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DCS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339.50 KB
- 文档页数:21
dcs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DCS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其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会分析DCS控制系统的优缺点,并能够与其它控制系统进行对比。
3. 掌握DCS控制系统的编程与组态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系统设计。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特定工艺过程设计合适的DCS控制系统。
2.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技巧。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能够对现有DCS控制系统进行改进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
2.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自动化产业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认识到自动化技术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DCS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其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后续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1. DCS控制系统概述:介绍DCS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使学生了解DCS控制系统的背景和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绪论2. DCS系统组成与原理:讲解DCS系统的硬件、软件结构,以及控制算法和通信网络。
教材章节:第二章 DCS系统组成与原理3. DCS编程与组态:学习DCS编程语言,掌握组态软件的使用,进行简单控制策略的设计与实现。
教材章节:第三章 DCS编程与组态4. DCS系统设计与应用:分析实际工艺过程,设计DCS控制系统,进行系统调试与优化。
教材章节:第四章 DCS系统设计与应用5. DCS控制系统案例分析:通过剖析典型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DCS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五章 DCS控制系统案例分析6. DCS控制系统发展趋势与展望:探讨DCS技术的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对未来自动化技术的探索欲望。
分散控制系统第一章分散控制系统概述一.概述分散控制系统缩写为DCS,全称为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起步于70年代,80年代以后进入优化阶段,从90年代开始,将生产调度、计划优化、经营管理决策方案引入计算机控制系统,使综合管理于优化控制相结合,产生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技术进步。
80、90年代国外DCS的代表产品有:TDS3000、WDPF、INFI90等,这些产品的共同特点是:(1)实现开放式的系统通信,向上通过网间连接器与其他网络联系,构成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向下支持现场总线,使过程控制各部分之间实现可靠的实时数据通讯。
(2)具有容错和自诊断能力,可靠性更高。
(3)操作员站具有很强的图形显示功能,操作简单,响应速度快。
国内近几年发展比较快的是上海新华控制工程有限公司,它最初是给国外的公司安装调试,后来随技术力量的壮大,逐渐把国外的技术消化吸收制造出XDPS,XDPS继承了国外技术的优点,同时在此基础上全部汉化,界面更友好,占领了国内不少的市场分额。
二.分散控制系统的特点相对分散控制而言是集中控制。
对于集中式计算机控制系统而言,中央计算机的处理速度以及计算机自身的可靠性是其两大应用目标。
计算机的处理速度越快,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就可管理更多的设备,但处理速度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要多快有多快。
另一方面就是所有的控制功能都集中到单台计算机上来完成,一旦计算机出了故障,就意味着所有功能都将失效。
基于这种情况,必须寻求一种更加可靠的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系统,其方案不外乎两种:(1)使计算机本身更加可靠(2)引入功能上可替代的分散控制技术,以改善系统的可靠性对于第一种方案就意味着要求中央计算机更加可靠。
这已经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后来的发展方向是分散型控制技术,原因归纳如下: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于集成电路的发展,出现了功能完善、价格便宜的单板机、微型计算机,可以代替中央计算机的局部工作,以对其周围的装置进行过程检测和控制。
目录第一章DCS系统概述一DCS系统组成介绍1硬件组成2系统硬件配置3控制器二DCS系统概述1系统概述2系统软件应用程序第二章操作界面的调用一操作界面的介绍1主历史窗口2工具条按钮3主窗口4报警栏二操作界面的调用第三章基本操作一操作面板的调用二基本操作1显示回路2控制回路2.1控制面板说明2.2面板操作2.2.1自动与手动切换2.2.2改变设定值2.2.3改变输出值2.3简单回路2.4复杂回路第四章趋势图的调用和操作一趋势图的调用二历史趋势按钮说明三如何查看趋势图第五章 E S D 操作说明一系统概述二画面说明及调用方法三控制回路的操作四报警及连锁系统说明五历史趋势六其他说明第一章DCS系统概述本章主要介绍DELTA V可调节过程系统的概要,简要介绍硬件,描述本概念和术语。
介绍主要软件组成,从帮助系统和联机手册中得到更多信息的方式。
一DCS系统组成介绍1 .硬件组成:DELTA V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a.一个DELTA V工作站b.一个用于系统节点的通信网络(可选备用)c.电源d.一个或多个控制器(可选备用)用来执行本地控制,数据管理、输入输出系统和控制网络之间的通讯。
e.每一个控制器都有一个输入输出子系统用来处理现场设备信息f.系统识别器,系统识别器包含在可许证包内,是一个插入到工作站的并进行打印口的连接器,它为每一个DELTA V 系统提供一个独一无二的识别器。
2.系统硬件配置2.1①工程师站一台机——奔腾Ⅱ-400MHZ,内存256M,3.2GB硬盘②操作系统为WINDOWS NT 4.1③—24倍速光驱动—双冗余(1:1)控制网络接口—21英寸显示器标准101踺盘2.2操作员站(9台)①奔腾Ⅱ-400MHZ处理器,内存128M,3.2GB硬盘②操作系统为WINDOWS NT 4.1③24倍速光驱动④双冗余(1:1)控制网络接口⑤21英寸显示器,标准101键盘。
⑥其中常压两台,催化六台,污水一台。
第一篇热工控制装置概述第一章 DCS控制装置概述第一节 DCS控制装置组成与功能我公司的DCS控制装置采用的是美国ABB BAILEY公司的INFI-90 OPEN控制系统。
此控制系统采用双环路形式,两条环路互为冗余备用。
INFI-90 OPEN控制系统的环路最多可以连接250个节点。
我公司的控制环路中只使用了18个节点,其中12个PCU机柜节点,4个OIS操作员站节点和1个EWS工程师站节点及1个SOE节点。
环路的通讯方式为存储转发式,通讯速率为10MB。
整个控制系统结构中除了用于控制的双环路外还有一条以太网(ETHERNET),以太网主要连接OIS、OIC、EWS及打印机服务器,以太网不参与控制,主要用于显示和打印功能。
整个INFI-90 OPEN控制系统的结构见附图一:DCS控制装置主要完成电气控制系统(ECS) 燃烧器管理系统(BMS) 机侧及炉侧顺控系统(SCS) 模拟量控制系统(MCS) 数据采集系统(DAS)的控制功能。
另外,DCS控制装置还于WDPF系统之间进行通讯,WDPF系统的部分信号传输到DCS内部进行显示和报警。
电气控制系统(ECS)主要是发电机出口主开关控制、厂用电和公用段6KV开关控制、6KV切换装置控制、380V厂用电开关控制及110V、220V直流系统的控制。
还包括部分电气信号显示和报警功能。
燃烧器管理系统(BMS)一般可分为燃料安全系统和燃烧器控制两部分:燃料安全系统是对锅炉运行参数及状态进行连续监视,当出现危急情况时自动完成各种操作,必要时保护动作(MFT);并且还可提供“首出”原因。
另外它还包括炉膛吹扫,用于清除炉膛及尾部烟道内的可燃混合物,防止炉膛爆炸。
燃烧器控制部分主要就是对各层燃烧器进行投、切控制,以满足机组启停和增减负荷的需要,同时还包括对各层燃烧器相应的二次风档板的控制。
机侧及炉侧顺控系统(SCS)主要是机侧给水泵、凝泵、循环水泵和炉侧引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空预器等辅机设备的启、停逻辑及联锁保护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