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句与扩句
- 格式:docx
- 大小:229.00 KB
- 文档页数:9
扩句和缩句的方法
1.扩句方法:
a)添加修饰语:在原句中添加形容词、副词或从句来修饰名词、动词、形容词或副词。
例子:
原句:他看了一本书。
扩句:他认真地看了一本有趣的书。
b)改变语序:改变句子中单词或短语的顺序,增加信息的层次。
例子:
原句:我在公园遇到了一个朋友。
扩句:在公园里,我遇到了一个很久不见的朋友。
c)使用并列句:将两个或多个句子并列在一起,以展现更多的信息。
例子:
原句:我喜欢游泳。
扩句:我喜欢游泳,也喜欢跑步和骑自行车。
2.缩句方法:
a)删除冗余信息:去掉句子中不必要或重复的词语或短语。
例子:
原句:我昨天和我的朋友一起去了电影院。
缩句:昨天我和朋友去了电影院。
b)省略主语或动词:如果上下文已经清楚,可以省略主语或动词。
例子:
原句:我正在读一本有趣的书。
缩句:正在读有趣的书。
c)使用简短的词语或短语:选择简明扼要的词语或短语来表达意思。
例子:
原句:如果你想进步,就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缩句:想进步,付出更多努力。
缩句与扩句加习题导语:写作是一种表达思想和观点的重要方式,而句子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
为了使句子更加精确和生动,我们可以采用缩句和扩句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缩句与扩句的概念和技巧,并提供相关的练习题以加强理解和应用。
一、什么是缩句和扩句?缩句是指将一个较长的句子变为较短的句子,目的是使句子更加简洁明了,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缩句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删除多余的词语:去掉一些在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修饰性词语,如形容词、副词等。
例:She opened the door slowly and cautiously.(她慢慢又小心地打开了门。
→She opened the door.(她打开了门。
)2.合并句子成分:将句子中的两个或多个相同成分合并为一个,使句子更简洁。
例:The sun was shining and the birds were singing.(阳光明媚,鸟儿在唱歌。
→The sun was shining, and the birds were singing.(阳光明媚,鸟儿在唱歌。
)扩句是指将一个简短的句子变为较长的句子,目的是使句子更加丰富和有吸引力。
扩句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添加细节:在句子中添加具体的细节,如时间、地点、人物等,使句子更加生动。
例:He saw a bird.(他看到一只鸟。
→He saw a beautiful red bird flying in the sky.(他看到一只美丽的红色鸟在天空中飞翔。
)2.分述成分:将一个具有明确意义的成分分述为几个,使句子更加详细和具体。
例:She decided to quit her job and start her own business.(她决定辞去工作,开始自己的事业。
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
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缩句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
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
如:“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
”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谁——老奶奶;干什么——等待灵车。
缩句后就成为:“老奶奶等待灵车。
”又如:“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
”我们可提问:什么——小绒球;是什么——是小鸡。
缩句后就成为:“小绒球是小鸡。
”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
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
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
”因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
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
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
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
”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
例如:(1)先找出句子讲的是哪一样主要的人或物。
(2)找出句子最后一个词语(去掉助词“得”字后变的内容后),如果是动词,那么句子就缩成两部分:人物+最后一个词;如果不是动词,还要找出一个动词出来,句子就缩成三部分:人物+动词+最后一个词。
(3)一般情况下不保留“的”“地”前边的词语,还有“得”字后面的词语。
*注意:1: 人物有可能不止一个,如:第6,20题。
2:“是”是一个动词要保留,如:第14题.3:如果句子是问句,缩写以后同样也是一个问句。
如:第19题。
例如:一位老红军讲了过去二万五千里长征中郭草地的故事.(1) 人物是:“红军”(2) 最后一个词语“故事”不是动词,就还要在人物的后面找一个动词:“ 讲”(3)句子最后缩成人物+ 动词+最后一个词:红军讲故事。
小学语文扩句和缩句详解_考前必看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小学语文扩句和缩句详解,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01扩写句子1.什么是扩句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
我们知道,一般句子会包括主要成分,即:谁(或什么)、干什么(或怎么样,或是什么)。
如果在主要成分上添加附加成分,对原来的句子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就是在进行扩句。
一个简单的句子一般包括前后两部分。
前一部分说的是“谁”、“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做什么”、“怎么样”。
2.扩句的意义(1)最根本的是将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具体。
(2)通过扩句,还可以使句子表达得更生动、形象。
3.扩句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看懂例句,审清要求有的题目要求照例子扩句。
例:叔叔唱歌。
我的叔叔在灯光明亮的舞台上给孩子们唱歌。
题目给出的例子,扩充了“谁”的叔,在“什么样”的地方,给“谁”唱歌。
下面请同学们扩充两个句子:1.少先队员刷墙。
