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中药方剂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9
中医论牙痛偏方针灸齐上阵
牙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症状,中医认为牙痛是由于外感风邪、胃火炽盛、肾虚火旺、虫蚀牙齿等原因所致。
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肾主骨,足阳明胃之经脉络于龈中,所以齿与肾、龈与胃关系最为密切,宜从肾治,中医治疗手段很多,针灸按摩偏方等等,效果都很好,赶跑牙痛,轻松好胃口。
*一、中药方剂
*1、风火牙痛: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薄荷连翘方::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竹叶12克,绿豆衣12克,知母12克,生地黄15克,薄荷6克(后下),牛蒡子10克。
水煎服。
中成药:牙痛一粒丸,每次取1~2丸,填人龋齿洞内或肿痛的齿缝处,外塞一消毒小棉球,防止药丸滑脱,并注意将含药后渗出的唾液吐出,不宜咽下。
民间偏方:
(1)生石膏18克,生地黄15克,牡丹皮9克,荆芥6克,
防风6克,青皮4.5克,生甘草3克。
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2)白菜洗净捣烂用纱布挤汁,左牙痛将菜汁滴入左牙?
右牙痛将菜汁滴人右牙,数量少许不宜多。
*2、胃火牙痛:清胃泻热,凉血止痛。
清胃散:黄连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牡丹皮12克,生地黄15克,当归10克,升麻6克。
水煎服。
若胃腑积热,大便秘结。
加大黄以通里泻热。
若肿连腮颊,加板蓝根、蒲公英、紫花地丁等,以清热解毒。
若胃火上蒸,灼伤血络,齿龈出血,宜选加鲜芦根、西瓜翠衣、竹叶、绿豆、丝瓜络、金银花,以清胃凉血。
治牙痛,这两位国医大师各有好方
1.牙痛方(邓铁涛方)
药物组成
旱莲草15g,侧柏叶15g,细辛6g
海桐皮30g。
功效主治
滋阴降火,消肿止痛。
主治牙龈肿痛,牙痛,牙周炎。
2.牙痛方(贺普仁方)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多由体内蕴热,过食辛辣厚味,复感风邪,侵袭阳明经络,郁而化火,火邪循经上炎,发为阳明风火牙痛,此为实证;亦有素体肾阴不足之人,虚火上炎引发牙痛者,此属虚证。
临床表现
牙痛甚烈,兼有口臭,舌苔黄,口渴,便秘,脉洪等症,乃阳明火邪为患;如牙痛甚而龈肿,兼形寒身热,脉浮数等症者,为风火牙痛;如隐隐作痛,时作时息,口不臭,脉细或牙齿松动者,属肾虚牙痛。
治疗方法
治法:散风泻火,填精益肾。
取穴:合谷、下关、颊车。
刺法:毫针刺,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
典型案例
李某,男,65岁。
牙痛1天,昨日开始左上侧牙痛,疼痛隐隐,时作时息。
患者恐惧拔牙而不愿到口腔科就诊,而要求针灸止痛。
望诊:舌红,少苔。
切诊:脉弦细。
辨证:肾阴不足,虚火上炎。
治则:滋阴补肾,通络止痛。
取穴:患侧颊车、双侧合谷、太溪。
刺法:太溪用补法,余穴用泻法,留针30分钟。
针刺后,疼痛有所减轻。
共治疗2次,牙痛消失。
按语
手阳明经入下齿中,足阳明经入上齿中,故取阳明经的合谷、下关、颊车作为主穴。
风火牙痛配外关、风池,实火牙痛配内庭、劳宫,虚火牙痛配太溪、行间。
龋齿引发的牙痛,针刺只能起到暂时性止痛效果,对炎症性的牙痛,针灸能起到一定的消炎作用。
牙痛神效方方1。
我用花椒粒止牙痛每次都有效果。
用干花椒1~2粒,去籽放在患处(用手或舌尖放到患处)。
