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磨杵成针》有感300字_300字读后感
- 格式:docx
- 大小:14.18 KB
- 文档页数:1
读《铁杵成针》有感读《铁杵成针》有感(精选5篇)读《铁杵成针》有感篇1今天,我读到了一篇《铁杵成针》的故事。
故事主要讲的是李白小时候很贪玩,一次李白逃学了,经过溪边时,看见了一位老奶奶在磨一根铁杵。
于是好奇地问:“老奶奶,您在这做什么呀?”老奶奶慈祥地笑了一笑,只说了一句话:“孩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李白仔细一想,觉得很惭愧,就向老奶奶行个礼,从此发愤读书。
后来,李白成了著名的诗人。
回想自己,也常常遇到一些小挫折就气馁了。
记得有一次,我看一本课外书,计划用一个月时间看完,每天看30分钟,前几天还按计划看书,到后来就不能坚持了,偶尔看看。
还有一次,老师布置了几道奥数题。
其中几道题都做完了,只剩下一道题不会做,我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来,索性不做了。
后来经老师指导,我才恍然大悟,其实只要自己再仔细点,也能找到这种方法。
经过这几次教训,我才深深地体会到:凡事只要有恒心,就没有做不到的事。
少年李白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给了我深刻的教育。
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这句话将会伴随着我成长。
你知道吗?这已经成为我和少年李白之间永远的小秘密。
读《铁杵成针》有感篇2我是一个小皮猴,上课总是动个不停,爱做小动作,做任何事情总是三分钟热度,等热情过后说什么也不想坚持了。
为这点,妈妈非常头疼,为此她找到了我们的陈老师,陈老师微笑着递给我一个小故事,说:“我相信聪明的陈栋能从中得到许多启发。
”老师的微笑似乎有魔力,我迫不及待地读起了故事。
这是一个《铁杵成针》的故事,写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的事情。
李白小时候学习不用功,经常逃课,一次他在路上碰到一个老太婆在溪边磨杵。
李白觉得奇怪,就问:“奶奶你磨这铁杵干什么?”老太婆说:“我要把它磨成针呀。
”李白说:“铁杵这么粗,针那么细,要磨成针,太不可思义了!”老太婆回答说:“只要功夫深铁杵就能磨成针。
”李白听了,很受触动,从此发奋学习,终于在文学上取得极大的成就。
读了这个寓言故事我又想到了《滴水穿石的启示》,当看到那微小的小滴时,我百思不得其解,小小的、弱弱的、软软的水滴怎么能把坚硬的石滴穿透呢?我读了《铁杵成针》后才明白,铁杵磨成针和滴水穿石的道理是一样的,只要持之以恒,一定就能有所收获。
铁杵磨针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铁杵磨针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铁杵磨针读后感1假里,我读了一篇成语故事《铁杵磨针》。
故事讲的是:唐代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虽然聪明,但不爱学习,经常逃学出去玩。
有一次,他逃出学堂,在城外看见一个草屋,草屋门口坐着一位老奶奶,手里正拿着一根铁棒在石头上磨。
李白走过去好奇地问:“老奶奶你在干什么。
”老奶奶说:“在磨做衣服的针。
”李白笑着说:“这么粗的铁棒,要磨成针,怎么可能呢?”老奶奶笑着对李白说:“铁棒虽粗,我天天磨,只要我肯下功夫,还怕它磨不成针。
”听了老奶奶的话,李白很受感动。
回去之后,他再没有逃学,每天认真做学问,遇到困难就想到铁杵磨针的事情,就立刻增加了勇气与毅力。
后来,他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
读了《铁杵磨针》的故事,我被老奶奶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
想到自己平时对于学习不够主动,做作业时遇到难题就知难而退,急于求助家长,没有耐心和恒心,从心里感到惭愧。
通过学习这则成语故事,让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最终一定能取得成功。
铁杵磨针读后感2书像台阶,我们在书的海洋徜徉着,是多么的快乐。
我给同学们推荐一篇文章——《铁杵磨针》。
这篇文章是讲李白不喜欢读书,常常逃学。
有一天李白又没上学,在街上闲逛。
突然,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在磨铁杵。
他听了老婆婆的话,就发奋学习,终于成了唐朝名垂千古的诗仙。
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就一定会成功。
