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分级与岗位管理新共52页
- 格式:ppt
- 大小:5.93 MB
- 文档页数:26
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制度以及岗位职责建立临床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根据护理人员的不同能级,给予不同的工作权限,履行不同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满足不同患者,不同疾病及病情的需要,确保护理质量。
在层级管理体制中,护理人员形成梯队,并与所实施的等级护理和专科护理相适应。
层级管理制度要与责任制和连续性排班相结合,与连续排班结合的层级管理才能保证责任制护理的延续、完整、无缝隙。
在层级管理体制中,满足等级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需要,确保临床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得到稳定的,均质的护理服务,共同抵御风险,提高抗风险能力。
以一个时间段内相对固定的责任制小组来实施分层级管理,才能建立临床培训导师制,高年资护士指导低年资护士工作,低年资护士又专业成长的空间和时间。
护理人员层级结构一、三级护理查房制度1、在进行护理活动中,履行三级护士负责制,逐级负责。
主要体现在查房、急症、危重、老年病人护理、护理文件书写及护理质量管理方面。
2、下级护士及时向上级护士汇报,并听取上级护士的指导意见,服从上级护士的安排与指导,对上级护士的指示必须在护理记录中记录并落实。
上级护士有责任查询下级护士的工作,做到上通下达,形成完整的护理体系。
二、各层及职责(一)、三级(护士长或专科护士)职责1、掌握本专科护理的发展动态,引进护理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的应用,制订新病种、新开展手术的护理常规,是学科的带头人。
2、严格质量控制管理。
3、每周查房至少一次,指导责任组长及责任护士解决危重病人的疑难护理问题,提出预见性意见。
4、护士长业务查房时,帮助护理人员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组织护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
(二)、二级(责任组长)职责1、每天进行查房,负责并指导下级护士对急危重症病人、老年病人、新入院患者、特殊心理情况病人的护理。
2、负责重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计划制定/修改、实施、护理效果评价和健康教育的落实。
3、对下级护理人员进行工作质量的检查和指导,发现治疗、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上级护理人员沟通。
护理人员分级管理及岗位职责第一篇:护理人员分级管理及岗位职责星耀医院护理人员分级管理及岗位职责根据各层护士的工作标准、能力要求、工作职责将我院护理人员分成五个层次一、一级护士—助理护士(1-2年内护士)1.培训目标:重点进行“新护士培训”与科室临床实践相结合。
工作中要求了解各班工作职责、护理管理制度与程序,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了解各专科护理理论与技能。
2.具体要求:安排轮转带教。
个各科护士长注意了解新护士工作情况,对其工作进行评议,以要求不断克服缺点,尽快成长。
(1)新护士初进科室,科护士长做好环境、规章制度与各类工作职责的介绍。
(2)完成“新护士规范培训手册”计划内容。
(3)加强临床护理实践,以临床护理工作为主,在各科室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4)参加医院及科室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
(5)不断加强自身素质修养(包括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
工作时,要仪表端庄、态度和蔼、工作认真、遵守劳动纪律、服从领导指挥、尊敬教学老师、勤奋好学、搞好团结。
(6)完成护理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中指定在各科完成的内容。
3.岗位职责:(1)在注册护理指导下,按分级护理需求,协调注册护士完成低技术性基础护理及非技术性护理工作。
低技术性护理工作内容:A、包括完成晨,晚间护理。
帮助患者整理或更换床单元,保持病人的清洁卫生,常规性测量和记录病人生命体征,协助病人更换卧位,保证病人安全,预防压疮。
B、协助病人完成日常生理活动,协助责任护士准备各类护理技术操作的物品,留取病人的大便,尿,痰标本。
负责照顾病人检查,治疗,转科等。
C、负责清洁消毒病人的生活用具,保证病人安全,及时将病人有关情况报告上级护士等。
非技术性护理工作内容:A、整理,清洁,维护各种护理仪器,设备和用品,整理办公用品。
参与维持病区环境和秩序的管理。
B、保持病房的整洁与通风。
整理,清洁。
协助完成出院、转科、死亡患者的床单清洁、终末消毒。
C、护送病人检查,治疗,转科等。
