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第9讲-第6章热力循环20101117
- 格式:ppt
- 大小:5.13 MB
- 文档页数:51
热力学循环的基本原理及种类分析热力学循环是热力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能量在系统中的转化和传递过程。
热力学循环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能量守恒和热力学第一定律,通过一系列的热交换和功交换过程,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
在热力学循环中,最常见的是热机循环。
热机循环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其中最典型的热机循环是卡诺循环。
卡诺循环是理想化的热机循环,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
在等温过程中,系统与热源接触,吸收热量;在绝热过程中,系统与外界无热交换,只进行功交换。
卡诺循环的效率是所有热机循环中最高的,它是热机效率的理论极限。
除了卡诺循环,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热机循环,如斯特林循环和布雷顿循环。
斯特林循环是一种基于气体膨胀和压缩的热机循环。
它通过气体的等温膨胀和等温压缩过程,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斯特林循环的特点是工作流体不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可以重复使用。
布雷顿循环是一种常见的内燃机循环,它是汽车发动机中最常用的循环之一。
布雷顿循环通过燃烧燃料和氧气产生高压高温的气体,然后通过气体膨胀和排气的过程,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除了热机循环,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热力学循环,如制冷循环和热泵循环。
制冷循环是将热能从低温区域转移到高温区域的过程,以实现制冷效果。
最常见的制冷循环是蒸发冷凝循环,它通过制冷剂的蒸发和冷凝过程,将热能从冷却物体吸收,并释放到环境中。
热泵循环是制冷循环的逆过程,它将热能从低温区域吸收,并通过压缩和冷凝的过程,将热能释放到高温区域。
热力学循环的种类还有很多,如焓变循环、熵变循环等。
每种循环都有其特定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热力学循环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能量转化和传递的基本原理,也对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热力学循环是热力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能量在系统中的转化和传递过程。
热机循环、制冷循环和热泵循环是热力学循环的常见类型。
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的热力学循环,可以深入理解能量转化和传递的基本原理,为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持。
工程热力学讲义第9章[1].doc第9章气体和蒸汽的流动基本要求:1.深入理解喷管和扩压管流动中的基本关系式和滞止参数的物理意义,熟练运用热力学理论分析亚音速、超音速和临界流动的特点。
2.对于工质无论是理想气体或蒸汽,都要熟练掌握渐缩、渐缩渐扩喷管的选型和出口参数、流量等的计算。
理解扩压管的流动特点,会进行热力参数的计算。
3.能应用有摩擦流动计算公式,进行喷管的热力计算。
4.熟练掌握绝热节流的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
基本知识点:9.1 绝热流动的基本方程一、稳态稳流工质以恒定的流量连续不断地进出系统,系统内部及界面上各点工质的状态参数和宏观运动参数都保持一定,不随时间变化。
二、连续性方程由稳态稳流特点, ====m m m .......21const而 vfc m =得:0=-+vdv fdf cdc 该式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与不可逆过程三、绝热稳定流动能量方程sw gdz dcq dh δδ---=221对绝热、不作功、忽略位能的稳定流动过程得:dh cd-=22说明:增速以降低本身储能为代价。
四、定熵过程方程由可逆绝热过程方程 k pv =const得:0=+vdv kpdp五、音速与马赫数音速:微小扰动在流体中的传播速度。
定义式: sp a )(ρ=注意:压力波的传播过程作定熵过程处理。
特别的,对理想气体:kRTa = 只随绝对温度而变马赫数(无因次量):流速与当地音速的比值ac M =M>1,超音速M=1 临界音速 M<1 亚音速9.2 定熵流动的基本特性一、气体流速变化与状态参数间的关系对定熵过程,由dh=vdp ,得到:vdpcdc -= 适用于定熵流动过程。
分析:1。
气流速度增加(dc>0),必导致气体的压力下降(dp<0)。
2。
气体速度下降(dc<0),则将导致气体压力的升高(dp>0)。
二、管道截面变化的规律联立vdp cdc -=、连续性方程、可逆绝热过程方程得到:cdc Mfdf )1(2-=分析:对喷管:当M<1,因为dc>0,则喷管截面缩小df<0,称渐缩喷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