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全国百强校】吉林省毓文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25
吉林毓文中学2015——2016 下学期月考高二年级化学学科原子量:H:1 C:12 O:16 N:14一、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
)1.能够快速、微量、精确的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物理方法是()A.质谱 B.红外光谱C.紫外光谱D.核磁共振谱2.某有机物A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由红外光谱可知,该有机物中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化学键B.由核磁共振氢谱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C.若A的化学式为C2H6O,则其结构简式为CH3—O—CH3D.由核磁共振氢谱无法得知其分子中的氢原子总数3.要对热稳定的高沸点液态有机物和低沸点的杂质的混合物进行提纯一般使用的方法是()A.重结晶B.蒸馏C.过滤D.分液4.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时,温度计水银球置于反应物液面以下的是A.乙醇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乙烯 B.从石油中提炼汽油C.用蒸馏方法提纯水 D.实验室制取硝基苯5.有机物的正确命名为()A.2-乙基-3,3-二甲基-4-乙基戊 B.3,3-二甲基-4-乙基戊烷C.3,3,4-三甲基已烷 D.2,3,3-三甲基已烷6.分子式为C10H14的苯的同系物,其苯环上有4个甲基,符合条件的结构有:A.2种B.3种C.4种D.5种7.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A.加成→消去→取代B.消去→加成→取代C.取代→消去→加成D.消去→加成→消去8.以下物质;(1) 甲烷;(2) 苯;(3) 聚乙烯;(4) 2-丁炔;(5) 环己烷;(6) 邻二甲苯;(7) 苯乙烯。
既能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的是( ) A.(3) (4) (5) B.(4) (5) (7) C.(4) (7) D.(3) (4) (5) (7) 9.下列有机物中,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2种烯烃,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1-溴丁烷 B.2-甲基-3-氯戊烷 C.2,2-二甲基-1-氯丁烷 D.氯甲烷10.某气态烃A ,1 mol 能与2 mol HCl 完全加成生成B ,B 上的氢原子被Cl 原子完全取代需要8 mol Cl 2,则A 可能是:A.丙炔B.2-丁炔C.1-丁烯D.2-甲基丙烯11.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水和二氧化碳,则该有机物必须..满足的 条件是 ( )A.分子中的C 、H 、O 的个数比为1:2:3B.该分子中肯定不含氧元素C.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D.分子中C 、H 个数比为1:212.m mol C 2H 2跟n mol H 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当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p mol C 2H 4。
吉林毓文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月考高二年级数学(文)学科 试卷一 选择题(共60分) 1.i 是虚数单位,=+-ii37 ( ) A.i +2 B. i -2 C. i +-2 D. i --2 2.的点的直角坐标为 ( )3.曲线C :⎩⎨⎧+=-=1sin 1cos θθy x ,(θ为参数)的普通方程为 ( ) A .()()11122=-++y x B. ()()11122=+++y x C. ()()11122=++-y x D.()()11122=-+-y x 4.如果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那么输出的S = ( )A .22B .46C .94D .190 5.直线: x-4y=0与圆:⎩⎨⎧==θθsin 2cos 2y x ,(θ为参数)的位置关系是 ( )A.相切B.相离C.直线过圆心D.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 6观察下列各式:221,3,a b a b +=+=3344554,7,11,a b a b a b +=+=+=则1010a b += ( )A .28B .76C .123D .1997.曲线的参数方程为22321x t y t ⎧=+⎨=-⎩(t 是参数),则曲线是( )A .线段B.双曲线的一支C.圆D.射线8.)第4题9.圆ρ=5cos θ-53sin θ的圆心是( )A.⎝ ⎛⎭⎪⎫-5,-4π3B.⎝ ⎛⎭⎪⎫-5,π3C.⎝ ⎛⎭⎪⎫5,π3D.⎝ ⎛⎭⎪⎫-5,5π3 10.若曲线ρ=22上有n 个点到曲线ρcos ⎝⎛⎭⎪⎫θ+π4=2的距离等于2,则n =( )A .1B .2C .3D .411.点P(x ,y)是曲线3x 2+4y 2-12=0上的点,则z =x +2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 )A .1,-1B .2,-2C .3,-3D .4,-412.集合M =⎩⎪⎨⎪⎧(x ,y )⎪⎪⎪⎭⎪⎬⎪⎫⎩⎪⎨⎪⎧x =3cos θ,y =3sin θ(θ是参数,0<θ<π),N ={(x ,y)|y =x +b},若集合M∩N≠Ø,则b 应满足( ) A .-32≤b ≤3 2 B .-32<b<-3C .0≤b ≤3 2D .-3<b≤3 2二 填空题(共20分)13. 极坐标方程2cos 0ρθ-=表示的曲线直角坐标方程是 .14.若直线l 1:⎩⎪⎨⎪⎧x =1-2t ,y =2+kt (t 为参数)与直线l 2:⎩⎪⎨⎪⎧x =s ,y =1-2s (s 为参数)垂直,则k =________.15如图给出的是计算1111246100++++的 值的一个程序框图,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 条件是 .16.过点()0,3-P 且倾斜角为30的直线和曲线422=-y x 相交于A,B 两点,则线段 AB 的长度为三 解答题(共70分)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复数z =3+b i(b ∈R ),且(1+3i)·z 为纯虚数.(1)求复数z ; (2)若ω=z2+i ,求复数ω的共轭复数18.(本小题满分12分)某班主任对全班50名学生进行了作业量多少的调查,数据如下表:求认为喜欢体育运动与认为作业量的多少有关系的把握大约为多少?(下表是K2的临界值表,供参考)0.0107.819.(本小题满分12分)0的等差数列,求证:a,b,c不能构成等差数列.20.在一段时间内,分5已知∑5i =1x i y i=62,∑5i=1x2i=16.6.(1)求出y对x的回归方程;(2)如价格定为1.9万元,预测需求量大约是多少?(精确到0.01 t).bˆ=∑∑==-∙-niiniiix nxyx nyx1221aˆ =y-bˆx21. 在极坐标系下,已知圆θθρsincos:+=O和直线(1)求圆O和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2)求直线l于圆O公共点的极坐标.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曲线⎩⎨⎧+=+-=为参数)ttytxC(sin23cos24:1⎩⎨⎧==为参数)θθθ(sin3cos4:2yxC(1)化21CC,的方程为普通方程;()()()()()22n ad bcKa b c d a c b d-=++++(2)若1C 上的点P 对应的参数为2π=t ,Q 为2C 上的动点,求PQ 的中点M 到直线x-2y+7=0的距离的最大值。
吉林毓文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 数学科考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从某厂生产的802辆轿车中抽取80辆测试某种性能,若先用简单随机抽样从802轿车中剔除2辆,剩下的800辆再按系统抽样方法进行,则每辆轿车被抽到的概率是( )A.不全相等.B.均不相等.C.都相等,且为101D.都相等,且为40140.2. 两个变量x 与y 的回归模型中分别选择了4个不同的模型,它们的相关指数2R 如下,其中拟合效果最好的模型是:( )A.模型1的相关指数2R 为0.25. B. 模型2的相关指数2R 为0.50. C.模型3的相关指数2R 为0.80. D. 模型4的相关指数2R 为0.98. 3. 把189化为四进制数,则末位数字是( )A.0.B.1.C.2.D.3. 4. 若α是第三象限角,则2α是( ) A. 第一或第三象限角. B. 第二或第四象限角. C. 第一或第二象限角. D. 第三或第四象限角.5. 已知扇形的周长为8cm ,面积为42cm ,则此扇形的中心角的弧度数是( )A.4.B.3.C.2.D.1.6. 下面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组各五名学生在一次英语听力测试中的成绩(单位:分),已知甲组数据的中位数为15,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6.8,则y x ,的值分别是:( )A.2,5.B.5,7. 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不断增长,购买家庭轿车已不再是一种时尚.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车的维修与保养的总费用到底会增加多少一直是购车一族非常关心的问题.某汽车销售公司做一次抽样调查,得出车的使用年限x (单位:年)与维修与保养的总费用y (单位:千元)的统计结果如下表:根据此表提供的数据可得回归直线方程a x yˆ7.1ˆ+=,据此估计使用年限为10年时,该款车的维修与保养的总费用大概是( )A.15200.B.12500.C.15300.D.13500. 8. 给出的是计算201614121+++ 的值的一个程序框图.则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A.1007≤i .B.1007>i .C.1008≤i .D. 1008>i第8题图9. 对于某个物体的运动过程观测了8次,第i 次观测得到的数据为i a .具体如下表所示:a 据的平均数).则输出的s 的值是( ).A.6.B.7.C.8.D.9.10. 某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如果从集合{}Z x x x ∈≤≤-,55|中任取一个数作为x值输入,则输出的y 值大于或等于3的概率为( ). A.103. B.113. C.107.D.117.第10题图11. 如图:已知曲线1C :22x x y -=,曲线2C 和2C 是半径相等且圆心在x 轴上的半圆.在曲线1C 与x 轴所围成的区域内任取一点,则所取的点来自于阴影部分的概率为:( ) A.73. B.21. C.74. D.85 yCO第11题图12. 在区间[]1,0上随机取两个数x ,y .