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铁杵磨针读后感3每当我决定放弃的时候,我就会想起这样一个成语故事。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经常逃学,到街上去玩。
一天,李白又没去上学,在街上闲逛,他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就到了城外,温暖的阳光,自由自在飞翔的小鸟,使李白赞叹不已,他心想: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子里读书,那多没意思啊!走着走着,在一个屋门口,坐着一位头发苍白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读后感(精选13篇)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读后感篇1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小女孩,通过读书让我深深的懂得了一本好书就像一位无声地老师,教给我们知识,一本好书又像一片知识的海洋,任我们遨游,一本好书还像一盏路灯,指明成功的道路,每本书里都有一个主要的思想,教会我们怎样去做人或是做事。
我读了许多书,有《科学实验王》、《幽默格言故事》、《故事大王》、《木偶奇遇记》等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难忘的是《故事大王》这本书,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铁杵磨针》,这个故事主要是讲我国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李白少年时候很顽皮,不用心读书,有一天,李白来到了一条小河边,看见一位老婆婆在一块石头上磨一个大铁棒,李白问:“老婆婆,您在磨什么呀”?老婆婆说:“我要给我女儿磨一根绣花针”。
李白惊奇地问:“什么?这么粗的的铁棒要磨成绣花针,这可能吗”?老婆婆严肃地说:“孩子,你别看这铁棒很粗,只要天天磨,就会越磨越细,功夫到了就能磨成针了”。
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深思了很久,觉得老婆婆说的话里面有很深的道理,他为自己不好好读书而惭愧,决心今后要向老婆婆学习,发愤努力地读书,再不贪玩了,通过李白自己的努力,最后成为著名的大诗人。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毅力、有恒心,下苦功夫,就能克服重重困难做出成绩。
从现在起,我也要向李白学习,发愤、刻苦、努力的读书,争取考一个我理想中的清华大学。
作者:二年一班陈梦璇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读后感篇2今天读了《铁杵磨成针》一文使我很受感动,讲的是一位年轻的人,把铁棒磨成针的故事。
为了把铁棒磨成针,他不辞劳苦,白天磨呀,晚间磨。
不但在滴水成冰的冬天磨呀磨!而且在炎炎似火夏天还是在磨呀磨!亲戚朋友劝,他只要摇头。
路过的人劝,他还是摇摇头。
妈妈心疼儿子,劝他不要磨了,他笑了笑说,做事哪能半途而废呀!又继续磨呀磨!最终大功告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的。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读后感范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读后感《铁杵磨成针》是一个成语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他小时候是个不爱学习的孩子,经常逃课出去玩。
有一天,他又趁先生不注意溜出学堂去玩耍。
在一条小河边,他看到以为老婆婆正在磨一根铁棒,而且老婆婆告诉李白她打算把铁棒磨成一根针。
李白满脸狐疑的看着老婆婆,老婆婆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就笑着说“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绣花针。
”李白听了之后很感动,从此开始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大文豪。
这个故事让我感触很深。
铁杵一天天磨,就能磨成绣花针;水滴一遍遍滴,就能把石头凿穿。
