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层晶体结构与性质练习3
- 格式:docx
- 大小:131.42 KB
- 文档页数:2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一、晶体常识1、晶体与非晶体比较2、获得晶体的三条途径①熔融态物质凝固。
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3、晶胞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晶胞在晶体中的排列呈“无隙并置”。
4、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方法——均摊法某粒子为n个晶胞所共有,则该粒子有1/n属于这个晶胞。
中学常见的晶胞为立方晶胞。
立方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方法如下:①晶胞顶角粒子为8个晶胞共用,每个晶胞占1/8②晶胞棱上粒子为4个晶胞共用,每个晶胞占1/4③晶胞面上粒子为2个晶胞共用,每个晶胞占1/2④晶胞内部粒子为1个晶胞独自占有,即为1注意:在使用“均摊法”计算晶胞中粒子个数时要注意晶胞的形状。
二、构成物质的四种晶体1、四种晶体的比较晶体类型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离子晶体熔沸点很低很高一般较高,少部分低较高溶解性相似相溶难溶于任何溶剂难溶于常见溶剂(Na等与水反应)大多易溶于水等极性溶剂导电传热性一般不导电,溶于水后有的导电一般不具有导电性(除硅)电和热的良导体晶体不导电,水溶液或熔融态导电延展性无无良好无物质类别及实例气态氢化物、酸(如HCl、H2SO4)、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如P4、Cl2)、非金属氧化物(如SO2、CO2,SiO2除外)、绝大多数有机物(有机盐除外)一部分非金属单质(如金刚石、硅、晶体硼),一部分非金属化合物(如SiC、SiO2)金属单质与合金(Na、Mg、Al、青铜等)金属氧化物(如Na2O),强碱(如NaOH),绝大部分盐(如NaCl、CaCO3等)(1)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一般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差别很大,如钨、铂等熔、沸点很高,汞、铯等熔、沸点很低。
(2)原子晶体由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中,原子半径小的键长短,键能大,晶体的熔、沸点高。
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硅(3)离子晶体一般地说,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间的作用力就越强,相应的晶格能大,其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
高中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三节金属晶体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1.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B.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C.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D.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解析:金属晶体中只有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无阴离子。
金属晶体的熔点相差比较大,金属钨的熔点(3 410 ℃)高于晶体硅(1 410 ℃),而金属汞的熔点(常温下呈液态)比白磷、碘等分子晶体的低。
答案:A2.依据“电子气”的金属键模型,下列对于金属导电性随温度变化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自由电子的动能变大,以致金属导电性增强B.温度升高,阳离子的动能变大,阻碍电子的运动,以致金属导电性减弱C.温度升高,自由电子互相碰撞的次数增加,以致金属导电性减弱D.温度升高,阳离子的动能变大,自由电子与阳离子的吸引力变小,以致导电性增强解析:温度升高时,由于阳离子吸收大量的能量,动能变大,阻碍电子的运动,故温度越高,导电性越弱。
答案:B3.按下列四种有关性质的叙述,可能属于金属晶体的是( )A.由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成,熔点低B.固体或熔融后易导电,熔点在1 000 ℃左右C.由共价键结合成网状结构,熔点高D.固体不导电,但溶于水或熔融后能导电解析:A为分子晶体;B中固体能导电,熔点在1 000 ℃左右,不是很高,应为金属晶体;C 为原子晶体,D为离子晶体。
答案:B4.下列关于金属晶体的体心立方堆积的结构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晶胞是六棱柱B.每个晶胞中含有2个原子C.每个晶胞中含4个原子D.每个晶胞中含5个原子解析:金属晶体的体心立方堆积的晶胞是平行六面体,体心立方堆积的堆积方式为立方体的顶点和体心各有1个原子,每个晶胞中含有8×18+1=2个原子。
