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域网实例
- 格式:ppt
- 大小:553.50 KB
- 文档页数:26
防火墙gre隧道配置实例
防火墙GRE隧道的配置实例如下:
1. 拓扑图:北京总公司与上海分公司通过广域网连接,使用一个三层交换机模拟广域网,并使用两个H3C的防火墙进行GRE接入。
2. 配置广域网通信:首先,在交换机上创建两个VLAN,分别是VLAN 10和VLAN 20,并将相应的端口加入到相应的VLAN中。
然后,在VLAN 10上配置IP地址。
3. 配置防火墙:在两个防火墙(FW1和FW2)上配置GRE隧道,使它们能够通过Internet相互通信。
4. 测试:测试北京总公司与上海分公司之间的内网通信是否正常。
请注意,上述配置是一个简化的示例,实际配置可能因网络环境、设备型号和需求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实际配置之前,建议仔细阅读设备文档并咨询专业人士。
局域网与广域网设计教案实用CISCO路由器一、CISCO分层模型1、核心层(core layer)提供高速宽带的骨干传输,主要功能是尽可能快速地交换数据。
该层不实施任何过滤功能,以免降低数据传输速率。
有12000、7500、7200、7000系列路由器(Catalyst 交换机8500)2、集散层(distribution layer)该层的目的是通过使用访问控制列表和其他过滤器来限制进入核心层的数据包。
该层定义了网络的策略。
策略是一种处理某些类数据流的方法,包括路由更新、路由归纳、VLAN数据流和地址聚合。
有3600、4500、4000系列路由器(Catalyst 交换机5000)3、接入层(access layer)实现本地用户与宽带信息网互联。
也能通过广域网技术,如帧中继、ISDN 或专线,让远程场点访问网络。
有2600、2500、1700、1600系列路由器(Catalyst 交换机1900、2820)二、CISCO路由器设计1、路由器CPU2505路由器包含一个20MHz的Motorola 68EC030处理器,Cisco7010包含一个25MHz的Motorola MC68040处理器2 、路由器内存组件●ROM包含加电自检(POST:Power-on Self-Test)和启动程序(Boot-strap Program)。
ROM芯片包含了部分或全部IOS(互联网操作系统),如:2505包含了IOS子集,而7000系列包含了所有IOS。
●NVRAM(Nonvolatile RAM非易失性RAM)存储路由器的启动配置文件●Flash RAM(闪存)可擦写可编程ROM用于在存储Cisco IOS,能保持多个版本的IOS 软件。
●RAM:提供信息的临时存储区(当路由器检查地址信息时,数据包就存储在RAM中),此外,还保存当前路由表及当前运行的路由器配置信息。
3、接口(Interface)是主板上或独立接口模块上的网络连接器,数据包通过接口进入路由器。
2.3.2.3 Internet广域网通信方式用户想通过Internet互联网来访问控制器,只需申请一个免费的动态域名,就可以访问网络中远端的控制器。
必备条件:1. 做好设置前的准备工作。
2. 咨询各网段的网管,确定门禁控制器可分配的IP地址。
3. 已申请了动态域名。
具体申请域名的操作,可参考相关文章。
为了保证您正常使用动态域名来远程访问门禁控制器,对路由器要求如下:◆支持虚拟服务器◆支持DNS(动态域名)◆支持ADSL自动拨号我们向您推荐TP-LINK 的TL-R410 路由器,产品图片如下图2-3-14所示:图2-3-14以下所有的关于路由器设置的界面,均是针对TL-R410多功能宽带路由器来设置的。
为了给您形象介绍Internet互联网的设置,我们用一个实例来说明该设置过程。
实例参数: 1. 动态域名 (科迈网)2. 服务端口80003. 控制器IP地址192.168.168.51(如图2-3-15)图2-3-15进入路由器设置界面(上图),我们只需要对【转发规则】和【动态DNS】进行设置。
a.设置动态DNS是我们在科迈网申请的动态域名。
具体申请动态域名可参考申请免费动态域名的文章。
路由器设置界面中的【动态DNS】(如图2-3-16)图2-3-16输入:域名信息、用户名、密码后【登录】,如果连接成功会有成功提示。
【保存】。
b.设置转发规则控制器默认的服务端口是8000。
IP地址根据各网段情况自己指定(如不清楚,可咨询网管),协议选择ALL,是否启用一定要选中启用。
如下图,我们设置服务端口8000对应的IP地址为192.168.168.51。
(如图2-3-17)图2-3-17路由器设置完成,保存设置后。
就可以设置门禁控制IP地址了。
注意:Internet互联网,用户可以通过动态域名来访问控制器。
但是每个控制器还是必须要有固定的IP地址。
各门禁控制器的IP地址需分别在各自的小型局域网内设置。
门禁控制器的IP地址一定要和所在的网段对应。
光模块分类及应用场景一、光模块分类光模块是一种能够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并传输的设备。
根据其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功能需求,光模块可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型。
1.1 传输速率分类根据光模块的传输速率,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低速模块:传输速率小于10Gbps,常见的有1G、2.5G、4G和8G等。
•中速模块:传输速率在10Gbps到40Gbps之间,常见的有10G、25G和40G 等。
•高速模块:传输速率在40Gbps以上,常见的有100G、200G和400G等。
1.2 光模块封装分类根据光模块的封装形式,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SFP模块:全称是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模块,是一种小型的光模块封装。
常见的有SFP、SFP+和SFP28等。