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及岗位职责21 分级护士岗位职责
N1初级护士职责:
1. 轻微病人的护理
2. 一般专科护理
3. 病人的健康指导
4. 参与重患护理
N2中级护士职责:
1. 较重病人护理
2. 特殊专科护理
3. 病人健康指导
4. 参与病房管理
5. 参与临床带教
N3资深护理职责:
1. 重症病人护理
2. 危险重病人抢救
3. 特色专科指导
4. 协助质量检查
5. 临床培训教师
6. 参与护理研究
N4专科护士职责:
1. 危重专科护理
2. 临床专科护理
3. 危重疑难查房
4. 临床带教
5. 临床带教专科护理研究
6. 持续质量改进
法库县中心医院护理部2013年1月制订。
各级护士分层使用及岗位管理制度为了激发护士工作主动性与创造性,体现各级护理人员职业价值,对临床一线护士按岗位责任、职称、工龄、专业能力、教学科研水平实施护士分层使用及管理,使护理队伍得到可持续发展。
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优选的原则,特制定护士岗位管理制度:1、根据称和工作年限共分5层:N1助理护士(新进、见习护士,工作时间VI 年、N2辅助护士(工作时间1〜3年)、N3初级护士(工作时间3〜6年)、 N4中级护士(工作时间6〜10年)、N5高级护士(工作时间M 10年)、护理专家(取得国内外认证专科护士资格证书或副高职称以上护士)。
2、护理岗位分为:责任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主班、夜班、轮班护士)。
3、科室应以日常工作岗位责任及专业能力为主要考核依据,对护士进行分层综合能力测评考核,并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科学的原则。
4、护士按照工作年限进行分级使用,制定各级护士工作要求及目标,科室根据各级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科室测评考核结果,合理安排护士的工作岗位。
5、结合各级护士质量要求及护理质量标准,责任组长岗位由护师以上人员承担,责任护士岗位由工作23年以上人员承担。
护士工作岗位的安排充分考虑护士能力、科宰特点、护士意愿等方面,可采取推选、竞聘等方式。
6、科室根据护士岗位职责定期对各级护士进行各岗位综合能力测评、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合理分配、调整护士岗位。
7、护士的绩效分配要考虑护士专业能力、技术难度、岗位能力、病人满意度、教学科研能力等,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
8、各级护士考核结果要体现在绩效分配、奖惩、评优等方而。
姑息医学科附表1:各级护士综合能力考核指标(100分)附表2:护理岗位质量考核标准。
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制度以及岗位职责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制度是指根据护理人员的职责、能力和经验水平进行分层管理,以便实现护理工作的有效组织和协调。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的示例:
1. 护理总监/主管:
- 负责制定和执行护理政策和目标。
- 指导和监督护理人员的工作。
- 管理护理部门的日常运作和预算。
- 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和沟通。
2. 护理主管/护士长:
- 负责监督护理部门的日常工作。
- 分配和调度护士人员,确保合适的人员配备。
- 确保护理工作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 参与制定护理计划和护理质量管理。
3. 护理师/护士长助理:
- 协助护理主管进行护理人员的调度和分配。
- 协调护理人员的培训和发展计划。
- 监督和评估护理人员的工作绩效。
4. 护士:
- 提供患者的基础护理,包括输液、换药、测量生命体征等。
- 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医生或上级护理人员。
- 按照医嘱给予药物,并记录相关信息。
- 提供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支持和教育。
5. 护理助理/护工:
- 协助护士进行基础护理工作,如翻身、洗澡、喂饭等。
- 清洁和消毒医疗器械、病房和床单等。
- 协助患者和家属的日常生活起居。
- 监测患者的饮食和排泄情况。
这只是一个示例,具体的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可能会因医疗机构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医疗机构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以确保护理工作的高效和有序进行。
护理人员分级管理及岗位职责[1] 商水县中医院护理人员分级管理及岗位职责根据各层护士的工作标准、能力要求、工作职责将我院护理人员分成五个层次一、一级护士—助理护士(1-2年内护士)1. 培训目标:重点进行“新护士培训”与科室临床实践相结合。