记1p 为事件“21≤+y x ”的概率.2p 为事件“21≤xy ”的概率,则( ) A.2121<<p p . B.1221p p <<. C.1221p p <<. D.2121p p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 某校高一年级课题研究,其中对超市盈利研究的有200人,对有关测量研究的有150人,对学习方法研究的有300人,研究其他课程的有50人,利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研究这四个课题的学生中选取14人参加全校的研究性学习培训,则应该从对学习方法研究的学生中选取的人数为: .14. 某人5次上班途中所花的时间(单位:分钟)分别为x ,y ,10,11,9. 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2,则y x -的值为 .15. 设函数)(x f y =在区间]1,0[上的图像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且恒有1)(0≤≤x f ,可以用随机模拟方法近似计算由曲线)(x f y =及直线0=x ,1=x ,0=y 所围成部分的面积S . 先产生两组(每组N 个)区间]1,0[上的均匀随机数N x x x ,,,21 和N y y y ,,,21 . 由此得到N 个点),(i i y x ,),,2,1(N i =.再数出其中满足)(i i x f y ≤),,2,1(N i =的点数1N .那么由随机模拟方法可得S 的近似值为:16.小明爱好玩飞镖,现有图形构成如图所示的两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和OPQR,如果O点正好是正方形ABCD的中心,而正方形OPQR可以绕点O旋转,则小明射中阴影部分的概率是第16题图三、解答题17.(10 分)某市要修建一个扇形绿化区域,其周长定为40米,求它的半径和圆心角取什么值时,才能使扇形绿化区域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18.(10分)某校高一某班一次数学测试成绩的茎叶图和频率分布直方图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其可见部分如图所示.据此回答问题:(1)计算频率分布直方图中[80,90)间的小长方形的高;(2)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这次测试的平均分.19.(12分)2015年“五.一”期间,高速公路车辆较多,交通部门通过路面监控装置抽样调查了某一山区路段汽车的行驶速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z 为z ) A .2- B.0 C. D.2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22(1)1,(1)(1)2111i i i z i z z i i i i i +===-+∴⋅=-+--=--+,故选D. 考点:1.复数的运算;2.复数相关概念.2.已知向量),1,2,2(),2,1,1(+=+=λλ,若()()m n m n +⊥-,则=λ A .23 B .23-C .2-D .-1【答案】B考点:1.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2.空间向量垂直的条件.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度”时,假设正确的是( ) A .假设三内角都不大于60度 B .假设三内角都大于60度 C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度 D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度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至少有一个不大于”的否定是“都大于”,所以应选B. 考点:1.反证法;2.特称命题与全称命题.4.某中学从4名男生和3名女生中推荐3人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若选出的3人中既有男生又有女生,则不同的选法共有( )A .90种B .60种C .35种D .30种【答案】D考点:1.排列与组合;2.两个计数原理.5、设[](]2,0,1,()1,1,e x x f x x x⎧∈⎪=⎨∈⎪⎩(其中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则e()d f x x ⎰的值为( )A .43 B .54 C .65 D .67【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112310101114()ln 1333eeef x dx x dx dx x x x =+=+=+=⎰⎰⎰,故选A. 考点:积分运算法则.6. 有一段演绎推理是这样的:“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则此直线平行于这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已知直线//b 平面α,直线a ⊂平面α,则直线//b 直线a ”.你认为这个推理 ( ) A .结论正确 B .大前提错误 C .小前提错误 D .推理形式错误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时,这条直线与平面内的部分直线平行,并是不与所有直线平行,所以大前提错误,故选B.考点:1.演绎推理;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7.设,,x y z 均为正实数,则三个数x x z y +,y y x z +,z zx y+ ( ) A .都大于2B .都小于2C .至多有一个小于2D .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答案】D考点:反证法. 8. 设⎰-=π)cos (sin dx x x k ,若8822108...)1(x a x a x a a kx ++++=-,则=+++821...a a a ( )A.-1B.0C.1D.256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000(sin cos )sin cos cos sin 2k x x dx xdx xdx x x πππππ=-=-=--=⎰⎰⎰,所以88280128(1)(12)kx x a a x a x a x -=-=++++ ,令1x =得80128(12)1a a a a ++++=-= ,,令0x =得01a =,所以12801280()110a a a a a a a a +++=++++-=-= ,故选B. 考点:1.积分运算;2.二项式定理. 9.1234566666C C C C C ++++的值为() A.61 B.62C.63D 64【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二项式系数性质可知123456066666666=262C C C C C C C ++++--=,故选B. 考点:二项式定理.10.将5名实习教师分配到高一年级的3个班实习,每班至少1名,最多2名,则不同的分配方案有( ) A .30种 B .90种 C.180种 D.270种 【答案】B考点:1.两个计数原理;2.排列与组合.【易错点睛】本本题考查两个计数原理与排列组合,中档题;在分组问题中涉及到平均分组问题时,平均分为n 组时,要除以!n ,例如本题中其中有两个组无为2人,是平均分组,所以分组方式为2215312!C C C ,在求解时很容易把它算成221531C C C 而导致错误,错选C.11. 在长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B 1C 和C 1D 与底面所成的角分别为60°和45°,则异面直线B 1C 和C 1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46 B.36 C.62 D.32【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连接1,AC AB ,由长方体性质可知11//AB DC ,所以1AB C ∠就是异面直线1B C 和1C D 所成的角,设1CC a =,由B 1C 和C 1D 与底面所成的角分别为60°和45°可得11111,,,B C a BC C D a ===1C D =,所以在1AB C ∆中,11AB C D ==,1BC =,AC =,由余弦定理得22211111cos 2AB CB AC AB C AB CB +-∠==⋅ A.111D考点: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中档题;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一般是通过构造平行线,找到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通过解三角形求角,也可利用空间向量法求解,即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用向量公式求角,不论用哪种方法,都要注意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0,)2π,若求得结果为钝角时,注意求补角.12已知92901292)x a a x a x a x +=+++⋅⋅⋅+(则221357924683579)(2468)a a a a a a a a a ++++-+++(的值为( )A.39B.310C.311D.312 【答案】D考点:1.导数的应用;2.二项式定理;3.特殊值法.【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导数的应用,二项式定理,特殊值法,中档题;导数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二项式定理在高考中可能考查也可能不考查,但本题将导数与二项式定理融合在一起,应用特殊值法求解,可谓是立意新颖,称得是好题.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 6(21)x -的展开式中含3x 的项的系数为 .【答案】160-考点:二项式定理.14. 复数2(2)i z i-=(i 为虚数单位),则z = .【答案】5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2(2)3443i iz i i i--===--,所以45z =-=,故应填5.考点:1.复数的运算;2.复数的模. 15. 已知如图1所示的图形有面积关系,用类比的思想写出如图2所示的图形的体积关系=--ABCP C B A P V V 111___________【答案】111PA PB PC PA PB PC⋅⋅⋅⋅【解析】试题分析:由类比推理思想,在平面内:面积比是同一个顶点出发的两条边长乘积的比,推广到空间应为:体积比为相应同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长乘积的比,即111111P A B C P ABCV PA PB PC V PA PB PC--⋅⋅=⋅⋅.考点:类比推理.【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合情推理中的类比推理,中档题;合情推理是最近高考的热点内容,类比推理是合情推理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考查方向主要有:平面到空间的类比、二维到三维的类比、等差数列到等比数列的类比、一类事件到另一类事件的类比等,本题考查的就是平面到空间的类比. 16对于实数x,[x]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观察下列等式:[]+[]+[]=3 []+[]+[]+[]+[]=10[]+[]+[]+[]+[]+[]+[]=21……按照此规律第n 个等式的等号右边的结果为 . 【答案】22n n +考点:1.归纳推理;2.新定义问题.【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合情推理与新定义问题,属基础题;此类题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归纳推理的理解与运用,意在考查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的能力,关键是能从前三个特殊的等式中观察、归纳、总结出一般的规律,从而得到结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17题10分,其余每题1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或演算步骤。