•QSFP模块:全称是Quad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模块,是一种四通道的小型光模块封装。
常见的有QSFP、QSFP+和QSFP28等。
•CFP模块:全称是C Form-factor Pluggable模块,是一种用于高速传输的大型光模块封装。
常见的有CFP和CFP2等。
•CXP模块:全称是C form-factor Pluggable Express模块,是一种用于超高速传输的大型光模块封装。
1.3 应用领域分类根据光模块的应用领域,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数据中心: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中心对传输速率和容量要求越来越高。
常见的光模块有40Gbps、100Gbps甚至400Gbps及以上的模块。
这些模块通常采用高速率和密集封装的形式,以满足数据中心高带宽需求。
•广域网:在广域网领域,光模块通常需要具备较长的传输距离和稳定性。
常见的光模块有1.25Gbps、10Gbps和100Gbps等。
这些模块通常采用较大的封装形式,以满足远距离传输的需求。
•无线通信:在无线通信领域,光模块通常用于光纤和无线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第7章广域网接入技术在网络中,资源共享成为网络存在的最根本应用,但是对于两个局域网物理相隔距离情况下,资源共享变得困难起来,那么在这个前提下在广泛范围内建立起计算机通信网成为必要。
广泛的范围是指地理范围而言,可以超越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甚至全球,因此对通信的要求高,复杂性也越高。
“局域网”连接在一起,就成为“广域网”,最后构成整个“国际互联网”。
广域网产生了,那么如何把我们的网络或者计算机接入到其中呢,接入广域网的方式、方法、技术是什么呢,在本章中将介绍这些内容。
7.1广域网接入技术概述7.1.1广域网的概念局域网只能在一个相对比较短的距离内实现,当主机之间的距离较远时,例如,相隔几十或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局域网显然就无法完成主机之间的通信任务。
这时就需要另一种结构的网络,即广域网。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s , WIN)的地理覆盖范围可以从数公里到数千公里,可以连接若干个城市、地区甚至跨越国界而成为遍及全球的一种计算机网络。
广域网将地理上相隔很远的局域网互连起来。
由于广域网的造价较高,一般都是由国家或较大的电信公司出资建造。
广域网是互联网的核心部分,其任务是通过长距离运送主机所发送的数据。
连接广域网各结点交换机的链路都是高速链路。
需要澄清的一个要领是广域网不等于互联网。
在互联网中,为不同类型、协议的网络“互联”才是它的主要特征。
广域网由一些结点交换机以及连接这些交换机的链路组成。
结点交换机的任务是将分组存储转发,结点之间都是点到点连接,但为了提高网络的可靠性,通常一个结点交换机往往与多个结点交换机相连。
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广域网都不使用局域网普遍采用的多点接入技术。
从层次上考虑,广域网使用的协议在网络层。
7.1.2广域网接入技术分类1、点对点链路点对点链路提供的是一条预先建立的从客户端经过运营商网络到达远端目标网络的广域网通信路径。
一条点对点链路就是一条租用的专线,可以在数据收发双方之间建立起永久性的固定连接。
第4讲交换机(1)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掌握交换机的功能与发展情况,能够对交换机和集线器进行区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讲中重点和难点在于交换机和集线器的区分,通过对这两种设备的区分使学生了解一层设备和二层设备在性能和原理等方面的主要区别,以便于学生能够更好地选择合理的网络设备。
三、教学时间2学时(2学时理论)四、教学内容课题三交换机一、交换机基础在上一讲中,我们介绍了网卡和集线器两类基础网络设备,目前,在企业网络中所采用的网络设备不再是单纯的集线器,而是添加了更具智能、功能更强的其它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网关、防火墙等,特别是交换机,它几乎成为当今企业网络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网络设备。
了解和掌握交换机的有关知识及技能已成为一个网管人员水平高低的基本象征。
集线器作为第一类广泛应用的网络集线设备,当时在各大局域网中应用非常广泛。
但随着网络传输媒体类型的日益丰富,图形、图像及各种流媒体等多媒体内容的出现,人们对高网络数据传输速度和传输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
集线器由于它的共享介质传输、单工数据操作和广播数据发送方式等都先天决定了很难满足用户的上述速度和性能要求。
在用户的需求下、在全球各大网络设备开发商的努力下,一种更新、更实用的集线设备--交换机出现了。
交换机完全克服了集线器的上述种种不足之处,所以在短时间内得到业界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交换机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数据传输速度的发展也是一日千里。
目前最快的以太网交换机端口带宽可达到10Gbps,千兆(G位)级的交换机在各企业骨干网络中早已得到广泛应用。
交换机的英文名称之为“Switch”,它是集线器的升级换代产品,从外观上来看的话,它与集线器基本上没有多大区别,都是带有多个端口的长方形盒状体。
交换机是按照通信两端传输信息的需要,用人工或设备自动完成的方法把要传输的信息送到符合要求的相应路由上的技术统称。
广义的交换机就是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