第2中队的少先队员冒着寒风在学校里刷墙。
2.祖国在前进。
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在向前发展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2)不能改变句子的基本意思和句型扩句时,要在原句的基础上扩,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3)扩句后语句要通顺扩句时,扩充的词语要与原句的词语搭配得当,要注意扩句后语句要通顺。
在扩句练习中,要真正明确扩充的目的。
千万不要为扩句而扩句,给人“无病呻吟”的感觉。
4.扩句的方法扩句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两种方法:(1)画句子主要成分,再扩句。
找到了句子的主要成分,就可以明确在哪加表示修饰、限制的成分,进而再思考扩充什么样的词语。
例如:春风吹。
这句话的主语是“春风”,“吹”则是谓语,是揭示“春风怎么样”的。
一般地说,主语“谁”的前面可以加词,在谓语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词前面也可以加词。
即:(温暖)的春风(轻轻)地吹。
(三月)的春风(徐徐)地吹。
(2)先提问,再扩句。
抓住句子主要成分,自己提一些问题。
缩句与扩句一、缩句缩句方法:1、去枝留干法——凡用来修饰或限制的词都尽量去掉,包括形容词(著名的,华丽的等),数量词(一个,一群等),表示程度的词,表示时间的词(傍晚,早上等),表示地点的词(火车站,邮局等),介词结构等。
2、借助“的,地,得”——去除“的,地”前面的词语,去除“得”后面的词语。
3、自我提问法——“谁”,“做什么”,“对谁做”。
缩句注意事项:1、缩句要去掉的必须是句子的修饰、限制的词语,而不能删去句子的主干。
2、压缩成的句子必须与原句的意思基本相同,保持意思的清晰、完整。
3、否定句中的否定词,如:“不”“没”‘没有”“未”“别”等否定词,在缩句时应该保留。
如“革命者决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缩句时,就应保留“不”,压缩为“革命者不能低下头。
”如果把“不”字也压缩掉,就跟原句的意思大相径庭了。
4、时态助词,如:“着”“了”“过”“起来”“下去”等时态助词,不能删掉。
它们的作用是附着在动词之后,表示时态。
“着”表示进行态,指明动作在进行,如“他大声地说着话”;或指明动作的结果在持续,如“屋里点着灯”。
“了”表示完成态,指明动作已经完成,如“他到了北京”。
“过”表示经验态,如“他到过北京”。
这些句子,如果去掉了“着”“了”“过”这些时态助词,句子的意思显然就不够明白。
因此,应予以保留。
5、连动词组不能删掉,连动词组是指两个以上的动词直接连用在一起,它们之间也没有修饰、限制的主次之分,前一动词表示先发生的动作,后一动词表示后发生的动作。
如“拿笔写字”“走过去开门”等。
由于连动词组中的几个动词共一个主语,都是表示“干什么”的,因此,缩句时都应予以保留,才能保持句意的完整。
6、兼语词组的处理兼语词组是一个动宾词组和一个主谓词组套在一起,动宾词组的宾语兼作主谓词组的主语。
例如“让我走”“使他相信”等。
在缩句时,也应整个儿保留。
如“闰土托他的父亲捎给我一包漂亮的羽毛。
”这句的“托他的父亲捎”就是一个兼语词组,因此,这句只有缩成“闰土托他的父亲捎给我羽毛。
专题03 缩句与扩句一、缩句与扩句刚好相反,是把写得比较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删去“枝”和“叶”,即删去附加成分,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简洁。
1.缩句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句子意思。
如: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的小麻雀无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
经过缩句,抓住句子的主干“小麻雀拍打着翅膀”,就知道这句话是写小麻雀。
2.缩句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句子是否正确。
如:“六一”节前夕,宁宁光荣地被评为“三好学生”的称号。
这句话一经缩句成为:“宁宁被评为称号。
”我们就会发现这句话是错的,词语搭配不当。
技巧一:自我提问法—— “谁怎么样?”“谁干什么?”“什么怎么样?”如:(1)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
——老奶奶等待灵车。
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谁——老奶奶;干什么——等待灵车。
(2)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
——小绒球是小鸡。
我们可提问:什么——小绒球;是什么——是小鸡。
技巧二:借助“的、地、得”——去除“的、地”前面的词语,去除“得”后面的词语。
1、“的”前的修饰都删去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
——草地上开满了野花。
因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
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
2、“地”前的限制要删去如: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人们呼喊起来。
“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限制“呼喊起来”的,它要删去。
3、“得”后的补充说明删去如:海力布着急得没办法。
——海力布着急。
“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
技巧三:去“枝”留“干”法——凡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制的词都尽量删去。
包括:时间词;空间词(地点和方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介词短语(通过、用、在、从)4、方位词语删去。
如:“在…(中、里、上)”表示特定环境和语言的词语。
如:(1)金黄色的沙滩上有许多五颜六色的贝壳。
——沙滩上有贝壳。
(2)我最爱看天上亮晶晶的星星。
缩句和扩句的方法及练习答案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
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缩句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
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
如:“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XXX的灵车。
”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谁——老奶奶;干什么——等待灵车。
缩句后就成为:“老奶奶等待灵车。
”又如:“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
”我们可提问:什么——小绒球;是什么——是小鸡。
缩句后就成为:“小绒球是小鸡。
