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日本“军神”想拍照上报纸 结果被一枪打穿心脏
- 格式:docx
- 大小:4.35 KB
- 文档页数:2
甲午战争时期命丧中国的⽇本间谍2019-09-05中⽇甲午战争期间(1894-1895),⽇军派出为数不少的间谍潜⼊中国,四⾯出击。
在看不见的战线上,忍者般潜伏已久的⽇本间谍,在⼤清国的内部发动了致命的打击,其影响甚⾄超出军事层⾯。
不过,⽇本间谍也因此付出了代价,不少⼈难逃中国⼈民张开的恢恢天⽹,命丧中国,⾛上了不归路。
伪装成“商⼈”与“和尚”的⽇谍被押赴刑场甲午战争的决定性战场是在海上进⾏的。
战前,清政府已建⽴北洋、南洋、福建、⼴东4⽀舰队。
这4⽀舰队中,⽇本⼈最看重的是北洋舰队。
为⼀举消灭中国北洋舰队,⽇本间谍倾巢⽽出,侵华谍报活动的焦点集中在辽东半岛、渤海湾沿岸和上海等地,天津和烟台因为是北洋海军的活动基地,因⽽成为⽇谍活动的重点地区。
⽽上海是甲午战争中⽇本的谍报指挥基地,⽇本对华间谍活动的⽬的是调查清政府在上述地区之兵要地志与备战情报,为⽇军⼊侵朝鲜和登陆辽东的图谋做准备。
1894年夏,⽇本⼤本营总参谋长有栖川宫炽仁亲王召见炮兵⼤尉根津⼀,对中国开战问题征询意见,然后命令根津⼀秘密潜⼊上海,进⾏临战的谍报活动部署。
根津⼀是当时⽇本侵华谍报活动的重要头⽬之⼀,与另⼀重要头⽬荒尾精齐名。
1894年7⽉底,根津⼀来到上海后,秘密找到早已潜伏在此的8名⽇本间谍,并给他们下达了秘密潜⼊战地、直接搜集战地情报的命令。
这8个⼈中,有来⾃汉⼝乐善堂的藤岛武彦、⽥锅安之助,也有来⾃上海⽇清贸易研究所的毕业⽣楠内友次郎、福原林平、藤崎秀、猪⽥正吉、⼤熊鹏、向野坚⼀。
得到上级指令后,这⼏个野⼼勃勃的⽇谍⽴即分头⾏动。
然⽽由于清政府已加强了对⽇本间谍的侦缉和抓捕措施,对于他们中的⼤多数⼈来说,此⾏算是踏上了⼀条不归之路。
最先落⽹的间谍是楠内友次郎、福原林平。
1894年8⽉初,两⼈奉根津⼀的命令前往奉天和辽阳⼀带进⾏侦察。
为了掩护⾝份,他俩化装成湖北商⼈的样⼦,准备搭乘⼀艘法国轮船去营⼝。
由于受到战争影响,这艘法轮推迟了开航⽇期,于是,两⼈就在法租界⾥的⼀家旅馆内住了下来,等待轮船起航。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日本的生麦事件发生背景?生麦事件对日本的影
响
导语:在公元前1862年的时候,在中国的大地上,正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与曾国藩领导的湘军打得火热的时候。
但是,与中国只有一海之隔的日本,在
在公元前1862年的时候,在中国的大地上,正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与曾国藩领导的湘军打得火热的时候。
但是,与中国只有一海之隔的日本,在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不算太大的事情,这件事件则是“生麦事件”,西洋有些历史书则称为“李察信事件”,那么生麦事件发生背景又是什么呢?