工作中要求了解各班工作职责、护理管理制度与程序,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了解各专科护理理论与技能。
2. 具体要求:安排轮转带教。
个各科护士长注意了解新护士工作情况,对其工作进行评议,以要求不断克服缺点,尽快成长。
(1) 新护士初进科室,科护士长做好环境、规章制度与各类工作职责的介绍。
(2) 完成“新护士规范培训手册”计划内容。
(3) 加强临床护理实践,以临床护理工作为主,在各科室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4) 参加医院及科室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
(5) 不断加强自身素质修养(包括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
工作时,要仪表端庄、态度和蔼、工作认真、遵守劳动纪律、服从领导指挥、尊敬教学老师、勤奋好学、搞好团结。
(6) 完成护理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中指定在各科完成的内容。
3. 岗位职责:(1)在注册护理指导下,按分级护理需求,协调注册护士完成低技术性基础护理及非技术性护理工作。
低技术性护理工作内容:A、包括完成晨,晚间护理。
帮助患者整理或更换床单元,保持病人的清洁卫生,常规性测量和记录病人生命体征,协助病人更换卧位,保证病人安全,预防压疮。
B、协助病人完成日常生理活动,协助责任护士准备各类护理技术操作的物品,留取病人的大便,尿,痰标本。
负责照顾病人检查,治疗,转科等。
C、负责清洁消毒病人的生活用具,保证病人安全,及时将病人有关情况报告上级护士等。
非技术性护理工作内容:A、整理,清洁,维护各种护理仪器,设备和用品,整理办公用品。
参与维持病区环境和秩序的管理。
B、保持病房的整洁与通风。
整理,清洁。
协助完成出院、转科、死亡患者的床单清洁、终末消毒。
C、护送病人检查,治疗,转科等。
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建立临床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根据护理人员的不同能级,给予不同的工作权限,履行不同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满足不同患者,不同疾病及病情的需要,确保护理质量。
在层级管理体制中,护理人员形成梯队,并与所实施的等级护理和专科护理相适应。
层级管理制度要与责任制和连续性排班相结合,与连续排班结合的层级管理才能保证责任制护理的延续、完整、无缝隙。
在层级管理体制中,满足等级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需要,确保临床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得到稳定的,均质的护理服务,共同抵御风险,提高抗风险能力。
以一个时间段内相对固定的责任制小组来实施分层级管理,才能建立临床培训导师制,高年资护士指导低年资护士工作,低年资护士又专业成长的空间和时间。
护理人员层级结构三级(护士长/主管护师)二级(责任组长/主管护师、护师)一级(责任护士/护师、护士)一、三级护理查房制度1、在进行护理活动中,履行三级护士负责制,逐级负责。
主要体现在查房、急症、危重、老年病人护理、护理文件书写及护理质量管理方面。
2、下级护士及时向上级护士汇报,并听取上级护士的指导意见,服从上级护士的安排与指导,对上级护士的指示必须在护理记录中记录并落实。
上级护士有责任查询下级护士的工作,做到上通下达,形成完整的护理体系。
二、各层级职责(一)、三级(护士长或专科护士)职责1、掌握本专科护理的发展动态,引进护理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的应用,制订新病种、新开展手术的护理常规,是学科的带头人。
2、严格质量控制管理。
3、每周查房至少一次,指导责任组长及责任护士解决危重病人的疑难护理问题,提出预见性意见。
4、护士长业务查房时,帮助护理人员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组织护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
(二)、二级(责任组长)职责1、每天进行查房,负责并指导下级护士对急危重症病人、老年病人、新入院患者、特殊心理情况病人的护理。
2. 负责重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计划制定/修改、实施、护理效果评价和健康教育的落实。
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制度以及岗位职责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可以根据不同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而定。
