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手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幼儿园中班教案《爸爸的手》含反思教案:《爸爸的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幼儿园中班的社会课程。
我们将通过学习爸爸的手,让孩子们了解爸爸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培养孩子们对爸爸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爸爸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认识到爸爸的手的重要性。
2.培养孩子们对爸爸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3.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爸爸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培养对爸爸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难点: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爸爸的手模型,图片,视频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向孩子们展示爸爸的手模型,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观察并说出爸爸的手的特点和作用。
2.讲解:通过图片和视频,向孩子们展示爸爸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让他们了解爸爸的手的重要性。
3.实践:让孩子们动手制作爸爸的手工作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分享: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他们对爸爸的感激之情。
六、板书设计1.爸爸的手的特点和作用2.爸爸的工作和日常生活3.对爸爸的尊重和感激之情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回家后,观察爸爸的手,并画出爸爸的手的样子。
答案:爸爸的手的样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孩子们对爸爸的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能够说出爸爸的手的特点和作用,也能够表达出对爸爸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在实践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与,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通过引入实践情景,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了解社会课程的内容。
同时,我也将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环节在教学内容的引入环节,教师通过展示爸爸的手模型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这个环节的重点是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爸爸的手的特点和作用。
幼儿园中班教案《爸爸的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我爱我家》的第三章《家人的爱》,详细内容为《爸爸的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感受爸爸的手带给自己的关爱与温暖,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爸爸的手在生活中对自己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家人的爱。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懂得分享与关爱他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表达,感受爸爸的手对自己的关爱。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珍惜家人的爱,学会关爱他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故事书、卡片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播放《爸爸的手》视频,引导幼儿观察爸爸的手在生活中是如何照顾自己的。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与爸爸的温馨瞬间,让幼儿感受爸爸的手对自己的关爱。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爸爸的手,说出爸爸的手的特点。
(2)教师通过故事讲解,让幼儿了解爸爸的手是如何关爱自己的。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画笔等材料,让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爸爸的手。
(2)幼儿分组,用彩泥、剪刀、胶棒等材料制作手工作品,表达对爸爸的感激之情。
4. 分享与展示(10分钟)(1)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创作过程。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2)教师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以及如何将所学内容应用到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主题:《爸爸的手》2. 内容:(1)爸爸的手:特点、关爱(2)实践活动:画爸爸的手、制作手工作品(3)珍惜家人的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目中爸爸的手,并写一段感谢的话。
2. 答案示例:(1)画:爸爸的手大大的,温暖有力。
