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的选择
- 格式:ppt
- 大小:456.04 KB
- 文档页数:2
病案首页主要诊断选择原则十七条半病案首页主要诊断选择原则是医学领域的重要规范,它的制定旨在确保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根据相关规定,病案首页主要诊断选择应当符合以下原则:1. 临床诊断优先原则,主要诊断应当以临床医生确诊为依据,确保准确性和科学性。
2. 病情严重程度原则,主要诊断应当反映患者当前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重点。
3. 病情变化原则,主要诊断应当及时调整,随着病情变化而变化。
4. 诊断依据原则,主要诊断应当有充分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依据支持,确保准确性和科学性。
5. 病情诊断优先原则,主要诊断应当根据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临床表现确定,而不是仅仅根据医技检查结果确定。
6. 病情诊断明确原则,主要诊断应当明确、具体,不应使用模糊的诊断术语。
7. 疾病分类原则,主要诊断应当按疾病分类的规范进行确定,确保统计和分析的准确性。
8. 多诊断原则,对于多种疾病的患者,应当根据临床表现和病情严重程度确定主要诊断。
9. 疑难病例原则,对于疑难病例,应当经过多学科会诊,确保主要诊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10. 临床路径原则,对于符合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应当根据临床路径规范确定主要诊断。
11. 医保规定原则,对于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患者,应当遵守医保规定,确定主要诊断。
12. 随访规定原则,对于随访患者,应当根据随访规定确定主要诊断。
13. 门急诊规定原则,对于门急诊患者,应当遵守门急诊规定,确定主要诊断。
14. 住院患者规定原则,对于住院患者,应当遵守住院患者规定,确定主要诊断。
15. 传染病报告原则,对于传染病患者,应当遵守传染病报告规定,确定主要诊断。
16. 肿瘤病例报告原则,对于肿瘤患者,应当遵守肿瘤病例报告规定,确定主要诊断。
17.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原则,对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的规定,应当遵守相关规定,确定主要诊断。
总的来说,病案首页主要诊断选择原则是为了确保主要诊断的准确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质量,促进医疗卫生服务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
病案首页主要诊断选择原则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卫生部规定,当就诊者存在着一种以上的疾病、损伤或情况时,需选择其中的一个主要诊断进行分类统计。
1.总则:在本次医疗事件中,选择对健康危害最严重,花费医疗精力最多,住院时间最长的诊断名称为病人的主要诊断。
2.对于复杂诊断的主要诊断选择,如果病因诊断能够包括一般的临床表现,则选择病因诊断。
如果出现的临床症状不是病因的常规表现,而是某种严重的后果,是疾病的发展的某个阶段,那么要选择这个重要的临床表现为主要诊断,但不选择疾病的终末情况,如呼吸衰竭作为主要诊断。
例1: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律不齐选择: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心脏病3.对已治和未治疗的疾病,选择已治的疾病为主要诊断。
4.病人由于某些症状或体征或异常检查结果而住院,治疗结束时仍未确诊,那么症状体症或异常情况可以作为主要诊断。
例1:发热选择:发热5.因怀疑诊断住院,在出院时仍没有确诊,怀疑诊断要按肯定诊断编码,而且可作为主要诊断。
而经调查后排除的可能情况要分类到Z03(对可疑疾病和情况的医疗观察与评价)。
例1:急性胆囊炎待除外选择:急性胆囊炎例2:可疑肺癌 - 已排除选择:可疑恶性肿瘤的观察6.当多个诊断没有一个更为突出,而多诊断又可分类到一个被称为“多发…..”的类目时,选择“多发…..”类目的编码为主要编码,而对所列出的逐个情况可加用选择性附加编码。
这样的编码主要用于与病有关的情况以及损伤和后遗症。
例如:头、颈部擦伤选择:选择头、颈部擦伤,分别还要对头部擦伤和颈部擦伤编码,作为附加编码。
