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滑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 格式:pdf
- 大小:419.80 KB
- 文档页数:8
轮滑教练员技术等级制度2006-08-02 11:30:00 中国轮滑协会官方网站第一条为了充分发挥轮滑教练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训练教学水平和指挥、管理能力,建设适应轮滑事业发展需要的轮滑教练员队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5部分:轮滑场所》和《轮滑活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轮滑教练员是指在轮滑活动中从事教学训练、锻炼指导、技能传授、业务咨询、组织管理等工作的轮滑技术指导人员。
第三条轮滑教练员业务培训由中国轮滑协会组织实施,技术等级称号由中国轮滑协会批准授予。
中国轮滑协会可委托具备条件的各级轮滑协会培训相应级别的轮滑教练员并授予相应等级称号。
各级行政地域未成立轮滑协会的,中国轮滑协会可暂委托该地域具备条件的轮滑项目业务管理部门进行相应级别的培训和授予相应等级称号。
第四条轮滑教练员技术等级称号分为:初级轮滑教练员、中级轮滑教练员、高级轮滑教练员和国家级轮滑教练员。
各级轮滑教练员应具备下列条件:(一)遵守法律与社会公德,品行端正,身体健康,热爱轮滑事业,工作责任心强。
(二)具备急救方面的知识并具有现场急救操作能力。
(三)具有高中(中专)以上学历,年龄在18周岁至65周岁之间。
(四)掌握相应训练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能够制定训练指导等计划并根据计划完成训练教学任务。
第五条申请初级轮滑教练员称号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一)有从事轮滑教练员工作愿望。
(二)有一定的体育基础理论和轮滑运动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第六条申请或晋升中级轮滑教练员称号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一)获得初级轮滑教练员资格证书1年以上(含1年)。
(二)获得轮滑项目“一级运动员”称号。
(三)体育专业中专毕业,体育专业本、专科在读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学生,非体育专业专科以上毕业。
(四)所培养运动员在省级锦标赛中曾获得前6名。
(五)曾获得中国轮滑协会颁发的轮滑教练员、指导员结业证书。
米高轮滑小鹿班考级内容轮滑运动考核标准共分为10个等级。
一级基础类1、【滑行动作】平行滑。
2、【滑行动作】后跟刹车。
3、【滑行动作】葫芦前滑。
4、【滑行动作】自由滑行(二圈)。
二级基础类1、【滑行动作】葫芦后滑。
2、【滑行动作】A字转弯。
3、【滑行动作】双脚s绕桩滑行。
4、【滑行动作】A字刹车。
5、【滑行动作】摆臂收腿自由滑行(一圈)。
三级基础类1、【滑行动作】T刹。
2、【滑行动作】前交叉3、【滑行动作】后交叉。
4、【滑行动作】。
四级基础类1、【滑行动作】正蛇(10个桩)。
2、【滑行动作】单脚s过桩(10个桩)。
3、【滑行动作】倒滑一圈。
五级速度轮滑1、【陆地动作】静蹲20s。
2、【陆地动作】摆臂动作20组。
3、【滑行动作】原地侧蹬收(加摆臂)。
4、【滑行动作】双脚推收直线滑行+测速达标。
速度过桩10桩测试:男(4‘45),女(4‘50)20桩测试:男(6‘15),女(6‘60)六级速度轮滑1、【陆地动作】陆地重心移动(20个)。
2、【滑行动作】重心移动滑行(弯道单脚推收)3圈+测速达标速度过桩10桩测试:男(4‘35),女(4‘40)20桩测试:男(6‘05),女(6‘30)七级速度轮滑1、【陆地动作】陆地滑行模仿。
2、【陆地动作】陆地交叉步。
3、【滑行动作】平行移动隐腿滑行+弯道交叉步(必须要有推外韧动作)3圈+测速达标速度过桩10桩测试:男(3‘90),女(4‘05)20桩测试:男(5‘25),女(5‘65)八级速度轮滑 50M 平面场地(4 圈):男(55'')女(56'')100M 平面场地(2 圈):男(53'')女(54'')200M 平面场地(1 圈):男(51'')女(52'')200M 标准场地(1 圈):男(49'')女(50'')速度过桩10桩测试:男(3‘55),女(3‘75)20桩测试:男(5‘00),女(5‘45)九级速度轮滑 50M 平面场地(4 圈):无100M 平面场地(2 圈):无200M 平面场地(1 圈):男(45'')女(47'')200M 标准场地(1 圈):男(43'')女(44'')速度过桩10桩测试:男(3‘40),女(3‘65)20桩测试:男(4‘75),女(5‘20)十级速度轮滑 50M 平面场地(4 圈):无100M 平面场地(2 圈):无200M 平面场地(1 圈):男(34'')女(1’22)200M 标准场地(1 圈):男(35'')女(1’20)速度过桩 10 桩测试:无桩20 桩测试:男(4‘45),女4‘90)轮滑等级考试每位考生有两次考试机会,考生完成第一次考试后可以选择不进行第二次考试也可以选择第二次机会进行考试,如果考生选择第二次机会进行考试,那么考官仅凭借第二次考试完成的内容进行评判,不再参考第一次考试内容。
轮滑考核等级
轮滑考核等级是指对轮滑技能的评估和分类,通常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和专业四个等级。
以下是每个等级的具体要求:
初级: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轮滑技巧,如平衡、前进、转弯、刹车等,能够在平坦的路面上进行简单的滑行和转弯。
中级:能够掌握更加高级的轮滑技巧,如跳跃、滑行下坡、侧滑等,能够在不同路况下进行自如的滑行和转弯。
高级:能够掌握更加复杂的轮滑技巧,如360度旋转、滑行跳跃等,能够在高速下保持平衡并进行高难度的技巧表演。
专业:能够掌握所有的轮滑技巧,并能够进行专业水平的表演和比赛,如滑板、滑旱冰、滑雪等。
轮滑考核等级的评估通常由专业的轮滑教练或评估员进行,考核内容包括技巧难度、动作流畅度、表现力等方面。
通过考核可以获得相应等级的证书和荣誉称号,对于轮滑爱好者来说,也是一种激励和动力。