2014-2015学年吉林省吉林市毓文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前7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8、9、10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做布朗运动实验,得到某个观测记录如图.图中记录的是 ( ) A.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 B. 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 C. 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 D. 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 2.如图甲所示,一矩形闭合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转轴OO′以恒定的角速度ω转动,从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开始计时,线圈中产生的交变电流按照图乙所示的余弦规律变化,在t=时刻( ) A. 线圈中的电流最大 B.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 C. 线圈所受的安培力为零 D. 穿过线圈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 3.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两个分间引力、斥力的大小,横坐标表示两个分子的距离,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为斥力曲线,cd为引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m B. ab为引力曲线,cd为斥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m C. 若两个分子间距离大于e点的横坐标,则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D. 若两个分子间距离越来越大,则分子势能亦越大 4.如图所示的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电阻为R、半径为L、圆心角为45°的扇形闭合导线框绕垂直于纸面的O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O轴位于磁场边界).则线框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 ) A. B. C. D. 5.钻石是首饰和高强度钻头、刻刀等工具中的主要材料,设钻石的密度为ρ(单位为kg/m3),摩尔质量为M(单位为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已知1克拉=0.2克,则( ) A. a克拉钻石所含有的分子数为 B. a克拉钻石所含有的分子数为 C. 每个钻石分子直径的表达式为 (单位为m) D. 每个钻石分子直径的表达式为 (单位为m) 6.先后用不同的交流电源给同一盏灯泡供电(如图1).第一次灯泡两端的电压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如图2甲所示;第二次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规律如图2乙所示.若甲、乙图中的U0、T所表示的电压、周期值是相同的,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灯泡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U0 B. 第二次灯泡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U0 C. 第一次和第二次灯泡的电功率之比是2:9 D. 第一次和第二次灯泡的电功率之比是1:5 7.如图所示,电阻为r的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以某一角速度ω匀速转动.t=0时,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各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则( ) A. t=0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大 B. 1 s内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改变了次 C. 滑片P向下滑动时,电压表的读数不变 D. 线圈匀速转动的角速度ω变大时,电流表的读数也变大 8.如图,闭合线圈都在匀强磁场中绕虚线所示的固定转轴匀速转动,能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的是( ) A. B. C. D. 9.已知某种实际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关于一定质量的该气体内能的大小与气体体积和温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保持其体积不变而温度升高,则内能减少 B. 如果保持其体积不变而温度升高,则内能增大 C. 如果保持其温度不变而体积增大,则内能增大 D. 如果保持其温度不变而体积增大,则内能减少 10.如图所示,有一台交流发电机E,通过理想升压变压器T1和理想降压变压器T2向远处用户供电,输电线的总电阻为R.T1的输入电压和输入功率分别为U1和P1,它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分别为U2和P2;T2的输入电压和输入功率分别为U3和P3,它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分别为U4和P4.设T1的输入电压U1一定,当用户消耗的电功率变大时,有( ) A. U2减小,U4变大B. U2不变,U3变小 C. P1变小,P2变小D. P2变大,P3变大 二、实验题(每空4分,共12分) 11.在“用单分子油膜估测分子大小”实验中, (1)某同学操作步骤如下: ①取一定量的无水酒精和油酸,制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 ②在量筒中滴入一滴该溶液,测出它的体积; ③在蒸发皿内盛一定量的水,再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其散开稳定; ④在蒸发皿上覆盖透明玻璃,描出油膜形状,用透明方格纸测量油膜的面积. 改正其中的错误: . (2)若油酸酒精溶液体积浓度为0.10%,一滴溶液的体积为4.8×103ml,其形成的油膜面积为40cm2,则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m. 三、计算题(12题12分,13题16分) 12.如图所示,面积S=0.5m2,匝数n=100匝,内阻r=2.0Ω,的矩形线圈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0.02T的匀强磁场中,使它绕垂直于磁场的00’轴以角速度ω=100πrad/s匀速转动,线圈通过电刷与一个阻值R=20Ω的电阻连接,V为交流电压表.求: (1)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60°时,交流电压表V的读数; (2)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90°的过程中,电阻R中通过的电荷量. 13.在远距离输电时,要考虑尽量减少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有一个小型发电站,输送的电功率为P=500kW,当使用U=5kV的电压输电时,测得安装在输电线路起点和终点处的两只电度表一昼夜示数相差4800kWh.求: (1)输电效率η和输电线的总电阻r; (2)若想使输电效率提高到98%,又不改变输电线电阻,那么电站应使用多高的电压向外输电? 201-2015学年吉林省吉林市毓文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前7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8、9、10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做布朗运动实验,得到某个观测记录如图.图中记录的是 ( ) A.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 B. 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 C. 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 D. 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 考点:布朗运动. 专题:实验题. 分析:布朗运动是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在任意时刻微粒的位置,而不是运动轨迹,而只是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位置的连线. 解答:解: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而非分子的运动,故A项错误. B、布朗运动既然是无规则运动,所以微粒没有固定的运动轨迹,故B项错误. C、对于某个微粒而言在不同时刻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均是不确定的,所以无法确定其在某一个时刻的速度,故也就无法描绘其速度时间图线,故C项错误. D、任意两点间的位置的连线,故D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对布朗运动的理解,属于基础题. 2.如图甲所示,一矩形闭合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转轴OO′以恒定的角速度ω转动,从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开始计时,线圈中产生的交变电流按照图乙所示的余弦规律变化,在t=时刻( ) A. 