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减压
- 格式:ppt
- 大小:3.23 MB
- 文档页数:21
什么是胃肠减压?如何护理很多人对胃管并不熟悉,见到一根胃管插在鼻子里或者嘴里,会不会觉得奇怪?但事实上,这种管子在肝胆外科是很常见的,很多肝胆病的病人,都需要留置胃管。
如果你需要做胃肠减压手术,需要了解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什么是胃肠减压?胃肠减压技术是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作用的原理,将胃肠道中累积的气体和液体抽出去,降低胃肠道内压力,增加胃肠壁内压力,以促进胃肠血液循环,抑制炎症,加速创伤愈合和胃肠功能恢复。
三、胃肠减压的安置1.在安置前要先了解患者的一些基本情况,比如是否有上消化道出血史、食管梗阻等,避免安置过程中出现异常。
此外,还应认真检查负压装置是否存在漏气现象。
在安置前,病人可能因不了解胃肠道减压术,而出现焦虑、紧张、害怕等消极情绪,影响后续的治疗与护理。
为了使装置能够顺利安置,应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说明治疗的必要性、注意事项等,认真倾听患者的倾诉,耐心认真地回答患者的问题,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促进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帮助患者平躺,将治疗巾铺于颌下,用湿棉签擦拭患者的鼻孔。
插入导管时,动作要轻。
为了防止食管黏膜损伤或误入气管,可以用液状石蜡油来润滑胃管。
选择合适的导管长度,在导管达到15 cm时提醒并指导患者吞咽。
如果患者有恶心等症状,应暂停操作,嘱咐并指导患者张口呼吸,待患者恶心症状减轻后,再继续插管。
如果患者出现咳嗽,可能是误入了气管,需要立即拔出胃管,休息一段时间再插管。
对于咽部敏感,难以插管的患者,可先在咽部喷入利多卡因,待表面麻醉后再插管。
3.插管完毕后,确认胃管已经进入胃内,然后固定胃管,连接负压。
(1)用白色胶带将胃管固定在鼻尖上,每天都要换一次。
(2)一般情况下,胃管的长度应该在45-55 cm之间。
如果怀疑胃管脱出,应及时报告医生,切勿再次下管。
因一旦胃管脱出再下管时可能损伤吻合口而引起吻合口瘘。
胃肠减压护理指南胃肠减压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技术,用于缓解胃肠道内的压力,促进康复和恢复。
本文将深入探讨胃肠减压的相关知识,并提供一份全面的胃肠减压护理指南。
1. 什么是胃肠减压?胃肠减压是通过插入胃肠减压管来减轻胃肠道内的压力,并排除其中积聚的气体、液体或食物残渣。
胃肠减压可以有效缓解胃肠道蠕动不适、胀气、呕吐和胃扩张等症状,同时帮助维持胃肠道的正常功能。
2. 胃肠减压的适应症胃肠减压适用于以下情况:- 胃肠道梗阻或肠梗阻,需要排空胃肠道内的积聚物。
- 胃扩张或肠扩张,需要减轻胃肠道的张力。
- 胃肠道手术后,为了预防和处理术后胃肠道蠕动不良。
- 消化道出血,需要避免胃肠道内压力过大。
- 机械通气时,减轻胃肠道与呼吸机之间的压力。
3. 胃肠减压护理的操作步骤以下是胃肠减压护理的操作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 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解释和安慰。
- 让患者保持平卧位或半卧位。
- 洗手并佩戴手套。
- 准备所需的器械和材料,包括胃肠减压管、导丝、生理盐水、酒精棉球和固定带等。
步骤二:准备导丝和管道- 将生理盐水注入胃肠减压管,确保管道内没有气泡。
- 用酒精棉球擦拭患者鼻孔和周围皮肤,以确保清洁卫生。
- 将润滑剂涂抹在导丝上,并轻轻插入患者的鼻孔中。
- 弯曲导丝,直至感觉到阻力。
步骤三:插入胃肠减压管- 将胃肠减压管沿着导丝缓慢插入患者的鼻腔和咽喉。
- 请患者配合吞咽,并监测患者的呼吸状况。
- 当管道到达胃部时,可以感觉阻力减小。
- 确保胃肠减压管的长度足够,以防止它从鼻孔中脱落。
步骤四:固定胃肠减压管- 用固定带将胃肠减压管固定在患者的鼻子上,以防止其移动或滑落。
- 确保胃肠减压管和固定带不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或压迫。
- 松开固定带,以确保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步骤五:联通管道并操作减压- 将管道与减压装置连接起来,确保连接处密封无漏。
- 打开减压装置的抽吸功能,使胃肠道内的气体、液体或食物残渣得以排出。
- 观察胃肠减压过程中的气体排出情况,并注意患者的不适反应。
胃肠减压操作流程和步骤
在医学实践中,胃肠减压是一项常见的操作,用于处理胃肠道内过多气体或液体引起的症状。
以下是胃肠减压的操作流程和步骤:
1.确定适应症
在进行胃肠减压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患者是否有适应症。
常见的适应症包括:胃胀、腹胀、呕吐、腹痛等症状。
2.准备工具和设备
准备胃肠减压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包括导管、吸球、注射器、适量的润滑剂和适量的常规生理盐水。
3.明确操作目的
在进行胃肠减压前,要明确操作的目的是减少胃肠道内的气体或液体,缓解相关症状。
4.告知患者
在操作之前,告知患者胃肠减压的操作目的、过程及可能的不适感,征得患者的同意。
5.选择适当的体位
让患者采取适当的卧位,保持舒适放松的状态,有利于操作。
6.皮肤准备
对肠减压操作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操作的无菌环境。
7.导管插入
将导管经患者口腔或鼻孔插入,逐步导入至胃部或肠道。
注意操作时要温和,避免出现损伤。
8.连接吸球
将吸球连接至导管的另一端,在调节吸球的抽吸力量的同时,逐渐抽取胃肠道内的气体或液体。
9.观察进展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观察患者情况,注意胃肠减压的效果以及患者的舒适度。