根据相关资料中的记载,“生麦事件”之所以会发生主要是因为在生麦村的一个武士攻击外国人一桩事件而引发的。
关于武士攻击外国人的这件事,具体说是在1862年9月14日的这一天,有四个英国人在生麦村的一条道路上骑马走。
正在骑走过程中,迎面遇到了向幕府传达旨意的岛津久光和他的700人仪仗队。
当时的仪仗队站满了整个街道,通常,再见到如此大的阵仗的时候,平民都要行跪拜之礼。
可是这四名外国人却不肯下跪,再加上当时一位英国人的马受到了惊吓,冲进了仪仗队。
这样的行为引来了岛津久光的不满,于是出手打死了一人,有两人受了重伤,只有一人没有受伤。
之后,英国要求道歉和赔偿,还要处罚凶犯。
幕府给予了赔偿,但是岛津久光却拒绝了惩处凶犯的要求,于是在第二年的时候,英国发起了萨英战争。
关于这次的事件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英国人没事日本而导致的,他们的行为在日本的西方人社群引起争议,因为他们认为的观点则是所有人都应该是有尊严和平等的,至少和所有日本人一样。
生活常识分享。
古代日本历史故事日本的汉诗是日本人用汉文创作的诗歌。
日本汉诗文是日本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和组成部分,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成果。
今天店铺给大家整理了古代日本历史故事,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
古代日本历史故事一:《幕末机关说》两千年前,一被秦始皇斩首的男人充满怨恨而化身“霸者之首”——相传只要拥有便可以获得天下的宝物。
幕末的动荡时代,各派势力出于不同目的展开激烈的“霸者之首”争夺。
“永远的刺客”秋月耀次郎背负封印“霸者之首”的使命而踏上漫漫长路。
《幕末机关说·伊吕波歌》是一部以幕府末期为舞台的历史时代剧,监督高桥良辅以严肃而具有浓郁神秘色彩的制作风格著称。
“机关”,指幕末对未来抱有各种理想的人们周密巧妙地运用计谋。
如题,虽然主人公和情节主线属虚构,动画却本着“再现幕末历史原貌”的严谨初衷,将各个著名事件贯穿其中,并且更是为坂本龙马、土方岁三、冲田总司、胜海舟、西乡隆盛等等诸多真实人物分配戏份,赋予了动画较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其中令我比较欣慰的是见到了土方和冲田两人最接近史实的版本~古代日本历史故事二:天照大神天照大神(《日本书纪》)或称天照大御神(《古事记》)、天照坐皇大御神、大日孁贵,是日本神话中高天原的统治者与太阳神。
她被奉为今日日本天皇的始祖,也是神道教最高神。
日本神话传说中最核心的女神--太阳女神,被奉为日本皇室的祖先,尊为神道教的主神。
天照大神在高天原开垦田地,传授养蚕、织布技艺,治理有方,使诸神过着安逸和平的生活。
后来,天照大神派天孙琼琼杵尊去管理苇原中国(日本国)。
从此以后天照大神的子孙就一直治理日本。
天皇是天照大神万世一系之神裔的传说便是由此而来。
古代日本历史故事篇三:徐福东渡徐福,即徐巿,字君房,齐地琅琊(今江苏赣榆)人,秦著名方士。
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同情百姓,乐于助人,故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颇高。
徐福是鬼谷子先生的关门弟子。
学辟谷、气功、修仙,兼通武术。
本能寺之变本能寺之变发生在日本天正10年6月2日(公历1582年6月21日),织田信长的得力部下明臹光秀在京都的本能寺中起兵谋反,杀害其主人信长。
几近统一日本,结束战国乱世的织田信长殒命,日本历史也由此被改写。
本能寺之变 - 背景天正10年(1582年),织田信长几乎夺取了以京都为中心的近畿全境,而武田胜赖的势力也PS:本能寺之变在这一年被织田和德川的联军所灭亡。
