学计划完成情况已完成的教学内容1.力学基础:学生通过掌握力学基础知识,能够解决简单的平衡和运动问题。
2.热学基础:学生了解了热的概念和热学基本定律,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
3.光学基础:学生掌握了光的传播规律、光的反射和折射等基本概念。
4.声学基础:学生通过学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规律,能够理解简单的声学现象。
进行中的教学内容当前正在进行的教学内容是电磁学基础。
物理实验教学记录表
任课教师:实验员:
物理实验教学记录表
任课教师:实验员:物理实验教学记录表
任课教师:实验员:物理实验教学记录表
任课教师:实验员:物理实验教学记录表
任课教师:实验员:物理实验教学记录表
任课教师:实验员:物理实验教学记录表
任课教师:实验员:物理实验教学记录表
任课教师:实验员:物理实验教学记录表
任课教师:实验员:物理实验教学记录表
任课教师:实验员:物理实验教学记录表
任课教师:实验员:物理实验教学记录表
任课教师:实验员:物理实验教学记录表
任课教师:实验员:物理实验教学记录表
任课教师:实验员:物理实验教学记录表
任课教师:实验员:物理实验教学记录表
任课教师: 实验员:
物
理 实 验 教 学 记 录 表
任课教师:实验员:物理实验教学记录表
任课教师:实验员:物理实验教学记录表
任课教师:实验员:物理实验教学记录表
任课教师:实验员:物理实验教学记录表
任课教师:实验员:
物理实验教学记录表
任课教师:实验员:
物理实验教学记录表
任课教师:实验员:物理实验教学记录表
任课教师:实验员:物理实验教学记录表
任课教师:实验员:。
物理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和教学进度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为更好地实施实验教学,现做计划如下:
一、实验目的
1.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实验重点:
本学期实验教学的重点是部分演示实验分组实验。
三、实验难点:
1.将探究方法和创新精神用于教学中。
2.将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
四、实验措施:
1.对所有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都要填写实验通知单和实验记录。
2.严格要求,按程序进行操作。
3.认真组织,精心辅导。
4.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竞赛活动。
5.积极组织并指导物理课外兴趣小组开展实验活动。
五、实验教学计划
《物理》八年级(上册)
《物理》八年级(下册)
《物理》九年级(上册)
《物理》九年级(下册)。
2011-2012第一学期物理实验教学计划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为更好地实施实验教学,现做计划如下:一、实验目的1.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实验重点:本学期实验教学的重点是部分演示实验分组实验。
三、实验难点:1.将探究方法和创新精神用于教学中。
2.将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
四、实验措施:1.对所有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都要填写实验通知单和实验记录。
2.严格要求,按程序进行操作。
3.认真组织,精心辅导。
4.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竞赛活动。
5.积极组织并指导物理课外兴趣小组开展实验活动。
五、实验配档:第一周初三:止沸、声音实验(演示)初四:温度计(演示),熔化和凝固(分组)第二周初三:用刻度尺测长度(分组),谁是我们班百米跑的冠军(分组)初四:水的沸腾(分组),升华和凝华(演示)第三周初三:声音的产生(演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演示),声音的传播(分组),声音的传播(演示)初四:分子的热运动(演示),内能及其改变(演示),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分组)第四周初三:声调与什么因素有关(演示),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分组),噪音的来源(演示)第五周初三:声波能传递能量吗(演示)初四:电荷(演示),能的转化与守恒(演示),电流和电路(演示分组),串联和并联(演示),电流的强弱(演示),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分组)第六周初三:光是怎样传播的(演示),光反射的规律(分组)第七周初三:平面镜成像特点(分组)初四:电压(演示),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分组)第八周初三:光的反射(演示)初四:电阻(演示),变阻器(分组)第九周初三:色散(演示),色光的混色和颜料的混合(分组)第十周初四: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分组)第十一周初三:透镜对光的作用(演示),怎样可以粗侧凸透镜的焦距(演示)初四: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演示),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分组)第十二周初三:投影仪成像的特点(演示)初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演示)第十三周初三:凸透镜成像和成虚像(演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组)第十四周初三:天平的使用(分组)第十五周初三: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分组),量筒的使用(分组)初四:电能(演示),电功(演示分组)第十六周初三: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塑料块(不吸水)的密度(分组)初四:电功率(演示),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分组)第十七周初四:电与热(演示),安全用电(演示)第十八周初四:生活用电(演示)。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
实验记录表
¥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台山市居正中学理化生实验记录册
学年度第学期。
初三是初中学生在校的最关键一年,每个学生都想在最后能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一级学校,作为教师就是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走好这一步,在以学生为本,这样一个教学理念下,对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作出如下的计划1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本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怎样研究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反思、怎样交流等等。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课堂教学中注意三基的训练由于初三的内容相对初二来说较难,因此,在教学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训练,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要在基础知识的训练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基本方法的渗透。
