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陆树良教授:瘢痕形成机制的研究:完善了 真皮“模板缺损”学说(中华烧伤杂志2007) • 1981Burke JF,Yannas IV 首先在研发Integra时首先提出Template 和Neodermis • 1995 Livesey SA 在动物实验中首次发现脱细胞异种真皮加自体断层皮片移植没有炎症
29
移植后1周,可见支架结构( )
移植后4周,可见支架结构( ),并可 见支架内新生胶原合成( )。
透射电镜(TEM)证实支架内新生胶原的合成。
30
A
B
C A: TEM× 970 B: TEM× 6200 C: TEM× 39000 新生血管 支架 新生胶原 成纤维细胞
31
支架诱导真皮组织再生可能 与支架的血管化能力有关 血管化慢,一方面使移植的薄层自体皮存活性降低,部分自体皮坏死后真皮自身进行修 复(而非再生),镜下可见其真皮结构的改变(主要是胶原束状结构的改变);另一方 面,支架内的缺血状态使异物巨细胞在早期就增多,吞噬降解支架,使支架对成纤维细 胞的诱导支撑作用丧失。 血管化快,一方面使移植的薄层自体皮存活性增高,镜下可见其真皮结构无明显改变; 另一方面,支架内异物巨细胞少,成纤维细胞沿支架分布,合成细胞外基质,各种细胞 分泌的胶原酶降解支架,使支架的降解与组织的再生得到同步。
是最重要的因素。 • 有研究显示,在无瘢痕愈合伤口中,TGF-β3高表达而
TGF-β1低表达 • PDGF呈低表达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无瘢痕愈合伤口中可以
快速上调,促进血管形成和长入。
10
胎儿伤口无瘢痕愈合 • Teusner等通过DD-PCR研究胎儿无瘢痕愈合基因
表达差异发现胚胎期细胞的一种转录产物对创面 愈合有强烈的正调节作用,它编码一种含有249 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被命名为FcgammaRⅢ-X, 有利于胚胎期皮肤的无瘢痕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