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OH-58“奇欧瓦”侦察直升机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直升机:中国直10中国直11中国直9中国直-8中国直6中国直5中国延安中国米8中国米171中国S70“黑鹰”中国701俄罗斯直升机:俄罗斯米2俄罗斯米4“猎狗”俄罗斯米6“吊钩”俄罗斯米8“河马”俄罗斯米10“哈克”俄罗斯米12“信鸽”俄罗斯米14“烟雾”俄罗斯米17俄罗斯米24‘雌鹿’俄罗斯米26“光环”俄罗斯米28“浩劫”俄罗斯米171俄罗斯卡25俄罗斯卡27俄罗斯卡28俄罗斯卡29俄罗斯卡32‘蜗牛’俄罗斯卡50“唬头”俄罗斯卡52“黑鲨”俄罗斯卡60“逆戟鲸”俄罗斯卡62 美国直升机:美国AB-204美国AH64“阿帕奇”美国AH64D“长弓阿帕奇”美国RAH-66“科曼奇”美国AH-1“ 眼镜蛇”美国B205美国CH54“塔赫”美国CH-37“摩杰吾”美国CH-53“海上种马”直升飞机美国CH64“海骑士”美国CH-47D“支奴干”美国H—1“休伊依洛魁”美国HH43美国HUP美国OH-58D“基奥瓦”美国UH-60“黑鹰”美国SH-60 海鹰反潜直升机美国S—65直升机美国铺路鹰中型直升机美国UH-3美国UH-34直升机美国V-22“鱼鹰”美国AH-56“夏安”美国MH-53美国SH-2欧洲各国及合制:波兰W-3“猎鹰”德国B0105直升机德国F1282蜂鸟式法国AS319云雀 III法国SA321“超黄蜂”法国SA341“小羚羊”轻型直升机法国超美洲豹AS332L1法国海豚 SA365C-N1 直升机法国海豚 N2 直升机法国海豚N3直升机欧洲NH-90欧洲“虎”式欧洲B3小松鼠意A109意A129英法山MAO直升机英法超山MAO英国Widgeon直升机英国MK6海王英意EH-101灰背隼西班牙EC-XZ-4亚洲、非洲、大洋州:日本OH-1忍者侦察攻击直升机日本OH-6D小马教练直升机韩国自行研制的武直模型印度ALH轻型直升机南非CSH—2“石茶隼”武装直升机澳大利亚OH58A拷贝。
民用单发轻型直升机贝尔407用于取代贝尔206B“喷气突击队员”和贝尔206L“远程突击队员”直升机的贝尔407(见题图),是一种民用单发轻型直升机,于1993年末开始初步设计,生产型于1995年首次飞行,1996年取得加拿大和美国适航证,同年向用户交付。
设计之初,要求其单机价格与贝尔206L-4相比,增加费用不超过10万美元。
为此,它采用了已有的标准贝尔206L-4的机体和OH-58D直升机的尾梁和动力系统等,以减少研制费用和缩短研制周期。
OH-58D直升机是贝尔206直升机的军用型号。
由于贝尔407是直接在贝尔206系列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所以贝尔206系列的美国联邦型号生产许可证对它也有效,不必象新机型那样再受到严格的取证审查。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研制与试验所需的时间,更快地完成研制,而且也可以节省不少费用。
贝尔407直升机虽然比贝尔206L-4的有效载荷大、巡航速度快、航程远和悬停升限高,但单机价格和使用费用却增加不多,所以颇受用户青睐。
该机投入生产的第一年就以每月10至12架的速度进行生产,并交付了95架。
从1997年到1999年末,在3年的时间内就生产和交付了400多架,这在民用涡轴发动机直升机发展史上是最快的。
贝尔407用途广泛,可用于执法、近海石油开采、公务交通、新闻采访、紧急医疗服务,以及灭火等特殊任务。
到1999年末,该机已出口到加拿大、墨西哥、德国、巴西、南非等国家,共计出口92架。
与贝尔206L-4比较,贝尔407直升机在飞行速度等性能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其发动机功率前者比后者要大32%,巡航速度要快22%。
功率重量比,前者也比后者高20%,所以其爬升速度也比后者快。
而且,贝尔407的总重也提高了18%,增加重量大部分是有用载荷,最大总重达2381公斤。
该机满载燃油和旅客能顺利起飞。
贝尔407采用了新的飞行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减速器和旋翼。
为提供更强大的飞行气动力,该机一改贝尔直升机公司传统的双桨跷跷板式旋翼,而采用了4桨叶旋翼。
“奇奧瓦’’勇士是一种武装侦察直升机,它是从著名的0H-58A/贝尔206 “喷气突击队员”发展而来,可以和“眼镜蛇”或“阿帕奇”直升机一起执行火炮的观测和瞄准功能,通过旋翼主轴上安装的桅杆式瞄准器(MMS)可以很容易地识别出该款机型。
在稳定的云台上,M M S集成了电视系统、热成像喵准仪和激光指示仪,允许直升机在任何光线和气候条件下工作。
该机有两个挂架,可以在一个专门的位置搭载一挺12. 7毫米口径的机枪、LAU-68火箭发射器和“地狱火”或“毒刺”导弹。
本文的模型设定为2007年驻扎在伊拉克的第25战斗航空旅,该地的直升机涂装会呈现出一些最极端的色调变化,这是由于它们所处的阳光和沙漠环境导致的。
在许多情况下,它们展现出的画面更像是一台灰头土脸的小车而非直升机,这些沙子和尘土几乎遍布直升机的各个角落,而且由于维修的缘故,机体上随处可见斑驳的块状补漆。
和往常一样,我用较平淡的色调来进行涂装,将精力集中在从搜集的大量实物照片上发掘的各种细节上,这部分工作才更加吸引我。
台湾战鹰(AFV CLUB)曾出品过可以做成台湾地区“空军”样式的改件和水贴,塑料套件则是M R C数年前推出的产品,带有可改造成最新样式的树脂件和蚀刻片。