以下是一般性的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1. 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制度:a. 护理主管/部门经理:负责护理部门的整体管理,包括制定护理政策和目标、管理护理团队、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合作等。
b. 护士长/护理组长:负责具体的护理团队管理,协调护理人员的工作安排、指导护理实践、监督和评价护理质量等。
c. 护士/护理师:执行具体的护理任务,包括病情观察、记录、护理操作、药物管理等。
2. 岗位职责:a. 护理主管/部门经理:- 制定护理部门的发展规划和目标;- 管理护理团队,包括招聘、培训、考核等;- 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合作,促进医疗工作的协调进行。
b. 护士长/护理组长:- 协调护理人员的工作安排,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指导护理实践,解决护理中的疑难问题;- 监督和评价护理质量,及时进行质量改进。
c. 护士/护理师:- 执行医生的医嘱,进行病情观察和护理操作;- 记录病情、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 负责药物管理,包括配药、核对药品和给药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医疗机构和职称制度可能有所不同。
此外,随着医疗服务的发展和护理工作的专业化,可能还会存在其他分层级和岗位职责。
以上仅为一般性的示例。
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制度以及岗位职责(二)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是一个组织内部规范护理人员工作的重要方式。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制度以及岗位职责的范例:1. 护理主管/护士长:- 负责整个护理部门的管理和领导。
- 制定护理政策和流程以确保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 监督和评估护理人员的工作表现。
- 协调护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合作。
- 解决护理服务中的问题和冲突。
2. 护士长/护理主任:- 管理一个护理部门或病房的日常工作。
- 指导、培训和评估护士和护理助理的工作表现。
- 管理护理资源和设备的使用。
- 协调患者的护理计划和护理团队的工作。
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临床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建立了不同的工作权限和岗位职责,以满足不同患者、不同疾病和病情的需要。
在层级管理体制中,护理人员形成梯队,并与所实施的等级护理和专科护理相适应。
为了保证责任制护理的延续、完整、无缝隙,层级管理制度要与责任制和连续性排班相结合。
满足等级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的需要,确保临床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得到稳定的、均质的护理服务,共同抵御风险,提高抗风险能力。
建立临床培训导师制,高年资护士指导低年资护士工作,低年资护士又有专业成长的空间和时间,以一个时间段内相对固定的责任制小组来实施分层级管理。
三级护理查房制度是在进行护理活动中,履行三级护士负责制,逐级负责。
主要体现在查房、急症、危重、老年病人护理、护理文件书写及护理质量管理方面。
下级护士及时向上级护士汇报,并服从上级护士的安排与指导。
上级护士有责任查询下级护士的工作,做到上通下达,形成完整的护理体系。
在各层级中,三级护士负责掌握本专科护理的发展动态,引进护理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的应用,制订新病种、新开展手术的护理常规,是学科的带头人。
二级责任组长负责每天进行查房,指导下级护士对急危重症病人、老年病人、新入院患者、特殊心理情况病人的护理,负责重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计划制定/修改、实施、护理效果评价和健康教育的落实。
对下级护理人员进行工作质量的检查和指导,发现治疗、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上级护理人员沟通。
参与病房的管理工作,监督执行护理的规章制度,对规章制度的修订提出建议。
同时,参加科主任医疗查房和科内的会诊及疑难、死亡病例讨论。
参与或承担科内护理科研、教学、查房工作。
高级责任护士可以行使初级责任护士的职责。
以下是一级(责任护士)的职责:1.详细了解病人情况,进行护理评估,制定和实施护理计划,评估护理效果和健康教育的落实及出院指导。
必须及时向上级护士汇报,服从上级护士的安排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