10.结束操作
当胃肠减压操作达到预期目的后,将导管轻轻拔出,给予患者适量的时间休息。
结语
胃肠减压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操作,在临床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遵循正
确的操作流程和步骤,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进行胃肠减压操作时,医护人员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胃肠减压指南1. 胃肠减压的定义与重要性1.1 胃肠减压的概念胃肠减压是一种医疗程序,通过使用胃管或其他设备从胃中吸出气体和液体,以减少胃肠道内的体积和压力。
这一过程对于治疗和预防胃肠道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1.2 胃肠减压在医疗过程中的作用胃肠减压在医疗过程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包括但不限于:减轻胃肠道术后水肿,促进功能恢复。
预防和治疗胃肠梗阻,减少患者痛苦。
降低胃肠道手术前患者的胃内容物量,减少麻醉风险。
作为某些消化系统疾病治疗的辅助手段,如胃溃疡、胃炎等。
胃肠减压的实施对于保障患者安全、促进疾病恢复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正确操作和理解其重要性对于医疗专业人员和患者都至关重要。
2. 适应症与禁忌症2.1 适应症详述胃肠减压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和诊断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医疗手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适应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手术后,胃肠功能可能暂时受到抑制,胃肠减压有助于恢复正常的胃肠蠕动。
•胃肠梗阻:无论是机械性还是麻痹性梗阻,胃肠减压可以减轻胃肠道内压力,缓解症状。
•急性胃扩张:在急性胃扩张情况下,胃肠减压可以迅速减轻胃内压力,防止胃壁的进一步扩张。
•胃肠道准备:在某些需要清空胃肠道的手术或检查前,胃肠减压是重要的准备工作之一。
•胰腺炎:减轻胃内压力,降低胰腺刺激,有助于胰腺炎的恢复。
2.2 禁忌症详述尽管胃肠减压在多种情况下均有应用,但也存在一些禁忌症,需要特别注意:•食管静脉曲张:在食管静脉曲张的情况下进行胃肠减压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
•胃穿孔:如果存在胃穿孔,胃肠减压可能会加重病情,导致感染扩散。
•严重的胃食管反流病:在这种情况下,胃肠减压可能加剧反流,对食管造成进一步损伤。
•咽喉部疾病:如存在严重的咽喉部疾病或狭窄,插入胃管可能会造成损伤或加重症状。
•意识障碍:对于无法配合操作的患者,进行胃肠减压可能存在风险,需要谨慎考虑。
在进行胃肠减压之前,医生会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风险,确保这一操作的安全性和必要性。
胃肠减压的名词解释胃肠减压是指通过引流胃或肠道内容物,减轻胃肠系统内压力的一种治疗方法。
常用于胃肠道功能紊乱、消化道出血、胃肠扩张等病情。
胃肠减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施,包括口咽管、胃管、肠管及胃肠减压引流术。
具体步骤如下:1. 胃肠减压前应进行术前准备:包括向患者解释减压的目的和操作方法,并与患者取得配合;术前准备工作包括洗手、整理器械、准备苛性钠、酒精、生理盐水等。
2. 在进行胃肠减压前,需要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胃肠减压。
3. 确定减压的管道及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口咽管、胃管和鼻胃管。
4. 进行胃肠减压时,需要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保持舒适姿势,将呼吸系统与胃肠道分开。
5. 操作者首先穿戴好手术无菌手套,洗手消毒,护士握好减压器,用清洁棉球蘸取医学酒精或伊索酒精擦拭鼻孔、口腔或咽部。
6.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口咽管减压:操作者在洗手后,搀扶患者坐位或半卧位,双手把负责减压的小大小指分别张开,食指压在喉结旁,操作者利用可塑性的橡皮管的共同作用力使其顺利通过喉结进入食道,再过舌下至下咽,反射性地引流胃内容物,通过减压袋或管道引流出来。
(2)胃管减压:操作者在准备好胃管后,逐步插入患者口腔,过口、食道进入胃内,装入负压瓶或减压袋,后插管及引流。
(3)鼻胃管减压:操作者在准备好鼻胃管后,逐步插入患者鼻腔,过咽进入胃内,装入负压瓶或减压袋,后插管及引流。
7. 胃肠减压引流时间一般为1-2小时,速度以每小时减少200-300ml为宜。
引流的总量一般不超过1000-1500ml为宜。
8. 在胃肠减压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引流的质量和量的变化。
9. 胃肠减压引流结束后,应注意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包括口腔护理、饮食和镇痛等。
通过胃肠减压可以有效减轻胃肠道内的压力,缓解消化道症状,并能更好地观察胃肠道内的病变情况,为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胃肠减压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多种因素,如操作者的技术熟练程度、患者的临床病情等,以确保操作的成功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