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回顾: 1.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召开了哪两次会 议?对中国问题是如何规定的?对中国产 生了怎样的影响? 2.一战后形成的统治新秩序是什么?如何 评价这一秩序?
第 4课 经济大危机 (1929-1933)
1.战后相对稳定时期
1924——1929年 稳定的原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缓和了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温馨提示
经济危机 (1)直接原因: 是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导致产品过剩 (2)根源:
资本主义制度
(3)特点:具有周期性
股票: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 2. 经济大危机 (1929年-1933年) 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 开始: 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 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 纽约股票市场崩溃。 种有价证券。股票可以转让、买卖。股票 通常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买卖。股票价格与 范围: 股票票面金额不一致。经济繁荣时期,买 美国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进股票者多,股票价格猛涨。经济危机时 期,卖出股票者多,股票价格急跌。资本 特点: 主义国家的企业都是私有的,采用股份制 经营。企业生产停滞而其股票热卖,则多 为炒作,纯属泡沫。
反映/暴露了?
资本家唯利是图 和残忍的本性
3.经济危机的影响
①人民群众深受其害 ②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本 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摆脱危机的对策: ①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摆脱经济危机 ②德、日建立法西斯独裁专政 并对外侵略扩张。
二.罗斯福新政
18岁时考入哈佛大学。中 年时,因患病瘫痪,只能以 轮椅代步。 美国第32任总统,一直被 视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 总统之一,也是美国历史 上惟一连任4届总统的人, 任职长达12年。 富兰克林· 罗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