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化学复习:饱和溶液和溶解度学案(沪教版)

中考化学复习:饱和溶液和溶解度学案(沪教版)

中考化学复习:饱和溶液和溶解度学案(沪教版)

【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涵义。

2.掌握饱和溶液以及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3.掌握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学习重点】掌握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学习难点】掌握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1.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物质中的能力叫做_______。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内因_______和_______,外因_______。

2.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再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该溶质的_______,能继续溶解的叫做该溶质的_______。

3.大多数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的相互转化如下

4.在一定________下,某固体物质在______g溶剂里达到___________时所能溶解的_______,叫做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线是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_______变化而变化的关系曲线。

5.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做_______;结晶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饱和溶液以及不饱和溶液相关试题分析

1.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变式训练1: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温度不变、溶剂量不变时,KNO

3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KNO

3

晶体

B.降温一定可以使KNO

3

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室温下,与固体溶质共存的溶液一定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D.在温度升高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能继续溶解该物质

变式训练2:某物质(仅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在t℃时,恒温蒸发掉10 g水,析出了2g晶体,再恒温蒸发掉10 g水,又析出3g晶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溶液在t℃时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原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最后剩余的溶液一定是比原溶液稀

D.最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

总结:⑴.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有何关系?

⑵.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简便方法是什么?

活动二、溶解度概念应用的相关试题分析

2.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100g水中溶解20g NaCl达到饱和状态,则NaCl的溶解度为20g

B.在20℃时,把20g NaCl溶解在100g水中,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20g

C.在20℃时,把20g NaCl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20g D.在3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7g NaCl恰好饱和,则30℃时NaCl的溶解度为37g 变式训练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增加溶剂一定变为不饱和溶液

C. 将30g硝酸钾投入到7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一定是100g

D. 5g食盐完全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变式训练2:闻名中外的青岛啤酒内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来。喝了啤酒后又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 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

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增大 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

总结:⑴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是什么?(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 g为例说明)

⑵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气体呢?

N 溶解度/g 0 t 1 t 2 t 2 t 3 A M B C

活动三、溶解度曲线应用的试题分析

3.氯化铵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

B .4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C .t ℃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与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 .60 ℃时,100 g 水中加入120 g 硝酸钾,充分搅拌,得到的是硝酸钾不饱和溶液

变式训练1:右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

B .t 1℃ a 和b 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 2℃时,溶质质量分数

相等 C .t 1℃至t 2℃之间b 曲线以下区域为a 、b 两物质的不饱

和溶液 D .对于a 与b 混合溶液,可利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来提纯

a 变式训练2:图①是物质M 和N 的溶解度曲线。图②中甲、乙试管分别盛

有M 、N 的饱和溶液,试管底均有未溶解的M 、N 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中的固体减少,乙中的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 ( )

A .浓硫酸

B .硝酸铵固体

C .氧化钙

D .氢氧化钠固体

变式训练3:右图为A、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

回答: 1、M 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温度为t 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依次

为______ 3

、当温度为t 3℃时,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

4、如果分别把A 、B 、C 放入100g 水中配成t 3℃时的

饱和溶液,再冷却到t 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没有晶体析

出的是

___。

5、若要把混在A 中的少量C 除去,应采用____________法;若使C 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

来,最好采用______________法。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⑴.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以右图为例说明)

①曲线上的P 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两条曲线的交点M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像中的N 点可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④曲线a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曲线的倾斜程度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⑵降温结晶(又称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如何变化的溶质从水溶液中析

出?蒸发结晶呢?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检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20℃的KNO 3饱和溶液升温变成不饱和溶液

B .20℃时KNO 3的溶解度是31.6g ,则此温度下该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1.6%

C .60℃时NaCl 饱和溶液中加入5gNaCl 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 .蒸发NaCl 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

A .将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热,无白色浑浊出现

B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36g ,将30 g 氯化钠放入50

g 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 g 溶液

C .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碳酸,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都是H +

D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3.如图中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 )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10 ℃时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C .30 ℃时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

D .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4.右图为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t 1℃时,三种物质中

B 的溶解度最大

B .t 2℃时,取三种物质各a g 分别放入100g 水中充分

溶解,只有C 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 P M N

· · · 溶 解 度 g A B t t C

a 温度/℃ o

b

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

2℃降温到t

1

℃,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D.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课后作业】1.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的气体泡沫逸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质减少 B.溶解度减小 C.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D、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2.根据右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

2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质量相等的溶质

C.将t

3℃时的甲、乙的溶液降温到t

2

℃时都会析出晶体

D.往t

3

℃时的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加入乙,乙还可能溶解

3.右图为A、B、C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图:

(1)t

3

℃时,A、B、C三者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若在该温度时将45克A放入50克水

中,形成的溶液是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

饱和”)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2)如果有A、B的混合物(含少量的B),将提纯A的方法是;

(3)t

3℃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温到t

1

℃,所得溶液溶质

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选做题)4.下表列出了KNO

3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33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

(2)在20 ℃时,把40 g KNO

3

放入小烧杯中,然后再加入100 g水不断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该溶液是____ 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如图所示,把上述(2)中的小烧杯放到盛水的大烧杯中。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小心地加

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能够使小烧杯中的KNO

3

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浓硫酸②硝酸铵③氢氧化钠④冰

(4)60 ℃时,把55g KNO

3

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最多可配得饱和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