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营销(PPT116页)
- 格式:ppt
- 大小:213.02 KB
- 文档页数:4
胖东来服务营销分析摘要: 本文运用服务营销的相关理论知识对胖东来进行了剖析。
运用服务蓝图法分析了胖东来的服务设计、服务定价的方法和策略、沟通与服务展示,运用服务利润链理论分析了其对内部员工的管理,运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分析了其对服务质量的管理。
关键词:胖东来、服务蓝图、服务营销、服务质量前言胖东来商贸集团公司于1995年3月创业,下岗职工于东来带领四名伙伴从40平方米的糖烟酒小店起步,依靠诚信经营,经过10余年的发展历程,拥有30多家连锁店、7000多名高素质员工队伍,胖东来已成为河南商界具有较好知名度、美誉度的商业零售企业。
胖东来做为河南省“重点商业企业”,是具有一定雄厚实力与深厚企业文化底蕴的专业百货、电器、超市连锁企业,我们以“发展连锁、引领时尚”为主导思想,着力打造中国著名商业品牌。
许昌人为何不在自己家门口买东西,反而从几十里外的乡村跑到胖东来买东西,大家再看看,不论是乡村,还是城镇,人们手里提的食品袋最多的也是胖东来专用袋,几乎遍地都是胖东来,尽管你也知道胖东来的东西或许还比别家超市贵,然而,最终你选择的还是胖东来,就连吃饭也依赖胖东来,这说明了什么?到底又是为什么?我个人认为关键在服务。
一、服务蓝图分析胖东来的服务设计服务蓝图是描述企业整个服务流程, 以及相互关联的结构图。
由于服务的无形性, 描述和沟通服务很困难。
因此, 要求所有人员 (经理人员、前台人员和后勤人员 )都应按照顾客需求与期望的服务概念工作。
而人们往往只关注一线员工的服务表现, 对整个服务流程没有清晰的认识。
因此需要制定完善的服务蓝图来描述整个服务流程提高效率减小差距。
根据服务和服务流程的关系划分,胖东来属于低差异化服务(标准化服务),按照与顾客接触程度划分为直接顾客参与服务,胖东来属于零售自选卖场性质,所以从顾客到达店门口开始,与顾客接触的服务就已经展开了,这时首先与顾客接触的是超市外的广告展示,然后进门有服务人员。
除了服务人员与顾客的直接接触,商场中的有形展示也是与顾客的间接接触点,这些接触点同样影响着服务质量,后台人员对顾客需求的感知与迎合也格外重要,后台人员要及时对销售信息做出处理,分析顾客的需求变化,合理改变产品种类和商品陈列,做到与顾客需求的良好互动。
星巴克——浓浓的咖啡香经济与管理学院国贸1班 201013030052 葛梦玉星巴克,提起这个名字,就仿佛闻到浓浓的香味,品尝到细腻的卡普蒂诺,这种感觉是不是很小资?“小资”这个词已经从中国最繁华的城市流俗到边远地区——用得太多了。
但是用“小资”形容星巴克应当是准确的,因为按照它的老板舒尔茨的设想,在2002财年,星巴克要新开张1`200家,中国作为全世界最具活力的地区,当然也要新开多家。
新开张的星巴克当然要迎来更多的饮者,届时它在中国将不再作为情调、品味、身份的另一张名片,而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1971年,痴迷烘焙咖啡豆的美国人杰拉德·鲍德温和戈登·波克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的露天农贸市场(Pike Place)开设第一家咖啡豆和香料的专卖店星巴克(Starbucks)公司。
1982年,星巴克现任总裁霍华德·舒尔茨毛遂自荐后被任命为零售运营与市场营销部主管,开始与星巴克结下不解之缘。
一年后,舒尔茨来到意大利度假,他发现在意大利到咖啡店喝咖啡已成为意大利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他们中很多人把咖啡店里作为朋友聚会、消磨时光的最好场所。
舒尔茨决心扩大星巴克小店原有的营业范围,把它也建成一个人们消闲娱乐的场所。
回到西雅图后他把自己的计划告诉波德温和波克,但两人拒绝采纳他的建议。
于是舒尔茨决心自己开店,1986年,舒尔茨离开星巴克,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咖啡店,他努力为顾客营造舒适的氛围,坚持把服务当作一门艺术来做,使得他的小店远近闻名。
不久波德温和波克想出售“星巴克”,舒尔茨用从投资商手里借来的钱买下了4家小店,开始打造他的“星巴克”航母。
作为一家传统的咖啡连锁店,1992年6月26日,在施洛德(Wertheim Schroder)和艾力克斯·布朗(Alex.Brown&Sons)两家投资银行的帮助下,转型后的星巴克在美国号称高科技公司摇篮的纳斯达克上市成功(股票简称SB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