模型细节良好,组合度优秀,喜欢添加魔鬼细节的爱好者也可以乐在其中。
此外,我还用上了 Zactomodels的树脂桅杆式瞄准器以及其它许多细节,例如新出的旋翼整流罩、旋翼桨穀和尾部等树脂件,以及蚀刻片等其它许多零件。
这些改件的质量都很好,组合度也令人满意。
水贴是Fi reba I丨Mode Ivnorks的产品,质量上佳,细节清晰且能完美伏贴在模型的各处细节上。
希望大家喜欢这件作品。
MINIATURES / 17这是Zactomodels的零件一览,该套件能为我们的模型增添漂亮的细节。
我决定为桨叶和旋翼桨毂连接的部位增添细节。
先掏空零件并重制固定基座和销钉,再用打孔器给旋翼桨毂的某些部位添加螺栓细节。
说说那些神秘的幽灵飞机们飞机在无人驾驶的状态下意外自行起飞,这在航空史早期屡见不鲜。
最常见的就是飞行员在既没有放轮档又把油门设置在较大的位置情况下,自己去扳动螺旋桨启动发动机。
结果发动机启动后飞机就开始滑跑,飞行员追赶不及,飞机自行升空,最后往往以坠机收场。
但是飞行员在飞机出状况弃机跳伞后,飞机没立刻坠毁反而继续飞行到燃油耗尽的例子就少之又少,而飞机在这种状态下自行安全降落的事情就更令人难以置信了。
可是你知道吗,在正式纪录至少有两架飞机完成了这个壮举!幽灵P-401942年12月8日,驻中国福建建瓯的“飞虎队”发现一架身份不明的飞机从台湾方向飞来。
飞行员鲍勃·斯科特和约翰尼·汉普夏起飞拦截,接近后发现这是一架老式的P-40E“战斧”战斗机,涂着自珍珠港事件以后就被弃用的老式机徽。
飞行员们无法识别该机的所属部队。
由于担心这是日本人的花招,斯科特和汉普夏向这架飞机进行警告性射击,结果P-40E既不逃避也不反击。
斯科特飞到P-40旁边,发现飞机早已被严重损坏,座舱盖不见了,右侧副翼连同部分机翼也已经消失,飞行员垂着头瘫坐在座椅中。
更奇怪的是,这架P-40E没有起落架,起落架舱是是空的。
很快P-40飞进云中,斯科特和汉普夏暂时失去了目视跟踪,然后看到这架飞机出云后就坠毁在稻田里。
飞行员是谁?这架奇怪的飞机来自哪里?没有人知道。
经过多年研究后,斯科特推测在巴丹大撤退期间,有一支美国陆航部队撤退到雷吉多尔,之后又撤到棉兰老岛,这架P-40可能就来自这支孤军。
可如果这是事实,那么这架飞机就必须飞行1600多公里并穿越敌占空域才能到达中国。
日军在菲律宾虏获的P-40E战斗机,还涂着老式的带红心的美军机徽日军用虏获的盟军飞机组建了测试飞行队,也难怪飞虎队员看到那架神秘飞机使不敢掉以轻心日本记录证实在1942年12月8日,有一架美军P-40出现在了台湾上空。
根据最新资料,这位神秘飞行员的身份浮出水面,他是科恩·谢里尔中尉。
①UH-60黑鹰直升机将主要用于军队的交通运输任务,其中15架将用于“内政部”下属的空中勤务总队的救灾任务。
它们将被用于替换台军老化的UH-1H通用直升机。
UH-60“黑鹰”直升机是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生产的双涡轮轴引擎、单旋翼直升机,是从S-70型发展而来的一种中型通用/攻击直升机。
②AH-64E长弓阿帕奇攻击型直升机是由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现波音的一部份)为美国陆军所设计制造的一款主力武装直升机。
它是根据美国陆军的先进武装直升机(Advanced Attack Helicopter, AAH)计划所开发,以作为AH-1眼镜蛇的后继机种。
③AH-1G “休伊眼镜蛇”AH-1G 武装直升机是在越战的实战中研制出来的,因而在总体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实战的需求。
AH-1G被公认为是现代武装直升机的设计典范。
④AH-1W“超眼镜蛇”----- AH-1Z超级眼镜蛇”武装直升机AH-1W“超眼镜蛇”可执行反坦克、护航、多种火力支援。
武装突击、搜索和目标识别等多种任务。
该机是 AH-1T 的改进型, 1986 年开始生产。
该机除美国海军陆战队使用外,台湾陆军也装备有 42 架,土耳其陆军装备 10 架。
将台湾陆军上世纪90年代购进的63架AH-1W升级到AH-1Z⑤OH-58DOH-58D武装侦察直升机是目前台湾陆军的主力侦察直升机。
一是机载侦察设备先进。
该机配备有桅杆式MMS光电侦察系统,二是注重生存设计。
三是有一定的自卫和火力支援能力。
四是协同作战能力较强。
⑥CH-47D“支奴干”中型运输直升机、CH-47SD是一种由美国波音公司研发并制造的多功能、双引擎,双螺旋桨的中型运输直升机。
其双旋翼纵列式结构(contra-rotating rotors)剔除了一般直升机的尾部垂直螺旋桨,允许机体垂直升降,而且时速高达165里。
其首要任务从部队运输到炮台战场补给。
⑦UH-1Y轻型直升机UH-1Y毒液(UH-1Y Venom)是美国UH-1直升机一种升级改型。
伊战中美军的战术数据链数据链已成为美军获取信息优势,提高各种作战平台快速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实现作战指挥自动化的关键设备。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使用了多种战术数据链,例如战术数字信息链路、公共数据链/战术公共数据链等,这些数据链的使用为美军取得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战术数字信息链路(TADIL)战术数字信息链路(TADIL)是美军用于传输机器可读的数字化信息的标准通信链路,目前投入使用的战术数字信息链路有4种,分别是TADIL-A、TADIL-B、TADIL-C和TADIL-J。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军舰、战斗机以及侦察监视飞机等都装备有一种或多种此类数据链。