线圈中的电流最大 B.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 C. 线圈所受的安培力为零 D. 穿过线圈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 考点:正弦式电流的图象和三角函数表达式;正弦式电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周期和频率. 专题:交流电专题. 分析:一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内绕固定轴转动,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e随于时间t的变化规律可得,线圈从垂直中性面开始计时;磁通量为零时,磁通量变化率最大;每当线圈经过中性面时,电流方向改变. 解答:解:A、该交变电流的周期为 T=,在t=时刻,即t=时刻,由线圈中产生的交变电流图象可知,感应电流大小为零,故A错误; BD、在t=时刻,感应电流大小为零,则知感应电动势为零,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磁通量变化率也为零,线圈与磁场垂直,磁通量为最大.故B、D错误; C、在t=时刻,感应电流大小为零,由公式F=BIL知线圈所受的安培力为零.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学会通过瞬时感应电流来判定在什么时刻,线圈处于什么位置;同时还能画出磁通量随着时间变化的图象及线圈中的电流随着时间变化的规律. 3.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两个分间引力、斥力的大小,横坐标表示两个分子的距离,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为斥力曲线,cd为引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m B. ab为引力曲线,cd为斥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m C. 若两个分子间距离大于e点的横坐标,则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D. 若两个分子间距离越来越大,则分子势能亦越大 考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专题:图析法. 分析:在Fr图象中,随着距离的增大斥力比引力变化的快,当分子间的距离等于分子直径数量级时,引力等于斥力. 解答:解:在Fr图象中,随着距离的增大斥力比引力变化的快,所以ab为引力曲线,cd为斥力曲线,当分子间的距离等于分子直径数量级时,引力等于斥力.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子间的作用力,要明确Fr图象的含义. 4.如图所示的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电阻为R、半径为L、圆心角为45°的扇形闭合导线框绕垂直于纸面的O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O轴位于磁场边界).则线框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 ) A. B. C. D. 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专题:电磁感应——功能问题. 分析:有效电流要根据有效电流的定义来计算,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列出方程,可以求得有效电流的大小. 解答:解:半径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E=BL=BL=BL?ωL=BL2ω, 交流电流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得出的,线框转动周期为T,而线框转动一周只有T的时间内有感应电流, 则有:?R?=I2RT, 解得:I=; 故选:C. 点评:本题就是考查电流有效值的计算,本题的关键是对有效值定义的理解,掌握好有效值的定义就可以计算出来了. 5.钻石是首饰和高强度钻头、刻刀等工具中的主要材料,设钻石的密度为ρ(单位为kg/m3),摩尔质量为M(单位为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已知1克拉=0.2克,则( ) A. a克拉钻石所含有的分子数为 B. a克拉钻石所含有的分子数为 C. 每个钻石分子直径的表达式为 (单位为m) D. 每个钻石分子直径的表达式为 (单位为m)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专题. 分析:根据钻石的质量和摩尔质量,求出摩尔数,结合阿伏伽德罗常数求出分子数的大小.根据摩尔质量和阿伏伽德罗常数求出摩尔体积,每个钻石分子可以看成球体,结合球体的体积公式求出直径的表达式. 解答:解:A、a克拉钻石的摩尔数为,则分子数n=.故A、B错误. C、每个钻石分子的体积V=,又,联立解得d=.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摩尔质量=密度×摩尔体积;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每个分子的质量;摩尔体积=阿伏伽德罗常数×每个分子的体积. 6.先后用不同的交流电源给同一盏灯泡供电(如图1).第一次灯泡两端的电压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如图2甲所示;第二次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规律如图2乙所示.若甲、乙图中的U0、T所表示的电压、周期值是相同的,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灯泡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U0 B. 第二次灯泡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U0 C. 第一次和第二次灯泡的电功率之比是2:9 D. 第一次和第二次灯泡的电功率之比是1:5 考点:交流的峰值、有效值以及它们的关系. 专题:交流电专题. 分析:对于正弦式电流的有效值U=Um,由甲图读出电压的最大值,求出有效值.对于乙图,根据有效值的定义,求出有效值;功率的公式P=,用有效值求出电功率之比. 解答:解:A、B、第一次灯泡两端的电压有效值为: U1=Um=U0 设第二次电压的有效值为U2,根据有效值的定义,则有: ?+?=T 解得: U2=U0.故A正确,B错误. C、D、由功率的公式P=得,灯泡的电功率之比是: P1:P2==1:5.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点评:只有正弦交变电流最大值与有效值才是倍的关系,其他交变电流要根据有效值的定义,从热效应角度去求有效值. 7.如图所示,电阻为r的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以某一角速度ω匀速转动.t=0时,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各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则( ) A. t=0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大 B. 1 s内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改变了次 C. 滑片P向下滑动时,电压表的读数不变 D. 线圈匀速转动的角速度ω变大时,电流表的读数也变大 考点:交流发电机及其产生正弦式电流的原理;交流的峰值、有效值以及它们的关系. 专题:交流电专题. 分析:线圈位于中性面时电动势为零,一个周期内电流方向改变两次,负载电阻变大,路端电压变大,转速增加,最大电动势增加,电流表读数变大. 解答:解:A、t=0时,线圈位于中性面,此时感应电动势为零,A错误; B、交流电的频率为f=,1s内电流方向改变2f,即,B错误; C、滑片P向下滑动时,电阻增大,电流减小,电源内阻分压减小,所以电压表读数变大,C错误; D、线圈匀速转动的角速度ω变大时,电动势的最大值Em=NBSω增大,电流表的读数变大,D正确. 故选D 点评:理解交流电产生原理,能分析影响电表示数的因素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8.如图,闭合线圈都在匀强磁场中绕虚线所示的固定转轴匀速转动,能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的是( ) A. B. C. D. 考点:交流发电机及其产生正弦式电流的原理. 分析:一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内绕固定轴转动,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e随于时间t的变化规律可得,正弦式交变电流;通过类比可知,即可求解. 解答:解:A、一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内绕固定轴转动,线圈中能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因此B选项即可,而对于D选项,虽然只有一半磁场,仍能产生正弦式交流电; 当矩形变成三角形线圈时,仍能产生正弦式交流电,故ABD正确; C、由题意可知,矩形线圈虽然转动,但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不变,所以没有感应电流出现,故C错误; 故选:ABD 点评:考查如何产生正弦式交流电,及通过类比法,掌握变形式题目,注意紧扣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9.已知某种实际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关于一定质量的该气体内能的大小与气体体积和温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保持其体积不变而温度升高,则内能减少 B. 如果保持其体积不变而温度升高,则内能增大 C. 如果保持其温度不变而体积增大,则内能增大 D. 如果保持其温度不变而体积增大,则内能减少 考点:热力学第一定律;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的内能. 专题:热力学定理专题. 分析:一定质量的气体,考虑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则涉及分子势能,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故内能与温度及体积都有关;分析分子力做功,判断分子势能的变化,即可确定内能的变化. 解答:解:AB、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由于体积不变,所以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不变,故内能变大,故A错误,B正确; CD、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公式△U=Q+W,当温度不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而体积增加,根据分子引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导致内能增加,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关键明确实际气体的内能还与温度有关外,还与体积有关. 