答案:B5.某固体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其密度为5.0 g·cm -3,用X射线研究该固体的结构时得知:在边长为1×10-7cm 的正方体中含有20个原子,则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接近下列数据中的( )A .32B .120C .150D .180解析:20个原子的质量为5.0 g·cm -3×(1×10-7cm)3=5.0×10-21g ,则1个碳原子的质量为2.5×10-22g ,则N A 个原子的质量为6.02×1023×2.5×10-22g =150.5 g ,故摩尔质量为150.5 g·mol -1,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接近150。
一、选择题1.现有如下说法:①在水分子内氢、氧原子间均以化学键相结合;②金属和非金属化合一定形成离子键;③离子键是阳离子和阴离子化合而形成的;④根据电离方程式HCl=H++Cl-,可知HCl分子里存在离子键;⑤H2分子和Cl2分子的反应过程是H2、Cl2分子里共价键发生断裂生成H、Cl原子,而后H、Cl原子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上述各种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⑤正确B.都不正确C.④正确,其他不正确D.仅①正确答案:D解析:①水分子内氢、氧原子间均以共价键结合,共价键属于化学键,①正确;②金属与非金属化合不一定形成离子键,如Al和Cl2化合形成的AlCl3中是共价键,②错误;③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③错误;④HCl分子中存在的是共价键,④错误;⑤H2分子和Cl2分子的反应过程是H2、Cl2分子里共价键发生断裂生成H、Cl原子,而后H、Cl原子形成共价键的过程,⑤错误;综上所述,仅①正确,答案选D。
2.下列关于C、Si及其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论述错误的是A.键能 C-C>Si-Si、C-H>Si-H ,因此C2H6稳定性大于Si2H6B.立方型SiC是与金刚石成键、结构均相似的共价晶体,因此具有很高的硬度和熔点C.常温下C、Si的最高价氧化物晶体类型相同,性质相同。
—键D.Si原子间难形成双键而C原子间可以,是因为Si的原子半径大于C,难形成p pπ答案:C解析:A.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键能越大,物质越稳定,原子半径Si>C,所以键能C-C >Si-Si、C-H>Si-H,C2H6稳定性大于Si2H6,故A正确;B.由于立方型SiC是与金刚石成键、结构均相似的共价晶体,由于SiC是共价晶体,所以立方型SiC具有很高的硬度和熔点,故B正确;C.C、Si所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为CO2和SiO2,CO2空间构型是直线型,属于分子晶体,SiO2空间构型是空间网状结构,属于共价晶体,二者晶体类型不同,故C错误;D.Si的原子半径较大,原子间形成的σ键较长,p-p轨道重叠程度很小,难以形成π键,所以Si原子间难形成双键而C原子间可以,故D正确;答案为C。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一、选择题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因为共价键有饱和性和方向性,所以原子晶体不遵循“紧密堆积”原理B.稳定性按HF、HCl、HBr、HI逐渐减弱,根本原因是F、Cl、Br、I非金属性减弱C.晶体中一定存在化学键,金属晶体熔点一定很高D.固体SiO2一定是晶体2.离子晶体一般不具有的特征是()A.熔点较高,硬度较大B.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固体时不能导电D.离子间距离较大,其密度较小3.某晶体的一部分如图所示。
这种晶体中A、B、C三种粒子数之比是()A.3:9:4 B.1:4:2C.2:9:4 D.3:8:44.下列式子中,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A.H2SO4 B.NH4Cl C.SiO2 D.C5.关于金属晶体的六方最密堆积的结构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晶胞是六棱柱 B.晶胞是六面体C.每个晶胞中含4个原子 D.每个晶胞中含17个原子6.如图是某固体的微观结构示意图,请认真观察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会自动形成有规则几何外形的晶体B.I形成的固体的物理性质有各向异性C.Ⅱ形成的固体一定有固定的熔、沸点D.二者都属于晶体7.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即报警,“防盗玻璃”能报警是利用了金属的()A.延展性B.导电性C.弹性D.导热性8.下面有关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由共价键形成的硅原子环中,最小的环上有6个硅原子B.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周围紧邻且距离相等的Na+共有6个C.氯化铯晶体中,每个Cs+周围紧邻8个Cl-D.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紧邻12个CO2分子9.