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琴小组活动记录分析教学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75.00 KB
- 文档页数:14
最新电子琴社团活动计划及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活动计划及精品教案依据《电子琴入门到精通》教材第四章“和弦练习与应用”设计。
详细内容包括:和弦的定义与分类、常用和弦的识别与练习、和弦转位的技巧、和弦进行与伴奏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和弦的定义、分类及常用和弦的识别与应用。
2.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和弦转位的技巧,提高演奏水平。
3. 通过和弦进行与伴奏练习,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和弦转位的技巧、和弦进行与伴奏练习。
教学重点:常用和弦的识别与应用、和弦转位的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子琴、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弦图表。
学具:电子琴、和弦图表、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演示一段和弦伴奏的曲目,让学生感受和弦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和弦的认识和体验。
2. 理论讲解(15分钟)介绍和弦的定义、分类及常用和弦的识别。
讲解和弦转位的技巧及其在演奏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首简单曲目,现场演示和弦的运用,并讲解和弦转位的技巧。
分步骤指导学生练习和弦转位。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根据教材练习和弦转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堂互动(10分钟)学生互相交流练习心得,分享学习经验。
6. 和弦进行与伴奏练习(20分钟)教师示范和弦进行与伴奏,学生跟随练习。
分组进行和弦进行与伴奏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与难点。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和弦定义、分类、常用和弦图表。
2. 和弦转位技巧示意图。
3. 和弦进行与伴奏示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教材第四章课后习题,重点练习和弦转位。
2. 答案:教材第四章习题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观看相关教学视频,加深对和弦知识的理解。
组织线下交流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电子琴社团活动计划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电子琴初级教程》第3章“基础音乐理论”和第4章“简单曲目弹奏”作为主要教材。
详细内容包括音符、节奏的基础知识,以及《小星星》和《两只老虎》的简单弹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础的音符知识和节奏感。
2. 培养学生通过电子琴弹奏简单曲目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音符、节奏的认识和运用,简单曲目的弹奏技巧。
难点:音符时值的长短掌握,节奏的准确弹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子琴、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电子琴、教材、《小星星》和《两只老虎》的乐谱。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弹奏《小星星》和《两只老虎》,让学生初步感受电子琴的音色。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拍手感受节奏。
2. 基础音乐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音符、节奏的基础知识。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在电子琴上实践。
3. 简单曲目弹奏教学(15分钟)教授《小星星》和《两只老虎》的指法和节奏。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弹奏,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练习《小星星》和《两只老虎》的弹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问题。
教师选取几位学生进行弹奏展示,给予鼓励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音符、节奏的基础知识。
2. 《小星星》和《两只老虎》的乐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练习《小星星》和《两只老虎》,下周上课进行展示。
2. 答案:正确、流畅地弹奏《小星星》和《两只老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自学其他简单曲目,提高音乐素养。
定期组织电子琴社团活动,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是音符、节奏的认识和运用,以及简单曲目的弹奏技巧。
电子琴小组活动记录电子琴指导教师何春玲电子琴教室时间2015年10月28日参加人员:全体学员活动内容:1、基础班要注意手形、上琴和下琴的姿势。
2、严格检查回课的曲目、严格要求指尖的触键方式。
3、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小乐曲并加入伴奏。
4、准确地运用音色、培养良好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思维能力复习:《粉刷匠》手型与基本琴弹的姿势。
1 = C2 / 4粉刷匠5 3 5 3 I 5 3 1 I 2 4 3 2 I 5- I 5 3 5 3 I 5 3 1 I 2 4 3 2 I 1- I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很漂亮,2 2 4 4 I3 1 5 I 24 3 2 I 5- I5 3 5 3 I 5 3 1 I 2 4 3 2 I 1- I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电子琴小组活动记录参加人员:全体学员 活动内容:1、 基础班要注意手形、上琴和下琴的姿势。
2、 严格检查回课的曲目、严格要求指尖的触键方式。
3、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小乐曲并加入伴奏。
4、 准确地运用音色、培养良好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思维能力复习与新授:1、 《粉刷匠》手型与基本琴弹的姿势。
2、 《划船曲》手型与基本琴弹的姿势,手指力度加强。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了解电子琴基本功能。
基本乐理学习,并学会右手手指练习。
新授: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入基本乐理学习。
(认识五线谱,认识全音符, 分音符,四分音符,了解拍号及含义)电子琴小组活动记录电子琴 电子琴教室指导教师 时 间 201何春玲电子琴指导教师何春玲地点电子琴教室时间201参加人员:全体学员活动内容:1、基础班要注意手形、上琴和下琴的姿势。
2、严格检查回课的曲目、严格要求指尖的触键方式。
3、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小乐曲并加入伴奏。
4、准确地运用音色、培养良好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思维能力复习与新授:1、《粉刷匠》手型与基本琴弹的姿势。