(2)感谢的话:谢谢爸爸的手一直陪伴着我,给我温暖和力量。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热爱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爱的伟大,懂得珍惜父母的爱,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3)培养学生热爱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父亲的形象,体会父爱的伟大。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爱。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父爱题材的图片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教师出示手势,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引出课文《爸爸的手》。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课文大意。
(2)教师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组词。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讲解字词含义。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 感悟父爱(1)教师出示相关父爱题材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2)学生分享自己与父亲的故事,感受父爱的伟大。
6. 小结作业(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
(2)布置作业:让学生为父亲做一件小事,表达对父亲的爱。
六、教学过程3.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
4. 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父爱题材的图片或视频。
幼儿园中班优质教案《爸爸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我爱我家》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爸爸手”展开。
通过描述爸爸手特点和功能,让幼儿解爸爸重要性和关爱家庭方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描述爸爸手,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对家庭热爱,懂得感恩和尊重父母。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描述,认识到爸爸手特点和功能。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家庭热爱,懂得感恩和尊重父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卡片、画纸、画笔、彩泥等。
2. 学具:每组一份爸爸手图片,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一位幼儿扮演爸爸,另一位幼儿扮演孩子,展示爸爸手呵护孩子情景。
(2)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扮演爸爸幼儿手特点和功能。
2. 例题讲解:(1)出示图片,讲解爸爸手功能,如抱抱、举高高、拔河等。
(2)引导幼儿用自己话描述爸爸手特点和功能。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爸爸手特点和功能。
(2)请每组代表发言,描述他们观察到爸爸手。
4. 创作环节:(1)让幼儿用画纸、画笔和彩泥,创作一幅关于“爸爸手”画作。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1)邀请幼儿展示自己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爸爸手特点:大、有力、温暖功能:抱抱、举高高、拔河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关于“爸爸手”画作,描述画作中情景。
答案示例:爸爸手大大,抱着我很有安全感。
他手有力气,可以举高高,陪我玩拔河游戏。
我要画出这双温暖手,感谢爸爸关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描述、创作等环节,让幼儿认识到爸爸手特点和功能,培养幼儿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学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回家后,观察自己爸爸手,描述给家人听。
中班《爸爸的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教材《爸爸的手》,涉及第三章“家庭与情感”的第5节。
详细内容围绕“爸爸的手”这一主题,通过故事、讨论、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幼儿了解爸爸在家庭中的作用,感受父爱的伟大,并学会表达对父亲的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爸爸在家庭中的角色,认识到爸爸的重要性。
2. 感受父爱的伟大,学会表达对父亲的爱。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深入理解父爱的伟大,学会表达对父亲的爱。
重点:了解爸爸在家庭中的角色,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故事书《爸爸的手》、音乐CD、爸爸的照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歌曲《我的爸爸》,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2. 故事分享:教师讲述故事《爸爸的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爸爸的形象,感受父爱的伟大。
3. 讨论环节:让幼儿谈谈自己对爸爸的认识,分享与爸爸之间的趣事。
4.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我为爸爸做礼物”的活动,让幼儿动手制作贺卡、画爸爸等。
5. 展示环节: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1. 爸爸的手爸爸在家庭中的作用父爱的伟大表达对父亲的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爸爸制作一张贺卡,写下对爸爸的祝福。