速度轮滑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一、技术等级项目场地竞速项目:300、500、1000、10000、15000米;公路竞速项目:200、500、10000、20000米,公里马拉松。
二、竞赛场地(一)场地赛1、弯道无坡度场地:125米≤内沿周长≤400米,赛道宽≥5米;2、弯道有坡度场地:125米≤内沿周长≤250米,赛道宽≥5米。
(二)公路赛1、环形封闭,400米≤内沿周长≤600米,赛道宽≥5米(马拉松除外);2、公路赛赛道允许有倾斜度≤5%的斜坡部分,但即使在特殊情况下,其倾斜部分也不得超过全部路线的25%。
三、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速度轮滑运动员须在比赛中同时达到相应成绩和相应名次方可申报运动等级。
(一)成绩标准1、速度轮滑场地赛2、速度轮滑公路赛(二)名次标准1、国际级运动健将(1)世界锦标赛获前六名;(2)世界运动会获前6名;(3)亚运会获前三名;(4)亚洲锦标赛获前三名。
2、运动健将(1)世界锦标赛获前八名;(2)世界运动会获前八名;(3)亚运会前六名;(4)亚洲锦标赛前六名;(5)全国锦标赛、中国公开赛(大奖赛)成年组、青年组前二名;全国体育大会前二名。
3、一级运动员(1)全国锦标赛、中国公开赛(大奖赛)成年组、青年组获前六名;少年甲组前二名;少年乙组第一名;全国体育大会前六名;(2)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主办的综合运动会或锦标赛成年组、青年组前二名。
4、二级运动员(1)全国锦标赛、中国公开赛(大奖赛)成年组、青年组前十名;少年甲组前六名,少年乙组前三名;(2)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主办的综合运动会或锦标赛成年组、青年组前六名,少年甲组获前三名,少年乙组前二名。
5、三级运动员(1)全国锦标赛、中国公开赛(大奖赛)成年组、青年组前十六名,少年甲组前十名,少年乙组前六名;(2)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主办的综合运动会或锦标赛成年组、青年组前十名,少年甲组前八名,少年乙组获前六名。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的通知
正文:
----------------------------------------------------------------------------------------------------------------------------------------------------
体育总局关于印发《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的通知
体竞字〔2021〕1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行政部门,有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有关全国性体育社会组织,有关行业体协,有关体育院校:
根据《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办法》规定,体育总局组织修订了《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现将修订后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印发给你们,自2021年7月1日起实施(以比赛起始时间为准),请遵照执行。
此前颁布的《关于印发<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的通知》(体竞字〔2013〕177号)、《关于调整部分项目<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的通知》(体竞字〔2015〕25号)、《关于调整健美项目<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可授予等级称号小项的通知》(体竞字〔2015〕31号)、《关于调整击剑项目可审批等级运动员比赛名称和组别的通知》(体竞字〔2016〕81号)、《关于调整中国式摔跤项目<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部分条款的通知》(体竞字〔2017〕74号)、《关于调整部分项目<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的通知》(体竞字〔2018〕16号)、《关于调整和新增部分项目<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的通知》(体竞字〔2019〕40号)同时废止。
体育总局
2021年5月23日
附件: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结束——。
速度轮滑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一、技术等级项目场地竞速项目:300、500、1000、10000、15000米;公路竞速项目:200、500、10000、20000米,42.195公里马拉松。
二、竞赛场地(一)场地赛1、弯道无坡度场地:125米≤内沿周长≤400米,赛道宽≥5米;2、弯道有坡度场地:125米≤内沿周长≤250米,赛道宽≥5米。
(二)公路赛1、环形封闭,400米≤内沿周长≤600米,赛道宽≥5米(马拉松除外);2、公路赛赛道允许有倾斜度≤5%的斜坡部分,但即使在特殊情况下,其倾斜部分也不得超过全部路线的25%。
三、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速度轮滑运动员须在比赛中同时达到相应成绩和相应名次方可申报运动等级。
(一)成绩标准1、速度轮滑场地赛2、速度轮滑公路赛(二)名次标准1、国际级运动健将(1)世界锦标赛获前六名;(2)世界运动会获前6名;(3)亚运会获前三名;(4)亚洲锦标赛获前三名。
2、运动健将(1)世界锦标赛获前八名;(2)世界运动会获前八名;(3)亚运会前六名;(4)亚洲锦标赛前六名;(5)全国锦标赛、中国公开赛(大奖赛)成年组、青年组前二名;全国体育大会前二名。
