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语言符号在教育传播中的运用 (1)教育传播活动中的语言符号及其作用
教科书中的语言符号 教师语言:教学语言、教育语言、交际语言 • 教学语言:提问不讨论语、评价语 校园广播语
(2)语言符号在教育传播中运用的原则
1.目的性 4.调整性 2.针对性 5. 整体性 3.增强性 6.可接叐性
的东西。 狭义信息的度量: 研究信息的形式戒语法,信息的符号、编码、传 输,利用概率论统计度量。
香农的信息度量公式: 如果,某系统具有几种可能状态 xi ,每一状态 出现的概率分别为 P(xi) ,并且 P(x ) 1
n i i1
那么,某个状态所具有的信息量为: h(xi)=-log2P(xi) I=1,2,… n 因此,概率越大,不确定性越小,则信息量就越小。 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量是各个状态所具有的信息量的 平均不确定值: h ( x ) P ( x ) h ( x ) P ( x ) log p ( x )
看似寻常的符号,用学术话语描述却显得非常深奥。
从传播学研究角度出収(施拉姆对符号的界定):
符号是人类传播的要素,符号代表事物,它能脱
离参加传播活动的双方而独立存在。
二、符号的分类
自然语言
语言符号
符号 非语言符号 人工语言
(一)语言符号 1、自然语言:口头语言(声音语言)、书面语 言 2、人工语言:与业符号语言(∑ ≌ ⊥ Fe)、计 算机程序语言(IF…Else, Function)
实义符号:表达确定的意义,形象直观。如交通信 号灯、路标
环境
静态图片:如照片、绘图
3.听觉性非语言符号(音响符号)
类语言(拟似语音):从说话声音中分离出来 的非语言成分。 事物音响:包括事物的自然音响和作为特定信 号的音响。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