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富阳城市绿心新沙岛风情小镇规划
- 格式:pdf
- 大小:21.05 MB
- 文档页数:43
2013.04县委书记谈平原绿化——高标准大投入全覆盖推进全省“1818”平原绿化行动富阳市以“森林城市”创建和“四边”绿化行动为载体,坚 持党政主导,层层落实任务,努力创新用地、养护、投入机制, 以“绿色城乡、绿色通道、绿色屏障、绿色经济”建设为重点,大 力实施平原绿化工程。
2012 年累计投入绿化建设资金 1.45 亿 元,新增平原绿地面积 6800 亩,平原林木覆盖率从 16.59%提 升到 17.88%。
2013 年,富阳市将全力打好平原绿化和创建省级“森林 城市”攻坚战,在激发原动力,提升品牌力,增强执行力上下功 夫。
动员组织党政机关、社区学校、乡镇农村采取建立义务植 树基地、创“绿色社区”、“彩化校园”、“送绿下乡”等多种形式,鼓励引导群众参与植树绿化。
按照增绿量、上档次、创精品、树典型的要求,着力打造 05 省道、江滨南大道、江滨西大道延伸段等通道绿化精品工程;以镇村绿化为重点,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生态文化基地,加快推进黄公望风情小镇、新沙岛风情小镇等镇村绿化亮点。
把平原绿化目标任务细化分解落实, 市财政将安排平原绿化专项资金 3000 万元,力争全市投入绿 化建设资金 1.6 亿元,新增平原绿化面积 6000 亩,努力实现 城市乡村宜林地绿化全覆盖。
北仑区把生态建设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展示良好形象的 迫切需要和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安民工程,以“四边”绿 化提升为重点,实行点、线、面结合,统筹推进全域绿网建设,加快平原绿化步伐。
2012 年投入绿化资金 6.8 亿元,新建改建 绿地 540 万平方米,实施森林抚育和山体林相改造 1.5 万亩, 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 49.9%,基本形成了以中央生态区为屏 障,以通道绿化为骨架,以城镇、村庄为基础,贯通城乡的绿网 体系。
下一步,北仑区将着力创建国家级生态区,计划用 4 年时间,总计投入资金 90 亿元,实施“蓝天、碧水、绿树”三大行动计划,其中绿化投入 30 亿元,全区净增绿地面积 2.5 万亩,森 林覆盖率达到 52.5%。
富阳新桥江绿道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富阳市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下辖,是一个历史悠久且风景优美的城市。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于休闲娱乐和健康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市民的需求,富阳市计划建设一条连接新桥江两岸的绿道,提供给市民一个安全舒适的户外活动场所。
二、项目目标该绿道项目的目标是打造一条景观优美、设施完善、安全可靠的绿色通道,方便市民进行散步、骑行和休闲活动。
项目的主要目标包括:1. 连接新桥江两岸,提供市民通行的便利; 2. 创造出一个美丽宜人的自然环境,增强市民对大自然的感知和喜爱; 3. 设置各类设施,满足市民日常生活需求; 4. 提供安全可靠的管理和维护服务。
三、项目范围富阳新桥江绿道项目的总长度约为5公里,沿新桥江两岸布设。
项目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绿化:对项目范围内的土地进行绿化,包括植树、种草、布置花坛等; 2. 道路:建设步行道、自行车道等通行设施,确保市民安全便捷地通行; 3. 设施:设置休息区、公共厕所、垃圾桶等基础设施,提供方便的休息和生活条件; 4. 照明:在绿道沿线设置合适的照明设施,确保夜间使用安全; 5. 标识:设置指示牌、标志等导向设施,方便市民找到正确的通行路线。
四、施工流程本项目的施工流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方案设计:在确定项目目标和范围后,由专业设计师进行绿化和道路设计,绘制施工图纸; 2. 材料采购:根据设计图纸确定需要的材料种类和数量,进行采购; 3. 土地准备:清理绿道建设区域内的杂草和垃圾,平整土地; 4. 绿化工程: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宜的树种和草坪进行植栽; 5. 道路建设:在绿化区域内布设步行道和自行车道; 6. 设施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在绿道沿线设置休息区、公共厕所等设施; 7. 照明设施安装:安装绿道沿线的照明设施,确保夜间通行安全; 8. 标识设置:设置指示牌、标志等导向设施,方便市民找到正确的通行路线; 9. 完工验收:对项目进行综合验收,确保项目质量和安全; 10. 管理和维护:建立绿道管理和维护机制,保证长期可持续运营。
第一章总则第1条编制目的、依据为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进一步落实浙江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战略部署和《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促进富阳市经济社会与城乡建设快速、有序、健康的发展和市域空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浙江省《县市域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07~2020年)》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结合富阳市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本规划下划线部分为规划强制性内容。
第2条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富阳市的行政区范围,面积为1831.23平方千米。
