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工厂化育苗的工厂与设备
- 格式:ppt
- 大小:6.60 MB
- 文档页数:22
一、名词解释1、工厂化育苗:以先进的育苗设施和设备装备种苗生产车间,将现代生物技术、环境调控技术、施肥灌溉技术、信息管理技术贯穿种苗生产过程,以现代化、企业化的模式组织种苗生产和经营,从而实现种苗的规模化生产。
2. 嫁接亲和力:砧木与接穗愈合和成活的能力,用嫁接成活率表示。
3.共生亲和力:嫁接成活后的共生能力,即嫁接成活后能否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
4.秧苗质量保持率)指蔬菜秧苗育成后到定植以前的贮运过程中秧苗质量保持程度的一种特定涵义的数量化指5.边际效应:在利用穴盘进行工厂化种苗生产时往往出现一种特殊现象,处于穴盘边缘的植株生长势弱于中央的植株,6.逆边际效应:部分处在苗盘中央的幼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生长速度较慢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随着育苗期的延长,植株长势越来越弱,以致最终被周围植株全部覆盖而失去育苗价值。
1、褐变:指对于富含多酚化合物的植物,在接种时由于切割或剥离使组织收到伤害,该类物质会在多分氧化酶的作用下氧化褐变,是培养基变黑,并严重抑制外植体生长和分化,严重时导致培养物死亡。
2、玻璃化现象:指组织培养中,呈现半透明状的畸形试管植物,这类植物被称为“玻璃化苗”。
在离体培养中,再生植株长成玻璃苗的现象,被称做玻璃化作用。
3、胚状体: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植物离体培养的细胞、组织、器官也可以产生类似胚的结构,其形成也经了一个类似胚胎的发生和发育过程,这种类似胚的结构称为胚状体4、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是指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用适当的培养基,对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及原生质体进行培养,使其再生细胞或完整植株的技术与方法,通常又称为植物离体培养5、植物细胞全能性:每一个植物细胞带有该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在适当条件下可表达出该细胞的所有遗传信息,分化出植物有机体所有不同类型的细胞,形成不同类型的器官甚至胚状体,直至形成完整再生植株。
6、污染:污染是指在组培过程中,由于真菌、细菌等微生物的侵染,在培养容器中滋生大量菌斑,使培养材料不能正常生长和发育的现象。
工厂化育苗知识点总结1.工厂化育苗:以先进的育苗设施和设备装备种苗生产车间,将现代生物技术、环境调控技术、施肥灌溉技术、信息管理技术贯穿种苗生产过程,以现代化、企业化的模式组织种苗生产和经营,从而实现种苗的规模化生产。
2.工厂化育苗的优点:(1)节省能源与资源(2)提高种苗生产效率(3)提高秧苗素质(4)商品种苗适于长距离运输(5)适合机械化移栽3.工厂化育苗的意义:(1)采用科学的环境控制和管理,提高秧苗质量(2)节约种子,降低育苗风险和生产成本(3)有利于优良品种的推广,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和产量(4)利于实现蔬菜的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5)节约劳力,减轻劳动强度(6)推动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4.种子萌发过程(种子萌发的四个阶段?):1、吸胀,2、萌动,3、发芽,4、幼苗的形态建成.5.萌发:从种子生理角度,把干燥种子吸水到种胚突破种皮的过程看成是萌发;从种子技术角度,萌发是指种胚恢复生长,并长成具有正常构造幼苗的过程。
6.判断:只有活种子才能发生吸胀作用。
(×)种子吸胀作用并非活细胞的一种生理现象,而是胶体吸水使体积膨大的物理作用,当种子生活力丧失后,胶体的性质不会发生显著变化,所以,无论是活种子或死种子均能吸胀。
7.种子萌动(露白):当种胚细胞体积扩大伸展到一定程度,胚根尖端就突破种皮外伸的现象。
8.发芽的标准(我国传统习惯和国际种子检验协会的观点)?我国在传统习惯上把胚根长度达到与种子等长,胚芽长度达到种子一半,作为种子已经发芽的标准,国际种子检验协会认为,种子发育长成具备正常构造的幼苗才称为发芽。