这说明持之以恒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啊!如果我们也具有这样的精神,那学习生活中的一点点小困难又算得上什么呢?作业写累了,就稍稍休息一下,继续把剩下的做完;钢琴练烦了,就站起来活动一下,再坚持把曲子弹熟;跑步跑累了也决不能放弃,坚持过临界点你就会觉得剩下的距离其实很轻松……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很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却挡不住诱惑,忍不住想停下来。
比如,我上个星期做了一个学习计划,可没执行几天就坚持不下去了。
再比如,我跟老师约定每天都去练琴,可连续去了几次之后就开始找借口放松自己,这使我学琴的进度变得很慢。
通过阅读这个故事,我知道了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伟大的`人物都是通过勤奋学习才会取得伟大的成就。
我只有控制好自己,挡住那些诱惑,时刻提醒自己做事要坚持不懈、刻苦努力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最终成为人生的赢家。
购买相关教材。
铁杵磨成针优秀读后感精品范文(精选5篇)WTT整理,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铁杵磨成针优秀读后感1故事主要讲了小时候李白很贪玩,不好学。
一天,他趁老师们不注意,丢下课本,溜了出去。
李白在街上走呀走,无意间走到了村外,李白发现村外的景色可美了。
有欢悦的小鱼,可爱的小鸟。
李白想:“这么好的景色,不出来观看,天天闷在学堂里怪可惜的!”李白走啊走,看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她正用一根粗棒子在石板上磨着,李白惊奇地问:“老奶奶,您为什么要用粗棒子在石板上磨呢?”老奶奶抬起头,望着李白白笑笑说:“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绣花针。
”李白大吃一惊地说:“怎么可能呢?铁杵那么粗。
”老奶奶说:“滴水能穿石,愚公能移山,我为什么不能把铁杵磨成绣花针呢?”,李白想了想,觉得老奶奶说的话有道理,这是一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顿时感到自己很惭愧,便回到了学堂,发誓,今后一定要发奋学习,最后他成了举世闻名的诗仙。
《铁杵磨成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下去便能获得成功。
铁杵磨成针优秀读后感2生活中,我们常听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之类的话。
其中我最喜欢的句子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话说唐代大诗人李白小的时候,在外面玩耍,看见一位老婆婆拿着一根又粗又大的铁杵。
在那石头上打磨,那李白不解地问:“老婆婆,您那这么大的铁杵,什么时候才能磨成绣花针”。
老婆婆笑着说老婆婆笑着说:“只要每天磨一点,铁杵总有一天会变成绣花针的”。
上面的故事就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由来,老婆婆的那种不怕吃苦,有恒心,有毅力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敬佩。
现在的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缺少这样的精神,例如在学习中,遇到一个难题,看了一遍,没有头绪,就不做了,还有,我们每次数学考试的最后一题往往都很难,这样,一次很难,两次很难,第三次我们都不做了,都成了定向思维,就看的不看,这样导致成绩上不去,实际上生活中有许多自己刻苦后,练成了不平凡的技术,如走钢丝,如果没有平时刻苦再刻苦的训练。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读后感(精选13篇)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读后感(精选13篇)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读后感篇1我读了许多书,有《科学实验王》、《幽默格言故事》、《故事大王》、《木偶奇遇记》等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难忘的是《故事大王》这本书,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铁杵磨针》,这个故事主要是讲我国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李白少年时候很顽皮,不用心读书,有一天,李白来到了一条小河边,看见一位老婆婆在一块石头上磨一个大铁棒,李白问:“老婆婆,您在磨什么呀”?老婆婆说:“我要给我女儿磨一根绣花针”。
