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概述汽车的定义和分类
- 格式:ppt
- 大小:11.86 MB
- 文档页数:1
《汽车文化》教案(完整版)第一章:汽车基础知识1.1 汽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汽车的组成部分与工作原理1.3 汽车类型与分类1.4 汽车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第二章:汽车品牌与制造商2.1 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及其特点2.2 汽车制造商的发展历程与现状2.3 汽车品牌战略与市场竞争2.4 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第三章:汽车技术与创新3.1 汽车动力系统技术与发展趋势3.2 汽车电子技术与智能驾驶3.3 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3.4 汽车安全技术与舒适性第四章:汽车市场与销售4.1 汽车市场概述与市场环境4.2 汽车销售渠道与模式4.3 汽车市场营销策略与案例分析4.4 汽车售后服务与客户满意度第五章:汽车驾驶与安全5.1 汽车驾驶基础与操作技巧5.2 交通法规与驾驶行为规范5.3 汽车安全驾驶与应急处理5.4 汽车事故理赔与维修保养第六章:汽车零部件与系统6.1 发动机系统6.2 传动系统6.3 制动系统6.4 悬挂系统与轮胎6.5 电子控制单元(ECU)与车载网络第七章:汽车维修与保养7.1 汽车维修基础知识7.2 常用维修工具与设备7.3 汽车保养项目与周期7.4 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7.5 汽车维修职业道德与服务质量第八章:汽车产业政策与法规8.1 我国汽车产业政策概述8.2 汽车生产许可与认证8.3 汽车排放标准与环保法规8.4 交通安全法规与行驶证、驾驶证管理8.5 国际汽车产业政策与合作第九章:汽车金融服务与保险9.1 汽车金融服务概述9.2 汽车贷款与融资租赁9.3 汽车保险类型与条款9.4 保险理赔流程与注意事项9.5 汽车金融服务创新与发展第十章:汽车行业趋势与未来10.1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趋势10.2 自动驾驶技术与发展前景10.3 车联网与智慧交通10.4 汽车共享经济与管理10.5 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第十一章:汽车设计美学与内饰11.1 汽车设计原则与风格11.2 车身造型与空气动力学11.3 内饰设计与人机工程学11.4 汽车色彩与材质选择11.5 汽车设计趋势与创新第十二章:汽车赛事与文化12.1 汽车赛事的历史与发展12.2 著名汽车赛事与规则12.3 赛车技术特点与竞技策略12.4 汽车运动与文化内涵12.5 我国汽车赛事与国际交流第十三章:汽车行业竞争与国际市场13.1 国际汽车产业格局与竞争态势13.2 跨国公司的战略布局与市场拓展13.3 我国汽车企业国际化进程13.4 汽车贸易政策与关税制度13.5 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第十四章:汽车环保与可持续发展14.1 汽车环保技术的研发与应用14.2 汽车尾气处理与净化14.3 电动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环保优势14.4 汽车生产与回收再利用14.5 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第十五章:汽车伦理与社会责任15.1 汽车伦理问题的内涵与外延15.2 汽车安全与乘客权益保护15.3 汽车制造商的社会责任15.4 汽车使用与交通文明15.5 汽车社会影响与未来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汽车文化》教案全面覆盖了汽车领域的多个方面,从基础知识到行业未来趋势,每个章节都包含了重点和难点内容。
第一章汽车的定义:由动力驱动,一般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货物及其他的一些特殊用途。
汽车的分类:汽车、挂车、汽车列车。
汽车的总体构造:发动机、底盘、电气和电子设备及车身等组成。
发动机:机体(气缸盖、气缸盖罩盖、气缸体、油底壳)、曲柄连杆机构(发动机产生动力,并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而输出动力的机构)、配气机构(将可燃混合气及时充入气缸并及时从气缸排出废气)、燃料供给系统(将一定浓度的可燃混合气充入气缸,并将废气排出气缸)、冷却系统(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下工作)、润滑系统(减小摩擦阻力,降低磨损,部分冷却冲洗摩擦表面)、点火系统和起动系统等组成。
底盘: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
内燃机:将液体或气体燃料和空气混合后直接输入机器内部燃烧产生热能,热能再转变为机械能。
上止点:活塞顶部离曲轴中心最远处,即活塞最高位置。
下止点:活塞顶部离曲轴中心最近处,即活塞最低位置。
活塞行程:上、下止点间的距离S称为活塞行程。
曲轴半径:曲轴与连杆大头连接中心至曲轴中心的距离。
气缸工作容积: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扫过的容积称为气缸工作容积或气缸排量,用符号Vh表示。
多缸发动机各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称为发动机工作容积或气缸排量,用符号Vl表示。
燃烧室容积:活塞在上止点时,活塞顶上面的空间为燃烧室,它的容积叫燃烧室容积Vc。
气缸总容积:活塞在下止点时,活塞顶上面整个空间的容积。
Va=Vh+Vc压缩比: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
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四冲程发动机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需要经过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行程,对应活塞上下往复运动4次,相应的曲轴旋转了720度。
进气行程:进气过程中,排气门关闭,进气门开启,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一个行程,在气缸内形成真空,新鲜可燃混合气被吸入气缸;曲轴由0度沿顺时针方向转到180度。
压缩行程:在进气行程终了时,活塞自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曲轴由180转到360,此时,进、排气门均关闭。
机动车类型术语和定义机动车是指一种通过自己的动力装置(如发动机)驱动的车辆,其构造和使用都适合在道路上行驶。
根据车辆的结构、用途、动力装置和其他特点,机动车可以被分类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常见的机动车类型以及对它们的定义和说明。
1. 小型轿车:小型轿车是指用于运输人员的驾驶员座位不超过九个的机动车。
这种车辆通常有轿车式的车身结构,适合城市交通和家庭用途。
小型轿车具有灵活性和高度的舒适性,是大多数家庭和个人的首选。
2. SUV(运动型多用途车):SUV是一种结合了越野性能和轿车外观的机动车。
它的车身比轿车更高,具有较好的通过性和越野能力,适合在不同的路面条件下行驶。
SUV在现代社会中很受欢迎,因为它可以满足家庭和个人对旅行、休闲和越野需求的多样化要求。
3. 跑车:跑车是指被设计用于高速行驶的机动车。
它通常具有较低的车身和流线型的外观,以及强大的动力装置。
跑车注重性能和驾驶乐趣,激发人们对速度和操控的热爱。
这种车型多数被汽车发烧友和赛车爱好者所喜爱。
4. 路虎:路虎是一种由英国汽车制造商路虎公司生产的高性能越野车。
它以强大的越野能力、稳定性和耐用性而闻名,是探险和越野爱好者的首选。
路虎以其独特的设计和豪华配置也被许多消费者视为时尚和奢华的象征。
5. 电动车:电动车是指使用电力作为动力装置的车辆。
它以其零排放、低噪音和对环境友好的特点而备受关注。
电动车分为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
纯电动车仅依靠电力驱动,而混合动力车则同时搭载内燃机和电动机。
6. 商务车:商务车是一种专门为商务用途设计的机动车。