某晶体的晶体结构中最小重复单元如图所示:A为阴离子,在正方体内,B为阳离子,分别在顶点和面心,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A.B2A B.BA2C.B7A4D.B4A7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同一物质有时可以是晶体,有时可以是非晶体B.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确定有没有固定熔点C.雪花是水蒸气凝华得到的晶体D.溶质从溶液中析出可以得到晶体11.如图所示晶体结构是一种具有优良的压电、电光等功能的晶体材料的最小结构单元(晶胞)。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分子”是相对分子质量比高分子更大的分子B.“液晶”是将普通晶体转化形成的液体C.“等离子体”是指阴阳离子数相等的晶体D.石墨烯、碳纳米管虽然性能各异,本质上都是碳单质答案:D解析:A.“超分子”是由小分子组装而成的具有一定高级结构的巨分子,其有确定的分子组成,但其相对分子质量要比高分子小很多,A错误;B.“液晶”是一类特殊的物质存在状态,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单晶体的各向异性,而不是将普通晶体转化形成的液体,B错误;C.“等离子体”又叫做电浆,是由部分电子被剥夺后的原子及原子团被电离后产生的正负离子组成的离子化气体状物质,不是指阴阳离子数相等的晶体,C错误;D.石墨烯、碳纳米管虽然性能各异,本质上元素组成仅有C元素,因此属于碳元素的一种碳单质,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
2.我国的超级钢研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某种超级钢中除Fe外,还含Mn10%、C0.47%、Al2%、V0.7%。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上述五种元素中,有两种位于周期表的p区B.超级钢的晶体是金属晶体C.X-射线衍射实验可以确定超级钢的晶体结构D.超级钢中存在金属键和离子键答案:D解析:A.上述五种元素中,C、Al的最外层电子都分布在p轨道,所以它们位于周期表的p区,A正确;B.超级钢属于合金,它的晶体中只存在金属键,所以属于金属晶体,B正确;C.X-射线衍射实验,可以对物质内部原子在空间分布状况进行分析,从而确定超级钢的晶体结构,C正确;D.超级钢是金属晶体,因此只存在金属键,不存在离子键,D不正确;故选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H与KCl均含离子键B.NH4Cl含N-H共价键,是共价化合物C.HCl在水中可电离出H+和Cl-,是离子化合物D.工业合成氨反应中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答案:A解析:A. NaH 由钠Na +和H - 构成、与KCl 均含离子键,A 正确;B. NH 4Cl 由铵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是离子化合物,铵离子内含N-H 共价键,B 错误;C. HCl 分子在水中被破坏,可电离出H +和Cl -,HCl 是共价化合物,C 错误;D. 工业合成氨反应中氮气和氢气参加反应,分子内非极性键断裂,反应生成的氨分子内存在共价极性键,D 错误;答案选A 。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一、选择题1.如图是CsCl晶体的一个晶胞,相邻的两个Cs+的核间距为a cm,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CsCl的相对分子质量用M表示,则CsCl晶体的密度为()A.8MN A·a3B.6M N A·a3C.4MN A·a3D.M N A·a32.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C.冰融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D.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未被破坏3.在解释下列物质的变化规律与物质结构间的因果关系时,与化学键的强弱无关的是()A.钠、镁、铝的熔点和沸点逐渐升高,硬度逐渐增大B.金刚石的硬度大于晶体硅的硬度,其熔点也高于晶体硅的熔点C.KF、KCl、KBr、KI的熔点依次降低D.CF4、SiF4、GeF4、SnF4的熔点和沸点逐渐升高4.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是()A.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而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B.晶体内粒子有序排列,而非晶体内粒子无序排列C.晶体有固定熔、沸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熔、沸点D.晶体的硬度大,而非晶体的硬度小5.为了确定SbCl3、SbCl5、SnCl4是否为离子化合物,可以进行下列实验,其中合理、可靠的是()选项实验结论A 常温下观察,SbCl5为黄色液体,SnCl4为无色液体结论:SbCl5和SnCl4都是离子化合物B 测定三种物质的熔点,依次为73.5 ℃、2.8 ℃、-33 ℃结论:SbCl3、SbCl5、SnCl4都不是离子化合物C将三种物质分别溶解于水中,各滴入HNO3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结论:SbCl3、SbCl5、SnCl4都是离子化合物淀D 测定三种物质水溶液导电性,发现它们都可以导电结论:SbCl3、SbCl5、SnCl4都是离子化合物6.