9.幼苗的形态建成(1)子叶出土型:在种子发芽时,下胚轴显著伸长,初期弯成拱形,顶出土面后在光照诱导下,生长素分布发生变化,使下胚轴逐渐伸直。
例如,葱蒜类,90%的双子叶植物。
优点:幼苗出土时顶芽包被在子叶中受到保护;子叶出土后能进行光合作用,继续为生长提供能量。
(2)子叶留土型:在种子发芽时,上胚轴伸长露出土面,子叶仍留在土中与种皮不脱离,直至内部贮藏养分消耗殆尽,才萎缩或解体。
工厂化育苗名词解释
工厂化育苗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进行农作物育苗的方式,它的目的是提高育苗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以下是对工厂化育苗常用术语的解释:
1. 原料:用于育苗的材料,包括种子、培养基、肥料、水和空气等。
2. 培养基:一种用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基质,通常由腐殖质、砂、泥炭、蛭石等材料混合而成。
3. 温室:一种能够控制温度和湿度的封闭式建筑物,用于保护幼苗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4. 照明系统:一种提供光照的设备,用于保证幼苗在低光照条件下正常生长。
5. 自动化控制系统:一种能够控制育苗过程的电子设备,可以自动控制温度、湿度、灯光等参数,以确保育苗过程的稳定和高效。
6. 种植槽:一种用于种植幼苗的容器,通常由塑料或泡沫等材料制成。
7. 种植介质:一种填充在种植槽中,用于支撑幼苗生长和提供养分的介质,通
常由腐殖质、珍珠岩、蛭石等材料混合而成。
8. 育苗机:一种自动化的育苗设备,可以控制育苗过程的多个参数,大大提高了育苗的效率和质量。
9. 种苗移栽机:一种用于移植幼苗的机器,可以大大提高移栽的速度和精度,减少劳动力成本。
10. 生长室:一种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的封闭式建筑物,用于保护幼苗在生长过程中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工厂化育苗的原理工厂化育苗,也称为规模化育苗,是指利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在相对封闭的工厂环境中进行大规模的育苗生产。
与传统的露天育苗相比,工厂化育苗具有节约资源、高效生产、稳定品质等优势。
下面将从种子选择、育苗基质、环境控制和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工厂化育苗的原理。
首先,种子选择是工厂化育苗的第一步。
育苗所选用的种子应具有优良的品种特性,如抗病虫害能力强、生长势旺盛等。
此外,种子应符合规格要求,有一定的发芽率和纯度。
优质的种子能够保证后续育苗的质量和产量。
接下来是育苗基质的选择。
育苗基质是指提供养分和水分等生长必需物质的介质,一般包括土壤、有机栽培基质或人工培养基等。
工厂化育苗通常采用无土栽培基质,如腐殖质、泥炭等,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并方便管理和控制。
育苗基质的选择要考虑种子的生长需要以及其对养分、水分和透气性的要求。
在工厂化育苗过程中,环境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育苗环境包括光照、温度、湿度、CO2浓度等多个因素。
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适宜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温度是控制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重要因素,适宜的温度范围能够促进植物的发育,提高育苗的成活率。
湿度的控制可以影响通气性和水分蒸发,适宜的湿度可保持基质湿润,为生长提供适宜的水分环境。
CO2浓度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适量的CO2浓度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光合效率。
通过控制育苗环境中的光照、温度、湿度和CO2浓度等因素,工厂化育苗能够创造有利于种子发芽和苗木生长的条件。
此外,管理也是工厂化育苗的重要一环。