它通常具有宽敞的车内空间和良好的乘坐舒适性,适合用于运输货物和乘客。
商务车在公共交通、旅游、物流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7. 卡车和货车:卡车和货车是用于运输货物的机动车。
它们的车身结构通常比较大、坚固,并且能够承载较重的货物。
卡车和货车在物流和货运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总之,了解不同类型的机动车对于消费者选择购买适合自己需求的车辆非常重要。
工业民用汽车级别划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工业、民用和汽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的词汇,它们都是不同领域的重要概念。
在现代社会中,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民用则是为人们提供生活便利和舒适的产品和服务,而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更是贯穿于工业和民用领域的重要产物。
然而,如何准确地划分工业、民用和汽车的级别,却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本文将从定义、特点、示例、应用、区别、联系、影响因素、市场需求、车型分类、技术划分和安全性能评估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三个领域的级别划分。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工业级别划分、民用级别划分和汽车级别划分。
在工业级别划分部分,将介绍工业级别的定义和特点,并列举一些实际例子和应用,同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民用级别划分部分,将对民用级别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分析,讨论影响因素和市场需求的情况。
最后,在汽车级别划分部分,将介绍不同类型的车型分类,技术划分和安全性能评估情况。
通过这三个部分的详细分析,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工业、民用和汽车各个级别的划分标准和特点,以及相关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工业、民用以及汽车级别的划分,通过对不同级别的定义、特点、应用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各个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同时,我们将重点关注汽车级别的划分,从车型分类、技术划分到安全性能评估,希望为读者提供对汽车行业的全面了解,为其在购车和使用过程中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各级别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从而为相关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正文2.1 工业级别划分:2.1.1 定义和特点:工业级别划分是根据工业产品的种类、规模和技术水平等因素,将工业产品进行分类和区分的方法。
工业产品通常是指用于生产和制造的设备、机械、工具等物品,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汽车行业定义及分类汽车行业定义汽车行业是指设计、制造、销售和维修汽车的产业链。
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行业,包括了从零部件生产到整车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
汽车行业是现代工业中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对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汽车行业分类按照生产方式分类1. 手工制作汽车手工制作汽车是指采用传统手工技术制造出来的汽车。
这种方式生产出来的汽车数量较少,成本较高,主要用于高端定制市场。
2. 机器化生产机器化生产是指利用现代机械设备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大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使得普通消费者也能够购买到价格合理的汽车。
3. 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生产是指利用自动化设备进行全自动化生产的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并且可以实现无人化操作。
按照使用功能分类1. 家用轿车家用轿车是指主要用于家庭出行和日常通勤的轿车。
它们通常具有良好的舒适性、安全性和燃油经济性,是消费者最常购买的汽车类型之一。
2. 商用车商用车是指主要用于商业运输和货物运输的汽车。
它们通常具有较大的载重量和较强的动力性能,可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3. 运动型汽车运动型汽车是指主要用于竞赛或娱乐活动的汽车。
它们通常具有高性能发动机、优秀悬挂系统以及良好的操控性能,可以提供极致驾驶体验。
4. 专用汽车专用汽车是指根据特定需求设计制造出来的汽车。
例如救护车、消防车、警察巡逻车等。
按照动力来源分类1. 燃油汽车燃油汽车是指使用传统燃料(如汽油、柴油等)作为能源来源的汽车。
这种方式成本较低,但污染较大。
2.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是指使用新型清洁能源(如电力、氢气等)作为能源来源的汽车。
这种方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具有更高效的能量利用率。
总结汽车行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行业,包括了从零部件生产到整车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
按照生产方式、使用功能和动力来源等不同维度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理解汽车行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汽车行业将会迎来更多的变革和机遇。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第一章:汽车概述1.1 汽车的基本概念了解汽车的发展历程理解汽车的定义和分类掌握汽车的组成和功能1.2 汽车的类型和特点掌握不同类型汽车的特点和应用场景了解新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1.3 汽车产业的发展了解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掌握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政策第二章:发动机原理与结构2.1 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发动机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发动机的分类和特点2.2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掌握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2.3 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掌握发动机的活塞、曲轴、气缸、凸轮轴等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功能第三章:汽车传动系统3.1 传动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传动系统的作用和分类掌握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原理3.2 