下列有关离子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1 mol氯化钠晶体中有N A个NaCl分子B.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周围距离相等的Cl-共有6个C.醋酸钠属于离子晶体,含非极性键D.平均每个NaCl晶胞有4个Na+、4个Cl-7.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如图。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晶体固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说明该晶体是离子晶体B.原子晶体的原子间只存在共价键,而分子晶体内只存在范德华力C.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科学的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D.任何晶体中,若含有阳离子也一定含有阴离子2.下列每组物质发生所述变化克服的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氯化铝和干冰升华B.钠和硫熔化C.食盐和氯化氢溶解于水D.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硫熔化3.对于氯化钠晶体,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它是六方紧密堆积的一个例子B.58.5 g氯化钠晶体中约含6.02×1023个NaCl分子C.与氯化铯晶体结构相同D.每个Na+与6个Cl-作为近邻4.碳化硅(SiC)常用于电炉的耐火材料。
关于SiC说法正确的是A.易挥发B.能导电C.熔化时破坏共价键D.属于分子晶体5.下面有关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网状结构中,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的环上有6个碳原子B.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周围距离相等且紧邻的Na+共有6个C.在冰中,每1molH2O分子形成2mol氢键D.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紧邻12个CO2分子6.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A.C(金刚石)和CO2B.CH4和H2O C.NaBr和HBr D.Cl2和KCl 7.磷化硼是一种超硬耐磨涂层材料。
如图为其晶体结构中最小的重复单元。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 PA.磷化硼的化学式为2B.磷化硼晶体的熔点高,且熔融状态下能导电C.磷化硼晶体属于共价晶体D.磷化硼晶体在熔化时需克服范德华力8.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错误的是A.半径:F—>Na+>Mg2+>Al3+B.沸点:H2O<H2S<H2SeC.酸性:HClO4>H2SO4>H3PO4D.熔点:SiO2>NaCl>CO29.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化学工作者已成功研制出碱金属与C60形成的球碳盐K3C60,实验测知该物质属于离子晶体,具有良好的超导性。
绝密★启用前2019秋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章 本试卷分第I 卷和第n 卷两部分,共100分第I 卷一、单选题 洪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X 、Y 、Z 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晶体,其晶胞如图所示,则下面表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正确的是( )A. ZXY 3B. ZX 2Y 6C. ZX 4Y 8D. ZX 8Y 122•某物质熔融状态可导电,固态可导电,将其投入水中,水溶液也可导电,则可推测该物质可能是 ( )A. 金属B. 非金属C. 可溶性碱D. 可溶性盐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晶体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晶体结构与性质测试B. 稀有气体形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C. 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健会发生断裂D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4•氮化硅是一种新合成的结构材料,它是一种超硬、耐磨、耐高温的物质。