育苗过程中的管理包括播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播种时要注意种子的均匀分布和定植深度,避免重叠和间断造成的不利影响。
管理时要及时给予适宜的水分和养分,以促进幼苗的生长。
此外,工厂化育苗要加强病虫害防治,避免病虫害的传播,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方法。
综上所述,工厂化育苗的原理主要通过优质种子选择、育苗基质选择、环境控制和管理等方面,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和提高育苗的质量和产量。
工厂化育苗的设施与主要设备要实现工厂化育苗,必须有相应的设施和设备,以保证整个育苗程序的顺利实施。
对工厂化育苗的设施、设备的基本要求如下:(1)保证工厂化育苗能达到要求的环境条件指标,特别是不应出现使秧苗受到伤害甚至灾害胁迫的环境。
(2)在不过多增加育苗生产成本并保证秧苗质量的前提下,提高育苗环境调控的自动化水平及生产操作的机械化水平。
(3)在保证秧苗正常生长发育速度计达到要求的质量规格标准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设施、设备的一次性资金投入或单位产品均摊的设施、设备折旧费用。
(4)在充分利用太阳光等自然资源,合理及节约利用电、煤、气、油、水等资源的前提下,对设施、设备进行合理选型。
(5)依据育苗程序的要求,保证设施、设备配套,防止由于育苗程序及技术要求等软件与设施、设备等硬件条件不符而造成的育苗损失。
根据上述原则,以下简要介绍工厂化育苗所需要的设施、设备及选型的基本要求。
(一)温室温室是比较完善的一种世界性的保护地设施。
在育苗生产中,温室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设施。
在欧洲国家如荷兰、法国、英国等,蔬菜及花卉工厂化育苗多采用双屋面连接式现代温室。
这种温室的特点是:占地面积小,土地利用经济;室内面积大,便于机械化操作及环境自动化调控;温室内温度及光照比较均匀,容易培育出整齐一致的秧苗。
其不足之处是一次性投入较大;冬季保温性较差,加温耗能大,育苗成本较高;夏季自然通风降温较困难,需要有机械通风及人工降温措施。
从总的来看,这种类型的温室适用于大规模工厂化育苗,特别是冬季气候比较温和,夏季气候比较凉爽的地区应用。
在冬季气候严寒的高纬度地区,采用这种温室,尽管具有上述的不少优点,但冬春季加温的耗能过大,育苗费用过高。
如果采用小型连栋温室并加上外覆盖及室内多层覆盖保温等措施,也不失为一种比较理想的工厂化育苗温室。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普遍推广的节能型日光温室是一种采光保温性能很好的温室,在温室结构优化及强化保温措施条件下,冬季寒冷季节夜间达到最低温度时,不加温可以保持室内外温差在30℃左右。
第六章工厂化育苗技术重点:工厂化育苗的优缺点;工厂化育苗的工艺流程难点:工厂化育苗的环境控制一、工厂化育苗的优点:提高种苗的质量和商品性;提高种苗的生产效率;实现精量播种,节约用种;节省能源与资源;机械化程度高,适合大批量生产;适合长距离运输和商品储运。
二、工厂化育苗场地及设备1、育苗场地:播种车间,催芽车间,育苗温室,包装车间,附属用房。
2、育苗设备:穴盘精量播种生产线:基质破碎机,基质混合机,自动装盘机,精量播种机,覆料淋水机,传送带等。
育苗温室要求:温室配套设施齐备,苗床,行走式洒水车。
三、工厂化育苗的管理技术基质选择与配方技术:基质的pH值、阳离子交换量、孔隙度、营养特性营养液的配方:营养液的浓度、成分、pH值管理技术:环境条件和营养液的控制,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嫁接育苗技术种苗的快速繁殖技术四、种苗的经营与销售种苗商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可以周年生产,但育苗周期、品种选择、生产管理技术规范不尽相同。
种苗的包装与储运技术广告策划种苗示范和售后服务工程提高设施利用率的技术工厂化育苗在国外发展迅速,实现了蔬菜和花卉种苗的工厂化和专业化生产,美国采用穴盘育苗的生产面积达到70%以上,韩国和日本达到80%以上。
五、育苗方式育苗包括播种育苗、扦插育苗、试管育苗等方法,以播种育苗最为常用。
播种育苗的方式:穴盘育苗;塑料钵育苗;营养钵育苗;纸钵育苗穴盘育苗:采用塑料片经过吸塑加工制成,在塑料育苗穴盘上具有许多上大下小的倒梯形或圆形的小穴,有50、72、128、200、288、392、512、648等不同规格。
育苗时将育苗基质装入小穴中,播种后压实,浇水后即可。