3、一级运动员(1)全国锦标赛、中国公开赛(大奖赛)成年组、青年组获前六名;少年甲组前二名;少年乙组第一名;全国体育大会前六名;(2)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主办的综合运动会或锦标赛成年组、青年组前二名。
4、二级运动员(1)全国锦标赛、中国公开赛(大奖赛)成年组、青年组前十名;少年甲组前六名,少年乙组前三名;(2)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主办的综合运动会或锦标赛成年组、青年组前六名,少年甲组获前三名,少年乙组前二名。
5、三级运动员(1)全国锦标赛、中国公开赛(大奖赛)成年组、青年组前十六名,少年甲组前十名,少年乙组前六名;(2)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主办的综合运动会或锦标赛成年组、青年组前十名,少年甲组前八名,少年乙组获前六名。
速度轮滑一、技术等级项目:女子:场地竞速项目300、500、1000、5000、10000、15000米比赛。
男子:场地竞速项目300、500、1000、10000、15000、20000米比赛。
二、竞赛场地:125米≤内沿周长≤400米、赛道宽≥5米、弯道无斜坡或有斜坡的速度轮滑竞赛场地。
三、技术等级标准:(一)在国内外举行的正式比赛中,达到下列成绩标准者:注:其中女子500米,1000米,10000米和15000米的技术等级标准为试行。
注:其中男子500米,1000米,15000米和20000米的技术等级标准为试行。
(二)运动员须以在国际比赛中取得的成绩申报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以在全国性比赛中取得的成绩申报运动健将称号。
轮滑球:一、国际级运动健将:(一)获世界A组轮滑球锦标赛冠军,可授予全部参赛的运动员。
(二)获世界A组轮滑球锦标赛亚军,可授予参赛运动员的80%(包括原已是国际级运动健将的人数。
下同)。
(三)获世界A组轮滑球锦标赛季军,可授予参赛运动员的60%。
(四)获世界A组轮滑球锦标赛第四至第八名,可授予参赛运动员的20%。
二、运动健将:(一)获进入世界A组轮滑球锦标赛资格,获世界B组轮滑球锦标赛前两名,获亚洲轮滑锦标赛冠军,可授予全部参赛的运动员。
(二)获世界B组轮滑球锦标赛第三名至第六名,获亚洲轮滑锦标赛亚军,可授予参赛运动员的80%(包括原已获运动健将以上称号的人数,下同)。
(三)获世界B组轮滑球锦标赛第七名至第八名,获亚洲轮滑锦标赛第三名,获全国轮滑锦标赛冠军,可授予参赛运动员的40%。
(四)获世界B组轮滑球锦标赛第九名至第十二名,获亚洲轮滑锦标赛第四名至第六名,获全国轮滑锦标赛第二、第三名,可授予参赛运动员的20%。
(五)获全国轮滑锦标赛第四至六名,可授予参赛运动队中的一名主力运动员。
注:各队每年只能取上述标准之一进行申报,不得兼报。
三、一级运动员:获全国轮滑锦标赛前三名的队,可授予参赛运动员的60%(包括原已获一级运动员以上称号的人数。
轮滑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2014年3月1日起实行)
速度轮滑
一、国际级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世界运动会、世界锦标赛前6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二、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运动健将称号:
(一)世界运动会、世界锦标赛前8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二)亚洲锦标赛前3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三)全国锦标赛成年组前3名并达到成绩标准,青年组第一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三、一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一)全国锦标赛成年组前6名并达到成绩标准,青年组前3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年甲组前2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年乙组第一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二)全国少年锦标赛少年甲组前2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年乙组第一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四、二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一)全国锦标赛成年组前8名并达到成绩标准,青年组前
6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年甲组前3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年乙组前2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年丙组第一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二)全国少年锦标赛少年甲组前3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年乙组前2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年丙组第一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五、三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三级运动员称号:(一)全国锦标赛成年组前12名并达到成绩标准,青年组前10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年甲组前6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年乙组前3