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资料(第1单元)
- 格式:docx
- 大小:57.10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复习资料—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 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重要复习资料(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重要复习资料(人教版)第1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 1公里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00千克= 1吨1000克=1千克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
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4、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5、常用时间单位:时、分、秒。
6、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半时=30分 30分=半时7、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8、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2单元考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3、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量知识点第三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
2、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5、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6、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2017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复习资料2017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复习资料第1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 100毫米=1分米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 1公里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00千克= 1吨1000克=1千克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2017年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1)每1厘米中间有10个小格,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10厘米也叫做1分米。
(2)1米里面有10个1分米,即1米也叫10分米。
(3)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注意,没有千米)。
(4)每相邻的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5)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米=100厘米1米=1000毫米
1分米=10厘米1分米=100毫米
1厘米=10毫米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6)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做单位。
计量比较短的物品或者要求要量得比较精确时通常用“毫米”做单位。
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通常用“吨”做单位
计量很轻、较轻或较小的物品通常用“克”做单位
日常生活中,我们买卖东西通常用“千克”做单位
(7)高楼、大树高、桥长、旗杆、房子高等建筑物通常用“米”做单位。
时速、海拔、铁路、江河(例如长江、黄河、海洋)、公路等通常用“千米”做单位。
鲸、大象、大宗物品、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载重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人的体重、水果、大米通常用“千克”做单位
精心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一、数的认识1. 数的命名数的命名是根据数的位值和位数来确定的。
2. 数的比大小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可以通过观察数的位数、位值大小、数的大小关系等方法进行。
二、数的读写1. 数的读法数的读法是指根据数的位值和位数,正确地读出数的内容。
2. 数的写法数的写法是指根据数的位值和位数,正确地书写出数的内容。
三、数的加法1. 数的加法原理数的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按照加法的原则进行运算,得到它们的和。
2. 数的加法运算法则- 加法运算具有交换律,即改变加法数的顺序,结果不变。
- 加法运算具有结合律,即将三个或多个数相加,先计算任意两个数的和,再与剩下的数相加,结果不变。
- 加零律,即任何数与零相加,结果等于该数本身。
- 加法运算与数的排列次序无关,即将每个数的个位、十位、百位等对齐,再对应位相加。
四、数的减法1. 数的减法原理数的减法是指用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求出它们的差值。
2. 数的减法运算法则- 减法运算中,被减数减去减数,等于差。
- 数的减法具有转化律,即改变减法数的次序,差等于减数减去被减数的差。
五、数的排序1. 数的排序原则数的排序是指将一组数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排列,使其呈现一定的顺序。
2. 数的排序方法- 按数的大小关系进行排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
- 按数的位数进行排序,按照个位数、十位数、百位数等进行排列。
- 按数的位值进行排序,从高位开始,按位值从大到小进行排列。
六、数的应用1. 数的应用场景数的应用广泛存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购物计算、时间计算、身高体重计算、运动成绩统计等。
2. 数的应用方法利用数的加法、减法、排序等运算方法,结合实际问题的要求,进行数的应用计算和分析。
通过以上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的整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的认识、读写、加法、减法、排序以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知识点对于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精心整理
来源网络,仅 供个人学习参考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一)
三(4)班姓名: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和(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
2格。
3走14所以5、61分=7
8个9行比较。
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10、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1)可以看钟面,数大格后再计算;
(2)通过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精心整理
来源网络,仅 供个人学习参考 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11、在计算经过12时的一段时间时,可以采用:(1)分段计算法,先计算出上午、下午各用多少时间,再把计算结果加起来。
(2)把12小时计时法换成24
时。
12。
1、在生活中,量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釐米、分米)做單位;量比較長的物體,常用(米)做單位;測量比較長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單位,千米也叫(公里)。
2、1釐米的長度裏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長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幣、尺子、磁卡、小紐扣、鑰匙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4、在計算長度時,只有相同的長度單位才能相加減。
小技巧:換算長度單位時,把大單位換成小單位就在數字的末尾添加0(關係式中有幾個0,就添幾個0);把小單位換成大單位就在數字的末尾去掉0(關係式中有幾個0,就去掉幾個0)。
5、長度單位的關係式有:( 每兩個相鄰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①進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釐米,1釐米=10毫米,10分米=1米,10釐米=1分米,10毫米=1釐米,②進率是100:1米=100釐米,1分米=100毫米,100釐米=1米,100毫米=1分米③進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 1公里6、當我們表示物體有多重時,通常要用到(品質單位)。
在生活中,稱比較輕的物品的品質,可以用(克)做單位;稱一般物品的品質,常用(千克)做單位;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品質,通常用(噸)做單位。
小技巧:在“噸”與“千克”的換算中,把噸換算成千克,是在數字的末尾加上3個0;把千克換算成噸,是在數字的末尾去掉3個0。
7、相鄰兩個品質單位進率是1000。
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00千克= 1噸、1000克=1千克【第2單元: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1、認識整千數(記憶:10個一千是一萬)2、讀數和寫數(讀數時寫漢字寫數時寫阿拉伯數字)①一個數的末尾不管有一個0或幾個0,這個0都不讀。
②一個數的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的兩個0,都只讀一個0。
3、數的大小比較:①位數不同的數比較大小,位數多的數大。
②位數相同的數比較大小,先比較這兩個數的位上的數,如果位上的數相同,就比較下一位,以此類推。
2017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复习资料—知识点归纳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 1分=60秒半时=30分60分=1时60秒=1分 30分=半时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XX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资料(第
1单元)
第1单元
测量
、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
分米=10厘米,
厘米=10毫米,
0分米=1米,
0厘米=1分米,
0毫米=1厘米,
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
分米=100毫米,
00厘米=1米,
00毫米=1分米
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
000米=1千米,
000米=1公里
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
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吨=1000千克
千克=1000克
000千克=1吨
000克=1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