二、公共数据链/战术公共数据链(CDL/TCDL)公共数据链(CDL)是作为卫星、侦察机及无人机与地面控制站间传输图像以及信号情报(通信、电子等情报)的标准链路。
此类数据链用于接收来自各种情报、监视和侦察传感器的图像、信号情报数据以及测量与特征情报数据。
此次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捕食者”、“全球鹰”等无人机均装备有CDL/TCDL数据链终端。
三、增强型定位报告系统/态势感知数据链(EPLRS/SADL)增强型定位报告系统(EPLRS)是21世纪部队的骨干数据通信网和战术互联网的心脏,能够为战术部队提供近实时、抗干扰、保密数据分发和通信、识别、定位、导航辅助以及自动报告等功能。
它支持“21世纪旅及旅以下部队作战指挥”(FBCB2)系统。
美空军国民警卫队为其近空支援飞机(如A-10和F-16)购买的是硬件经过改进的EPLRS,又称作态势感知数据链(SADL)。
四、自动目标移交系统(ATHS)此次参战的美陆军第4机步师OH-58D侦察直升机就是利用ATHS 和其他通信设备与UH-60、AH-64直升机和空军的F-16、A-10攻击机以及炮兵战术火力系统实时通信,与师属炮兵下辖的目标搜索连的移动目标定位雷达、火炮定位雷达共同搜索、识别和定位敌方各种目标,并引导火力实施打击。
FARA计划作者:来源:《小学科学》2020年第06期自從20世纪40年代直升机技术诞生以来,这种能够垂直起降、空中悬停的飞行器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而在军机领域,直升机的飞行技术特点为它赢得了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
运输、侦察、作战,直升机无所不能。
而在不远的将来,世界顶尖水平的“次世代”攻击/侦察直升机会迎来哪些变化呢?合二为一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陆军的武装直升机主力,是大名鼎鼎的AH-64“阿帕奇”系列,同时,还有少量的“眼镜蛇”武装直升机。
这些直升机可以装备各种武器,用来执行反坦克作战及一定程度的侦察任务。
与这些主打作战的武装直升机配合的,是众多侦察直升机,其中的佼佼者是OH-58D“基奥瓦勇士”战场侦察直升机。
这种机型重量较轻,机动灵活,可以配备导弹、火箭和机枪等轻重武器,在侦察之余提供一定的火力输出。
看到了吧,现阶段的美军武装直升机和侦察直升机其实存在交叉浪费的情况。
这也是美军下一代攻击/侦察直升机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换言之,美军的下一代军用作战直升机,要将攻击任务和侦察任务结合起来,既降低研发成本,也便于灵活使用。
而这样的思路,也符合当今世界武装直升机的发展趋势。
FARA计划实际上,早在“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开始大量装备部队不久,美国陆军就未雨绸缪,开始寻找“阿帕奇”的接班人。
当时,最有希望的是“科曼奇”武装直升机。
这种直升机简直就是直升机中的F-22,隐身设计,武器内置,高速飞行……可是,这些最先进的设计方案加起来,太贵了。
当时又正好赶上冷战结束,美军短时间内失去了假想敌,不太需要“烧钱”研发这种超级直升机了。
所以“科曼奇”计划惨遭下马。
一转眼,三十年过去了。
如今,“阿帕奇”“基奥瓦勇士”这些当年很先进的机型,都陆续呈现“老态”,是时候考虑传位给下一代了。
于是,美军的“未来攻击/侦察直升机研发计划”,简称FARA计划,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务实的需求FARA计划立足于未来战场,结合双重任务,对新一代的攻击/侦察直升机提出新的要求。
世界最强十大武装直升机第一名 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AH-64武装直升机现已被世界上13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包括日本、中国台湾和以色列。
AH-64以其卓越的性能、优异的实战表现,自诞生之日起,一直是世界上武装直升机综合排行榜第一名美国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第二名卡-52短吻鳄武装直升机。
卡-52武装直升机是俄罗斯陆军航空兵的主力武装直升机之一,该直升机在2011年11月正式服役,卡-52,俄罗斯人以凶猛的两栖动物“短吻鳄”为其命名。
与著名的卡-50直升机同属共俄罗斯K—52第三位:俄罗斯米-28NM直升机。
米-28NM保留了米-28N的机体和操纵系统等,主要改进了动力和雷达系统,并采用更先进的导弹武器,拥有更强的空空、空地作战能力俄罗斯米—28N武装直升机第四名中国武直-19在中国已经发展了武直-10武装直升机的情况下,武直-19的突然出现多少让人感到意外。
而从技术和装备角度来讲,武直-19的出现却恰恰是最能平衡中国陆航装备需求与中国航空工业研发生产能力的方案。
众所周知,由于武直-10原计划采用的PT6C-76C发动机在由加拿大向中国出口时遭美国阻挠而作为代替的国产涡轴-9A发动机迟迟不能投产,导致武直-10暂时难以定型服役,无法满足陆航日益迫切的需要。