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年丙组前2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二)全国少年锦标赛少年甲组前6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年乙组前3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年丙组前2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三)省(区、市)体育局主办的锦标赛成年组前8名并达到成绩标准,青年组前6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年甲组前3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年乙组前2名并达到成绩标准,少年丙组第一名并达到成绩标准。
六、成绩标准
(一)场地赛
(二)公路赛
注:上述比赛各小项须至少有8人上场比赛方可授予等级称号。
花样轮滑
一、国际级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世界运动会、世界锦标赛前3名。
二、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运动健将称号:
(一)世界运动会、世界锦标赛第四至六名;
(二)亚洲锦标赛成年组前2名,青年组第一名;
(三)全国锦标赛成年组第一名。
三、一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全国锦标赛成年组第二至三名,青年组第一名。
四、二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全国锦标赛成年组第四至六名,青年组第二至三名,少年甲组第一名。
五、三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三级运动员称号:(一)全国锦标赛青年组第四至六名,少年甲组第二至三名;
(二)省(区、市)体育局主办的锦标赛成年组前6名,青年组前3名,少年甲组第一名。
注:1. 可授予等级称号的小项(以下小项外的其他小项不得授予等级称号):男子单人滑总分、女子单人滑总分、双人滑总分;单人舞蹈、双人舞蹈;
单排轮男子单人滑总分、单排轮女子单人滑总分、单排轮双人滑总分。
2. 上述比赛各小项须至少有8人(对)上场比赛方可授予等级称号。
3. 上述比赛未明确组别的,则仅最高水平组别可授予等级称号。
单排轮滑球
一、国际级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世界锦标赛: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8名运动员;第二至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7名运动员;第四至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
二、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运动健将称号:
(一)世界锦标赛第一至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二)亚洲锦标赛: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第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三)全国锦标赛成年组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三、一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全国锦标赛:
(一)成年组:第一至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二)青年组: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四、二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一)全国锦标赛:
1. 成年组:第一至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2. 青年组:第一至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3. 少年甲组:第一至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4. 少年乙组: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二)全国少年锦标赛:
1. 甲组:第一至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2. 乙组: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五、三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三级运动员称号:(一)全国锦标赛少年甲组、全国少年锦标赛:
1. 甲组:第一至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2. 乙组:第一至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二)省(区、市)体育局主办的锦标赛:
1. 成年组:第一至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
2. 青年组: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注:1. 可授予等级称号的小项(以下小项外的其他小项不得授予等级称号):男子、女子
2. 上述比赛各小项须至少有8队上场比赛方可授予等级称号。
3. 上述比赛未明确组别的,则仅最高水平组别可授予等级称号。
4. 上述条款中的“参加比赛”指报名且上场比赛。
相关证明由中国轮滑协
会或比赛组委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