李白惊奇地问:“什么?这么粗的的铁棒要磨成绣花针,这可能吗”?老婆婆严肃地说:“孩子,你别看这铁棒很粗,只要天天磨,就会越磨越细,功夫到了就能磨成针了”。
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深思了很久,觉得老婆婆说的话里面有很深的道理,他为自己不好好读书而惭愧,决心今后要向老婆婆学习,发愤努力地读书,再不贪玩了,通过李白自己的努力,最后成为著名的大诗人。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毅力、有恒心,下苦功夫,就能克服重重困难做出成绩。
从现在起,我也要向李白学习,发愤、刻苦、努力的读书,争取考一个我理想中的清华大学。
作者:二年一班陈梦璇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读后感篇2为了把铁棒磨成针,他不辞劳苦,白天磨呀,晚间磨。
不但在滴水成冰的冬天磨呀磨!而且在炎炎似火夏天还是在磨呀磨!亲戚朋友劝,他只要摇头。
路过的人劝,他还是摇摇头。
妈妈心疼儿子,劝他不要磨了,他笑了笑说,做事哪能半途而废呀!又继续磨呀磨!最终大功告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的。
这个故事对我教育很深。
我以前铅笔字写得不好,看懂我的字的人不多。
老师让我练字,开始还好,愿意写,一会就不愿意写了,枯燥无味,即使写也是处于应付,字没有进步。
老师发现后,让我《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使我很受启发。
又拿来字帖让我临摹,一段时间我的字明显进步,妈妈看我的字非常“惊呀”,同学看我的字好似羡慕呀。
铁杵磨成针出色读后感范文(优选5篇)铁杵磨成针出色读后感范文(优选5篇)用心品位一部名篇后,大伙儿一定都获得许多,何不坐下来好好地写写读后感吧。
那麼你确实明白如何写读后感吗?下列是我搜集整理的铁杵磨成针出色读后感范文(优选5篇),仅作参考,期待可以协助到大伙儿。
铁杵磨成针优秀读后感1小故事关键讲了儿时诗仙李白很爱玩,不太好学。
一天,他趁老师们不留意,扔下教材,溜了出来。
诗仙李白在街上走呀走,不经意间走到村边,诗仙李白发觉村边的风景可漂亮了。
有欢乐的鱼儿,可爱的小鸟。
诗仙李白想:“那么好的风景,不出来收看,每天闷在学堂里怪遗憾的!”诗仙李白慢慢的走,看到了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婆婆,她正用一根粗大棒在青石板上磨着,诗仙李白惊讶地问道:“老太太,您为何要用粗大棒在青石板上磨呢?”老太太抬起头,望着李白白笑一笑说:“我想把这一根铁杵碾成绣花针。
”诗仙李白大吃一惊地说:“怎么可能呢?铁杵那麼粗。
”老太太说:“渗水能穿石,愚公能移山,我为什么不可以把铁杵碾成绣花针呢?”,诗仙李白想想想,感觉老太太说的话有些道理,它是一种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实质,猛然觉得自身很愧疚,便返回了学馆,立誓,将来一定要发奋学习,最终他变成赫赫有名的诗仙。
《铁杵磨成针》这个故事告知大家,做一切事儿,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坚持到底便能取得成功。
铁杵磨成针优秀读后感2日常生活,大家总听坚持不懈﹑锲而不舍这类得话。
在其中我非常喜欢的句子是“滴水石穿铁杵磨成针”。
话说唐朝大作家诗仙李白小的时候,在外面玩乐,看到一位老太太拿着一根又粗又大的铁杵。
在哪石块上打磨抛光,那诗仙李白不解地问道:“老太太,您那这么大的铁杵,何时才可以碾成绣花针”。
老太太笑着说老太太笑着说:“只需每日磨一点,铁杵总有一天会变为绣花针的”。
上边的小故事便是“滴水石穿铁杵磨成针”的来历,老太太的那类不不怕苦,持之以恒,有毅力的精神实质十分非常值得大家钦佩。
如今的日常生活,大家很多人都缺乏那样的精神实质,比如在学习中,碰到一个难点,看过一遍,沒有条理,也不干了,也有,大家每一次数学考试的最终一题通常都难以,那样,一次难以,2次难以,第三次大家都不干了,都变成定项逻辑思维,就看的不要看,那样造成考试成绩提不上,事实上日常生活有很多自身勤奋好学后,练就了非凡的技术性,如高空走钢丝,要是没有平常勤奋好学再勤奋好学的训炼。
读铁杵磨成针有感读铁杵磨成针有感(通用15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铁杵磨成针有感(通用1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铁杵磨成针有感篇1我家有很多书,《童话故事》、《寓言故事》、《中外名人故事》。