因此,技术上完全源自直-9W而又具有比直-9W更高战斗力的武直-19自然成为中国陆航短期内代替武直-10作用武装直升机主力型号的最佳选择。
武直-19第五名中国武直-10武直-10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种专业武装直升机和亚洲各国第一种自研专业武装直升机。
结束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长期依赖法国海豚直升机的改型兼当武装直升机的历史,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的航空突击与反装甲能力武直-10第六名:俄罗斯米-24武装直升机。
米-24武装直升机主要用于为己方部队开辟前进通道,清除防空火力和各种障碍,担负护航任务,还可以载8-10名士兵,由于在高原飞行时速度很快,会使得坠落事件发生可能性增大,并且自身目标大,很容易被敌军防空武器击落俄罗斯米-24第七名. 美国AH-1Z蝰蛇AH-1Z“蝰蛇”(英语:AH-1Z Viper)是H-1升级眼镜蛇直升机计划的21世纪产物,将在2020年为美国海军陆战队提供超过280架的新蝰蛇美国AH-1Z蝰蛇第八名:虎式武装直升机虎式直升机的初期量产合约在1999年6月签订,生产160架,德法两国各分得80架。
极速牛车:从A-11到SR-71铁血巴特21原创1957年美国开始研究战略侦察机的生存问题,提出研制能在20公里高空以3马赫高速飞行的高生存力战略侦察机。
为此洛克西德公司著名的臭鼬研究工程团队工程师约翰逊研究了多种方案,包括将“晒黑”计划中的CL-400机体装上助推火箭,使用U-2拖带在高空发射这样的方案,但是这些方案都不能满足约翰逊的设想,于是约翰逊从1958年4月21日起抛弃“晒黑”计划的技术基础重新另立项目“热忱”,该项目的机型发展从A-1一直发展到A-12,这个型号代号A是天使长AIohangel的缩写。
1959年天使项目机型设计进展为A-10,概念外形与后来拉长的米格31相似,但艾森豪维尔总统要求增加隐身性能,于是约翰逊将机体大幅修改为翼身融合,并取得了成功,使雷达反射面积减少了90%,奠定了后来A-12/SR-71的外形轮廓。
1959年7月完成修改后的天使机体方案被命名为A-11。
1959年8月洛克西德的A-11方案击败了康沃尔设计的“翠鸟”方案(使用B-58发射4马赫超音速无人侦察机)被美国空军、国防部及中央情报局选中继续发展,其代号改为“牛车”,“牛车”的代号是从1959年的A-11开始的!1961年,A-11完成了实体模型的雷达试验,针对试验结果作出了改进,使用一种吸波层压塑料材料制作机背、机翼和垂尾等几个部位的边缘,这是塑料首次被运用到飞机结构材料上。
经过改进的设计被命名为A-12。
1962年4月4日A-12进行了首次高速滑行和短暂离地试验,4月26日实现首飞成功。
在年底A-12在俯冲中达到了2.16马赫速度,当时J58发动机仍未完成,一直使用的是J75发动机,飞机性能收到限制,整个项目进度延迟了1年。
1963年1月15日A-12终于装上J58发动机并首飞成功。
1963年7月20日A-12达到3马赫速度,11月实现设计速度3.2马赫。
从A-11到A-12一直是单人坐舱设计,但坐舱后有一个称为Q舱的侦察设备舱,为了满足教练型的要求,有一架A-12将Q舱改为坐舱,成为双人座飞机,绰号“钛鹅”。
盘点世界知名武装直升机(组图)[25P]美国AH-1“眼镜蛇”直升机美国AH-1“眼镜蛇”是一款由贝尔直升机公司所制造的攻击直升机。
因型号不同而有许多称号,如:休伊眼镜蛇(HueyCobra)、海眼镜蛇(SeaCobra)、超级眼镜蛇(Sup erCobra)、W眼镜蛇、蝰蛇(Viper)、Z眼镜蛇或蛇(Snake)。
AH-1W“超级眼镜蛇”直升机正在加油AH-1W直升机正从美国两栖攻击舰上起飞美国AH-64“阿帕奇”直升机位于伊拉克的一架美军AH-64D长弓阿帕奇美国AH-64“阿帕奇”直升机(AH-64 Apache)是由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现波音的一部份)为美国陆军所设计制造的一款主力武装直升机。
它是根据美国陆军的先进武装直升机(Advanced Attack Helicopter, AAH)计划所开发,以作为AH-1“眼镜蛇”的后继机种。
AH-64D的正面图荷兰皇家陆军AH-64D 美国OH-58“奇奥瓦”直升机OH-58D“奇奥瓦”侦察直升机美国贝尔OH-58“奇奥瓦”侦察直升机是一种直升机家族,单引擎单旋翼,可以有观测和部分攻击能力。
OH-58“奇奥瓦”自从1968就开始在美军服役。
最新机型是OH-58D“奇奥瓦战士”,主要是担任陆军支援的侦察角色。
OH-58D和AH-64协同作战OH-58C美国MH-6“小鸟式”直升机美国MH-6“小鸟式”(MH-6 "Little Bird",又常被昵称为“Killer Egg”)直升机和它的攻击型本AH-6,是美国陆军用于特种作战的单引擎轻型直升机。
俄罗斯米-24“雌鹿”直升机米-24P型俄罗斯米-24“雌鹿”直升机由米尔莫斯科直升机工厂1972年开始生产,定位为大型直升机空中炮艇和低运量兵员运输用途,最初为苏联空军使用,成功后外销30国以上。
俄罗斯米-28“浩劫”直升机俄罗斯米-28,是米尔设计局研发的纵列双座攻击直升机。
F/A-18“大黄蜂”(Hornet)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概况F/A-18“大黄蜂”是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及诺斯罗普飞机公司为美国海军研制的舰载单座超音速多用途战斗/攻击机。