”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
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
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
”因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
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
3.如果是不是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
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
”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
例如:(1)先找出句子讲的是哪一样主要的人或物。
(2)找出句子最后一个词语(去掉助词“得”字后变的内容后),如果是动词,那么句子就缩成两部分:人物+最后一个词;如果不是动词,还要找出一个动词出来,句子就缩成三部分:人物+动词+最后一个词。
(3)普通情况下不保留“的”“地”前边的词语,还有“得”字背面的词语。
*注意:1:人物有可能不止一个,如:第6,20题。
2:“是”是一个动词要保留,如:第14题.3:如果句子是问句,缩写以后同样也是一个问句。
扩句和缩句、常见的修辞方法扩句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后添上适当的附加成分,如同在句子的“主干”上,“添枝加叶”,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完整、具体、生动。
例如:在这里第2句就比第一句具体、形象得多。
进行扩句练习时,首先必须弄清楚句子的主要成分,即找到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在它们的前面加上适当的修饰,而且一个地方可以加不止一个“枝叶”,这样的句子会更加完整、具体。
如:缩句与扩句正好相反,删去句子中的“枝”和“叶”,即删去附加成分,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简洁。
缩句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句子意思。
如: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的小麻雀无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
经过缩句,抓住句子的主干“小麻雀拍打着翅膀”,就知道这句话是写小麻雀。
缩句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句子是否正确。
如:“六一”节前夕,宁宁光荣地被评为“三好学生”的称号。
这句话一经缩句成为:“宁宁被评为称号。
”我们就会发现这句话是错的,词语搭配不当。
缩句时,要先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再逐步删去它们前面的修饰,直至缩干净为止。
“在……上(中、里、下)”等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语应删去。
如:无论是扩句还是缩句都应注意以下几点:△保留句子原来的基本成分,保持句子的原意,也就是说不管是增加还是减少“枝叶”,原句的主谓宾成分不可改变。
例如:很显然第二句话改变了原意。
△不能改变句子的结构。
如:△注意加上的修饰词必须与主干搭配得当。
缩句时,删减掉的修饰词一定要删除干净,不要丢字、漏字。
如:修辞,是研究如何选用各种语言手段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门语言科学。
修辞的要求是准确、鲜明、生动。
常见的修辞方式有:比喻、比拟、夸X、排比、对偶、反复、反问、设问和借代等几种。
1. 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
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在某一方面极其相似,就可以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这种修辞方式就叫比喻。
例如:长江大桥像一条巨龙,横卧在大江之上。
这句话用大家熟悉的“巨龙”来比喻“长江大桥”,给人感觉有飞舞之感,气势壮观,形象生动。
缩句注意事项一、缩句时要保留必要的否定词原句:生活在海洋中的鲸不是鱼类。
缩句:A:鲸是鱼类。
B:鲸不是鱼类。
二、把字句和被字句在缩句中不能删掉,应保留其最简内容。
例:柔软的淤泥把高大的黄河象陷了下去。
正确缩句是:淤泥把黄河象陷了下去。
如:美丽的琥珀被波涛汹涌的大海卷到岸边。
缩句应为:琥珀被大海卷到岸边。
三、“地”和“得”两个助词在句中的结构成分不同,缩句时应辨清。
例:“听到了这个消息,他激动地跳起来。
”缩句为:“他跳起来”;“听到了这个消息,他激动得跳起来。
”缩句为“他激动”。
四、缩句应合情理、应符合句子原意。
例:可爱的小演员差点儿在舞台上滑倒。
正确缩句应是:小演员差点儿滑倒。
如:老人们喜欢到湖边的树阴下去钓鱼。
正确缩句应是:老人们喜欢去钓鱼。
缩句练习1、可爱的小红在认真地看着有趣的新书。
2、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3、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大楼。
4、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
5、在农民们的辛勤劳动下,今年小麦的长势十分喜人。
6、生态保护区生长着上千株枝叶茂盛的银杉树。
7、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8、残暴的敌人秘密地杀害了我们党的优秀领导人李大钊。
9、我常常怀念故乡的许多熟悉的朋友。
10、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事迹深深地激励着我们。
11、秦始皇兵马俑吸引了世界各地千百万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12、江河里排着一条条雕饰得酷似游龙的船。
13、桂林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14、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
15、数万名群众炽热的目光凝神注视着天安门。
16、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17、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在湖边的大草地上尽情玩耍。
18、我们通过显微镜看到了不计其数的细菌。
19、国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徐徐上升。
20、我激动得流下晶莹的泪珠。
21、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月亮。
22、工人们在节日里仍然坚持劳动。
23、洪亮的钟声在空中经久不息地回荡。
扩句与缩句的方法和技巧
1. 嘿,扩句的时候啊,就像给小树苗添枝加叶,让它变得枝繁叶茂!比如说“我笑了”,可以扩成“开心的我忍不住哈哈地笑了”。
这不是一下子就丰富起来了嘛!