10.如图所示,有一台交流发电机E,通过理想升压变压器T1和理想降压变压器T2向远处用户供电,输电线的总电阻为R.T1的输入电压和输入功率分别为U1和P1,它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分别为U2和P2;T2的输入电压和输入功率分别为U3和P3,它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分别为U4和P4.设T1的输入电压U1一定,当用户消耗的电功率变大时,有( ) A. U2减小,U4变大B. U2不变,U3变小 C. P1变小,P2变小D. P2变大,P3变大 考点:远距离输电;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 专题:交流电专题. 分析:通过理想升压变压器T1将电送到用户附近,然后用理想降压变压器T2向远处用户供电家中.提升电压的目的是降低线路的功率损失,从而提高用户得到的功率. 解答:解:A、B要使用户消耗的电功率变大,由于是理想变压器,则P3也会变大;由于T1的输入电压U1一定时,U2也不变,则P2必须变大,线路上的电流变大,导致电阻R消耗的功率也变大,电阻两端电压也变大,所以U3变小,U4变小,故A错误、B正确; C、由于两变压器均是理想的,所以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相等,当P1变大,P2也变大,加之T1的输入电压U1一定,则输出电压也一定,通过电阻R的电流变小,所以U3电压变大.故C错误; D、要使用户消耗的电功率变大,由于是理想变压器,则P3也会变大;由于T1的输入电压U1一定时,U2也不变,则P2必须变大,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相等,且没有漏磁现象.输电线上的损失功率与其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而与输电线两端的电压的平方成反比. 二、实验题(每空4分,共12分) 11.在“用单分子油膜估测分子大小”实验中, (1)某同学操作步骤如下: ①取一定量的无水酒精和油酸,制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 ②在量筒中滴入一滴该溶液,测出它的体积; ③在蒸发皿内盛一定量的水,再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其散开稳定; ④在蒸发皿上覆盖透明玻璃,描出油膜形状,用透明方格纸测量油膜的面积. 改正其中的错误: ②在量筒中滴入N滴溶液 ③在水面上先撒上痱子粉 . (2)若油酸酒精溶液体积浓度为0.10%,一滴溶液的体积为4.8×103ml,其形成的油膜面积为40cm2,则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1.2×109 m. 考点: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分析:通过量筒测出N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然后将此溶液1滴在有痱子粉的浅盘里的水面上,等待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描绘出油酸膜的形状,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按不足半个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统计出油酸薄膜的面积.则用此溶液的体积除以其的面积,恰好就是油酸分子的直径. 解答:解:(1) ②要测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即在量筒中滴入N滴溶液, 测出其体积为V,则一滴该溶液的体积为; ③为了使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散开后界面比较清晰,要在水面上先撒上痱子粉. (2)1滴酒精油酸溶液的体积为4.8×103ml, 由纯油酸与溶液体积比为1:1000,可得1滴酒精油酸溶液在水面上形成的油酸薄膜轮廓面积S=40×104m2 所以油酸分子直径(注意单位换算,用SI即国际单位制) 故答案为:(1) ②在量筒中滴入N滴溶液 ③在水面上先撒上痱子粉 (2)1.2×109 点评:本题考查“用单分子油膜估测分子大小”实验的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 三、计算题(12题12分,13题16分) 12.如图所示,面积S=0.5m2,匝数n=100匝,内阻r=2.0Ω,的矩形线圈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0.02T的匀强磁场中,使它绕垂直于磁场的00’轴以角速度ω=100πrad/s匀速转动,线圈通过电刷与一个阻值R=20Ω的电阻连接,V为交流电压表.求: (1)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60°时,交流电压表V的读数; (2)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90°的过程中,电阻R中通过的电荷量. 考点:交流发电机及其产生正弦式电流的原理. 专题:交流电专题. 分析:(1)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表达式为Em=NBSω.电流表测量电流的有效值.根据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求出电动势的有效值; (2)根据电量表达式,与感应电动势结合,得出q=I?△t=n公式,从而可求得. 解答:解:(1)感应电动势最大值Em=nBSω=100×0.02×0.5×100π=100πV; 有效值:E=V=50V (2)由图示位置转过90°的过程中,通过R上的电量 Q=t===0.05C; 答:(1)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50V; (2)由图示位置转过90°的过程中,通过R的电量是0.05C 点评:此题首先要能够求出闭合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产生电动式的线圈相当于电源,从而传化为电路的问题,在解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为有效值. 13.在远距离输电时,要考虑尽量减少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有一个小型发电站,输送的电功率为P=500kW,当使用U=5kV的电压输电时,测得安装在输电线路起点和终点处的两只电度表一昼夜示数相差4800kWh.求: (1)输电效率η和输电线的总电阻r; (2)若想使输电效率提高到98%,又不改变输电线电阻,那么电站应使用多高的电压向外输电? 考点:远距离输电. 专题:交流电专题. 分析:(1)根据输电线上损失的电能得出终点得到的电能,结合得到的电能和总电能求出输电的效率.根据输送电压和输送功率求出输送电流,根据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求出输电线的电阻. (2)结合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与输送电压的关系,求出调节的电压大小. 解答:解:(1)输送功率 P=500kW, 一昼夜输送电能E=Pt=12000 kWh, 输电线上损失的电能△E=4800kWh, 终点得到的电能E′=E△E=120004800kWh=7200 kWh, 所以,输电效率η===60%. 输电线上的电流=A=100A 输电线损耗功率 Pr=I2r, 其中Pr==200 kW 代入数据解得r=20Ω. (2)输电线上损耗功率, 原来Pr=200kW, 现在要求Pr′=10kW, 解得输电电压应调节为U′=22.4kV. 答:(1)输电效率η为60%,输电线的总电阻r为20Ω. (2)电站应使用22.4kV的电压向外输电.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输电线上的损失功率与其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而与输电线两端的电压的平方成反比. 。
吉林省毓文中学20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守住传统文化的精气神人们说,老物件儿是有灵气的。
因为手艺人把双手的温度、沉淀的时间、行事的规矩,统统给了它们。
然而,现在不少“手工艺品”,经过流水线加工、规模化生产、简单性复制,看起来东西还是那个东西,作用还是那个作用,却很难承载起“很家乡”“很传统”“很中国”的那股子精气神了。
前不久在湖北仙桃举办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剪纸交流研讨会上,剪纸艺人、专家学者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一把刻刀十年功”的技艺正被机器扰乱节奏;对生活的琢磨正在被投机取巧的速成法挑战;对好材料的坚守正在被新工艺猛烈冲击;“北方重浑厚、粗犷,南方尚灵秀、精美”的异彩纷呈也正在被渐渐同化。
诚然,文化产品既然走入了市场经济大潮,就必然逃不开市场规律的制约,生产效率、材料革命是大势所趋。
但是,工业化和商业化并不意味着粗制滥造,更不意味着放弃对艺术品质的坚守。
今年91岁的工艺美术师陈由明,曾创作了驰名中外的沔阳雕花剪纸《八仙图》,60多年来,他一直创作不息、佳作频出。
谈到创作诀窍,陈老说:“我要搞出一个作品,就是吃饭也在想,睡觉也在思考。
现在的好多东西,功夫不到,火候差得远呐。
只想着赚钱,没有心心念念、反复推敲,哪里出得来好作品呢?”的确,一味追求生产速度和经济效益,必然伤害到以传统手工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文化样式的传承和发展。
试想,如若数千年文明沉淀下来的传统审美和文化追求遭到蚕食,历史将会何等唏嘘嗟叹?话说回来,坚守古法、传承古意并不意味着泥古不化,而是在保留传统底色、坚持文化特色的同时,顺应历史规律、结合新的生活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将经济效益和文化价值统一起来。
比如,20世纪50年代,陈由明整理创作的剪纸《八仙图》风靡欧洲,出口近5万套。
而现在非遗传承人的作品,愈发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
一、单选题(1-7题是单选题,每小题3分;8-15是多选题,每小题4分。
共53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B.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C.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D.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答案】D【解析】【名师点睛】布朗运动既是固体分子的运动,也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而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反映,扩散现象是分子的迁移现象.从微观上分析是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时,分子之间发生相互碰撞的结果.由于不同空间区域的分子密度分布不均匀,分子发生碰撞的情况也不同.这种碰撞迫使密度大的区域的分子向密度小的区域转移,最后达到均匀的密度分布。