1974年美国海军提出多用途战斗机的要求,称为VFAX计划,后来改称海军空战战斗机计划。
1975年5月海军选中1975年年初在美国空军轻型战斗机竞争中输给YF-16的诺斯罗普公司的YF-17作为海军空战战斗机的原型机。
以它为基础重新设计后编号F-18,定名“大黄蜂”。
同年11月海军与通用电气公司签订了为F-18研制F404-GE-400发动机的合同。
1976年1月又同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签定合同。
F-18的研制工作便全面展开。
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由于研制舰载飞机比诺斯罗普公司更有经验而被选为主承包商,负责制造前机身、座舱、机翼、水平安定面、起落架和阻拦钩,以及全部飞机的总装。
诺斯罗普公司负责发展工作的30%,制造工作的40%。
最初计划研制两种单座型,即供执行空战任务的F-18和执行攻击任务的A-18。
但这两种型号非常相似,只在作战装备和导弹上有些小的差别,因而将它们统一为一种机型,称F/A-18。
F/A-18A/B的第一架原型机1978年11月18日首飞,1980年5月开始交付美国海军。
此后,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西班牙也采购了这种飞机。
从1986年开始,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在F/A-18A/B型的基础上改进生产了F/A-18C/D,美国、科威特、芬兰均采购了这种飞机。
由于EFA计划频频受挫,进度一推再推,德国、意大利曾有过购买F/A-18作为EFA 的过渡或替代机种的计划。
到1992年1月,各型F/A-18已累计生产了1050架。
由于海军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舰载攻击机取代60年代的A-6、A-7,而美国国防部于1991年取消了A-12计划,1992年F/A-18E/F 被美国海军选为其下一代攻击机AF/X之前的过渡机种。
军用飞机的分类:按用途可分为:战斗机、攻击机、轰炸机、战斗轰炸机、侦察机、运输机、教练机、预警机、电子战飞机、反潜机等等。
目前西方国家将战斗机分为四代:第一代:亚音速战斗机——代表机型:美制f86、苏制米格15、中国歼5等第二代:强调超音速性能的战斗机——代表机型:美制f4、苏制米格21、中国歼7等第三代:强调多用途的超音速战斗机——代表机型:美制f16、f15、苏制米格29、苏27等第四代:强调隐身性能的多用途超音速战斗机——代表机型:美制f22、f35在我国战斗机又称为“歼击机”,攻击机称为“强击机”,另从战斗机中分出“截击机”,但现在已很少使用“截击机”这一名称。
美军飞机型号分类:A-攻击机如A-10犹猪、A-4天鹰B-轰炸机如B-29超级空中堡垒、B-24解放者C-运输机如C-5银河 C-130大力神E-电子战和早期预警机如E-2鹰眼F-战斗机如F-15鹰、F-16战隼H-直升机如UH-60黑鹰运输直升机、AH-64阿帕奇攻击直升机K-加油机P-巡逻机Q-无人驾驶飞机R-侦察机(电子战机)如F/R-18大黄蜂S-反潜机T-教练机U-高空侦察机V-短距和垂直起降机X-试验型号飞机另外,符合字母组成的飞机型号说明该机种具有多种用途,比如:F/A-18 是争夺制空权和对地攻击多种用途的,就是战斗攻击机KC-130 是运输加油机AH-64 是攻击型直升机RAH-66 则是侦察型攻击直升机以此类推。
略有不同的是:SR-71 不是反潜侦察机,而是战略侦察机UH-60 是通用直升机OH-58D 也是侦察型武装直升机(这个O我也没明白是什么意思)从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出现了以喷气式发动机为动力的战斗机出现后,按时代特别按其技术水平将各种战斗机分为了三代,目前正在发展第四代战斗机。
1. 第1代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飞行速度低于声速,为亚声速战斗机,最大航速M=0.8,作战半径约400~800km,代表机型有美国的F-86,前苏联的米格-15。
长弓阿帕奇直升机篇一:盘点世界知名武装直升机盘点世界知名武装直升机(组图)[25]美国-1“眼镜蛇”直升机美国-1“眼镜蛇”是一款由贝尔直升机公司所制造的攻击直升机。
因型号不同而有许多称号,如:休伊眼镜蛇()、海眼镜蛇()、超级眼镜蛇()、眼镜蛇、蝰蛇()、眼镜蛇或蛇()。
-1“超级眼镜蛇”直升机正在加油-1直升机正从美国两栖攻击舰上起飞美国-64“阿帕奇”直升机位于伊拉克的一架美军-64长弓阿帕奇美国-64“阿帕奇”直升机(-64)是由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现波音的一部份)为美国陆军所设计制造的一款主力武装直升机。
它是根据美国陆军的先进武装直升机(,)计划所开发,以作为-1“眼镜蛇”的后继机种。
-64的正面图荷兰皇家陆军-64美国-58“奇奥瓦”直升机-58“奇奥瓦”侦察直升机美国贝尔-58“奇奥瓦”侦察直升机是一种直升机家族,单引擎单旋翼,可以有观测和部分攻击能力。
-58“奇奥瓦”自从1968就开始在美军服役。
最新机型是-58“奇奥瓦战士”,主要是担任陆军支援的侦察角色。
篇二:世界军用直升机大全中国直升机:中国直10中国直11中国直9中国直-8中国直6中国直5中国延安中国米8篇三:世界十大武装直升机世界十大武装直升机武装直升机是装有武器、为执行作战任务而研制的直升机。
说到武装直升机,先要讲一下直升机。
直升机是谁最先发明的,这个看法也不完全一致。