今天我读了《中外名人故事》中《铁杵磨成针》这篇课文,受到了很大的启示。
这篇课文主要讲:李白小时候是个聪明的孩子,他爸爸见他有较好的接受能力,就教他学“六甲”。
整天读这些干巴巴的空洞字眼有什么意义呢?他感到毫无趣味。
私自跑到外面去玩去了。
他看见一位老婆婆拿着一根铁杵在磨刀石上不停地磨着,要把它磨成一根针。
李白好像明白了什么,又回到了学堂,好好念书。
我也和李白一样,有过类似的经历。
总觉得读书读久了,一点儿意思都没有,总是一个心思的想到外面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大。
想久了,就忍不住丢下多的如山的作业,自个儿跑到屋外玩去了。
这时,妈妈就把我叫回来,让我再好好读一读《铁杵磨成针》这本包含意义深刻的书。
每当我打开这本书,读上一小会儿,当时书中的情景立刻浮现在我的眼前,我知道自己错了,便回到书桌前,认真地做起作业来。
俗话说得好呀,“坚持就是胜利”,难道不是这样吗?做作业虽然很枯燥,但还是得坚持到最后,每当看到自己已做完的作业,那是多么的高兴的事啊!这篇课文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我们不管遇到了什么事、什么困难,都不要怕,哪怕再艰难,只要下的功夫深,就一定能克服!读铁杵磨成针有感篇2坚持就是胜利·——《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这个故事是讲李白小时候不认真学习,天天逃课玩耍。
有一天,他看到有一个老奶奶在水边磨铁杵,就问老奶奶为什么磨铁杵,老奶奶说是为了磨绣花针啊!李白又问这么粗的铁杵怎么能磨成呢?老奶奶说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李白听了深有感悟,从此发奋读书,成了一代大诗人!是啊,做什么事都是的,只要肯下功夫,你就能做到!我就要向李白学习!以前学围棋时,开始觉得很有趣,可是就三分钟热度,到了后来就觉得的无趣了!每天都不去练习,只想着玩,到了后来,干脆就没有再学下去!有一次做围棋的练习题,三心二意,想着一会儿放动画片,就胡乱做了一下,就了事。
《铁杵成针》读后感《铁杵成针》读后感(通用20篇)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铁杵成针》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铁杵成针》读后感篇1每次我阅读一本新书,当读到文章里的精彩片段时,书中的画面仿佛就展现在我的眼前,令人对生活有了更深的体验。
《铁杵成针》这篇文章就是如此,使我受益匪浅。
《铁杵成针》这篇文章讲的是诗仙李白小时候的一件故事,那时的李白跟我们现在很多小学生一样,非常贪玩,不爱学习。
有一次他逃学偷偷地跑到外面玩,路上遇见一位老奶奶想把铁棒磨成针,李白觉得真是不可思议,就好奇地问老奶奶:“铁棒这么粗,怎么可能磨成针呢?”老奶奶却不以为意,很认真地回答李白:“只要持之以恒,绝不放弃,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李白突然感到很惭愧,自此刻苦用功,终于名满天下,成为千古传诵的大唐诗仙。
孟子也讲过:“做事就好比挖井,挖到六七丈深而还没有见到水,如果自己放弃了,那依然只是一口废井。
”有作为的人做事,贵在坚持,挖井挖了六七丈深,不能说不努力,也不能说没有艰苦的付出。
可是即便如此,即使自己已经付出了极大的辛苦,如果暂时还没有任何的回报,还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时难免会对前途产生悲观失望,而伟大人物和普通人的区别也正在于此,就看自己能不能坚持?是咬紧牙关、默默奋斗还是半途而废而功亏一篑?结果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
《铁杵成针》读后感篇2今天,我读到了一篇《铁杵成针》的故事。
故事主要讲的是李白小时候很贪玩,一次李白逃学了,经过溪边时,看见了一位老奶奶在磨一根铁杵。
于是好奇地问:老奶奶,您在这做什么呀?老奶奶慈祥地笑了一笑,只说了一句话:孩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李白仔细一想,觉得很惭愧,就向老奶奶行个礼,从此发愤读书。
后来,李白成了著名的诗人。
回想自己,也常常遇到一些小挫折就气馁了。
记得有一次,我看一本课外书,计划用一个月时间看完,每天看30分钟,前几天还按计划看书,到后来就不能坚持了,偶尔看看。
读《铁杵成针》有感读《铁杵成针》有感(精选10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铁杵成针》有感(精选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铁杵成针》有感1我都读了《铁杵磨针》的故事后,知道了李白小时候很聪明,可是贪玩儿,不愿意学习。