此时,织田信长眼中的大敌,仅剩下中国(日本地名)地区的毛利氏、关东地区的北条氏以及北陆地区的上杉氏而已。
在之前一年,负责中国地方攻略的羽柴秀吉攻下了鸟取城,守将吉川经家自杀,这对毛利氏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而在消灭武田氏之后,织田信长以泷川一益为统率,联合德川氏开始了对北条家的进攻;另外,上杉家在谦信死后,发生了为争夺继承权的御馆之乱,由其养子景胜掌权,本来强盛PS:本能寺信长公庙的势力也已受到很大削弱,加之受到负责北陆地方攻略柴田胜家的猛烈进攻,已陷入了巨大的困境;四国方面,信长派出重臣丹羽长秀和三子织田信孝准备渡海平定四国的长宗我部氏。
这一年,49岁的织田信长,以安土城为据点,统率著柴田胜家、丹羽长秀、羽柴秀吉、明臹光秀、泷川一益等家臣,正力图统一全国。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日本将成为信长的囊中之物。
本能寺之变 - 经过5月15日到17日之间,明臹光秀负责招待长年与武田胜赖交战的德川家康。
织田信长召唤德川家康到安土城晋见,据说当时由于光秀办事疏忽,被解除了招待的负责人职务。
15日羽柴秀吉传来求援的消息,17日织田信长命令光秀返回其属地阪本城并准备出战。
5月26日,光秀领军来到丹波龟山城,做好了出战的准备。
28,29日,他参拜了爱宕PS:明臹光秀产汤之井神社,并留下了“时在今日,天下当倾”的名句。
另一方面,5月29日织田信长为了支援秀吉,带领了百余人的年轻侍卫从安土城出发,进驻京都的本能寺,计划在这里集结部队。
同时,信长的嫡子信忠驻扎在妙觉寺。
半个月没上线了。
搬家用了一个星期,单位外派出差一个星期,而我只在办公室上线。
现在,终于能安安心心地坐到办公室了,我决定写点什么,作为半个月游离在群外的检讨。
搬家前,秀秀发给我一篇本能寺之变的讲稿,学习过之后,对这件事兴趣空前高涨起来,集中时间恶补了一下,现学现卖。
再谈本能寺之变——重点是探秘对于本能寺之变,诸位群友都比较熟悉,说的是日本天正十年6月2日(公历1582年6月21日),织田信长被匪夷所思地杀死于京都的本能寺中,成为日本战国第一大谜案,日本历史也由此被改写。
该事件谜团重重,争论颇多,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学生我在这里做个初步探析,所说的话,除了史实,全部是个人观点,当作群友们打发时间的笑料吧。
一、想要杀织田信长的人都有谁?换句话说,谁有可能是事件的主谋呢?织田信长当时已经几近统一日本,战国乱世马上结束,谁想让信长死呢?1、皇族。
日本的皇族是个比较奇葩的东东。
任何势力都会尽量地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日本皇族维护利益的办法就是神话皇族。
在神道教中,天皇是天照大神后裔,所以有神性。
换句话说,天皇与其说是政治性的不如说是宗教性的。
我们看日本史也知道,有各种牛人控制政权,却没有人篡位。
但是,信长对皇族的兴趣表现的比其他人大,有几件事需要提一下,就是信长辞去右大臣事件、天正改元事件、正亲町天皇让位事件,此外,还有信长收皇太子诚仁亲王的儿子为养子,等等。
1582年5月4日,天皇希望信长接任征夷大将军一职、开设幕府,但信长态度暧昧,对天皇的信使避而不见,还派使者表示保留态度。
所有的这些行为使朝廷认为拒绝开设幕府的信长有可能是想推翻原有的天皇制度,成为“治天之君”。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天皇及其身边的既得利益者真心希望干掉信长。
2、宗教势力。
当时的日本,宗教势力非常强悍,皇族都借助宗教来维护自身利益可以说明这一点。
然而,织田信长从小就表现出了对神啊、佛啊的烦感,统兵以来更是不断挑战宗教权威。
曾经纵兵烧毁比睿山,杀死3000多僧人;镇压一向宗、围困本愿寺,杀死信徒3、4万;此外还有厨房用佛像架锅、砸毁佛像和祭台、杀云游僧等等蔑视佛教的行为,烧毁日吉大社后,信长被按上“佛敌”的头衔。