2.如图所示,曲线M、N分别表示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压强下的熔化过程,图中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温度T,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A.晶体和非晶体均存在固定的熔点B.曲线M的bc段表示固液共存状态C.曲线M的ab段、曲线N的ef段均表示固态D.曲线M的cd段、曲线N的fg段均表示液态【答案】B【解析】【名师点睛】晶体具有比较固定的熔点,非晶体则没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由硬变软,最后变成液体,晶体只要吸热,熔化过程就进行,所以非晶体可以看作是过冷的液体,只有晶体才是真正的固体。
3.普通的交流电流表不能直接接在高压输电线路上测量电流,通常要通过电流互感器来连接,图中电流互感器ab 一侧线圈的匝数较少,工作时电流为I ab ,cd 一侧线圈的匝数较多,工作时电流为I cd ,为了使电流表能正常工作,则( )A .ab 接PQ 、cd 接MN ,I ab <I cdB .ab 接PQ 、cd 接MN ,I ab >I cdC . ab 接MN 、cd 接PQ ,I ab >I cdD .ab 接MN 、cd 接PQ ,I ab <I c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电流互感器的作用是使大电流变成小电流,所以I ab >I cd ,所以AD 错误;利用变压器工作原理:1221I n I n =,所以输入端ab 接MN ,输出端cd 接PQ ,所以C 对,B 项错;故选C. 考点:电流互感器【名师点睛】本题考察远距离输电和理想变压器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电压、电流等关系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记住变压器工作原理1221In I n =。
吉林毓文中学2015—2016 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化学学科一、选择题1.某有机物A用质谱仪测定如图1,核磁共振氢谱示意图如图2,则A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A.CH3CH2OH B.CH3CHO C.HCOOH D.CH3CH2CH2COOH【答案】A【考点定位】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名师点晴】本题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结构简式的确定,题目难度中等,明确质谱图、核磁共振谱图的运用方法为解答关键,注意核磁共振氢谱中分子中有几种不同的氢,则就有几组峰是解题的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2.某芳香族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8H6O2,它的分子中(除苯环外不含其它环)不可能有( )A、两个羟基B、一个醛基C、两个醛基D、一个羧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C8H6O2分子拆除一个苯环后,还余有C2O2,它们可以形成两个羰基插入苯环的C-H键中,若插入到两个C-H键中,则形成两个醛基,若只插入到一个C-H键中,则形成一个醛基,若分子拆除一个苯环和两个羟基后,还余有C2,它们可以形成一个碳碳叁键,插入苯环的C-H键中,形成一个乙炔基,有机物的可能的结构如图所示、、,但是分子拆除一个苯环和一个羧基后,还余有一个C,它不可能满足四价的结构而插入苯环的C-H键中,所以C 不可能,故选D。
【考点定位】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名师点晴】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方面的知识,注意知识的积累是解题的关键,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利用书写指定条件下同分异构体的方法,将有机物的分子式按要求拆成相应的“小块”,再分析残余部分的可能结构。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 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B.乙醛和丙烯醛不是同系物,它们与H2充分反应后的产物是同系物C.用溴水可以鉴别苯酚溶液、2,4-己二烯、甲苯和CCl4D.乳酸薄荷醇酯()能发生水解反应、氧化反应、消去反应、取代反应【答案】A考点: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的相关知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party?A. It’s successful.B. It’s not good.C. It’s crowded.2.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learn?A. Russian.B. Spanish.C. English.3. How will the man make a phone call?A. With his mobile phone.B. With the public phone.C. With the woman’s phone.4. How long has the woman been playing the piano?A. For about 15 years.B. For abut 9 years.C. For about 6 years.5. Where did the man spend his holiday last year?A. In Italy.B. In Spain.C. In Greece.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A. How to read a book.B. How to read online.C. How to read faster.7. 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woman do?A. Take a free course on the Internet.B. Take a course in a school.C. Ask her friends for help.8.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A. The man hates reading online.B. The woman likes reading long novels.C. The man used to read like the woman.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第11题。
吉林毓文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月考数学学科(理)试题一选择题: 1已知iz+1=2+i ,则复数z =( ) A .-1+3i B .1+3i C .1-3iD .3-i2.若123123123=++=-+=+-,,a e e e b e e e c e e e ,12323d e e e =++,且x y z =++d a b c ,则,,x y z 的值分别为( ) A.51122,, B.51122-,, C.51122--,,D. 51122--,,3.如图:在平行六面体1111D C B A ABCD -中,M 为11C A 与11D B 的交点。
若a DC =,b AD =,cAA =1则下列向量中与BM 相等的向量是( )A. c b a ++2121B. c b a ++-2121C.+--2121D.+-21214.复数z =(a 2-2a )+(a 2-a -2)i(a ∈R )对应的点在虚轴上,则( )A .02==a a 或B .a ≠2且a ≠1C . 0=aD .a ≠2或a ≠15.设b a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βα,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a ⊥b ,a ⊥α,α⊄b ,则α//b ; ②若a ∥α,a ⊥β,则α⊥β ③若a ⊥β,α⊥β,则a ∥α ; ④若a ⊥b ,a ⊥α,b ⊥β,则α⊥β.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 .1B .2C .3D .4 6.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e +1eB .e +1e -1C .e +1e -2D .e -1e7.已知复数z 1=-1+2i ,z 2=1-i ,z 3=3-4i ,它们在复平面上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 ,B ,C ,若OC →=λOA →+μOB →(λ,μ∈R ),则λ+μ的值是( )A .1B .2C .3D .48.在长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1B C 和1C D 与底面1111A B C D 所成的角分别为60°和 45°,则异面直线1B C 和1C 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C1A .46B .36 C .62 D .639.一物体在力F (x )=⎩⎪⎨⎪⎧10x 3x + 4 x(单位:N)的作用下沿与力F (x )相同的方向运动了4米,力F (x )做功为( )A .42 JB .44 JC .46 JD .48 J10.复数z =x +y i(x ,y ∈R )满足条件|z -4i|=|z +2|,则|2x+4y|的最小值为( )A .22B .4 2 C. 4D .1611.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BB 1与平面ACD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23 B.33 C.23 D.6312.若函数()(),f x g x 满足()()1d =01f x g x x -⎰,则称()(),f x g x 为区间[]1,1-上的一组正交函数,给出三组函数:①()()1,1f x x g x x =+=-; ②()()2,f x x g x x ==;③()()11sin,cos 22f x xg x x ==其中为区间[]1,1-的正交函数的组数是( ). A.0 B.1 C.2 D.3二填空题: 13.计算dx x x )4(112+-⎰-=________.14.已知A (0,2,3),B (-2,1,6),C (1,-1,5),若a AC a AB a a 则向量且,,,3||⊥⊥=的坐标为 .15.已知a =(2,-1,1),b =(-1,4,-2),c =(11,5,λ),若向量a 、b 、c 共面,则λ=________. 16.已知nni i n f --=)(,集合=)}({n f ________三解答题:17. (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复数z =3+b i(b ∈R ),且(1+3i)·z 为纯虚数.