现在较公认的是,第一架接近实用的直升机是由美籍俄国人西科斯基研制的-300,它于1939年9月14日试飞成功。
这个西科斯基是个传奇式的人物,他曾在1914年研制成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轰炸机。
在直升机上加装武器开始于40年代。
1942年(有说1944年),德国在-223运输直升机加装了一挺机枪。
50年代,美、苏、法等国都分别在直升机加装武器,开始主要用于自卫,后来也用来执行轰炸、扫射等任务。
60年代初,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大量使用直升机(多为运输型)。
战争中,其直升机损失惨重,因而决定研制专用武装直升机。
美国陆军通用/武装侦察直升机的“头号选项”:V—280“勇敢”通用倾转旋翼机作者:秦鸥来源:《航空世界》2014年第09期尽管两度铩羽,但美国陆军航空兵仍存在新式侦察直升机的需求,毕竟经过多年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事消耗,现役的OH-58机群早就不堪重负,这些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老机型尽管实施过的机体延寿和改装美容,可毕竟是当初的老设计,内部设计冗余度早已耗尽,再要挖潜实在是勉为其难。
更要命的是,美军陆航数量更多的UH-60通用直升机也到了退休年限。
面对两大主力直升机“双下岗”的尴尬局面,美国陆军索性提出新一代通用/武装侦察直升机的项目招标,由于夺标者理论上能拿到未来美军陆航部队数以百架甚至千架的订单,所以美国甚至欧洲各家厂商无不拼尽全力,希望笑到最后。
据美国《防务新闻》分析,当前最有希望的竞争者当属开发出V-22倾转旋翼机,又曾是ARH-70项目夺标者的贝尔公司,他们这次拿出的是V-280“勇敢”(Valor)通用倾转旋翼机。
动力系统的妙思尽管V-280和V-22一样都采用倾转旋翼设计,但根据实际操作经验和通用直升机作战需求的想定,它在发动机和传动系统方面进行了改头换面,采用完全不同的设计。
过去V-22的发动机舱和旋翼采用一体化设计,当变换飞行模式时是直接调整发动机舱角度,让旋翼推力轴线从接近水平改为垂直,为机体提供在直升机飞行模式下的升力与推力。
这种设计的最大优点是大幅简化发动机和旋翼的传动系统,降低传动系统的复杂性,但缺点是发动机舱加上旋翼的整体重量,导致主翼梁和发动机舱的接点需要承受大量应力,况且驱动发动机舱变换迎角的相关液压系统也需要额外的功率输出。
为防一侧发动机失效,V-22还在左右两台发动机之间安排了备用紧急传动轴,并且贯通主翼内部,这都令发动机舱和主翼的设计变得极为复杂。
不仅如此,在实战过程中,美军还发现V-22的发动机舱在直升机模式下直接将高温燃气排向地面,因此多次发生发动机高温燃气引燃地面植被的意外,虽然在作战中算不上大毛病,但对日常训练来说却意味着着陆点的选择受到诸多限制。
“基奥瓦勇士”武装侦察直升机与萨达姆
柯良
【期刊名称】《世界直升机信息》
【年(卷),期】2004(000)003
【摘要】美国OH-58D“基奥瓦勇士”武装侦察直升机,是在OH-58A“基奥瓦”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一种双座侦察和攻击直升机。
该机采取了一定的隐身措施,是世界上现役直升机中最好的侦察直升机。
它能在昼夜较恶劣气象条件下,远距捕获和识别目标。
【总页数】3页(P12-14)
【作者】柯良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275.1
【相关文献】
1.美军新一代武装侦察直升机花落谁家? [J],
2.美新一代武装侦察直升机(ARH) [J], 无
3.陆上自卫队之眼川崎OH-1武装侦察直升机 [J], 张明德
4.陆上自卫队之眼川崎OH-1武装侦察直升机 [J], 张明德
5.中国直十一武装/侦察直升机 [J], 郑景(摄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O-58L-3蚱蜢侦察机炮兵校射机O-58/L-3蚱蜢埃隆卡O-58“蚱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埃隆卡公司为美国陆军设计制造的一款用于军事观察或联络的轻型飞机。
战争期间被大量制造,主要用于情报侦察和联络运输,是美国陆军航空队成立之初使用的飞机,同时也是埃隆卡公司最成功的产品之一。
国家:美国技术数据•名称:埃隆卡O-58“蚱蜢”轻型观察机•首飞时间:1941年•服役时间:1941年•研发单位:埃隆卡公司•气动布局:平直翼•发动机数量:单发•飞行速度:亚音速技术数据•乘员:2人•机长:6.4米•翼展:10.67米•机高:2.34米•空重:379千克•发动机:大陆O-170-3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590千克性能数据•最大飞行速度:139千米每小时•最大航程:350千米结构特点O-58“蚱蜢”具有高翼;串列式驾驶舱;固定式起落架;宽大的玻璃驾驶舱。
使用情况“蚱蜢”被用来联络及运输任务,并用来在敌机起飞和降落时的着陆带进行另对手措手不及的短程侦察。
“蚱蜢”是商用市场上出售的双座教练机的改进版,服役后其三种版本大约共售出了400架。
到1944年停产前,已有1030架“蚱蜢”在全球各地的美军中服役。
战后,埃隆卡为民用和军用市场生产了更多这种飞机。
型号演变“蚱蜢”是埃隆卡公司开发的是名为“65”型的高单翼飞机,用以以满足商业需求。
