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习作
- 格式:ppt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2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园地八》教材分析和教案反思1. 引言《语文园地八》是三年级上学期的语文教材,作为教师,我在使用这本教材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反思。
本文将分别从教材的内容和教案的设计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2. 教材分析2.1 教材内容概述《语文园地八》是一本以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核心目标的教材。
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材内容分为课文部分和习题部分,每个课文都涵盖了一个具体的主题,结合了课文理解和语言运用的练习。
2.2 教材优点•多样化的阅读材料:《语文园地八》中的阅读材料涵盖了不同主题和类型,既有寓言故事,也有科普文章。
这样的设计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
•强调语言运用:教材不仅注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通过练习题目的设计,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3 教材不足之处•部分课文难度不一:《语文园地八》中部分课文的难度不太适合三年级学生,有些内容过于抽象,学生难以理解。
在教学中,需要教师提前对每个课文进行分析和调整,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练习题数量不足:教材中的习题相对较少,有时不足以满足学生的巩固练习需求。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教师需要根据教学进度适时增加额外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教案反思3.1 教案设计目标我的教案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
3.2 教案改进措施•基于学生水平的课文调整: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理解能力,对部分难度较高的课文进行适当调整,简化语言,增加可理解性。
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每个课文的内容。
•增加练习题目数量和质量:在教案中适当增加习题的数量,通过不同难度的练习题目,帮助学生巩固语言知识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习作指导—《我的同学》
本文小作者向我们介绍了自己的好朋友的优点,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习作指导吧!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习作指导—《我的同学》
我的同学有很多很多,其中柳岸鑫是值得夸赞的。
柳岸鑫的脸红红的,像熟透了的苹果,浓浓的眉毛下嵌着一双又大又黑的眼睛,像两颗闪闪发光的宝石。
红红的嘴唇一张开,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
柳岸鑫是勇于向不良现象作斗争的人。
有一次自习课,蛮横无理的王刚劲拿着一根铁棍走进教室,在教室舞动铁棍。
忽然,王刚劲手中的铁棍脱落了,打到玻璃上,“啪”地一声,玻璃碎了,王刚劲慌忙收起铁棍。
上课铃响了,老师走进来了,正当老师上课时,发现玻璃碎了,就问:“是谁打破玻璃的?”班上鸦雀无声。
老师再问了一次,柳岸鑫缓慢地站起来,慢慢吞吞地说:“是王刚劲。
”虽然他个子矮,但是有一颗纯洁的心灵。
你看,柳岸鑫是不是值你夸夸呢?
同学们,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习作指导就到此为大家介绍完毕了,XX老师在这里祝大家都能早日写出一篇好的文章。
第八单元单元备课+课时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以“爱”为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篇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司马光》这篇文言文通过讲述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友的故事。
《掌声》这篇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在同学们鼓励的掌声中变得自信的故事。
《灰雀》讲述了列宁、灰雀和一个小男孩之间的故事。
《手术台就是阵地》讲的是加拿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以手术台为阵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的动人故事。
本次口语交际意在让学生学会请教。
习作的主题是“那次玩得真高兴”,引导学生将自己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的一次经历写下来。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板块。
二、单元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背诵文言文。
4.学写一件简单的事。
5.在生活中遇到不好解决的问题时懂得向别人请教。
6.积累名言警句。
三、单元重难点:重点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能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背诵文言文。
难点学写一件简单的事。
四、单元课时安排:《司马光》1课时《掌声》2课时《灰雀》2课时《手术台就是阵地》1课时24司马光一、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背诵课文。