(1)求复数z ; (2)若ω=z2+i ,求复数ω的模|ω|.18.(本题满分12分)如图,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矩形,PA ⊥平面ABCD ,PA=AD=2,BD=22.(1)求证:BD ⊥平面PAC ;(2)求二面角P —CD —B 余弦值的大小;(3)求点C 到平面PBD 的距离.图1819. (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设点P 从原点沿曲线y =x 2向点A (2,4)移动,直线OP 与曲线y =x 2围成图形的面积为S 1,直线OP 与曲线y =x 2及直线x =2围成图形的面积为S 2,若S 1=S 2,求点P 的坐标.图19图20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已知AC ⊥BC ,BC =CC 1,设AB 1的中点为D ,B 1C ∩BC 1=E .求证:(1)DE ∥平面AA 1C 1C ;(2)BC 1⊥AB 1.21.(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所示,该几何体是由一个直三棱柱ADE BCF -和一个正四棱锥P ABCD -组合而成,2A D A F A E A D ⊥==,.(1)证明:平面PAD ⊥平面ABFE ;(2)求正四棱锥P ABCD -的高h ,使得二面角C AF P --.图2122. (本小题满分12分)在四棱锥P ABCD 中,已知PA ⊥平面ABCD ,且四边形ABCD 为直角梯形,∠ABC =∠BAD =π2,PA =AD=2,AB=BC=1.(1)求平面PAB与平面PCD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2)点Q是线段BP上的动点,当直线CQ与DP所成的角最小时,求线段BQ的长.图22高二数学理科答案一选择题: CDBAC CAACB DC 二填空题: 13,332+π14,(1,1,1)或(-1,-1,-1) 15 ,1=λ 16, }2,2,0{i i - 三解答题:17. 解析: (1)(1+3i)·(3+b i)=(3-3b )+(9+b )i∵(1+3i)·z 是纯虚数, ∴3-3b =0,且9+b ≠0, ∴b =1,∴z =3+i. (2)ω=3+i2+i =+-+-=7-i 5=75-15i ∴|ω|=⎝ ⎛⎭⎪⎫752+⎝ ⎛⎭⎪⎫-152= 2. 18.解:方法一:证:⑴在Rt △BAD 中,AD =2,BD =22, ∴AB =2,ABCD 为正方形,因此BD ⊥AC .∵PA ⊥平面ABCD ,BD ⊂平面AB CD ,∴BD ⊥PA .又∵PA ∩AC =A ∴BD ⊥平面PAC . (2)由PA ⊥面ABCD ,知AD 为PD 在平面ABCD 的射影,又CD ⊥AD , ∴CD ⊥PD , 知∠PDA为二面角P —CD —B 的平面角. 又∵PA =AD ,∴∠PDA=450.(3)∵PA =AB =AD =2,∴PB =PD =BD =22 ,设C 到面PBD 的距离为d ,由PBD C BCD P V V --=,有d S PA S PBD BCD ∙∙=∙∙∆∆3131, 即d ∙∙∙=⨯⨯⨯∙0260sin )22(21312222131,得332=d 方法二:证:(1)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则A (0,0,0)、D (0,2,0)、P (0,0,2). 在Rt △BAD 中,AD =2,BD =22, ∴AB =2.∴B (2,0,0)、C (2,2,0),∴)0,2,2(),0,2,2(),2,0,0(-===∵0,0=∙=∙AC BD AP BD ,即BD ⊥AP ,BD ⊥AC ,又AP ∩AC =A ,∴BD ⊥平面PAC .(2)由(1)得)0,0,2(),2,2,0(-=-=.设平面PCD 的法向量为),,(1z y x n =,则0,011=∙=∙CD n PD n , 即⎩⎨⎧=++-=-+00020220x z y ,∴⎩⎨⎧==zy x 0故平面PCD 的法向量可取为)1,1,0(1=n∵PA ⊥平面ABCD ,∴)01,0(=AP 为平面ABCD 的法向量.设二面角P —CD —B 的大小为θ,依题意可得22cos ==θ . (3)由(Ⅰ)得)2,2,0(),2,0,2(-=-=,设平面PBD 的法向量为),,(2z y x n =,则0,022=∙=∙n n ,即⎩⎨⎧=-+=-+02200202z y z x ,∴x =y =z ,故可取为)1,1,1(2=n .∵)2,2,2(-=,∴C到面PBD 的距离为332==d19. 解:设直线OP 的方程为y =kx ,点P 的坐标为(x ,y ),则∫x0(kx -x 2)d x =∫2x (x 2-kx )d x ,即⎝ ⎛⎭⎪⎫12kx 2-13x 3 |x 0=⎝ ⎛⎭⎪⎫13x 3-12kx 2|2x, 解得12kx 2-13x 3=83-2k -⎝ ⎛⎭⎪⎫13x 3-12kx 2,解得k =43,即直线OP 的方程为y =43x ,所以点P 的坐标为⎝ ⎛⎭⎪⎫43,169.20.证明:(1)由题意知,E 为B 1C 的中点,又D 为AB 1的中点,因此DE ∥AC .又因为DE ⊄平面AA 1C 1C ,AC ⊂平面AA 1C 1C ,所以DE∥平面AA1C1C.(2)因为三棱柱ABC A1B1C1是直三棱柱,所以CC1⊥平面ABC.因为AC⊂平面ABC,所以AC⊥CC1.又因为AC⊥BC,CC1⊂平面BCC1B1,BC⊂平面BCC1B1,BC∩CC1=C,所以AC⊥平面BCC1B1.又因为BC1⊂平面BCC1B1,所以BC1⊥AC.因为BC=CC1,所以矩形BCC1B1是正方形,因此BC1⊥B1C. 因为AC,B1C⊂平面B1AC,AC∩B1C=C,所以BC1⊥平面B1AC.又因为AB1⊂平面B1AC,所以BC1⊥AB1.22.解:以{AB →,AD →,AP →}为正交基底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则各点的坐标为B (1,0,0),C (1,1,0),D (0,2,0),P (0,0,2).(1)因为AD ⊥平面PAB ,所以AD →是平面PAB 的一个法向量,AD →=(0,2,0).因为PC →=(1,1,-2),PD →=(0,2,-2), 设平面PCD 的一个法向量为m =(x ,y ,z ), 所以m ·PC →=0,m ·PD →=0,即⎩⎪⎨⎪⎧x +y -2z =0,2y -2z =0.令y =1,解得z =1,x =1, 所以m =(1,1,1)是平面PCD 的一个法向量. 从而cos 〈AD →,m 〉=AD →·m |AD →||m |=33,所以平面PAB 与平面PCD 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33. (2)由BP →=(-1,0,2),可设BQ →=λBP →=(-λ,0,2λ)(0≤λ≤1),又CB →=(0,-1,0),所以CQ →=CB →+BQ →=(-λ,-1,2λ),又DP →=(0,-2,2), 从而cos 〈CQ →,DP →〉=CQ →·DP →|CQ →||DP →|=1+2λ10λ2+2 . 设1+2λ=t ,t ∈[1,3],则cos 2〈CQ →,DP →〉=2t 25t 2-10t +9=29⎝ ⎛⎭⎪⎫1t -592+209≤910,当且仅当t =95,即λ=25时,|cos 〈CQ →,DP →〉|取得最大值为31010.因为y =cos x 在⎝⎛⎭⎪⎫0,π2上是减函数,所以此时直线CQ 与DP 所成角取得最小值.又因为BP =12+22=5,所以BQ =25BP =255.。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将试卷的答案涂、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内,答在别处或超出范围不给分,不用2B铅笔涂卡不给分。
第Ⅰ卷(选择题44分)(选择题共44个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1分,总计44分)读我国四个地区简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四幅图的工业地域类型,其中与“第三意大利”类似的是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2.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地排干沼泽地水分,扩大农耕用地 B.乙地进行土地改良,提高粮食产量C. 丙地大量使用化肥,发展立体农业 D.丁地大力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答案】1.C2.B地位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D错误。
故选B。
【考点定位】我国的新兴工业区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知识拓展】“第三意大利”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意大利的东北部到中部一带的农业地区在欧洲国家普遍经济衰退的情况下获得快速的产业增长。
这一被称作“第三意大利”的地区,其典型特征就是存在专业化的企业集群,大量的中小企业彼此发展了高效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形成高度灵活专业化的生产协作网络,具有极强的内生发展动力,依靠不竭的创新能力保持厂地方产业的竞争优势。
生产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企业集群是该地区的主要集群模式,典型行业包括纺织、制鞋、瓷砖、家具制造等等.“第三意大利”的主要产品都是通过扩散化的方式生产的,它们的共同点是先进的批量式样设计、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高技术的控制过程、高质量的产品、低成本投入.意大利在最普通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各企业之间、各劳动者之间既合作又竞争,共同铸成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在极其有利的创新环境之下,使用弹性生产方式,获得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较高速度的增长。
我国领土面积广大,陆疆漫长,陆上邻国多达14个。
根据我国陆界、邻国以及行政区划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3.关于我国陆上邻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超过l亿的国家有4个 B.内陆国有8个C. 没有属于西亚的国家D. 仅俄罗斯与我国有不连续的边界4.我国的边疆省区(是指有陆上邻国的),共有A.7个 B.8个 C. 9个 D.10个5.下列各组省级行政区中,邻省(自治区、直辖市)数量最多的一组是A.内蒙古、秦 B.陇、蜀 C. 皖、鄂 D.湘、赣【答案】3.B4.C5.A【解析】试题分析:3.我国陆上邻国人口超过l亿的国家有3(印度、俄罗斯、巴基斯坦)个,A错。
内陆国有8(老挝、尼泊尔、不丹、阿富汗、蒙古、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个,B对。
阿富汗属于西亚,C错。
俄罗斯与印度与我国有不连续边界,D错。
故选B。
4.我国的边疆省区有黑、吉、辽、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云南、广西,共9个,故选C。
5.内蒙古、秦邻省(自治区、直辖市)数量为8个,数量最多,故选A。