塑料钵育苗:育苗用的塑料钵具有两种类型:硬质塑料钵和软质塑料钵,容积在200-800ml,主要作为大株型果菜的育苗,如果用硬质塑料做成的塑料钵,则在底部和侧面做成孔穴状,钵中盛装小石砾或其它基质,容积为200-600ml。
聚氨酯泡沫育苗块育苗:将聚氨酯育苗块平铺在不漏水的育苗盘上,每一块育苗块又分切为仅底部相连的小方块,每一小方块上部的中间有一“X”形的切缝。
植物工厂化育苗真实项目案例库一、生菜工厂化育苗案例。
1. 项目背景。
有个农场主老郑,他一直想种出高品质又能大量供应市场的生菜。
传统的育苗方式总是受到季节、病虫害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产量和质量都不太稳定。
于是,他决定尝试植物工厂化育苗。
2. 育苗设施与环境控制。
老郑建了一个专门的植物工厂育苗室。
这个育苗室的墙壁和屋顶都是隔热材料做的,就像给小生菜们盖了一个超级保温的房子。
里面有一排排的育苗架,架子上摆满了育苗盘。
照明系统那可是相当厉害,采用的是全光谱的LED灯,就像给生菜宝宝们提供了专属的小太阳。
根据生菜不同的生长阶段,灯光的强度和时长都能精确控制。
温度也被严格调控在20 22℃,湿度保持在60% 70%,这就好比给生菜创造了一个最舒适的“婴儿房”。
3. 育苗基质与营养液。
育苗基质选用了珍珠岩、蛭石和泥炭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的材料。
这种基质疏松透气,又能很好地保水保肥。
营养液就更讲究了,那是经过专家精心调配的,含有氮、磷、钾等各种生菜生长必需的元素,就像给生菜宝宝们准备了特制的“奶粉”。
通过精准的灌溉系统,按照不同的生长阶段,把营养液定时定量地送到生菜苗的根部。
4. 育苗过程与成果。
一开始,把生菜种子播撒在育苗盘里,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下,种子很快就发芽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菜苗茁壮成长。
因为环境控制得好,几乎没有病虫害的侵扰。
而且,由于是工厂化育苗,每一批生菜苗的生长速度和质量都非常均匀。
老郑用这些育苗成功培育出的生菜,叶片嫩绿肥厚,口感脆甜,一上市就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而且产量比传统育苗方式提高了好几倍,老郑可真是赚得盆满钵满。
二、番茄工厂化育苗案例。
1. 项目发起者的困扰。
有个大型蔬菜种植企业的老板小王,他的番茄种植规模很大,但之前育苗总是个头疼的问题。
传统育苗时,番茄苗经常长得参差不齐,有的弱不禁风,有的又徒长,移栽到地里后成活率也不高,这可把小王愁坏了。
2. 先进的育苗设备与技术应用。
小王的植物工厂育苗区那叫一个高大上。
工艺方法——工厂化育苗基地规划方案
工艺简介
工厂化育苗基地包括播种车间、催芽室、育苗温室、嫁接车间和包装车间等。
播种车间完成基质装盘、播种、覆土、浇水等;催芽室进行催芽;育苗温室进行幼苗管理等;嫁接车间完成幼苗嫁接;包装车间完成售前包装。
育苗企业可根据育苗种类、管理模式、销售渠道等进行规划。
1、基础条件
综合考虑灌溉水质、劳动力及交通条件等。
优良的水质是培育壮苗的基础,灌溉水pH值在6.8-7.0,EC值不超过1.0mS/cm;集约化育苗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嫁接育苗需要的劳动力更多,因此育苗基地周边要人工充足;商品苗培育达到要求后需及时运出,因此育苗基地的位置要方便运输。
地理位置育苗基地要与蔬菜种植区有合理的间隔,若远离蔬菜种植区,会增加商品苗销售运输、售后服务、供求双方信息交流等交流成本;若紧邻蔬菜种植区,会增加病虫害危害的概率。
育苗基地距离大型种植基地10公里左右,200公里(3-5小时车程)半径内销售量占年出苗量的90%以上为宜。
2、可扩展性和适宜度
育苗基地的初始设计要考虑将来的规模扩张,留下扩张的空间。
一是规模适度,循序渐进:根据生产需求和销售情况,育苗规模应由小到大,设备配置逐步完善。
避免在育苗初始技术水平不高、市场信
息不全的情况下贪大求快,一次性投资过大,生产过程中设备未能高效利用,造成设备闲置和资金积压。
二是节能高效:应根据育苗时间和育苗种类,不同类型的育苗设施相配套。
冬季和早春育苗以日光温室为主,春季、夏季和秋季采用塑料大棚和连栋塑料大棚。
3、总体布局
科学布局的育苗基地,可以缩短员工往返工作区域和物料搬运的距离,便于业务接洽,树立良好的育苗基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