7.当两个疾病或一个疾病伴有相关的并发症,而此时有合并类目的编码可以表示时,就要选择合并编码作为主要编码,不能将其分开编码。
例1:肾衰竭;高血压肾病选择:高血压肾病伴有肾衰竭例2:慢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选择:慢性胆囊炎伴有胆总管结石8.后遗症的类目(B9094,E64—E68,G09,I69-,O97,T9098,Y85——Y89)是用来指出不复存在的情况是当前正在治疗疾病的原因。
病案首页主要诊断选择的原则1.主要诊断一般是患者住院的理由,原则上应选择本次住院对患者健康危害最大、消耗医疗资源最多、住院时间最长的疾病诊断。
2.病因诊断能包括疾病的临床表现,则选择病因诊断作为主要诊断。
3.以手术治疗为住院目的的,则选择与手术治疗相一致的疾病作为主要诊断。
4.择期手术前出现的并发症,应视具体情况根据上述原则(1)正确选择主要诊断(消耗更多、更严重的允许作为主诊);择期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应作为其他诊断填写,不应作为主要诊断。
5.以疑似诊断入院,出院时仍未确诊,则选择临床高度怀疑、倾向性最大的疾病诊断作为主要诊断。
6.因某种症状、体征或检查结果异常入院,出院时诊断仍不明确,则以该症状、体征或异常的检查结果作为主要诊断。
7.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同危害程度的临床表现,且本次住院以某种临床表现为诊治目的,则选择该临床表现作为主要诊断。
疾病的临终状态原则上不能作为主要诊断。
8.从急诊留观室留观后入院,当患者因为某个疾病(或情况)被急诊留观,且随后因为同一疾病(或情况)在同一家医院住院,就要选择导致急诊留观的疾病(或情况)为主要诊断。
9.本次住院仅针对某种疾病的并发症进行治疗时,则该并发症作为主要诊断。
10.住院过程中出现比入院诊断更为严重的并发症或疾病时,按以下原则选择主要诊断:①手术导致的并发症,选择原发病作为主要诊断;②非手术治疗或出现与手术无直接相关性的疾病,按原则(1)选择主要诊断。
11.肿瘤类疾病按以下原则选择主要诊断:①本次住院针对肿瘤进行手术治疗或进行确诊的,选择肿瘤为主要诊断;②本次住院针对继发肿瘤进行手术治疗或进行确诊的,即使原发肿瘤依然存在,选择继发肿瘤为主要诊断;③本次住院仅对恶性肿瘤进行放疗或化疗时,选择恶性肿瘤放疗或化疗为主要诊断,要区分辅助性化疗还是非辅助性化疗,同时是维持性治疗还是支持性治疗,恶性肿瘤作为其他诊断首选;④本次住院针对肿瘤并发症或肿瘤以外的疾病进行治疗的,选择并发症或该疾病为主要诊断;12.产科的主要诊断应当选择产科的主要并发症或合并症。
主要诊断的选择指南第一章主要诊断选择原则及病案首页填写要求(一)出院诊断:患者出院时,临床医师根据对病人所做的各项检查、治疗、转归以及门急诊诊断、入院诊断、手术前后诊断、病理诊断、院内感染诊断等综合分析得出的最终诊断;填写住院病案首页时要分主要诊断和其他诊断并发症、伴随症;(二)主要诊断的选择原则1、主要诊断定义:经研究确定的导致患者本次住院就医主要原因的疾病或健康状况;注:患者一次住院只能有一个主要诊断;2、主要诊断一般应该是:(1)对患者健康危害最大(2)消耗医疗资源最多(3)影响住院时间最长3、该诊断可以包括疾病,损伤,中毒,体征,症状,异常发现,或者其它影响健康状态的因素;4、一般情况下,有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主要诊断要与主要手术治疗的疾病相一致;5、急诊手术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应视具体情况根据原则2正确选择主要诊断;6、择期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应作为其他诊断填写,而不应作为主要诊断;7、根据我国目前国情,择期手术前出现的并发症,应视具体情况根据原则2正确选择主要诊断;8、由于发生意外情况非并发症,即使原计划未执行,仍选择造成患者入院的情况仍然作为主要诊断;9、当症状、体征和不确定情况有相关的明确诊断时,ICD-10临床版第十八章中的症状、体征和不确定情况不能用做主要诊断;10、除非有医师有其他特殊说明,当2个或2个以上相互关联的情况如:疾病在同一个ICD-10临床版章节或明显与某一个疾病有联系都可能符合定义时,请参照原则2每一个都可能做为主要诊断;11、少数情况下,通过住院诊断、病情检查、和/或提供的治疗,确定的2个或2个以上诊断同样符合主要诊断标准,其他的编码指南无法提供参考时,请参照原则2任何一个均可能做为主要诊断;12、极少情况下,会有2个或2个以上对比的疾病诊断,如:不是...就是...