在市域内所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均应服从本规划。
第3条规划期限规划基期为2007年,近期到2010年,远期至2020年。
第4条规划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和十七大最新提出的“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指导思想,以“创新强省、创业富民”为导向,确定以下规划原则:(一)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二)竞合区域,提升市域整体竞争力;(三)弹性开放,提高规划的应对能力;(四)挖掘人文与自然资源,凸显地域特色。
第二章市域发展战略第5条战略定位富阳的战略定位为:以富裕阳光为目标、以山水文化为底蕴、以现代产业为支撑、以运动休闲为特色的杭州网络化大都市副中心。
第6条市域发展目标(一)规划确定富阳总体发展目标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的长远需求为出发点,以推进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为导向,顺国内外发展之势、借长三角和大都市之力,扬山水文化资源之长,大胆创新、着力发展,打造“富裕阳光之城”的城市品牌,形成“运动休闲之城”的城市特色,把富阳建设成为空间结构有序、经济充满活力、人居环境优越、社会和谐繁荣的网络化大都市的副中心,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最终实现“休闲杭州、运动富阳”的特色品牌、“生活富裕、生命阳光”的发展目标。
国务院关于《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10.20•【文号】国函〔2024〕158号•【施行日期】2024.10.20•【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务院关于《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国函〔2024〕158号浙江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你们关于报请批准《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杭州市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全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和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基地、东部现代服务业中心、国际旅游目的地等功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杭州篇章。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杭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74.41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45.16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4693.50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647.90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32.68亿立方米。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以及绿地系统线、水体保护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安全保障空间。
三、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
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与上海、南京、合肥等城市的协同联动发展,唱好杭甬“双城记”,加强杭州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区域协同,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浙江10个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总结(收藏)商业地产与电商mp2016-10-08 21:18:12阅读(9733)评论(0)有重点、有特色发展是指导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原则,浙江省2015年全面启动特色小镇建设,截止目前共有79个特色小镇列入省级创建名单,51个特色小镇列入培训名单。
浙江特色小镇建设创新推动“产、城、人、文”融合,为破解空间资源瓶颈、产业转型升级、改善人居环境、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有力的抓手,对探索新型小城镇之路有重要意义。
现将浙江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实践、10个特色小镇建设情况,印发各地,供学习参考。
一、江南药镇2015年6月,浙江省第一批37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正式公布,以中药材历史经典产业为主导的“磐安江南药镇”名列其中。
江南药镇位于磐安县新渥镇境内,距离磐安县城不到10公里。
自古以来磐安便是浙江省中药材之乡,尤其盛产以“白术、元胡、玄参、白芍、玉竹”为代表的磐五味,被誉为“天然的中药材资源宝库”。
中国药材城“磐安浙八味市场”是长三角地区唯一的大型药材特产批发地。
磐安以此为基础,以浙江省特色小镇为发展契机,打造融“秀丽山水、人文景观、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康体养生”于一体的江南药镇。