手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手动变速器的组成部分和操作方式掌握手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3.3 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自动变速器的组成部分和操作方式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第四章:汽车制动系统4.1 制动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制动系统的作用和分类掌握液压制动和电子制动的基本原理4.2 液压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液压制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操作方式掌握液压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4.3 电子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电子制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操作方式掌握电子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第五章:汽车电子系统5.1 汽车电子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汽车电子系统的作用和分类掌握车载娱乐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的基本原理5.2 车载娱乐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车载娱乐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操作方式掌握车载娱乐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5.3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操作方式掌握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第六章:汽车冷却系统6.1 冷却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冷却系统的作用和分类掌握水冷和风冷的基本原理6.2 冷却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冷却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操作方式掌握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6.3 冷却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学习冷却系统的常见故障现象和原因掌握冷却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和排除技巧第七章:汽车燃油系统7.1 燃油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燃油系统的作用和分类掌握化油器和电子喷油器的基本原理7.2 燃油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燃油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操作方式掌握燃油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7.3 燃油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学习燃油系统的常见故障现象和原因掌握燃油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和排除技巧第八章:汽车电气系统8.1 电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电气系统的作用和分类掌握发电机、起动机等的基本原理8.2 电气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电气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操作方式掌握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8.3 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学习电气系统的常见故障现象和原因掌握电气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和排除技巧第九章:汽车行驶系统9.1 行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行驶系统的作用和分类掌握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的基本原理9.2 悬挂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悬挂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操作方式掌握悬挂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9.3 转向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转向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操作方式掌握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第十章:汽车维修与保养10.1 汽车维修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汽车维修的作用和分类掌握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10.2 汽车保养的基本知识和周期了解汽车保养的重要性掌握各种保养项目的周期和注意事项10.3 汽车维修与保养的实践操作学习汽车维修与保养的实际操作方法掌握常见故障的维修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 发动机的四个冲程和工作原理2. 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3. 液压制动和电子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4. 车载娱乐系统和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基本原理5. 冷却系统和燃油系统的结构与维护6. 电气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故障诊断7. 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维护8. 汽车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9. 汽车保养的重要性及实践操作难点环节:1. 内燃机工作原理中的燃烧过程和能量转换2. 传动系统中不同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比较3. 制动系统中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技巧4. 电子系统中的编程和系统集成5. 冷却系统的设计原理和热力学特性6. 电气系统中高压电的安全操作和故障排查7. 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的调校与优化8. 汽车维修中的高级诊断技术和编程知识9. 汽车保养中的材料选择和工艺要求详细补充和说明:1. 发动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压缩、燃烧、排气冲程,每个冲程对发动机的性能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