1941年,这些飞机提供给美军,最初被美国陆军航空队指定其为YO-58。
1942年,该设计的代码由O(代表observation,观察机)改为L(代表Liaison,联络机)。
O-58、O-58A、O-58B即分别被指定为:L-3、L-3A和L-3B。
美国海岸警卫队现有飞机一览,欧直海豚多达百架海岸警卫队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790年8月4日创立的海关缉私局,自2003年开始隶属于国土安全部,是美国八个联邦制服部队之一,根据2019年的数据统计,现有40,992名现役军人、7,000名预备役军人、8,577名文职人员以及31000名辅助人员,243艘中大型执法船、1,600艘以上小型执法船以及200余架固定翼和旋转翼飞机。
MH-65海豚(Dolphin)直升机(HH-65),由欧洲直升机公司(母公司为空客公司)在AS365直升机的基础上开发,该机空重3128千克、最大起飞重量430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33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658公里,首架飞机于1979年6月交付美国海岸警卫队,目前装备有98架。
HC-144海上哨兵(Ocean Sentry)运输机,由欧洲航空防务与太空公司(现空客公司)在CN-235运输机的基础上开发,该机空重98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6502千克、最大飞行速度437公里/小时、最大航程2898公里,首架飞机于2006年12月交付美国海岸警卫队,目前装备有18架。
湾流V(Gulfstream V)公务机,由湾流宇航公司(母公司为通用动力公司)开发,该机空重20956千克、最大起飞重量4105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1078公里/小时、最大航程12000公里,首架飞机于2012年1月交付美国海岸警卫队,目前装备有2架。
C-27J斯巴达人(Spartan)运输机(HC-27J),由阿莱尼亚·马基航空公司(现莱昂纳多公司)开发,该机空重175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3180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602公里/小时、最大航程1759公里,首架飞机于2016年4月交付美国海岸警卫队(为美国空军退役飞机),目前装备有14架。
C-130大力神(Hercules)运输机(HC-130),由洛克希德公司(现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发,该机空重34791千克、最大起飞重量79379千克、最大飞行速度61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8333公里,首架飞机于2008年3月交付美国海岸警卫队,目前装备有26架。
60年代初,贝尔公司研究出了“基奥瓦”系列的原型机206型直升机,为了适合军方关于轻型侦察直升机的要求,在对206型改进后,OH-58A型直升机诞生了,并且于1969年向军方交付了2200架,随后,OH-58A基奥瓦直升机立即被部署到了越南战场上,主要用作轻型侦察直升机和情报支援。
OH-58D的原型是贝尔直升机公司的406型轻型多用途直升机,原本是民用机种。
越战结束后,为适应新的情况,美国陆军对轻型侦察直升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贝尔公司将OH-58系列直升机改进后增强了侦察和火力支援能力,参与军方招标中被美陆军选中,序列号命名为OH-58D,绰号则定为“基奥瓦勇士”。
新型的基奥瓦其实是一种轻型武装侦察直升机,它的使用范围得到了扩展,可以单独执行战术侦察任务,也可协同专用武装直升机作战,或为地面炮兵提供侦察、校炮的工作。
OH-58D可以单独执行战术侦察任务,也可协同专用武装直升机作战,或为地面炮兵提供侦察、校炮的工作。
OH-58D在1982年11月通过了美陆军的设计评估,5架原型机中的首架在1983年10月首飞。
第2架和第5架原型机用作飞行性能测试;第3架配备了完整的任务装备,测试了电子系统;第4架原型机用于电子系统电磁协调性测试。
整个试飞在1984年6月完成,同年7月交付美国陆军,1985年2月正式服役。
美陆军原打算将已有的592架OH-58A/B改装成OH-58D,但后来因预算限制,到1992年6月只改装253架。
OH-58D是一种用高技术装备起来的战场武装侦察机。
该机的主要的任务包括野战炮兵观测,同时为“铜斑蛇”激光制导炮弹提供目标照射。
基奥瓦可以利用自身的观瞄装置进行目标坐标计算和测距,再经由卫星通讯设施传输目标信息,使地面炮兵能实时精确的发起攻击;基奥瓦也可为其他飞机提供类似支援,组成“猎-歼小组”,互补不足,完成地面支援任务。
必要的时候,OH-58D也可用自身携带的武器发起攻击,机身两侧有多用途轻型导弹悬挂架,可以挂4枚“毒刺”使空对空导弹,或者挂“海尔法” 空对地导弹,这使它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
它可以在海拔1200米的高原地区飞行,也可以在高气温条件下使用。
OH-58D可使用的其他武器包括7管70mm“九头蛇”火箭发射器、各种航炮或者机枪吊舱等。
OH-58常用的两种导弹的配置:FIM-92“毒刺”与AGM-114“地狱火”。
此外,它还有贴地飞行能力和全天候空中侦察能力。