有一天,李白在小溪边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老奶奶在磨着一根铁杵,李白觉得很奇怪,便走上去询问,老奶奶说:“我要把磨成绣花针。
”李白吃了一惊,问:“这么粗的铁杵能磨成针吗?”老奶奶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李白听了很惭愧,就赶紧回家认认真真的学习。
后来,李白成了一位有名的伟大的诗人。
读了这个故事,我被老奶奶的话深深的感动。
那么粗大的铁杵都能不畏艰难地磨成绣花针,这需要多么顽强的毅力呀!我一有事就叫妈妈,问妈妈。
很少自己解决问题,也不知被批评了多少次,老奶奶都能把铁杵磨成绣花针,一定付出了许多汗水和心血。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要学习老奶奶的精神,要有恒心、耐心,遇到问题要认真思考,慢慢解决,好好学习,长大成一个有用的人。
读《铁杵成针》有感2故事讲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是个不喜欢读书、学习成绩很差,爱逃学去玩的孩子。
一天,李白又丢下书本溜出去玩,他走着走着,看见一位老奶奶坐在矮凳上,手里拿着一根粗大的铁杵在磨刀石上磨来磨去,李白忍不住好奇,就问道:“老奶奶,您在做什么呀?“我要把它磨成一根针。
””老奶奶回答,她头也没抬,认真的磨着手里的铁杵。
李白听了心中暗笑,说:“老奶奶,针是非常细小的,而您磨得是一根粗大的铁杵啊!”老奶奶边磨边说:“我正是要把这根铁杵磨成细小的针。
”李白惊奇地问:“什么?这么粗大的铁杵能磨成针吗?”老奶奶抬起头来,慈祥的说:“是的,要把铁杵磨成针是很困难的。
可是我每天不停的磨,总有一天我会把它磨成针的。
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杵也能磨成针呀!”李白听了老奶奶的话,心想:只要有恒心,什么事都能做成的。
读《磨刀不误砍柴工》有感300字_300字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磨刀不误砍柴工》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伐木工人,每天要工作十小时。
可他发现自己的伐木数目却日渐减少了。
于是,他就天天来伐树了,但还是没有增多,反而变少了。
有一天,他把他的苦恼说给主管听。
主管说:“你是否每天用这个斧头伐树呢?”工人说:“当然啦!这是我从开始伐树以来,一直不离手呢!”主管问:“你有没有磨利这把斧头再使用它呢?”工人说:“我每天勤奋工作,伐树的时间都不够用,哪有时间去磨利这把斧头?”主管说:“你可知道,这就是你伐树数目每天递减的原因?你没有先磨利自己的工具,又如何能提高工作效率呢?”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知道了:工作的效率往往并不取决于你的工作时间,而在于你是否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提高工作效率。
在大多数人的一生中,总是有某些时候像这个伐木工人一样,因为过于沉溺于一个活动之中,而忘了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工作更简单,更快捷。
读《磨杵成针》有感300字_300字读后感
我读了《磨杵成针》这个故事,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它讲的是:唐代诗人李白十岁的时候就已经读过很多书籍,他父亲很有钱,所以李白从小就养成了好玩的习惯,他每次读书才读一会儿,就玩去了。
一天,李白又读得心烦起来,就走了出去,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一根粗铁棒。
李白觉得很奇怪,问道:老婆婆,您这是在干什么呀?老婆婆抬头瞧了瞧李白说:孩子,我这是在磨针哪!李白极为惊奇,说:啊,要把这么粗的铁棒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笑笑说:我不停的磨下去,这铁棒会越来越细,最后一定会被磨成针,怎么不行呢?李白通过这件事,受了很大的启发,长大了成为了著名的诗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做什么事情有恒心,相信再难的事也能做成。
也就是做事情碰到任何困难,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便能克服困难,做出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