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绩效模式标准领导全国质量奖评奖标准
- 格式:ppt
- 大小:2.27 MB
- 文档页数:10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 19580-2004目次前言………………………………………………………………………………………引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评价要求………………………………………………………………………………4.1 领导…………………………………………………………………………………4.2 战略…………………………………………………………………………………4.3 顾客与市场…………………………………………………………………………4.4 资源…………………………………………………………………………………4.5 过程管理……………………………………………………………………………4.6 测量、分析与改进…………………………………………………………………4.7 经营结果……………………………………………………………………………引言为了引导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高产品、服务和经营质量,增强竞争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国务院颁布的《质量振兴纲要》的有关规定,特制定《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本标准参照国外质量奖的评价准则,结合我国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经营结果等七个方面规定了组织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
为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准则,也可用于质量奖的评价。
本标准与GB/T 19001的最大差别在于它不是符合性的评价依据,而是为组织提供追求卓越续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强调战略、绩效结果和社会责任。
本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帮助组织提高其整体绩效和能力,为组织的所有者、顾客、员工、供方、合作伙伴和社会创造价值,有助于组织获得长期成功,井使各类组织易于在质量管理实践方面进行沟通和共享,成为一种理解、管理绩效并指导组织进行规划和获得学习机会的工具。
卓越绩效标准质量奖评奖标准之经营结果卓越绩效标准质量奖是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取得的优异经营结果的肯定和奖励。
经营结果是企业在特定时期内通过经营活动所达到的各项经济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增长速度、市场份额等关键因素。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卓越绩效标准质量奖评奖标准之经营结果。
首先,经营结果评估的核心指标是企业的盈利能力。
这包括企业的销售收入、利润、净利润等指标。
盈利能力是企业经营的核心目标,只有实现了持续增长和盈利能力,企业才能够获得长期发展和竞争优势。
评价一个企业的经营结果,必须要看它在盈利能力方面的表现。
其次,经营结果评估还包括企业的增长速度。
增长速度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
评价一个企业的经营结果,需要考察其在销售额、市场份额、客户数量等方面的增长情况。
国际上通常通过比较同行业内的企业来评估企业的增长速度。
再次,经营结果评估还需要考察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地位。
市场份额是企业在特定市场上的销售额占整个市场销售额的比例,是衡量企业市场地位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评价一个企业的经营结果,需要考察其在市场份额方面的表现,以及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另外,经营结果评估还需要考察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
评价一个企业的经营结果,需要考察其在产品质量方面的表现,以及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来提升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最后,经营结果评估还需要考察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中必须重视的方面,关系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稳定性。
评价一个企业的经营结果,需要考察其在风险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表现,以及企业对市场变化和风险的应对能力。
综上所述,经营结果是评价企业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涵盖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增长速度、市场份额、产品质量、客户满意度、风险管理等方面。
卓越绩效标准质量奖通过评估企业的经营结果,对取得杰出成绩的企业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企业持续改进和追求卓越。
GBT19580最新版《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卓越绩效评价准则Criteria for performance excellence2012-03-09发布2012-08-01实施前言本标准依据GB/T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本标准与GB/T19580 —2004 相比变化如下:——增加了基本理念——增加了部分术语——调整了部分章节的内容。
本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中国质量协会、中国人民大学、北就科立特管理咨询公司、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福荣、汤万金、陈志田、马林、吕青、李仁良、焦叔斌、张晓东、金国强、王俊、王国清。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9580—2004。
引言0.1 总则为了引导组织追求卓越,提高产品、服务和发展质量,增强竞争优势,促进组织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 年)》,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借鉴国内外卓越绩效管理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结果等七个方面规定了组织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为组织追求卓越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准则,也可作为质量奖的评价依据。
本标准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组织的所有者、顾客、员工、供方、合作伙伴和社会创造价值。
本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促进各类组织增强战略执行力,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帮助组织进行管理的改进和创新,持续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和管理能力,推动组织获得长期成功。
0.2 与GB/Z19579-2011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的关系本标准规定了卓越绩效评价要求,是卓越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是组织实施本标准配套的指导性技术文件,为组织理解和应用《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提供指南。
全国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表彰在质量管理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组织,引导和激励组织追求卓越的质量管理经营,提高组织综合质量和竞争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用户、推进质量事业发展,中国质量协会在国家质检总局的指导下,设立全国质量奖(以下简称质量奖)。
为了科学、客观、公正地开展质量奖评审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质量奖是对实施卓越的质量管理并取得显著的质量、经济、社会效益的组织授予的在质量方面的最高奖励。
第三条质量奖评审遵循为组织创造价值的宗旨,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和“优中选优”的原则,根据质量奖评审标准对组织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评审。
第四条质量奖每年组织评审,按照评审标准、组织的质量管理实际水平,适当考虑组织规模,以及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植等相关产业发展政策等确定授奖奖项。
第二章奖项设置第五条目前质量奖奖项设置有:大、中型企业,小企业,服务业,特殊行业,卓越项目奖。
今后根据需要可以进行调整和增加奖项。
第三章组织机构、职责第六条质量奖评审机构由质量奖审定委员会和质量奖工作委员会两级机构组成,工作委员会常设办事机构为质量奖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第七条质量奖审定委员会由政府、行业、地区主管质量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及有权威的质量专家组成。
负责研究、确定质量奖评审工作的方针、政策,批准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及评审标准,审定获奖组织名单。
第八条质量奖工作委员会由具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质量管理专家、质量工作者和评审人员组成。
负责实施质量奖评审,并向审定委员会提出获奖组织推荐名单。
第九条质量奖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中国质协,其主要工作是:拟订、修改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和评审标准;评聘质量奖评审人员;组织实施质量奖资格审查、资料评审和现场评审;对获奖组织进行监督和帮促.第四章评审人员第十条质量奖评审人员应具备以下资格条件:(一)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熟悉国家有关质量、经济的法律、法规和规定;(二)教育水平:具有大学或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三)培训:接受过全面质量管理相关知识系统培训,掌握质量管理新知识和方法;(四)经历:具有五年以上的质量管理、技术或专业工作经历,有丰富的质量管理实践经验;(五)能力:掌握评审的方法和技巧(可通过评审专业培训获得),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快速的反应能力,并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善于与人交往并具备自身独立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