答案示例:亲爱的爸爸,您辛苦了!感谢您一直陪伴我成长,祝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永远开心!2. 拓展延伸:回家后,给爸爸一个大大的拥抱,并说一句:“爸爸,我爱您!”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讨论、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到爸爸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感受到父爱的伟大。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幼儿多与爸爸互动,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如“父亲节”活动,让幼儿进一步表达对父亲的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活动设计2. 教学目标的表达与实现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处理4. 教学过程的实践环节5. 作业设计与拓展延伸的实操性一、教学内容的实践活动设计1. 确保活动与教学目标紧密相关,有利于幼儿达到教学目标。
比喻父亲的手的句子1. 描写父亲的手的句子1. 爸爸的手布满了皱纹和老茧,显得十分粗糙,但却让我感觉到了温暖和有力.2. 岁月在爸爸的手上刻下了道道斑驳。
3. 他的双手是那么地粗糙,都裂开了几个口子,微微地渗着血丝,手上不宜许多老茧,是那么地厚。
4. 父亲的手上长满了粗硬的茧,掌面爬满了手纹,不再有光泽,这双勤劳致富的手,让我无意中才发觉,父亲在慢慢的变老.5. 爸爸的每只手都有几根明显的青筋在手背上突起.手心呈黄色,手背是浅木色,掌面的纹络很深。
6. 爸爸的手摸上去不是那么细腻,也不是太粗糙,却使人感到温暖,而且充满力量.爸爸的一只手,就能将我托起到头顶.7. 爸爸的手不如我的手稚嫩,不如妈妈的手灵巧,不如奶奶的手勤劳,不如爷爷的手能吃苦.但是,爸爸的手能给我带来道理、快乐。
2. 描写父母的手的好句都说父爱比山高,母爱比海深可是,世上的衡器多的不可数却无法丈量他们的深度和宽广让我们把我们想对父亲说的话都喊出来吧让我们把对父爱的理解一起来分享吧世上的感情千千万万父亲给我的父爱象阳光那样温暖象高山那样宽厚、雄浑是我们永远都上不去的山巅无论是儿时的欢闹,年少时的成长还是踏入社会,以至为人父、为人母每一步都离不开父亲的关爱和祝福无论我做什么,父亲都先为我把路铺垫……人生中很多东西,不可能永远地存在但是您给我的爱却是永恒……父亲用厚实的臂膀支撑着整个家庭;父亲用亲情温暖着孩子的心灵。
父亲,当我们也成为了父亲,你眼中欣慰的笑意才真正轻松,你看见又一座山矗立在爱的天空,这时的你才终于让你的母亲留给你的母爱淌出,而我们终于知道了父爱永远有不竭的源头,也终于知道了水饶山转,山也有水情,山立水中,水被山挽住…父爱如山!是父亲,在我们蹒跚学步的时候,为我们趟平路上的崎岖;是父亲,在我们顺利成长的途中,把我们扛在肩上让我们看见更广远的世界;也是父亲,在我们即将成人的瞬间,用一双布满老茧的手按在我们的肩头,传达给我们责任的嘱托;更是父亲,用他两只从清澈变化到混浊的眼睛,告诉我们他的生命已经传递给我们,我们是父亲血肉的继承和父爱的再次延伸……。
幼儿园中班教案:《爸爸的手》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爸爸的手》这篇诗歌的意义。
2.能够发现诗歌中的意象,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3.增强孩子们对家庭的归属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4.提高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线上讲解1.老师给孩子们播放诗歌《爸爸的手》,重复播放两遍,让孩子们听一听诗歌的文字和韵律。
2.问孩子们是否听懂了诗歌的内容,如果孩子们还未听懂,老师可以解释诗歌中的一些词语。
3.向孩子们展示《爸爸的手》中的图片,让孩子们将图片和诗歌联系起来。
这样,孩子们可以更容易地理解诗歌的意义。
4.让孩子们观察诗歌中的手势,让他们与老师一起动手做手势,体验手势中的情感和动态,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5.引导孩子们思考诗歌中的意象,鼓励孩子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找到与自己相关的经历和情感。
线下互动1.老师引导孩子们在教学区画出一幅画,画出自己的家庭,再画出爸爸的手,让孩子们表达他们对家庭及父亲的感受和祝福。
2.引导孩子们完成一些小手工活动,如印制父亲的手印章、剪纸父亲的手、制作父亲的手链等,着重加深他们对父爱的感受和理解。
3.让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分享他们家里的事情,如一起看电视、一起游戏、一起吃饭等,加强孩子们的交流和对家庭的归属感。
反思1.教学材料的准备还没步入位,如果准备得更充分一些,可以将诗歌中的图片、手势、视频配备齐全,更能帮助孩子们理解诗歌内容。
2.活动的安排也可以更加多样化,比如让孩子们模仿《爸爸的手》中的手势唱出动人的诗句,或者设计一些小游戏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3.教师还需要更加细致的观察和引导,及时发现孩子们对诗歌的理解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补充。
[人物作文]爸爸的手作文(10篇)爸爸的手作文(10篇)我的爸爸长着一双黑黑的、中等大小的眼睛,笑起来很可爱;眼睛的下面有一张大大的嘴巴,像两片红色的枫叶;他还有一对特别的耳朵,让我非常喜欢。
不过,最特别的还是他那双变化多端的手了。
爸爸的手是大大的,像一把多功能的扇子。
冬天时,他的手被冻的通红,像两个红苹果。
不过,这双手却是忙碌的。
在他做家务时,手会被弄得很脏很脏,像两个泥球;在他刷油漆时,手会被染的五颜六色,像两条花手绢;在他做饭时,手上布满了油渍,像两个油油的球。
爸爸的手是粗糙的。
因为经历了太多的风吹日晒,又整天忙碌,所以,那双手总让我感到硬硬的,有一种鼓励我,让我坚强的力量。
记得有一次,我放学回家,在路上走着走着,忽然下起了小雨。
我正在庆幸自己早上带了雨伞,突然抬头看见了同学王浩正冒雨前行,想到她的家比我远多了,于是我就把伞借给了她。
回到家后,妈妈看到我淋湿了就赶紧给我换衣服。
边换衣服边问我怎么回事,还说:不是带雨伞了吗?我就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她。
站在一旁的爸爸,向我竖起了大拇指。
他的大拇指就像一个昂首挺胸的人,缓缓地在我的前方升起,爸爸用肯定的目光看着我,给了我勇气,更让我感受到了助人为乐的快乐。
爸爸的手,是我最好的朋友。
他是一盏照明灯,照亮我前方的路;它是一台指南针,指引我前进的方向;它又是冬天的火炉,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我温暖。
他经常用那双可爱的手,来抚摸着我的头。
我爱这双手。
我爱爸爸,更爱爸爸那双勤劳、能干、灵巧、温暖的手。
我的爸爸是梦笔书店的老板。
他每天勤劳能干的双手进书、叠书、卖书,忙得不可开交。
由于他的辛勤工作,书店的生意越来越好,中小学生以及家长常来看书、选书、购书,把爸爸总是用手指着书,乐呵呵地介绍着,热情地为顾客当“参谋”。
当顾客对书不满意的时候,爸爸有用他的手为顾客换书、退书,做到了“有问不烦,百拿不厌”呢!由于爸爸经营有方,顾客前来买书总是高兴而来,满意而归,老顾客信得过,新顾客交口称赞,因此店里生意总是红红火火的。