基奥瓦安装的是滑撬式起落架,机身两侧各有一个舱门,舱内有加温和通风设备。
OH-58系列基本上照搬了贝尔406直升机的机身。
D型沿用了A型号的机身,加强了机体结构,以延长其服役寿命。
电子设备、动力装置和旋翼系统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进。
更加重要的改进包括:
桅顶瞄准具
由麦道公司和诺斯罗普公司电子机械部合作研制。
桅顶瞄准具系统包括1具电视摄影机,1具热像仪,1具激光测距/目标照射器;其中电视摄影机视野可达2度×8度;热像仪由120个成像单元所组成,视野3度×10度;激光测距/目标照射器可制导“海尔法”反坦克导弹及“铜斑蛇”制导炮弹。
桅顶瞄准具由机上中央计算机控制,该计算机还控制1具电视目标追踪器,可根据目标和背景影像对比变化,自动使瞄准线跟踪目标,减轻飞行员的负担。
桅顶瞄准具各系统安装在1个由复合材料制成的73千克的球体内,整个球体则置于主旋翼桅顶之上。
1根直径233mm的电缆穿过主旋翼驱动轴与机身内的中央计算机相连接。
桅顶瞄准具有稳定装置。
由于安装在整架直升机的最高点,因此能提供非常好的视界。
同时OH-58D也可以躲在隐蔽物后方,伸出桅顶瞄准具观测,这样大大降低了被对方发现的几率,提高了生存力。
旋翼系统
OH-58D改用4叶复合材料主旋翼,机动性有所增强,振动减小,可操控性提高。
尾桨也得到了改进,这使得OH-58D在35节阵风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纵向操纵性能。
动力装置
换装艾力森公司的250-C30R涡轮轴发动机,功率650匹马力,主变速箱持续输出功率455匹马力。
在紧急状态下,主变速箱可以在没有润滑油的情况下正常工作。
电子系统
为了加装更多的电子系统,OH-58的后排座位在D型上被取消了。
这一空间安装了90组存储装置。
OH-58D的电子系统在80年代中期是世界军用直升机中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
该系统主要包括两个主控制器/处理器单元,1553B数据总线,与其它主要次系统相连接,如姿态方向参考系统,ASN-137多普勒速率测量系统,桅顶瞄准具,自动目标信息数据链系统ATH。
ATH能将目标信息以数字方式传递给地面炮兵或攻击直升机。
与主控制器/处理器单元相接的次系统,除APR-39雷达预警系统和各种频率的通讯系统外,就是座舱内的控制与显示系统,以两具单色多功能显示器为主,显示水平垂直飞行状况,通讯控制,以及桅顶瞄准具的影像等资料。
这套系统有效减轻飞行员负荷,增加执行任务的效率。
贝尔直升机公司已深入改进OH-58D,首要目标是提高隐身性能。
机体将改用特殊材料,机首、旋翼及风挡等容易反射雷达波的部份将用特殊涂料覆盖。
排气口加装红外线抑制装置。
美国特种部队已经开始测试这种改进型的OH-58D。
贝尔公司为OH-58D加装了麦道公司的前视红外线系统。
该系统将安装在OH-58D的机鼻下方,配合新型头盔显示器使用。
贝尔公司还为OH-58D设计了一种237升的保形油箱,安装在座舱后方的机身两侧。
这使得OH-58D 的最大航程达到891千米。
如果只加装1个,也能使OH-58D续航时间达到4小时。
OH-58D还加装了惯性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数字地图等。
ATH系统也将有所改进,改进后OH-58D将可以直接向坦克或步兵战车传送目标信息。
自1987年起,OH-58D参与了美军多次作战行动,受到部队的一致好评。
在两伊战争中,海军的OH-58D PRIME CHANE型曾与海军SH-60B直升机配合作战,由SH-60B的搜索雷达发现伊朗的高速炮艇,然后OH-58D发起攻击,摧毁目标。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共派出了130架OH-58D前往波斯湾,多次摧毁了伊拉克沿海目标,如钻油平台、快艇、海防工事等。
OH-58D出名和耀眼的程度远远不及AH-64等武装直升机,但它在美陆航战斗机作战系统中占据着侦察、前导和指挥协调的作用,确实是美军中不可或缺的一员猛将。
性能数据:
机长:9.8米
机高:2.59米
机宽:1.97米
翼展:10.8米
旋翼桨叶面积(总和):3.55平方米
旋翼桨盘面积:90.93平方米
机组成员:1名(可携4名)
空重
OH-58A 664公斤
OH-58C 825公斤
使用重量
OH-58A 1049公斤
OH-58C 1104公斤
最大起飞和着陆重量
OH-58A 1360公斤
OH-58C 1451公斤
最大零燃油重量
OH-58A 1145公斤
OH-58C 1200公斤
最大桨盘载荷
OH-58A 0.146千牛/平方米
OH-58C 0.156千牛/平方米
最大允许速度(海平面) 220公里/小时
巡航速度(最大航程) 188公里/小时
巡逻速度(最大续航时间) 91公里/小时
最大爬升率(海平面)
OH-58A 9.05米/秒
OH-58C 9.15米/秒
实用升限
OH-58A 5760米
OH-58C 5640米
悬停高度(有地效)
OH-58A 4145米
OH-58C 4025米
悬停高度(无地效)
OH-58A 2680米
OH-58C 2955米
悬停高度(武装侦察任务)
OH-58A(总重1360公斤) 1830米
OH-58C(总重1451公斤) 2500米
最大航程(海平面,武装侦察任务总重1451kg,无余油) OH-58C 490公里
续航时间(海平面、无余油) 3小时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