20世纪最伟大的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曾说过一句名言:如果你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的不够近!他们是一群与战争无关的人,却总要冒着生命危险,前往最危险的前线,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战争的残酷,他们是最勇敢的战士,也是拿命下注的赌徒。
靠的越近,越能拍出经典,同时也意味着死亡,罗伯特·卡帕最终丧生于地雷爆炸。
不过,今天我们说的是另一位战地记者罗伯特里德,他在生命最后一刻,拍下了炸弹在身旁爆炸的瞬间,随后被炸身亡。
1942年6月4日,中途岛海战爆发,日本海军几乎倾巢出动,组建了一支规模巨大的联合舰队,就为了一口吃下美军残余的太平洋舰队。
结果日军大败,不仅损失了4艘航母,还从此
丢掉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美军航母企业号功不可没,一己之力击沉了3艘日军航母,立
下大功。
1942年8月,为了保护盟军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之间的运输航线,同时掀起在太平洋
战场上对日军的反攻,瓜岛战役爆发,最终演变成了盟军与日军之间的决战。
在这场战役中,企业号被命中3颗炸弹,但是仅仅过了一个小时,就修复完成继续投入战斗,而罗伯特里德
就丧生于爆炸之中。
在激战中,罗伯特里德顶着日军飞机轰炸,在企业号舰桥上拍摄战斗画面。
日军飞行员堀江和美,突破航母防空火力,投下一颗炸弹,罗伯特里德拍摄下了这张著名的照片,随后被炸身亡。
不过也有人说,这张照片是同船记者赖利所拍,里德在第二颗炸弹落下之后,就已经被炸身亡。
而照片中的炸弹,其实是日军投下的第三颗。
无论是里德还是赖利,他们面对致命的空袭,虽然手里没有防卫的武器,却依旧坚定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用生命向世界传递着战争的残酷,缔造了一个又一个英勇的形象,值得我们敬佩。
捍卫民族尊严的爱国军⼈2019-09-091931年发⽣于东北⼤地的“九·⼀⼋”事变,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上写下了极其屈辱的⼀页,永远烙印在亿万中国⼈民的⼼中。
“九·⼀⼋”事变是扩张成性⽇本军国主义者意欲鲸吞我国领⼟的⼀个罪恶步骤。
但是,作为这⼀事件的“前奏”,有⼀个“怒惩仇寇者”,他就是处在风⼝浪尖上的爱国军⼈关⽟衡。
屯垦兴安遇事端关⽟衡本名关瑞玑,“⽟衡”乃其字。
1897年⽣于⿊龙江省宁县城南的满洲正黄旗,满姓“⽠尔佳”(冠汉姓‘关’)。
其⽗亲福绵是当时社会名流,旧社会曾为吉林省议员。
关⽟衡⾃幼在家乡读书,年及17岁时投笔从戎,开始了军旅⽣涯。
1920年,23岁他被选送到东北讲武堂专攻军事,并在此与赫赫有名的少帅张学良结下同窗之谊。
学业期满后,关⽟衡⼀度投奔奉系军阀郭松龄部任营长,两次参加直奉战争。
1925年⾄1927年,关⽟衡先后担任帅府警备处长、⽆帅府驻京军务处长和东北军炮兵参谋处长等职,在军界崭露头⾓。
1929年,东北军长官张学良为了“急谋富国强兵之道”,使军队有⼀个休养⽣息的机会,决定设⽴兴安屯垦区,并为此⽽建⽴了屯垦军。
屯垦区在索伦⼭之阴,北界为索岳尔济⼭之分⽔岭,沿尔河南部⾄⽩城⼦,纵长450⾥。
此处⼀⾝是蒙古王公的风⽔禁地,有⼭⽔之胜和物产之饶。
屯垦军编为三个甲种团。
关⽟衡任兴安屯垦公署军务处长兼第三团上校团长。
团部设在蒙古王公的余公府。
兴安屯垦区是东北军的禁地。
这⼀带地⼴林密,⼈烟稀少,匪患不绝,屯垦军驻此兼有剿匪的重任。
为此,屯垦区长官邹作华特批准关⽟衡编⼀骑兵连执⾏巡逻任务,⼀旦在区内发现匪特,有先⾏处置之权。
早在屯垦区建⽴之初,东北长官公署即曾向驻沈阳各领事发出照会。