3.感悟司马光对朋友的爱,学习他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4.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古文独具魅力的语言。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感悟司马光对朋友的爱,学习他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难点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古文独具魅力的语言。
三、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
1.导入:课件出示文中插图。
大家会想起哪个故事呢?学生自由讨论。
第八单元:课文+习作+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八24司马光教学目标:1.把握好词句间的停顿,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背诵课文。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3.掌握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喜爱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把握好词句间的停顿,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教学难点:掌握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方法,引导学生喜欢文言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了解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1.师:课前我让同学们去搜集了有关司马光的资料,谁来说说你的收获。
(生展示自己的搜集成果。
)2.师:同学们都很用心,知道了不少关于司马光的故事。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和司马光有关。
请跟我一起写课题:24司马光3.预设问题:①这篇课文怎么读?②讲了司马光的什么事?二、初读课文,读准节奏1.听老师读课文,并试着用铅笔在有停顿的地方画上“/”。
2.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3.指生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圈出本课生字,师相机正音。
4.师出示生字卡片,指生认读。
(关注后进生,中等生评价。
)5.师明确停顿之处,并领读课文,生根据停顿齐读课文。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三、结合注释,疏通文意1.生自由读课文,圈出你不理解的字词。
2.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理解文意,对于仍然不能理解的字词作好标记。
3.小组内讨论难理解的字词。
师点拔:群儿:一群孩子。
/戏:游戏。
/一儿:一个小孩。
/登:爬上。
弃:抛弃,放弃。
/去:离开。
/持:握,拿,搬起。
击:打,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砸。
/破之:使之破,就是把缸打破了。
水迸:水一下了流出来了。
得活:得到存活。
(根据学情,也不用逐一解释。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教材分析本次积累运用包括“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和“习作”。
教学目标积累格言警句。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熟读成诵。
阅读短文《给,永远比那愉快》,抓住主要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讲述具体事例,说出自己对培养美德的看法,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听懂主要意思。
看相片,写出自己对美好往事的回忆。
教学重点难点讲述具体事例,说出自己对培养美德的看法,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听懂主要意思。
教学构想逐题进行练习,使学生学会积累知识,并能在阅读和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准备投影片、《钓鱼的启示》《小珊迪》《给,永远比那愉快》插图、一张自己喜欢的照片。
教学时间五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读读背背自己的格言警句,自读短文,了解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学生学习过程一、激发兴趣。
1 导入。
你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积累了哪些格言警句?谁愿意说一说?这些格言警句你为什么记得牢?2 教师示范背诵一些格言警句。
二、引导学生读、背格言警句。
1 读准字音。
2 注意不读破句。
3 练习背诵,检查背诵情况。
三、阅读短文。
1 反复阅读,了解主要内容。
(1)初读短文,了解大意。
(2)逐个自然段阅读,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把三个自然段的内容连起来说说,抓住短文的主要内容。
2 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高尔基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什么?(2)读第三自然段,思考:高尔基认为要怎样生活才会愉快?(3)反复读“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思考:“给”字后面为什么加上逗号?“永远”强调什么?(4)联系生活实际,谈个人感受。
作业设计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积累运用八读读背背——格言警句阅读——给,永远比拿愉快课后小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联系课文内容,分销足坛谈自己的感想和收获。
学生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钓鱼的启示》《小珊迪》《给,永远比拿愉快》的插图,大家还记得这三篇课文的主人公各有什么美德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地分别在三幅图上写上“诚信”“诚实”“善良”“奉献”。