爸爸的手的作文爸爸的手的作文(15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爸爸的手的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爸爸的手的作文1学完朱自清的《背影》,我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了我的父亲,浮现出了父亲的那双手。
父亲是老老实实的农民,靠十几年来的辛勤劳动攒下了一些钱,于是便做起了小生意。
生意并不好做,父亲每天来回装卸几十箱货物,还要连续开几个小时的车。
渐渐的,我发现父亲老了,皱纹爬满了额头,白霜也落满了两鬓。
她的双手是那么地粗糙,都裂开了几个口子,微微地渗着血丝,手上不宜许多老茧,是那么地厚……那次,父亲正在卸货,我便凑了过去。
只见父亲把双手放在了箱底,吃力地搬起了那箱货物。
“这一箱挺沉吧?”我问道。
父亲把货物放到仓库,直起身来,喘了口粗气说:“大约有150来斤吧!”“啊?这么沉啊?”我很惊讶。
“你以为呢?”父亲又吃力地搬起了另一箱货物。
“唉呀!”只听父亲大叫了一声,便看到他猛地放下了箱子,把手抽了出来。
我连忙跑过去,看到父亲的手心被什么东西划开了一个口子,鲜血从伤口不停地流出来,滴在了箱子上。
“快,快包起来!”我边说边把父亲往屋里拽。
“没事,没事!”父亲摆摆手。
“唉呀,你快进去包包吧!”我硬是把父亲拽进了屋里。
看地双粗糙的手,我流泪了!父亲的手就像一艘大船,载着我抵达成功的彼岸;父亲的手就像一把大雨伞,为我撑起一片无雨的天空; 父亲的手就像……父亲,我读懂了您,也读懂了你的那双手……爸爸的手的作文2爸爸的手以前非常光滑,可现在变得非常粗糙,这都是爸爸辛苦干活才造成的,所以爸爸的手是功劳最大的手,是可以养家的手,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手。
我爸爸的手虽然非常粗糙,手上生满了老茧,还很脏,但是我知道我爸这双又粗糙又脏的手是干活造成的,虽然爸爸的手很脏,但我还是非常喜欢爸爸这双手的。
最新幼儿园中班教案《爸爸的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我爱我家》章节中的《爸爸的手》。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爸爸的手,了解手的不同部位和功能;通过故事、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幼儿感受爸爸的手对自己的关爱和照顾。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手的不同部位和功能,知道爸爸的手对自己的关爱和照顾。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懂得感恩和珍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认识到手的不同部位和功能,理解爸爸的手对自己的关爱。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表达、想象的能力,以及对家庭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故事书《爸爸的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爸爸的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是谁的手?你们知道手有哪些部分吗?”2. 故事分享(5分钟)讲述故事《爸爸的手》,引导幼儿关注爸爸的手对自己的关爱和照顾。
3. 讨论与交流(5分钟)让幼儿谈谈自己爸爸的手,分享爸爸照顾自己的点滴。
4. 实践活动(10分钟)分组进行手部绘画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手画出爸爸的手,并标注手的不同部位。
5.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爸爸的手在做什么。
6.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模仿爸爸的手势,进行手部动作游戏。
六、板书设计1. 爸爸的手手心、手背、手指、手腕爸爸的手:关爱、照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爸爸的手,标注手的不同部位。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讨论和实践,让幼儿认识到爸爸的手对自己的关爱。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参与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观察爸爸的手,了解爸爸的工作,学会珍惜和感恩。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认识到手的不同部位和功能,理解爸爸的手对自己的关爱。
爸爸的手
爸爸的手
爸爸有一双大手。
这是一双有魔力的手。
爸爸十分擅长打篮球,他能把球树立在指头上旋转,能把球原地拍得高高,投掷三分球更是不在话下。
尤其是手指转球时,篮球像被施展了魔法一般,紧紧粘在他的手上,屡屡险象环生,却又都化险为夷。
每当篮球在他的指尖上翩翩起舞时,我总会激动地喊道:“爸爸真酷!”我和老妈都无比崇拜他。
这是一双才华横溢的手。
爸爸在市政府工作,每天都要写许多材料,而且时间也很紧迫。
这时,他就会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手抓着笔在纸上写下一行行精彩的文字。
写完了,他甩甩手,又在键盘上用那细长的手指奏响优美的乐章。
这是一双温暖的手。
每天晚上爸爸都会坐在我的床边哄我入睡,当我难以入眠的时候,他就会用那双大手轻轻抚摸我的额头,哼着睡眠曲,读首美丽的小诗,让我酣然入梦。
深夜,他会走进我的房间用那双温暖的大手帮我盖上被子,以免着凉。
这是一双灵巧的手。
有一次,我的笔袋坏了,爸爸见了,立即丢下手头的工作来帮我修笔袋。
我想,他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怎么会修呢?谁知他竟有模有样地忙活起来,一手拿着针线,一手托着笔袋,一会儿把针穿下去,一会儿再拉上来,针线在他的指尖上下翻飞,犹如传花蝴蝶,让人眼花缭乱。
不一会儿,一个完好无损的笔袋就出现在我的眼前,令人刮目相看。
这是一双神奇的手。
当我陷在题海中一筹莫展、满脸焦急的时候,爸爸总会出现在我身边,耐心地为我一一解答,直到我懂了为止;当我摔倒时,他会扶起哭啼的我,并温柔地安慰我;当我一时找不到什么东西时,他会变魔术似的拿出来,给我一个惊喜;当我在学校接到了表演、主持等任务时,他会帮我出谋划策,制定一套完美的方案……在我成长的每一天,爸爸都用那双大手默默地守护着我,关爱着我。
爸爸的手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这双手告诉我——父爱无边。
等我长大了,我也会用我的双手为日渐年老的爸爸撑起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