【考点定位】我国的邻国边疆省级行政区【名师点睛】我国的邻国与中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十四个,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还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共20个):1.与中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4个:东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朝鲜。
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俄罗斯、蒙古国。
西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西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阿富汗、巴基斯坦。
西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印度、尼泊尔、不丹。
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
2. 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东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韩国、日本。
东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菲律宾。
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6.下列四幅图中的直线表示国界,与实际相符的一图是6.【答案】A【考点定位】我国的陆上邻国下图是我国四省区轮廓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7.跨我国三大自然区(即季风区、西北内陆地区、青藏地区)的是A.① B. ② C. ③ D. ④8.省内有著名的“雾淞”气象奇观的是A. ①B. ② C.③ D. ④9. 既位于我国华东区,又处于现在中部经济地带的是A. ①B. ② C.③ D. ④【答案】7.D8.C9.A【考点定位】我国的三大自然区三大经济地带【名师点睛】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特征:(1)东部季风区。
地形地势:海拔较低,三大平原、二大高原、低山丘陵和盆地气候:季风气候显著,降水多,集中在5~10月植被:森林,部分为森林草原土壤:林下发育,淋溶性强水文:外流河,多大江大河,雨水补给人类活动:广泛而深入,主要农耕区。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地形地势:海拔较高,差别显著气候:大陆性强,降水少,温差大,多大风天气植被:荒漠,部分为草原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盐分高水文:多内流河,短小,雨水、融雪水补给人类活动:影响小,水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青藏高寒区。
地形地势:海拔高,有世界高大山地气候:高寒,风大,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日温差大植被:荒漠、草原和高山草甸土壤:土层浅薄,多冻土水文:内流河,大河源头,湖泊众多,多为咸水湖人类活动:影响微弱,原始自然完整,畜牧业为主。
读下面“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0.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县界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山脉 B.河流 C.交通线 D.民族分布11.该地区公路线的分布大致A.沿山脊延伸 B.沿山谷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 D.呈东北一西南走向【答案】10.A11.B【考点定位】地形图的综合判读据有关机构预测,支持中国经济崛起的“人口红利”时代行将结束,到2015年左右中国适龄工作人口将在达到巅峰之后回落,取而代之的将是人口老龄化浪潮的提前到来。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2.专家依据中国“婴儿潮”预测我国“人口红利”将持续到2015年,中国“婴儿潮”出现的时间是 A. 1950~1970年 B. 1962~1980年 C. 1986~1990年 D. 1990~2000年13.中国“婴儿潮”一代进入退休年龄后A.有助于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B.近期内会导致中国劳动力严重不足C.短期内会导致国外劳动力的大量输入 D.从长远看会缓解中国就业压力14. 当前,要解决我国上述人口问题,国家已采取的具体措施是A. 工业化推进城市化B. 延长工作年限,推迟退休年龄C. 全面放开“二孩”D. 完善社会、医疗、养老保障体系【答案】12.B13.D14.C【考点定位】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知识扩展】“全面放开二孩”的原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2015年10月29日闭幕,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全面放开二孩,为几何?(1)单独两孩实践遇冷、生育率低到危险;(2)“银发危机”人口老龄化加剧;(3)“刘易斯拐点”隐忧(人口红利慢慢消失);(4)“失独”社会之殇,许多独生子女面对沉重的养老负担,常感到有心无力、独木难支,而老人“失独”不仅是家庭灾难,也是社会之殇。
(5)男女比例失衡。
我国各地的民居往往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其地域的自然环境和文化。
根据图示的民居风格回答下列问题。
15.使用乙图民居的我国少数民族是A.满族 B.傣族 C.赫哲族 D.鄂伦春族16.在甲图民居中生活的我国少数民族,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是A.达努节 B. 三月三歌节 C. 那达慕大会 D.泼水节【答案】15.B16.C【考点定位】我国的少数民族风情【名师点睛】中国的人口与民族1.人口: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基本国策: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
人口分布不均。
以黑河—腾冲为界,东部人口分布密集,西部人口分布稀疏。
2.中国的民族民族: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占92%。
少数民族中壮族人数最多。
人口在500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最多。
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一些少数民族风情: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孔雀舞;藏族的集体舞、藏历年;朝鲜族的长鼓舞等。
17.读“沿109°E, 32°N ~ 37°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A、B、C、D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是A.黄土高原、关中平原、秦岭、汉水谷地 B.内蒙古高原、黄河谷地、秦岭、河西走廊C.华北平原、江淮平原、大别山、皖南地区 D.黄土高原、渭河谷地、大巴山、四川盆地17.【答案】A【考点定位】我国的地形永兴岛是西沙群岛、南海诸岛中最大的岛屿,面积2.1平方千米。
永兴岛是西沙、南沙、中沙和东沙四个群岛的军事、政治中心,是海南省三沙市人民政府驻地(17°30′N,112°E附近)。
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是困扰永兴岛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近年采取了一些措施后才有所改善。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8.永兴岛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A.地表水不易存储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C.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D.气候炎热,蒸发强烈19.永兴岛为解决淡水不足问题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可能有①岛内跨流域调水②节约用水和重复用水③收集雨水④人工降水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答案】18.A19.B【考点定位】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缓解措施【名师点睛】合理利用水资源:(1)造成水资源紧缺的原因自然原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为原因:数量---人口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增加;质量---水质污染(2)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①开源措施:建立蓄水工程,修建跨流域的引水工程,合理开采地下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②节流措施:提高公民节水意识,改进工农业用水效率,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③农业节水:推广节水灌溉,推广耐旱农作物;④工业节水:合理布局减少污水排放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采用先进工艺至无水工艺;⑤城市节水:分质供水,推广节水型器具;下图表示我国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水系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积雪融化完毕日期最早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21.等值线在②地明显向北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22.①、②、③、④四地中,年太阳辐射量最大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20.B21.C22.D【考点定位】等值线图的综合判读【知识拓展】等值线图判读的一般规律1、读数据(注意等值距)①同线等值:同一条等值线上的各点数值相等;②相邻等值线:一般情况下,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相同或者为零;③高值区或低值区:位于两条等值线之间的小范围闭合区域,表示数值不在两线数值的正常范围之内,其内数值判读方法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如山坡上的山峰或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