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范文第八单元范文:《小草的成长》早晨,阳光透过窗子洒在我的床上,我揉了揉眼睛,起床迎接新的一天。
今天是我家附近小河边举行的春游活动,我早早地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踏上了去小河的路。
河边的小草已经长得非常茂盛了,它们绿油油的,像一张张绿色的地毯铺在大地上。
我沿着河边走,感受着小草带给我的愉快。
我看到一根嫩绿的小草长在了河边石头的缝隙中,它挺拔而顽强,把它的绿叶伸展开来,仿佛在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生命力。
我想起了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棵小草的成长经历……从前,有一棵小草,它和其他草一样,也渴望长高、变强。
一天,它在地里看到了一个种子,种子说:“我是一颗葵花的种子,我梦想着长大后开出美丽的黄色花朵。
”小草听了非常羡慕,它也渴望能长出美丽的花朵。
于是,小草把种子埋在了地里,认真地浇水、施肥。
它用尽了自己的力气,但是一直不见花朵的踪影。
小草开始灰心了,它觉得自己注定只能是一根普普通通的小草。
一天,小草的朋友小蝴蝶来找它玩,小蝴蝶告诉小草:“你可真是幸运啊!你看看你的身边,那些高大的树、花朵,它们每天都需要施肥浇水,非常辛苦。
而你,只要享受阳光、空气和水分,就能茁壮成长。
”小草听了,心情一下子好了起来。
虽然它没有开出美丽的花朵,但它能够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呼吸到清新的空气,这已经足够让它感到幸福了。
从那时起,小草不再羡慕别人的美丽,它明白了自己的价值。
虽然它只是一根小小的草,但它为大地增添了绿色,为人们提供了阴凉和清新的空气。
回到现实中,我看到一片小草丛中有一株小草特别矮小,它和其他的小草比起来显得有些不起眼。
我走近一看,原来是这片小草丛中的一株新芽,它才刚刚发芽不久。
我对这株小草说:“你要坚持哦!一定会长高变强的。
”小草似乎听见了我的话,它纤细的叶片轻轻颤动了一下,好像在告诉我它会努力长大。
我继续前行,思考着小草的成长故事。
我明白了,不论是大树还是小草,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成长的意义。
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角色中发挥作用,为这个世界增添美丽和价值。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的作文(8篇)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使我们更加聪明。
人们常说:“书用了,恨少了,很难知道发生了什么。
”大诗人杜甫也说:“黑发不知如何用功,白寿芳悔读书晚。
”这些话都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如果小时候不好好学习,长大后再意识到这个问题就太晚了。
阅读有很多好处,最明显的是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阅读时积累的漂亮句子可以用在我们平时的作文中,让我们的作文更漂亮,这些积累的句子可以灵活运用在各种类型的作文中。
读书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活的许多原则。
书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面对和解决困难,如何走向成功。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书都有用。
比如一些内容不健康的漫画书,学生一定要关注!而且读书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太累,不要沉迷课外书,影响学习。
书籍对我们的成长是必要的。
书籍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如果我们离开书本,长大后我们将一事无成。
所以,读书是有益的。
让我们热爱阅读!我的书房里有一个地球仪。
这是我八岁生日时父亲给我的生日礼物。
真的很喜欢!地球的颜色是五颜六色的,红色,黄色,绿色,粉红色...让我眼花缭乱。
它的底座是木制的,球体中间贯穿着一根坚硬的金属转轴。
用你的手轻轻转动地球,它可以带我们环游世界!通过地球仪,我知道七大洲和四大洋,也知道赤道和南北两极。
地球仪上有各个国家的中英文名称,也标记了各个国家最著名的建筑,如英国的伦敦桥、埃及的金字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中国的长城...地球仪不仅是我增长知识的好“老师”,也是帮我解决问题的好“帮手”。
记得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个难题:东京的首都是哪个国家?我赶紧拿出地球仪,仔细搜索,终于发现东京是日本的首都,感谢它的帮助!我爱我的地球仪!我第一次来到我的房间,看到地上有很多橡胶粉。
于是我拿起扫帚扫了几下,但是粉很不听话。
我东奔西跑。
我突然想到了另一个办法,于是拍了两下扫帚,又扫了一遍。
然后我又开始扫。
练完这个方法,我就洗不干净了。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留心观察,认真体验,激发写作的愿望,培养写作的兴趣;2.能初步按事情发展顺序,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逐步提高记事能力;3.能初步学会描写特定的场面。
【教学重点】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写下来。
【教学难点】把自己玩得过程写下来。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读懂要求,明确目标1.我们的活动可以说是丰富多彩,让人回味无穷,你还记得都参加过哪些活动?(学生自由交流)2.阅读习作要求。
请以“那次玩得真高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课件出示)那次玩得真高兴(板书:那次玩得真高兴)二、回顾交流,选择材料1.引导学生回顾活动的情景,试着从活动中选材。
校园生活丰富多彩,课堂上有故事,下课后也有故事。
有些故事与老师有关,有些故事中只有学生,有些故事发生在集体活动之中,有些故事发生在一两个人之间。
2.小组交流。
3.代表发言。