近期建设用地面积393公顷,其中主要建设区用地面积132公顷。
江南药镇定位为“药材天地、医疗高地、养生福地、旅游胜地”,通过培育中医药健康产业、旅游服务业和养生养老产业三大新兴产业,融产业、旅游、社区、人文功能于一体,建设成为以中草药文化为主、集高端中药产业、旅游度假养生、区域联动发展的特色小镇;塑造一个尊重和传承中国中医药文化、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精致特色小镇。
江南药镇总投资51.5亿元,主要用于非盈利性基础及服务设施和重点工程项目,其中非盈利性基础及服务设施投入约11.5亿元,主要用于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中医药养生园、特色文化街区和中药产业园建设。
分为三大功能区:一是结合浙八味市场,通过药文化园、养生博览馆、中医药文化特色街区、中医院、康体养生园的建设打造江南药镇的核心区,作为药镇对外服务的主体部分;二是主题展示区,包括中医药主题公园、百草园,以中药材的种植和展示功能为主;三是以中医药产业园建设为代表的产业区。
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24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600多年前,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因钟情富春山水而驻守于此,将眼前的旷世美景绘就了宏幅巨制《富春山居图》。
如今,富阳区从 “兼田园之美,具城市之利”到“重构乡村的美与生活”,从“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到“设计让乡村更美好”,一个个既延续传统文脉又兼顾现代功能的民居示范村尽展新颜。
诗意般的田园牧歌生活正在富阳乡村复苏,人随景移、村村有致的 “富春山居新画卷”正在细致描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注重地域特色,尊重文化差异,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作为《富春山居图》的原创地和实景地,富阳区在乡村人居环境的提升与改造中,既不搞“大拆大建”,也不搞“一刀切”,而是强调规划引领,分类指导,量力而行,成功打造了洞桥文村、场口东梓关村、大源望仙村等具有江南和杭州特色的“杭派民居”样板。
一、文脉延续、留住乡愁洞桥文村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古朴村貌,以原有的弄堂通道为肌理,对古村落建筑进行翻建、改造、修缮,打造具有新型城镇化特色的美丽宜居村庄,入选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省级综合试点项目。
文村的项目体现了建筑和本土文化的结合,更重要的是在建筑团队和本地村民、乡村特色之间创造了一个互相联系和可持续的网络,促进了乡村振兴。
一方面,重视公共协作。
该项目的建筑设计是委托中国首位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王澍所带领的团队来完成的。
在设计建筑物内部结构、实际功能的过程中,该团队充分尊重当地居民的意见,吸收乡村智慧,多次召集设计专家与村民进行互动交流,征求和吸取村民的建议意见50余条,不断完善设计方案,特别是在尊重村民原有生活习惯、适应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考虑,在保持传统建筑风格、恢复传统建筑文化的同时也全面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
另一方面,体现可持续发展。
该项目以村庄自然风貌、地形结构为依托,既吸取当地原始建筑风貌,又考虑江南和杭州特色建筑风格,将文村复活成了“村依青山下、水绕村子流”的江南美丽乡村。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促进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杭州市促进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3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4月25日【此件公开发布】杭州市促进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3年)为促进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引领全市产业能级提升和发展方式转变,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20〕33号)和《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2.0建设的指导意见》(浙特镇办〔2020〕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总方向,更加突出特色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集约发展,将特色小镇打造成为高能级产业集群和创新创业平台,推动特色小镇多元功能融合和区域联动发展,构建有利于特色小镇健康发展的发展模式、生态系统和体制机制,全力打造产业更特、创新更强、体制更优、形态更美、辐射更广的特色小镇2.0版,为全国特色小镇建设提供样板,为杭州展现“重要窗口”的“头雁风采”提供重要支撑。
二、总体目标到2023年,累计创建省政府命名特色小镇20个以上,建成千亿级特色小镇2个以上,500亿级特色小镇3个以上,百亿级特色小镇12个以上,税收收入超10亿元特色小镇15个,制造业和数字经济类特色小镇占比达70%以上,规上企业平均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达5%以上,高新技术为主的特色小镇实现软投入、高新技术企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数等指标3年翻番。