花椒在患处约1刻钟,即发挥效用,花椒产生的唾液,可以吐出也可咽下。
方2。
我的牙痛是用茄子皮灰治愈的。
用生茄子皮化灰,放于避风处过夜去其火气,与蜂蜜拌匀,涂于痛处,立即见效。
方3。
“八爪丁”中药治牙痛使我晚年享尽口福。
当牙痛时,即将“八爪丁”中药切碎含在痛处,待一二十分钟后,将热涎吐出,牙痛自除。
方4。
我长达7年的顽固性牙痛用车前草治愈。
每次用两株车前草配以两块似核桃大的冰糖煎煮,文火熬制一茶杯汤水口服。
每日3次,7天为一疗程,一般两个疗程痊愈。
方5。
我的家传秘方治牙疼效果非常好。
熟地、生地各50克,大黄5克,升麻、卜子、荆芥、防风、甘草、双花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重者2~3剂即可见效。
方6。
我用本方3剂药治愈了自己的牙痛。
荆芥15克,黄芩6克,防风、升麻、连翘、生地、栀子、大黄、甘草各9克,竹叶为引,水煎服。
方7。
我用单药公丁香治各种牙痛均在数秒钟内止痛。
取公丁香数十粒,研细末,贮瓶中备用。
牙痛者可将丁香粉纳入龋洞内或牙隙处。
方8。
我用四种西药片治牙疼真是一服即愈。
强的松、芬布芬(联苯丁酮酸)、维生素B1、维生素C各2片。
四次即愈。
禁忌:14岁以下儿童不宜服用,消化系溃疡者及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方9。
我用本方治好一位牙痛剧烈病人。
生石膏15~30克,当归15克,升麻5克,黄连5克,生地15克,丝瓜15克,丹皮5克,牛蒡子10克,煎服,每日3次。
可治牙齿剧烈疼痛。
方10。
我用瓦松白糖治牙疼有特效。
瓦松一把,白糖100克。
将瓦松用水洗净,放入锅内,加水一大碗,煎至半碗,将瓦松捞出,把药液倒入白糖碗内喝下,一次即愈。
最多3剂可愈。
方11。
我以三种西药片治好许多牙痛患者。
消炎痛1片,保太松2片,解热止痛片2片同时服下,2~3分钟后,牙痛即消。
注意:儿童禁用,成人患胃炎、胃溃疡者禁服,治愈后不宜久服,饭后服。
牙病牙痛牙疼民间偏方疗法方一用赭石汤赭石(捣碎)30 克,生石膏(捣碎)30 克,生地黄 30 克,麦冬12 克,川牛膝 21 克,知母 9 克,水煎,1日分 3 次,温服。
方二用丁香油牙痛取脱脂棉蘸丁香油,塞痛牙缝,可以止痛。
方三用大蒜和轻粉牙痛用大蒜捣烂,加少许轻粉,厚敷经渠穴和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凹焰处,并用绷带包扎,待敷药部位发热而起水泡时,用消毒后的针挑开水泡,排出积水,止痛。
男取左手,女取右手。
方四用松针和松脂牙痛取松针 5 - 6 个,放痛牙咬,或取松脂塞龋洞,可止痛。
方五用耳针牙痛取耳部齿痛点和拔牙麻醉点,针刺,可在.3 分钟内止痛。
方六止痛酒川乌 3 克,草乌 3 克,良姜 3克,细辛 3 克,白芷 3 克,白酒 2两。
将药与酒共同置酒壶内,稍浸片刻,煨热。
用酒含漱,连用2—3 次即可。
方七用公丁香公丁香1 份(辗碎),95%乙醇2 份,将公丁香放入乙醇内泡35 天备用。
牙痛时,取脱月 S棉球1 小块浸透药液,将其放在痛牙上。
或直接将公丁香末涂于痛牙处,亦可止痛。
方八用玄参苍耳饮牙痛取玄参、苍耳子各 15克,水煎服。
方九用洋葱牙痛取洋葱捣烂炒热,敷痛牙相反侧手腕跳脉处,可止痛。
方十用蓖麻子牙痛取蓖麻子去皮,在一头用针挖一小洞点火烧,待从小洞中出油时,贴痛牙处,凉则拿掉,可止痛。
牙痛取生姜置砖上焙干,加其五分之一的枯矾,研末,涂患处。
枯矾是指用白矾烧成的灰白色粉末。
方十二用白面和烧酒牙痛取白面、烧酒调和,摊于纸或布上,湿敷面颊,干则换药,可止痛。
〔方十三用梅干〕牙痛取梅干去籽,饭糊调和,摊于纸,敷牙痛侧面颊,可止痛。
方十四用玄明粉含化拣取洁净玄明粉 30 克,用时取适量置牙痛处,上下牙轻度咬合,用口涎含化,后将药液吞服,连续使用,一般半小时后可止痛。
方十五用当归三黄汤当归 9 克,生地黄 9 克,黄连 9 克,黄芩 9 克,生石膏 6 克,丹皮 6 克,细辛3 克,水煎,每日早晚空腹服。