下列各组物质熔化时, 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与氮化硅熔化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都相同的是() A.硝石和金刚石 B.晶体硅和水晶 C.冰和干冰 D. 萘和蒽5•某离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该晶体中X 、Y 的离子个数之比是( )A. 4: 1B . 1 : 1C . 2: 1D . 1 : 26•最近,美国普度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利用铝镓合金加水制造氢气的新工艺。
这项技术具有 广泛的能源潜在用途,包括为汽车提供原料、为潜水艇提供燃料等。
该技术通过向铝镓合金注水, 铝生成氧化铝,同时生成氢气。
合金中镓(Ga ,川A )是关键成分,可阻止铝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下 列关于铝、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铝的金属性比镓强B .铝的熔点比镓低・丧爪工C. Ga(0H)3与AI(OH) 3性质相似,一定能与NaOH溶液反应D .铝、镓合金与水反应后的物质可以回收利用冶炼铝7•金属晶体的堆积方式、空间利用率和配位数关系正确的是()A. 钋Po—简单立方堆积—52%——6B. 钠Na—钾型一74% d O7 4%I2C. 锌Zn——镁型一—68%——8D. 银Ag—铜型一—74% ——88•某晶体中含有A,B,C三种元素,其排列方式如图所示,晶体中A,B,C的原子个数之比依次为( )•表示A°表亦日吐表示CA. 1 : 3 : 1B. 2 : 3 : 1C. 8 : 6: 1D. 4 : 3 : 1 9•石墨是层状晶体,每一层内,碳原子排列成正六边形,许多个正六边形排列成平面网状结构。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一、选择题1.在普通陶瓷中添加氧化铝,在加压条件下烧至2 100 ℃左右,就可得到高致密氧化铝陶瓷,堪称“点石成金”之妙。
某氧化铝陶瓷晶体中含有X、Y、Z三种元素,其晶胞如图所示,则三种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A.1∶3∶1B.2∶1∶6C.4∶8∶1D.8∶12∶12.下列哪些性质不能区别晶体与玻璃体()A.各向异性B.X-射线衍射C.导电性D.有无固定的熔点3.铁有δ、γ、α三种同素异形体,其结构分别如图所示,三种晶体在不同温度下能发生相互转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δFe晶体中与每个铁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铁原子有8个B.αFe晶体中与每个铁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铁原子有6个C.若δFe晶胞边长为a cm,αFe晶胞边长为b cm,则两种晶体密度比为2b3∶a3D.将铁加热到1 500 ℃分别急速冷却和缓慢冷却,得到的晶体的堆积模型相同4.晶胞是晶体结构中可重复出现的最小的结构单元,C60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60摩尔质量是720B.C60与苯互为同素异形体C.在C60晶胞中有14个C60分子D.每个C60分子周围与它距离最近等距离的C60分子有12个5.组成干冰和二氧化硅晶体的化合物均属于第ⅣA族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但它们的熔、沸点差别很大,原因是()A.二氧化硅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B.C===O键键能比Si—O键键能小C.干冰为分子晶体,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D.干冰易升华,二氧化硅不能6.如图是金属晶体内部的电子气理论示意图。
电子气理论可以用来解释金属的性质,其中正确的是()A.金属能导电是因为金属阳离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做定向运动B.金属能导热是因为自由电子在热的作用下相互碰撞,从而发生热的传导C.金属具有延展性是因为在外力的作用下,金属阳离子各层间会出现相对滑动,但由于自由电子的存在,可以起到润滑的作用,使金属不会断裂D.合金与纯金属相比,由于增加了不同的金属或非金属,使电子数目增多,所以延展性增强,硬度减小7.在冰晶石(Na3AlF6)晶胞中,[AlF6]3-占据的位置相当于NaCl晶胞中Cl-占据的位置,则冰晶石晶胞中含Na+数为()A.12个B.8个C.4个D.3个8.根据晶体中晶胞的结构,判断下列晶体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A.AB2 B.C2DC.EF D.XY3Z9.钛酸钡的热稳定性好,介电常数高,在小型变压器、话筒和扩音器中都有应用。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某无机化合物的二聚分子,该分子中A、B两种元素都是第三周期的元素,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l2Cl6B.该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C.该化合物在固态时所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D.