或类似名称,如果诊断都可能,应根据住院时情况具体分析填写更主要的诊断,如果未进一步查明哪个是更主要的,每一个诊断均可做为主要诊断;13、当有对比诊断后的临床症状时,优先选择临床症状做主要诊断;对比的诊断做为其他诊断编码;14、当住院是为了治疗手术和其它治疗的并发症时,该并发症做为主要诊断;当该并发症被编在T80-T88系列时,由于编码在描述并发症方面缺少必要的特征,需要另编码指定的并发症;15、如果出院时诊断仍为“可疑”的不确定诊断,则按照确定的诊断编码;这是基于病情的诊断性检查、进一步病情检查或观察的安排、最初的治疗方法都与建立的诊断的诊治极为近似;16、从留观室入院:(1)、留观后入院:当患者因为某个医疗问题被留观,并随即因此入住同一个医院;主要诊断就是导致患者来院留观的医疗问题;(2)从术后观察室入院:当患者门诊术后,在观察室监测某种情况或并发症继而入住同一院,应根据主要诊断定义填写主要诊断;17、当患者在门诊手术室接受手术,并且继而入住同一医院做为住院病人时,要遵从下列原则选择主要诊断:(1)如果因并发症入院,则并发症为主要诊断;(2)如果无并发症或其它问题,门诊手术的原因为主要诊断;(3)如果住院的原因是与门诊手术无关的另外原因,这个另外原因为主要诊断;18、多部位烧伤,以烧伤程度最严重部位的诊断为主要诊断;19、多部位损伤,以最严重损伤的诊断为主要诊断;20、中毒,以中毒诊断为主要诊断,临床表现为其它诊断;如果有药物滥用或药物依赖的诊断,应写入其它诊断;21、产科的主要诊断是指产科的主要并发症或伴随疾病;22、肿瘤:(1)当治疗是针对恶性肿瘤时,恶性肿瘤即为主要诊断;(2)当对恶性肿瘤进行放疗或化疗时,恶性肿瘤放疗或化疗即为主要诊断;(3)当对恶性肿瘤进行外科手术切除包括原发部位或继发部位,并做术前或/和术后放疗或化疗时,以恶性肿瘤为主要诊断;(4)即使患者做了放疗或化疗,但是住院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肿瘤范围、恶性程度、或是为了进行某些操作如:穿刺活检等,主要诊断仍选择原发或继发部位的恶性肿瘤;(5)当治疗是针对继发部位的恶性肿瘤时,即使原发肿瘤依然存在,仍以继发部位的恶性肿瘤为主要诊断;(6)当只是针对恶性肿瘤或/和为治疗恶性肿瘤所造成并发症的进行治疗时,该并发症即为主要诊断,恶性肿瘤做为其他诊断首选;第二章其它诊断及病案首页填写要求一、其它诊断定义:住院时并存的、后来发生的、或是影响接受的治疗和/或住院时间的情况;其它诊断是指除主要诊断及医院感染名称以为诊断,包括并发症和伴随症;并发症:指与主要疾病存在因果关系,主要疾病直接引起的病症;伴随症:指与主要疾病和并发症非直接相关的另外一种疾病;但对本次医疗过程有一定影响;二、其它诊断填写原则1、填写其它诊断时,应先填写并发症,再填写伴随症;2、在填写并发症及伴随症时,应按照疾病的严重程度由重至轻的顺序填写;3、患者既往发生的病症及治疗情况,对本次入院主要疾病和并发症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影响的,应视为伴随症填写在病案首页其它诊断栏目内;4、如果既往史或家族史对本次治疗有影响时,ICD-10编码Z80-Z87对应的病史可以作为其它诊断;5、除非有明确临床意义,异常所见实验室、X-RAY、病理或其他诊断结果无需编码;如果针对该临床所见异常又做其它检查评估它或常规处理,该异常所见则应该写入其它诊断;6、如果出院时诊断仍为“可疑”的不确定诊断,则按照确定的诊断编码;这是基于病情的诊断性检查、进一步病情检查或观察的安排、最初的治疗方案都与建立的诊断的诊治极为近似;第三章主要手术及操作选择原则一、主要手术和操作:一般是指患者本次住院期间,针对临床医师为患者作出主要诊断的病症,所实施的手术或操作;在ICD-9临床版中,按照操作的目的,将操作分为诊断性操作和治疗性操作;诊断性操作:以为明确疾病诊断为目的检查操作;治疗性操作: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非手术操作;二、主要手术和操作的选择原则:1、主要手术和操作的选择一般要与主要诊断相对应,即选择的主要手术或操作是针对主要诊断的病症而施行的;2、一般是风险大、难度最高、花费最多的手术和操作;三、病案首页手术及操作的填写要求1、填写手术和操作时,优先填写主要手术;2、住院期间多次手术及操作的选择原则:在遵循主要手术及操作选择原则的前提下,手术及操作填写顺序为:首先选择与主要诊断相对应的主要手术或操作,其他手术及操作按照手术优先的原则,依日期顺序逐一填写;3、对于仅有操作的选择原则: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多个操作,填写的顺序是:治疗性操作优先,首先填写与主要诊断相对应的治疗性操作特别是有创的治疗性操作,然后依日期顺序逐一填写其它的治疗性操作;之后,依日期顺序逐一填写诊断性操作;如果仅有诊断性操作,尽量选择重要的诊断性操作特别是有创的诊断性操作作优先填写,之后,依日期顺序逐一填写其它诊断性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