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水泥概述共65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6.18 MB
- 文档页数:2
建筑材料之水泥凡是在一定条件下。
经过自身的物理、化学作用后,能由液体或半固体(泥膏状)变为坚硬的固体。
并能把块状或散粒状材料胶结成整体的材料称为胶凝材料。
胶凝材料根据化学组成分为无机胶凝材料和有机胶凝材料两大类。
无机胶凝材料报据硬化条件又可分为气硬性与水硬性胶凝材料两类。
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凝结硬化,并保持或继续增长强度、如石灰、石膏、水玻璃及镁质胶凝材料(如菱苦土)等。
水硬性胶凝材料不仅能在空气中。
而且能更好地在水中凝结硬化、并保持或继续增长强度,如水泥。
气硬性胶凝材料宜用于地面上干燥环境的建筑物。
不宜用于潮湿环境,更不可用于水中。
水硬性胶凝材料可用于地上、地下、水下的建筑物,一石灰1、石灰的煅烧锻烧温度一般以1000℃为宜。
煅烧温度过低时,则产生有效成分少。
核心成分为不能熟化的欠火石灰。
欠火石灰中CaO含量低,降低石灰利用率。
锻烧温度过高时。
CaO与原料所带杂质(粘土)中的某些成分反应,生成熟化速度很慢的过火石灰。
过火石灰如用于建筑上,会在已经硬化的砂浆中吸收水分而继续熟化,产生体积膨胀,引起局部爆裂或脱落,影响工程质量。
所以,石灰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缎烧温度。
石灰熟化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且体积膨胀1-2.5倍。
煅烧良好、CaO含量高的石灰熟化较快,放热量与体积增大也较多。
1)制石灰膏石灰膏是建筑工程中砌筑砂浆和抹面砂浆常用的材料之一,它可用来拌制砌筑砂浆或抹面砂浆。
石灰膏的表观密度为1300-1400kg/m3,1L生石灰可熟化成1.5-3L 石灰膏。
2)制消石灰粉这种方法是将生石灰加适量水熟化成消石灰粉。
生石灰熟化成消石灰粉的理论需水量为生石灰质量的32.1%,由于熟化时放热,一部分水分蒸发,所以实际加水量常为生石灰质量的60-80%。
加水量以既能充分熟化、又不过湿成团为度。
工地上常用喷壶分层法进行消化。
2、石灰的质量标准建筑生石灰技术指标(JC/T479-1992)建筑生石灰粉技术指标(JC/T480-1992)3、用途1)制作石灰乳涂料用石灰膏和沙子(或麻刀、纸筋等)配制成石灰砂浆(或麻刀灰、纸筋灰)用于内端、顶棚的抹面;将石灰膏、水泥和沙子配制成混合砂浆用于砌筑和抹面;将消石灰粉或熟化好的石灰膏加入大量水稀释成石灰乳用于内墙和顶棚的粉刷。
建筑材料之水泥概述介绍水泥是一种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造各种建筑物、道路和基础设施等工程项目。
它是由石灰石、粘土和其他材料经过高温煅烧制成的粉状物质。
水泥是建筑业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之一,具有塑性强、耐久性好等特点,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对水泥的原料、制造过程和用途进行概述。
水泥的原料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和粘土。
石灰石是一种含钙碳酸盐的岩石,粘土是一种含有粘土矿物的软黏土。
除了石灰石和粘土之外,水泥的制造过程中还需要添加其他材料,如硅酸盐、铁铝酸盐和石膏等,以调节水泥的性能。
水泥的制造过程1.石灰石和粘土的开采:首先,石灰石和粘土需在采矿场进行开采,然后经过破碎和研磨等工艺处理,使其粒度均匀。
2.原料的混合:石灰石和粘土被混合在一起,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
在混合过程中,根据需要,可以添加其他材料来改变水泥的性能。
3.熟料的煅烧:将混合好的原料送入旋转窑中,在高温下进行煅烧。
煅烧过程中,原料中的碳酸盐会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并且形成新的化合物,如三钙硅酸盐、二钙铝酸盐等。
4.烧熟熟料的研磨:煅烧后得到的熟料经过研磨,使其粒度更加细小,以提高水泥的活性。
5.水泥的包装和储存:经过研磨的水泥被包装成袋子或储存在散装堆场中,待使用。
水泥的用途水泥在建筑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用途:1.水泥混凝土: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之一,混合水和骨料(如砂石)可以形成坚固的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基础、柱子、墙壁等。
2.水泥砂浆:水泥与砂浆配合使用,可以用于砌砖和粘贴瓷砖等。
水泥砂浆可以提供强大的粘附力和耐久性,使建筑物更加牢固。
3.水泥板材:水泥与一些纤维材料(如玻璃纤维)混合,经过加工制成水泥板材。
这种材料具有耐火性和抗渗透性,常用于建筑物的外墙或屋顶。
4.水泥管道:水泥可以用于制造管道,用于输送液体或气体。
水泥管道在供水系统、排水系统和公共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5.水泥装饰品:由于水泥具有良好的塑性,可以制作各种装饰品,如花盆、雕塑等。
土木工程材料第章-水泥教材课件 (一)土木工程材料第一章-水泥教材课件土木工程材料中,水泥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被广泛使用在各种工程中,如建筑、道路、桥梁、隧道等。
水泥能够使各种材料形成牢固的结构,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便利和安全。
一、水泥的概述1. 水泥的历史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利用石灰堆积物制作建筑物的经验。
直到19世纪初,英国人泰勒发明了水泥烧结炉,才真正开创了水泥的工业生产。
2. 水泥的分类水泥按照生产工艺、化学成分和用途等方法,可以进行多种分类,如硅酸盐水泥、半水化石膏水泥、反应矾土水泥等。
二、水泥的组成水泥是由主要成分、次要成分、自然杂质、工业杂质等四种成分组成的。
1. 主要成分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系的黏土和石灰石,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它们经过破碎、混合、烧成等多道工序形成水泥熟料,然后通过磨粉机制成细度适宜的水泥。
2. 次要成分水泥的次要成分有助于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例如,石膏是使硅酸盐水泥硬化的必需物质,水泥减水剂可以使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流动性。
3. 自然杂质水泥中的自然杂质主要是指黏土和石灰石中所含的杂质,它们可能会影响水泥的性能和质量。
4. 工业杂质水泥中的工业杂质主要是指生产过程中的固体、液体和气体废物,它们可能会对水泥的性能和质量造成影响。
三、水泥的使用水泥作为一种建筑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工程中。
1. 水泥的特性水泥具有硬化速度快、强度大、硬度高、耐久性好等特点。
2. 水泥的应用水泥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混凝土结构、砖墙体、石材建筑、道路、桥梁、隧道等。
其中最典型的应用是混凝土结构,在混凝土结构中,水泥是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它能使混凝土具有坚固的结构、流动性、耐久性和美观性。
四、水泥的质量控制为了确保水泥的质量和安全,需要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手段来保证水泥的各项性能符合标准和规定。
这些手段包括人工检验、物理和化学测试、光谱分析等。
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原材料、生产工艺和环境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