对基本技能的训练要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全过程,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同时要帮助学生总结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模型等。
3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
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因此,教学中要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4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
要培养学生关注物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中形成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继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
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数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具体措施1认真学习新课标,领会本学科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
新教材已然不同于过去的要求,因为新教材其灵活性加强了,难度降底了,实践性变得更为明确了。
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底难度。
2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新教材不仅在传授文化知识,更注重于培养能力。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实验,做到一个一个学生过好训练关,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练为止。
一、要求得出实验规律的探究实验表格设计1、“探究光是如何传播的”激光在不同介质中现象烟雾中在透明牛奶中在玻璃中在不均匀的糖水中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实验次数 1 2 3 入射角/反射角/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次数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与物大小比较能否用光屏承接123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f= cm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像的大小(放大或缩小)像的正倒像的虚实总结分析表格:成像的条件成像性质应用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像的正倒像的大小像的虚实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u>2fU=2f F<u<2f U=f0<u<f5、探究: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关系实验次数A点的电流I A/A B点的电流I B/A C点的电流I C/A 1236、探究:串联、并联电路中电压关系实验次数AB间电压U AB/V BC间电压U BC/V AC间电压U AC/V 1237、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表面粗糙程度阻力大小小车运动的距离s/m 小车运动时间t/s 毛巾表面木板表面玻璃表面绝对光滑表面8、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次数压力F压/N 接触面材料弹簧测力计示数F拉/N 摩擦力f/N1 F1木块和木板2 F2木块和木板3 F3木块和木板4 F1木块和毛巾5 F1木块和棉布或次数压力F压/N 接触面材料弹簧测力计示数F拉/N 摩擦力f/N1 F1木块和木板2 F2木块和木板3 F3木块和木板次数压力F压/N 接触面材料弹簧测力计示数F拉/N 摩擦力f/N1 F1木块和木板2 F1木块和毛巾3 F1木块和棉布9、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次数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12310、压力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次数压力F/N 受力面积S/cm2 海绵凹陷程度12311、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液体石块重G石/N空杯重G杯/N石块浸没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杯和水总重G总/N浮力大小F浮/N排开水所受重力G排/N酒精水盐水12、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有关?(与质量的关系)小球质量m/g 小球到坡底速度快慢木块撞出的距离小球动能大小12313、比较物质的吸热能力物质质量m/g 初温t1/℃末温t2/℃升高的温度(t2 -t1)/℃加热时间/min 吸收热量煤油水干沙二、要求作图象的探究实验表格(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理量关系)14、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海波的温度/℃海波状态蜡的温度/℃蜡的状态15、探究:水的沸腾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16、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R= Ω电压U/v电流I/A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U= V电阻R /Ω电流I/A17、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质量m/g 体积V/cm3质量/体积m/V ( g/cm3) 铝块1铝块2铝块3铝块4铝块5铝块618、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质量m/g重力G/N三、测量物理量的探究实验表格设计18、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装置钩码总重力G/N钩码上升高度h/m有用功W有用/J拉力F/N拉力移动距离s/m总功W总/J机械效率η19、探究;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塑料块的密度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总/g 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余/g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盐水/g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盐水/cm3盐水的密度ρ/(g/cm3)20、测量石块的密度石块的质量m石/g 水的体积V水/cm3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总/cm3石块的体积V石/cm3石块的密度ρ/(g/cm3)21、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次数 1 2 3 电压U/V电流I/A电阻R/Ω灯的亮暗变化22、测量定值电阻次数 1 2 3 电压U/V电流I/A电阻R/Ω电阻的平均值R平/Ω23、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次数稍大于额定电压等于额定电压稍小于额定电压电压U/V电流I/A电功率P/ W灯的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