2、《划船曲》手型与基本琴弹的姿势,手指力度加强。
电子琴社团活动记录【三篇】电子琴是一种电子键盘乐器,属于电子合成器。
它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大多配有声音存储器波计,用于存储各种乐器的真实声音波形,并在演奏时输出。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电子琴社团活动记录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一、指导思想电子琴以其丰富的音色,多变的节奏,较容易掌握的演奏方法赢得了学生的喜爱。
当学生把会唱的歌通过转变成琴声演奏出来时,都会充满了成就感和自豪感。
让孩子们学习电子琴,不但能锻炼他们的意志,而且有助于开拓智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能力,让孩子们产生美感享受,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任务是在学生掌握电子琴的基本弹奏技能,熟悉五线谱识谱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功能。
1.重新认识乐谱,能够根据乐谱演唱出来弹奏曲目,拿下节奏。
2.能根据键盘准确找出1——7的位置,能初步根据所学简谱弹奏曲目。
3.培育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发展审美能力。
4.让学生保持良好的演奏姿势和学会正确的演奏技巧。
三、教学重点1.掌握正确的弹奏姿势,培养严格的视谱习惯。
2.训练手指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初步掌控音色和基本节奏型的运用,单指和弦和多指和弦的掌控。
3.进一步加强手指的独立性,训练手指灵活、流畅地弹奏。
4.强化对声部以及对音色、音量控制能力、能够较完整地整体表现音乐形象。
5.掌握音色组合、音色、节奏伴奏的替用、转换、恰当地运用,以为歌曲配弹伴奏。
四、教学原则1.在弹奏技术训练中,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2.必须遵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强化配弹歌曲演奏的训练。
3.教学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来用启发式教学。
五、教学措施1.趣味互动学习掌握歌曲。
2.童趣的鼓励掌控音符的自学。
3.通过学习五线谱掌握认知能力及合作能力。
4.通过趣味的游戏,使学生积极主动回去自学音符,提升自学的兴趣。
5.通过手指练习的学习,能主动去认识乐谱。
6.通过故事使学生能够过在欢乐中掌控手型。
电子琴社团活动计划及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活动计划及精品教案依据《电子琴初级教程》第3章“基础音乐理论”和第4章“演奏技巧入门”进行设计。
详细内容包括音阶、和弦的构成与练习,以及简单的演奏曲目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阶、和弦的构成。
2. 学会基础演奏技巧,能够演奏简单的练习曲目。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音阶与和弦的熟练运用,演奏技巧的掌握。
教学重点:基础音乐理论的理解,演奏曲目的实践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子琴、音响设备、教学PPT。
2. 学具:电子琴、教材《电子琴初级教程》、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讲解电子琴在音乐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演示一段优美的电子琴曲目,让学生感受电子琴的魅力。
2. 理论知识讲解(20分钟)讲解音阶、和弦的构成,并进行示范。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音阶、和弦,加深理解。
3. 例题讲解(30分钟)分析一首简单练习曲的曲目结构,讲解演奏技巧。
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4. 随堂练习(40分钟)学生独立演奏练习曲,老师进行一对一指导。
针对学生的演奏进行点评,指出问题,给出建议。
推荐相关音乐作品,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六、板书设计1. 音阶、和弦的构成。
2. 演奏曲目分析。
3. 演奏技巧提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演奏曲目《小星星》。
2. 答案:见教材第4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电子琴比赛,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推荐音乐家故事、音乐鉴赏等内容,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音阶与和弦的熟练运用通过图示、示范和讲解,让学生明确音阶与和弦的构成。
设计不同调式的音阶与和弦练习,提高学生的适应性。
电子琴兴趣小组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电子琴基础教程》第三章,详细内容包括了电子琴的基本操作和演奏技巧,特别是音阶、琶音和和弦的练习,以及简单的乐曲演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琴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音量调节、音色选择等。
2. 使学生能够熟练演奏C大调音阶、琶音和和弦。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节奏感,能够独立演奏简单的乐曲。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音阶、琶音和和弦的熟练演奏,以及对音乐节奏的把握。
教学重点:电子琴的基本操作,音阶、琶音和和弦的练习,以及乐曲演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子琴一台,音乐教材,黑板,粉笔。
2. 学具:电子琴一台,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电子琴乐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介绍电子琴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音量调节、音色选择等。
(2)讲解C大调音阶、琶音和和弦的演奏方法,并进行示范。
3. 实践环节:(1)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C大调音阶、琶音和和弦。
(2)学生独立练习,老师个别指导。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简单的C大调乐曲,进行讲解和示范。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演奏乐曲,老师点评并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电子琴基本操作开关机音量调节音色选择2. C大调音阶、琶音和和弦3. 乐曲演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练演奏C大调音阶、琶音和和弦。
(2)独立演奏所学乐曲。
2. 答案:(1)音阶:C、D、E、F、G、A、B、C(2)琶音:C、E、G、E、C(3)和弦:C、E、G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个体差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拓展延伸:(1)学习其他调式的音阶、琶音和和弦。
(2)尝试演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3)参加电子琴比赛,提高自身演奏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关注教学内容中C大调音阶、琶音和和弦的演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