2. 缩句呢,就好比给大树修剪枝叶,把多余的都剪掉。
像“可爱的小兔子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欢快地吃草”,缩句后就是“小兔子吃草”。
简单吧!
3. 扩句要大胆地加呀,把细节都加进去,就像给一幅画上色一样。
“他走过来”,变成“帅气的他大步流星地走过来”。
是不是更生动了!
4. 缩句的时候要狠下心来,把那些不重要的修饰都去掉,“美丽的花朵在阳光照耀下格外鲜艳”缩成“花朵鲜艳”。
咋样,懂了吧!
5. 扩句不就是把一句话变得更有意思嘛,比如“她哭了”,可以写成“伤心的她趴在桌上呜呜地哭了”。
嘿嘿,厉害吧!
6. 缩句别犹豫,该减就减。
“那只调皮的小狗在花园里快乐地玩耍”,缩成“小狗玩耍”,多干脆!
7. 看到一个句子,先想想能从哪里扩,就像给房子装修一样。
“汽车开”,那可以是“红色的汽车飞快地开”呀!
8. 缩句要找到关键,把那些啰嗦的都去掉,“聪明可爱的小朋友们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缩成“小朋友们读书”。
一点不难哟!
9. 扩句缩句其实挺好玩的呀,掌握了方法就像掌握了魔法一样!大家多练练,肯定没问题!
我觉得啊,只要多练习,扩句缩句就会变得很简单,而且还特别有意思呢!。
-扩句和缩句缩句:1.燕子停在电线竿上,像一个个音符。
缩句:燕子像音符。
2.群众的目光齐刷刷地望着天安门。
缩句:目光望着天安门。
3.周总理关心作家何其芳同志。
缩句:总理关心同志。
4.比赛后,获奖的运动员兴奋得满街跑。
缩句:运动员跑。
5.雅鲁藏布大峡的发现是我国几代科学家辛勤努力的结果。
缩句:发现是结果。
6.他喝了一袋牛奶,吃了二只包子上学去了。
缩句:他上学去了。
7.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缩句:邱少云一动不动。
8.“老人心想,这可能是他最亲近的东西了”缩句:老人想。
9.校园里的草地上有垂杨柳,十分阴凉。
缩句:草地上有杨柳。
10.老师同学激动得热泪盈眶。
缩句:师生热泪盈眶。
扩句:1我们走过来。
(我慢慢地向他走过来。
)2远方有一条彩虹。
(看那远方有一条美丽的彩虹)3体育健儿取得了成绩。
(体育健儿刘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4列车奔驰。
(列车在山谷中奔驰)5小蜜蜂飞来飞去。
(一只只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6浪花跳跃(美丽的浪花在海上跳跃)7黑熊表演节目(笨手笨脚的黑熊正在表演)8鲜花盛开了。
(五颜六色的鲜花在花丛中盛开了。
)9小华做操。
(小华在操场上认真地做操)星星眨眼。
(夜空中的星星在眨眼对我说晚安)10小蝌蚪游着。
(可爱的小蝌蚪在湖里游着)第一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原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缩句:广场上千万盏灯照耀着宏伟建筑。
分析:缩句最重要的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特别是不能改变原句陈述的对象,即主语。
另外,还要让压缩后的句子基本上像句话,不能缩得过分简略。
第二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谓语原句: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缩句:夏天,老人们爱到树阴下钓鱼。
分析:缩句既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也不能改变陈述主语的谓语,缩句只能压缩掉次要成分,如果是属于主要成分的词语,也不能压缩掉。
第三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原句:灰黑色的鸬鹚整齐地站在船舷上,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附件TR1:
精锐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方法探究】
一句完整的句子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句子的主干成分和附加成分。
一般句式的主干成分有:“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谁是什么”。