4.教师小结,引导学生学会选材:(课件出示)(1)地点:校园、家里、野外、公园……(2)空间:教室内、操场上、动物园、游戏厅……(3)时间:课堂上、活动课、课间、周末、假期……(4)人物:同学、老师、家长、陌生人……(5)事件:讲故事、猜谜语、书法比赛、歌咏比赛、掰手腕、拔河比赛、踢毽子比赛、运动会、旅游、野炊……(6)感受:开心、悲伤、喜悦、明白了……三、紧扣要求,确定中心1. 教师导言:在习作中表现童年生活给我们的感受或是明白了某种道理,或是陶冶某种情操,或是增长某种知识,或是培养某种能力。
这就是文章的中心。
2. 小组交流,确定中心。
(板书:确定中心)四、欣赏范文,把握技法1. (课件出示)那次玩得真高兴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哥哥还有姐姐一起去西安的公园游玩。
我们走着走着,看见有人在出租单人和双人骑的自行车。
我从来没有骑过双人的自行车,所以我觉得很新奇,便和哥哥租了一辆双人自行车,爸爸和姐姐各租了单人自行车,这可是我们第一次与双人自行车零距离接触啊!刚上车坐好,车子就往右倾斜,还好哥哥比我高,腿长撑住了地面。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八【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在通过请教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向别人请教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玩得高兴的事。
3.明确并掌握默读课文的方法。
4.认识和“目”有关的字。
5.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学会给词语分类。
6.读背名人警句。
【学习重难点】1.重点:口语交际和习作。
2.难点:把自己玩得高兴的一件事写下来,表达出当时的快乐心情。
【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请教)一、谈话导入,引出“请教”。
1.生活中,当你们遇到一些不好解决的问题时,会怎么办?2.板书“请教”。
3.请教别人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做的事,别看它简单,其实大有学问。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请教中的学问。
二、示例引路,明白“请教”。
1.播放录像:星期天,一学生骑车去朋友家,半路上向一位老大爷问路。
他没有下车,径直骑到老大爷身边大声问:“去李林家怎么走?”老大爷装着没有听见,继续在路边干活。
2.看完录像,你有什么想说的吗?3.学生交流,老师归纳板书。
(用语礼貌表示诚意)三、模拟情境,学习“请教”。
1.课件出示文中的两个情境。
2.同桌合作,选择一个进行表演。
3.学生上台表演。
4.师生结合请教的注意点进行评议。
四、总结收获。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请教别人时应注意些什么?2.学生交流。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那次玩得真高兴)一、谈话导入。
你平时喜欢玩些什么?有没有哪次玩得特别高兴、印象特别深刻?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玩得高兴的事。
二、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1.在自己经历的事情中,选一件印象特别深刻、特别高兴的说一说。
2.学生共同讨论,教师提示。
(1)游戏娱乐活动,如:老鹰捉小鸡、捉迷藏、扔沙包、跳绳……(2)同家人去玩,如:和爸爸去钓鱼、一家人去动物园玩……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相机指导。
教师在习作内容上给予指导。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习作8:那次玩得真高兴》名师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教材解析这次习作的内容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玩得特别高兴、印象特别深刻的一次经历,把当时的过程写下来和同学分享。
这其实是让学生学会把一件事情写得具体、生动、有趣,教会学生写记叙文的诀窍。
学情分析本次习作立足于“玩”,正符合三年级孩子的性格特点。
他们爱玩,乐意将玩的过程和大家分享。
这就为本次习作铺设了较好的引子。
教学建议先引导学生理解题眼,充分交流习作内容,接着指导学生在自己的记忆库里筛选材料,然后为学生列举几种不同材料的写法,引导他们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回忆自己玩得特别高兴、印象特别深刻的一次经历,把玩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
2.通过习作表达出自己当时快乐的心情。
【过程与方法】从自己玩的经历中筛选出本次习作要写的材料,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习作,培养学生互批互改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温快乐,让成长留有痕迹。
重点指导学生把玩的过程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把活动过程写具体。
难点通过习作表达出自己当时快乐的心情。
教师:课件。
学生:在头脑中回忆自己玩得最开心的一次经历。
所需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1.回忆自己玩得特别高兴、印象特别深刻的一次经历,把玩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
2.通过习作表达出自己当时快乐的心情。
重点回忆自己玩得特别高兴、印象特别深刻的一次经历,把玩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
难点通过习作表达出自己当时快乐的心情。
一、揭示写作题目,审清题意1.谈话导入,出示题目。
师:同学们,你们都很喜欢玩吧。
今天,我们就来写一篇自己是怎么玩的文章。
板书题目:那次玩得真高兴2.审题,抓题眼。
(1)齐读题目。
(2)师:从题目上看,本次习作是要求我们写自己一次玩的经历。
那么,再读读题目,谁能说说还有什么要求吗?(3)再读题目,找出“高兴”一词。
师:在写自己玩的过程中,要表达出自己快乐的心情。
二、回忆活动经历,选择写作材料1.师:同学们,你们在学校和伙伴们一起玩什么呀?在假期中,爸爸妈妈有没有带你们到哪里去玩呢?2.学生自由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