内称“兴安区乃荒僻不⽑之地,⼭深林密,唯恐保护不同,谢绝参观游历,凡外国⼈⼊境,⼀律不发给护照。
”照会发出之后,⽴即得到多数驻沈阳各国领事之认可,唯独⽇本领事默不作声,居⼼叵测。
1931年5⽉24⽇,关⽟衡离开团部前往⽊局⼦骑兵第六连阅兵。
盘点二战期间日本本土“奇葩”战时宣传01战争期间,日本统治者强调“灭私奉公”,宣传个体生命的无价值、无意义,在这样的宣传和鼓动下,为了国家和名誉而死,被赋予了最高价值。
军国狂热宣传:阵亡"观音""天使""军神"混住靖国神社位于东京九段坂的靖国神社修建于明治二年(1869 年),供奉着2466532柱神灵,在日本也算是极为罕见的神社。
如果在战争中死去,便会被供奉在靖国神社,天皇和皇后陛下都会前来参拜,这是“大日本帝国”的规定。
逝者召唤生者,生者接替逝者,发誓“为了天皇、为了祖国日本奉献生命”这句话准确地道出了作为一架运转着的机器的靖国神社的功能。
只要靖国神社存在一天,这根链条就不会断裂。
这就是为什么以前的参战者、希望参战者以及正处于战争中的人,都对靖国神社的存在感到无上喜悦的理由。
《主妇之友》是为那些风雅贵妇们创建的杂志,可战时连篇累牍刊登的都是极度狂热的报道。
战争时期《主妇之友》不定期地发行附录《主妇之友爱国绘本》作为增刊。
12 页的小册子以色彩鲜艳的套色印刷,颇为赏心悦目。
《辉煌的皇军 (陆军编—海军编 )》《樱花日本》《菊花的芳香》等辞藻华丽的题目,内容却能让读者感动得潸然泪下。
这里介绍《靖国之花》增刊。
该增刊可谓是“军国美谈”的绘本,介绍了“海之军神广濑中佐”“陆之军神橘大队长”“空之军神南乡大尉”“战车军神西住大尉” 等在《修身》教科书中脍炙人口的人物,考虑到毕竟是妇女杂志,其中也不乏对于那些“忠君爱国”女性事迹的宣传。
这本小册子中刊登了两位随军护士的“光荣事迹”,其中一位是在“支那事变”期间,因在南京野战医院传染病楼工作时感染霍乱而死亡的“白衣观音竹内喜代子”;另一位是在“日俄战争”期间, 因在暴风雪笼罩的大连码头连续几日向医院船运送伤病员而患病身亡的“医院船的天使大熊佳子”。
顺便提一下,“医院船的天使”在弥留之际说道 :“我要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上苍,祈求它保佑我的祖国。
台湾军民击毙日本北白川宫能久亲王之谜-------------------------------------------------北白川宫能久亲王被杀后,日军展开大报复,陷入疯狂状态,不论男女老少见当地人就斩杀,尸体抛入河中,一时血流成河,估计数千人被杀。
北白川宫能久亲王死亡的日期为10月28日,被日本人定为"国祭日",全台湾放假一天。
日本政府还决定在台湾建立神社,将北白川宫能久亲王作为神来祭祀。
1901年,神社在台北圆山建成,约52647平方米,名为"台湾神社",这是日本人在台湾建成的第一座神社。
为方便日本皇族及特使参拜,特别建一座明治桥(今台北中山桥),开辟敕使道路(今台北中山北路)。
台湾神社属于最高等级的大社,由日本皇室奉献布帛、金钱、酒食之类的供品。
1944年增祀天照大神,改名为"台湾神宫"。
此后,日本有计划地在台湾推行神道教,建立了许多神社。
因日本人设立神社引起了一次台湾原住民的大起义。
日本殖民者强迫当地人民进入森林砍伐巨木,兴修神社。
当地人视巨木为守护神,砍伐巨木使民众十分惊恐。
日本警察为使树木完好,不允许将树木拖地而走,而要伐木人肩扛手抬。
沉重的劳役与对神树的污辱,使当地人的愤恨达到了极点。
1930年10月7日,泰雅人首领莫那鲁道决定领导群众发动武装起义。
他们把起义时间定在北白川宫能久亲王被台湾义军打死的日子,日本殖民当局把这天定为"台湾神社祭日"。
雾社的小学每年都要举行运动会,附近日本人都要参加。
起义这天上午8时,运动会开幕,小学生及其家长被迫唱起日本国歌,突然,一个青年冲入会场,举刀砍下了日本人头目管里正卫的头。
会场立刻大乱,埋伏在学校四周的青年一齐杀入会场,见日本人就砍。
霎时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在场所有的日本人都被砍杀。