基本建成产业竞争力强、创新创业氛围浓厚、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功能布局合理、“三生融合”示范的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体系。
三、提升产业集聚能力,打造高能级产业集群(一)以示范应用延长产业链。
富阳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富阳市人民政府二00八年四月富阳市生态环境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陆洪勤( 富阳市政府)副组长: 章强明( 富阳市政府办公室)吴祖仁( 富阳市环保局)成员: 郑延( 富阳市发展与改革局)朱国荣( 富阳市经贸局)何荣华( 富阳市建设局)戴钰虎( 富阳市环保局)张国平( 富阳市交通局)陆淑雯( 富阳市国土资源局)姚红光( 富阳市风景旅游局)丁文松( 富阳市农业局)吕丰旻( 富阳市林业局)张祖国( 富阳市水利水电局)办公室主任: 戴钰虎( 兼)副主任: 王忠良( 富阳市环保局)《富阳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编制责任表编制单位: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富阳市环境保护局项目负责人: 刘健(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参加人员: 徐鹏炜(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远( 工程师)戴钰虎王忠良陆兴龙姜燕审核: 谭湘萍(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吴祖仁( 局长)第一部分富阳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文本富阳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性质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经过明确各类功能小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和开发活动的环保准入条件等, 实现对有限生态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目标。
第二条规划目的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以生态环境承载力空间分布为基础, 经过设置建设开发活动的环境准入门槛, 控制和改进社会经济活动的环境行为, 达到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和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
第三条规划目标根据富阳市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生态环境要素特征、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 将全市划分为不同生态环境功能区, 设置区域开发和产业发展的环保准入门槛, 明确各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产业的调整方向以及区域环境管理的重点, 为促进全市资源合理利用和经济、城镇发展战略合理布局, 环境管理部门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审批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条规划期限基准年: ;规划年限: ~2020年;近期: - ;中远期: -2020年。
富阳融合杭州主城区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思考作者:盛国宏来源:《杭州》 2016年第23期文 | 盛国宏富阳撤市建区,与杭州主城一体化,融合主城区、服务长三角,在各个层面已经形成共识。
如何融入呢?本文谈几个观点,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
富阳的战略定位问题一个“一”字。
富阳融入杭州与滨江、城西、萧山、余杭等相联接,主要是交通上打通,是“筋脉”打通。
而富阳与之江片则是机体相连,完全是一个整体。
从地貌看,杭州市规划主城,因山水阻隔被分为三大片区,三片分别为老城余杭下沙片、滨江萧山大江东片、之江富春片,三片类似于风扇的三个叶子。
因此从战略层面之江富春必须作为一个整体统盘规划。
之江发展越快,这一片区的力量会越强。
现在由于之江为杭州市水源保护区,其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我们应该支持将杭州市取水口上移富春江上游,这符合富阳的战略利益。
同时,在杭州市总体规划未修编之前,应该尽快研究之江富春一张网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及快速路的规划。
可以通过取水口上移富春江上游作为交换条件。
“二核”打造。
富春山水虽然很美,但真正能够作为富春江的展示窗口却没有。
富阳需要打造一个展示富春江山水和文化的旅游目的地,一个城市旅游品牌核,这个核就是在富春湾打造“春江花月夜”,通过这个核提高富阳的美誉度,从而助推富阳全域旅游。
另一个核就是在高桥片建设杭州西南公共服务核。
由于高桥所处的地理位置,这里有地铁六号线经过、有彩虹快速路、内环快速路、城西科创园高桦快速路、新32O国道、杭州二绕主入口。
如果争取改线后的杭义温高铁也经过这里、富阳公交总站等交通资源汇集在这里。
这里刚好处于之江富春片的中心,相当于扁担一肩挑两头,完全可以打造出一个交通枢纽出来。
通过交通枢纽的支撑,引进教育、医疗、商业、金融、风投、技术交易市场、旅游集散、第二体育中心等公共服务,既可以为富阳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服务,又为整个杭州市西南片区提供与杭州市主城同品质的服务。
“二带”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