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如“谁干什么”,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
缩句一般采用这样的方法:分辨句式,提出问题。
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
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
如:“满
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侍着周总理的灵车。
”这是一个长
句,我们就可以提问:谁——老奶奶;干什么——等待灵车。
缩句后就成为:“老
奶奶等待灵车。
”
扩写,顾名思义,与缩写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
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
形象,充实丰满。
如“红旗升起来了”,按“什么样的”红旗“在什么地方”“怎
么样地”升起来,可扩牌“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教学大楼的房顶上徐徐地升起来了”。
扩写时要根据表达需要合理增添有效的成分,不要生硬地堆砌意思相同的词语,不要前后重复,也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
典型例题
例1缩写下面的句子。
1.妈妈温暖的双手紧紧地搂住了我。
2.妈妈用温暖的双手紧紧地搂住了我。
3.听了老师的话后,小明高兴得直拍手。
4.懂事的小明把呱呱叫着的青蛙重新放回了绿油油的田野。
前两个句子只差一个“用”
,但主语部分就完全不同了。
第一句主要落在“双手”上,是“妈妈温暖的双手”;第二句则是“妈妈”。
第三句要注意的是:“得”字后面的是部分,是形容小明高兴得怎么样,所以缩写时要删去。
第四句是句“把”字句,缩写时可缩成这样的句式:谁把谁怎么样。
缩写时正确判断句子中的主语成分还是相当重要的。
1.双手搂住了我。
2.妈妈搂住了我。
3.小明高兴。
4.小明把青蛙放回了田野。
例2扩写。
1.白雪从空中飘落下来。
2.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有同学习惯扩写成“洁白的白雪”,如果这样,那就犯了重复的毛病,就如同“鲜红的
红旗”一样。
第二个句子如扩写成“汽车在宽敞的马路上飞快地奔驰”就错了。
马路是“宽阔”,而非“宽敞”。
扩写时,要注意用词准确。
在搭配恰当的同时,关注“的”、“地”、“得”的用法。
1.鹅毛般的白雪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2. 一辆辆汽车在宽阔的马路上飞快地奔驰。
一、专题精讲
一、缩句。
点拨
点拨
小结
小结
答案
答案
24.头发披到眼睛上。
25.奶奶乐。
26.吴威害怕。
27.天黑。
28.德诺躺在了地下。
29.小腿擂着地面。
30.铁栏杆指着天空。
【参考答案】1.优秀少先队员小英在专心致志地做语文作业。
2.一盏盏路灯发出微弱的光芒。
3.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4.一架银白色的飞机在蓝天下飞行。
5.一匹枣红色的骏马在草原上奔驰。
6.嘹亮的歌声在校园上空回荡。
7.张丽的妈妈是一位优秀的小学教师。
8.可爱的小羊欢蹦乱跳地走向长满青草的山坡。
9.波涛滚滚的大海宽得望不到边。
10.边防战士日日夜夜守卫着祖国的边疆。
11.天上的星星多得数也数不清。
12.小青激动得热泪盈眶。
13.建筑工人不辞辛劳地建造一幢又一幢大楼。
14.农民冒着烈日收割黄灿灿的稻子。
15.同学们背着书包兴高采烈地走向新建的学校。
16.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
17.纷纷扬扬的雪花悄悄地落到广阔的地面。
18.这是孩子们清脆悦耳的歌声。
19.张辉在灯下聚精会神地看书。
20.太阳热得像一团火。
21.小英的妈妈高兴得心花怒放。
22.激动的泪水在孔小玲的眼眶里滚动。
23. 一个瘦小的孩子睁大了惊恐的眼睛。
24.乌黑的头发一直披到闪闪发光的眼睛上。
25.奶奶乐得合不拢嘴。
26.吴威害怕得浑身发抖。
27.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28.三天后,10岁的德诺静静地躺在了长满青草的地下。
29.我的两条小腿像一对小鼓槌,毫无节奏地擂着各样的地面。
30.血红的铁栏杆犹如一柄柄出鞘的剑指着蔚蓝的天空。
一、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