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2.39 MB
- 文档页数:50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一章珍爱生命第一节生命的价值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2.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教学重点1. 生命的独特性2. 珍爱生命的重要性3. 实现生命价值的途径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价值2. 如何激发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独特性和珍贵性。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2. 新课导入:介绍生命的价值,引导学生理解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珍爱生命,分享自己的感悟。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
第二节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侵害行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面对侵害时敢于维权、善于维权的品质。
3. 引导学生学会防范侵害,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教学重点1. 常见侵害行为的识别2. 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巧3. 维权途径的了解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识别侵害行为2. 如何培养学生敢于维权、善于维权的品质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侵害行为及其危害。
2.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侵害场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侵害行为对个人权益的影响。
2. 新课导入:介绍常见侵害行为,让学生了解其危害。
3.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侵害场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维权,分享自己的感悟。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完整版)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本单元主要总体讲授了我国宪法的相关知识,包括宪法的重要地位与保障宪法实施的原因和方式。
宪法作为我国根本大法,确认了我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基本原则,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将这一单元放在全书开篇,为之后几个单元围绕宪法规定所展开的具体知识奠定了基础。
希望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认识到宪法的重要性,坚决捍卫宪法。
单元目标1.知道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的各项制度与组织机构、理解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2.理解宪法规范权力运行的原因与方式、坚持依宪治国的意义。
3.增强学习宪法、捍卫宪法的意识,树立宪法权威,自觉践行宪法。
单元重难点【重点】1.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规范权力运行的原因与方式。
3.宪法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4.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5.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的重要性。
【难点】1.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2.民主集中制。
3.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4.增强宪法意识的原因。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故而本单元在前一单元总体讲述宪法之后具体讲述公民的权利义务,包括公民权利义务的内容与公民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要求与原因。
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不仅与个人幸福息息相关,而且关乎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
单元目标1.知道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内容,以及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做法与意义。
2.理解行使权利有限制,自觉履行义务的要求。
3.增强权利与义务意识,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捍卫宪法尊严。
单元重难点【重点】1.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2.权利的行使有界限。
3.权利义务的一致性。
4.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5.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的重要性。
【难点】1.公民维护权利的四种方式。
2.对政治权利和自由、劳动权、物质帮助权的认识和理解。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6.1《国家权力机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定义、性质、特点和职能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基本概念,理解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和人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认识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常识和法治观念,对于国家权力机关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认知水平有限,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深入的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特点和职能。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定义、性质、特点和职能,理解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和人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实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和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家权力机关的尊重和信任,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国家权力机关的定义、性质、特点和职能。
2.教学难点: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和人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板书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国家权力机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知识讲解:介绍国家权力机关的定义、性质、特点和职能,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和人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国家权力机关的理解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5.总结提升: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强调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课第1课时《坚持依宪治国》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课《坚持依宪治国》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依宪治国的重要性,明确青少年如何维护宪法的尊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宪法,尊重宪法,自觉维护宪法权威的思想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基础,对宪法有初步的认识。
但宪法作为国家的基本法,其内涵丰富,精神实质需要进一步深化。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宪法意识不强,对宪法的尊重和维护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宪法,增强宪法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依宪治国的重要性,明确青少年如何维护宪法的尊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宪法,尊重宪法,自觉维护宪法权威的思想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依宪治国的意义和途径。
3.青少年如何维护宪法的尊严。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宪法的精神实质。
4.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宪法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宪法的精神实质。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5.互动环节:开展课堂互动,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宪法的认识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
自2024年起,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将采用全新的版本,这个版本在内容上有所调整,旨在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具体变动包括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尊重,以及增加贴近现实生活的案例等。
全册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本册书的重要知识点,其中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等,以及依法纳税、维护国家安全等义务。
2. 法律与日常生活。
本部分内容主要涉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例如合同、婚姻、家庭、财产保护等,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3. 法律与国家治理。
本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宪法、刑法、民法等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则,帮助学生了解国家治理体系的构成和运行机制。
4. 公民的社会责任。
本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承担的责任,例如尊重他人权利、维护社会秩序、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5. 道德与人际关系。
本部分内容主要涉及道德观念、道德规范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例如尊重他人、诚信、友善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6. 社会公德与法治精神。
本部分内容主要涉及社会公德和法治精神的基本内涵和要求,例如文明礼貌、保护环境、尊重知识产权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法治精神。
总体来说,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变动和全册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法律和道德的基本原则,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和道德水平,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