在莫那鲁道的指挥下,经过一天的战斗,起义者扫荡了12个警察所,杀死日寇137人,砍伤18人,缴获了180支步枪和1挺机关枪,2.3万发子弹和大批粮食。
令人心酸的历史真相一、一些张作霖的地盘,日军杀死一名中国士兵,他亲自同日本领事馆交涉,日本领事随手写了一张5000元的关东券的支票交给他。
张作霖回来后,立即下令,全军放假,遇到日本人就杀。
那时正是半夜,士兵杀了两个日本人。
日本领事馆凌晨找到张作霖,他随即交还了日本领事给的支票,另外又写了一张5000元的支票。
政治家阿道夫希特勒说:要消灭一个民族,首先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消灭承载它的语言;要消灭这种语言,首先先从他们的学校里下手。
当今中国大学里无论什么专业,英语都是必修课,汉语却不是。
1921年,彭德怀认识了一个13岁的青楼歌女月月红,本名张素娥,因为坚持卖艺不卖身遭受毒打。
彭德怀当即跟朋友们凑了170块大洋给月月红赎身。
月月红见彭德怀没有相好的,情愿伺候他一辈子。
彭德怀却施恩不图报,给素娥买了船票送她回家了。
彭总此举,真乃大丈夫。
伟大的中国卫国战争是世界四大反法西斯战争之一,战期,国军陆军有321万1418名官兵壮烈牺牲,其中包括8名、41名、71名。
国军空军有6164名飞行员血洒长空,2468架战机被击落,国军海军全军覆没,所有舰艇全部打光。
谨此,向所有为中华民族生存与尊严而战的人们致敬。
罗伯特卡帕的这两幅作品,记录了1938年日军飞机轰炸武汉的情景。
我在课堂上讲解,为什么人们神情一点都不慌张的时候,是解释为对日军的轰炸,后来史料,才明白,是因为由于国军空军的英勇,日军的战机有来无回,图片反响的其实是市民争相跑出来看日军战机是如何被击落的场面。
吴其轺,1943年参加飞虎队,击落5架日本战机,他自己也被击落3次,幸死里逃生。
1948年西点军校学习后留在台湾;49年,已是的他在父亲的感召下回大陆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随后,父亲被枪毙,他被监禁20年。
1974年出狱后以蹬三轮车维生,一天挣1元2角。
2022年病逝于杭州。
至此,飞虎队中国成员全部离世。
他曾率新一军远征缅甸,以伤亡1.7万人代价消灭日军10.9万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日本“军神”想拍照上报纸结果被一枪打穿心脏
导语:1938年9月3日烈日当空下,酷热难忍,但是国军160师的一个哨兵却做了一件让全中国人民都解气的事。
他一枪就把日本的军报明星,被日本政府树
1938年9月3日烈日当空下,酷热难忍,但是国军160师的一个哨兵却做了一件让全中国人民都解气的事。
他一枪就把日本的军报明星,被日本政府树立成模范”军神“的饭冢国五郎给打死了,用的还是日本人自己的枪,前几日战斗缴获的三八大盖。
饭冢国五郎由于其在战场上希望捞起袖子,提起指挥刀冲锋在最前面,符合日本政府当时宣扬的为了天皇而战,要有不怕死的精神,政府特意把他的战地录像剪辑成电影,全国放映。
借此煽动百姓积极投入战争,就这样饭冢国五郎成了当时日本家喻户晓的大明星,军神饭冢国五郎。
但是,战场上的饭冢国五郎此时的日子并不好过,他在庐山一线被国军160师给咬住了,他虽屡次进攻,却都被顽强的国军160师战士给打下去,损失惨重。
就在他为了进攻受阻而烦恼的时候,来了一位战地记者,说是奉了司令部的命令拍宣传照,饭冢国五郎虽然有一百个不情愿,很烦!
但是,他又不敢抗命,这个记者说这次要拍他上沙场的感觉,饭冢国五郎没办法只能找了个像沙场的小山坡,并按要求摆各种poss,记者是拍的不亦乐乎,甚至大热天的要求饭冢国五郎把钢盔给戴上,说这样更帅!
但是,这位记者不知道的是,他正在把这位他心中战神,送到鬼门关,当时拍照的一行人,被对面的国军160师的执勤战士给发现了。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