该化合物中不存在离子键,也不含有非极性共价键2.已知某化合物的晶体是由以下最小单元密置堆积而成的,关于该化合物的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1 mol该单元中有2 mol YB.1 mol该单元中有6 mol OC.1 mol该单元中有2 mol BaD.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YBa2Cu3O63.某离子晶体结构中最小的重复单元如图所示,A为阴离子,在立方体内,B为阳离子,分别在立方体的顶角和面心,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A.B2A B.BA2C.B7A4D.B4A74.如图是某无机化合物的二聚分子,该分子中A、B两种元素都是第三周期的元素,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l2Cl6B.该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C.该化合物在固态时所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D .该化合物中不存在离子键,也不含有非极性共价键5.要使金属晶体熔化必须破坏其中的金属键。
金属晶体熔、沸点高低和硬度大小一般取决于金属键的强弱,而金属键与金属阳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及半径大小有关。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镁的熔点高于金属铝B .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从Li 到Cs 是逐渐升高的C .金属铝的硬度大于金属钠D .金属镁的硬度小于金属钙6.据报道:用激光可将置于铁室中的石墨靶上的碳原子“炸松”,再用一个射频电火花喷射出氮气,可使碳、氮原子结合成碳氮化合物的薄膜,该碳氮化合物的硬度比金刚石更坚硬,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该碳氮化合物呈片层状结构B .该碳氮化合物呈立体网状结构C .该碳氮化合物中C —N 键长比金刚石的C —C 键长长D .相邻主族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硬度比单质小7.SiCl 4的分子结构与CCl 4相似,对其进行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 .SiCl 4晶体是分子晶体B .常温、常压下SiCl 4是气体C .SiCl 4的分子是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D .SiCl 4的熔点高于CCl 48.已知NaCl 的摩尔质量为58.5 g·mol -1,其晶体密度为d g·cm -3,若图中钠离子与最近的氯离子的核间距为a cm ,那么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可表示为( )A .117a 3d B.58.52a 3d C.234a 3d D.58.54a 3d9.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有三种常见的堆积方式,六方最密堆积、面心立方堆积和体心立方堆积,如图a 、b 、c 分别代表这三种晶胞的结构,其1个晶胞中所含金属原子个数比为( )A.3∶2∶1B.11∶8∶4C.9∶8∶4D.21∶4∶910.X 是核外电子数最少的元素,Y 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Z 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Y ,W 可以形成自然界中最硬的原子晶体。
III 层 晶体结构与性质 练习3 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B .配位键在形成时,由成键双方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
C .金属键的实质是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与金属阳离子形成的一种强烈的相互作用
D .金属键中的“自由电子”为金属阳离子共用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离子晶体的晶格能越大,离子键越强
B .阳离子的半径越大则可同时吸引的阴离子越多
C .通常阴、阳离子的半径越小、电荷越大,该阴阳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晶格能越大
D .空间利用率:六方密堆<面心立方<体心立方 3、下列有关离子晶体的数据大小比较不正确的是( ) A.熔点:NaF>MgF 2>AlF 3 B.晶格能:NaF>NaCl>NaBr C.阴离子的配位数:CsCl>NaCl>CaF 2 D.硬度:MgO>CaO>BaO 4、NaF 、NaI 、和MgO 均为离子晶体,有关数据如下表: 试判断,这三种化合物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5、已知NaCl 、CsCl 晶体结构中离子配位数分别为6和8,其中属于从NaCl 晶体中分割出来的结构示意图是( )
A. ①和③
B. ①和④
C. 只有③
D. 只有④
6、高温下超氧化钾晶体呈立方体结构,晶体中氧的化合
价部分为0价,部分为-2价。
右图所示为超氧化钾晶体的一个晶胞,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晶体中,0价氧与-2价氧的数目比为2:1
B. 晶体中每个K +
周围有8个O 2-,每个O 2-周围有8个K +
C. 晶体中与每个K +距离最近的K +
有8个
D. 超氧化钾的化学式为KO 2,每个晶胞含有4个K +
和4个O 2-
7、钇钡铜氧化合物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 A.YBa 2Cu 3O 4 B.YBa 2Cu 2O 5 C.YBa 2Cu 3O 5
D.YBaCu 4O 4
8、如图为NaCl 晶胞的结构示意图。
它向三维空间延伸得到完美晶体。
试回答:
(1)一个NaCl 晶胞中有 个Na +,有 个Cl -。
(2)一定温度下,用X 射线衍射法测得晶胞的边长为acm ,该温度下NaCl 晶体的密度是 。
(3)若NaCl 晶体的密度为dg·cm -3,则NaCl 晶体中Na +与Na +之间的最短距离是 。
9、如图所示:直线交点处的圆圈为NaCl 晶体中Na +或Cl -所处的位置。
这两种离子在空间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都是等距离排列的。
(1)请将其中代表Na +的圆圈涂黑(不必考虑体积大小),以完成NaCl 晶体结构示意图。
(2)晶体中,在每个Na+的周围与它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Na+共有个。
(3)晶体中每一个重复的最小结构单元叫晶胞。
在NaCl晶胞中正六面体的顶点上、面上、棱上的Na+或Cl-为该晶胞与其相邻的晶胞所共有,一个晶胞中Cl-的个数等于,即(填计算式);Na+的个数等于,即(填计算式)。
10、今有a X、b Y、c Z三种元素。
已知:①各原子序数a、b、c均小于20且a+b+c=25;②元素Y的原子外围电子构型为ns2np n+2;③X和Y在不同条件下可形成X2Y和X2Y2两种化合物,Y和Z在不同条件下可形成ZY和ZY2两种化合物;④Z的硫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Z的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38∶77,据上可推知:
(1)X,Y,Z(写元素符号)。
(2)X2Y2是晶体,构成晶体的微粒是,该晶体中含有(填微粒间作用)。
(3)Z的硫化物和氯化物的分子空间构型分别是、,其中Z原子分别以、杂化轨道成键,按照成键方式来分类,Z的硫化物中的共价键类型和数目是____________。
11、M是原子序数<30的一种金属,常用于航空、宇航、电器及仪表等工业部门,M原子的最外层有空轨
道,且有两个能级处于电子半充满状态。
(1)M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在周期表中属于___________区元素。
(2)M的堆积方式属于钾型,其晶胞示意图为____(填序号)。
其空间利用率为____。
(3)MCl3•6H2O有三种不同颜色的异构体
A、[M(H2O)6]Cl3,
B、[M(H2O)5Cl]Cl2•H2O和
C、[M(H2O)4Cl2]Cl•2H2O
为测定蒸发MCl3溶液析出的暗绿色晶体是哪种异构体,取0.10molMCl3·6H2O 配成溶液,滴加足量AgNO3溶液,得到沉淀2.870 g。
该异构体为___________(填A或B或C)。
(4)常温下为暗红色液体,熔点-96. 5℃,沸点117℃,能与丙酮(CH3COCH3)、CCl4、CS2等互溶。
①固态MO2Cl2属于___________晶体;
②中碳原子和丙酮(CH3COCH3)羰基中的碳原子分别采取的杂化方式为______杂化和_____杂化。
(5)与C2O4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12、铜(Cu)是重要金属,Cu的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许多用途,如CuSO4溶液常用作电解液、电镀液等。
请回答以下问题:
(1)Cu+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________。
(2)CuSO4可由金属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CuSO4粉末常用来检验一些有机物中的微量水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SO42-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__,其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4)元素金(Au)处于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与Cu同族,一种铜合金晶体具有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在晶胞中Cu原子处于面心,Au原子处于顶点位置,则该合金中Cu原子与Au原子
数量之比为_______;该晶体中,粒子之间的作用力是__________;
(5)ZnS在荧光体、光导体材料、涂料、颜料等行业中应用广泛。
立方ZnS
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其晶胞边长为540.0 pm.密度为(列
式并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