草药偏方治百病-五官科部分-牙痛方 1〔组成〕鲜芫花根二层皮 90g。
〔用法〕用 75%酒精 0.25kg 浸泡 3~5 天,牙痛时用棉球蘸药液放患牙上 3~5 分钟。
方 2〔组成〕双飞蝴蝶 15g,两面针 1Sg,金钱风 18g,细辛 9g。
〔用法〕将上药放入 95%酒精 100ml 内浸泡 15 天后备用。
用时以药棉少许蘸药液涂于疼痛部位,每日 2~3 次。
如有炎症,可适当加些消炎药物。
方 3〔组成〕蕃勒鲁根 45g,油茶木根二层皮 6g。
〔用法〕将上药共放入口中含。
方 4〔组成〕了哥王二层白皮适量。
〔用法〕切碎后加 95%酒精和开水各半浸泡 3~7 天(浸泡时间越久,疗效越好)。
用棉球蘸药液放子痛牙处 3~5 分钟,最快半分钟,多数 2~4分钟即止痛。
方 5〔组成〕鸡矢藤 50g,蛇莓 50g,蒴藋 25g。
〔用法〕用药后 5 分钟即开始止痛,反复用药 1~3 天即可止痛消肿。
方 6〔组成〕黄荆根一小段。
〔用法〕洗净,捣烂,咬于患牙处 15~30 分钟后吐掉。
〔附注〕口涎应顺其流出,勿吞咽。
方 7〔组成〕二叶红薯 15g,栀子根 15g,芦根 30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风火牙痛。
方 8〔组成〕丁茄根适量。
〔用法〕加水浓煎,漱口。
〔附注〕此方用于龋齿痛。
方 9〔组成〕大尾摇 50g,天竹根 10g,蒲公英 15g,爵床 15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风火牙痛。
方 10〔组成〕鲜马甲子根 30g,乌贼鱼于 1 只。
〔用法〕水炖服。
方 11〔组成〕鲜车桑子根 30~60g。
〔用法〕水煎服。
方 12〔组成〕瓦松、明矾各等量。
〔用法〕水煎,漱口。
〔附注〕此方用于风火牙痛。
方 13〔组成〕石仙桃 30g,野木瓜 3g。
〔用法〕水煎服。
方 14〔组成〕乌饭树 3g,鸡蛋 1 个。
〔用法〕水煎服。
方 15〔组成〕白檀根 30g。
〔用法〕水煎服。
方 16〔组成〕排钱草 60g。
〔用法〕水煎服。
几张治疗牙痛的小方子
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疼起来要了命”,现从《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中选取几张治疗牙痛的方子备用。
一、生地青皮细辛丹皮荆芥防风石膏甘草各三钱
加减法:上门牙加黄连一钱,下门牙加知母一钱,左上牙加羌活、胆草各一钱,右上牙加枳壳、大黄各一钱,左下牙加柴胡、栀子各一钱,右下牙加桔梗、黄芩各一钱,以上牙痛重者各加三钱。
此方疗效甚好,本人用时皆各取5g,煎好之后先含涮,再咽,有一种发麻发凉的感觉。
二、花椒黑豆海盐鲜姜各三钱,葱根三个,水煎,温涮立止。
三、黄连黄芩黄柏山栀仁细辛干姜各三钱,共为细末,用米泔水涮口后,擦药于患处。
此方名黄连赴筵散,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
四、冰片二分烧酒共灌耳内既愈。
五、擦牙二黄散:生黄连、生黄柏各一钱硼砂二钱冰片五分共为细末,专治胃火上升,牙龈疼痛,口舌生疮,牙缝出血,每用少许擦于牙上,待流涎水,吐出自愈。
六、旱莲草五钱石膏一两青盐二钱细辛一钱五分,用法同上一条。
治牙痛特效方本文仅供参考,治疗仍需辨证牙痛病,其本在肾,其标在胃,肾气亏虚,胃逆不降,浊气壅逅逆冲,攻突牙床而作。
一、基本方:补骨脂、白蒺藜各12克,水煎3次,药液混匀在一起,分三次服,每日一剂。
二、随症加减:1、痛剧加防风、荆芥各9克;2、痛久不愈加桃仁、红花各10克,川牛膝12克;3、便秘加大黄12克;4、小便黄赤加栀子9克,竹叶8克;5、牙齿松动加石膏、熟地各30克,知母15克,麦冬、牛膝各12克;6、牙龈肿痛,口气臭秽加石膏30克,生地黄20克,黄连、黄芩各10克,升麻8克,牡丹皮12克;7、小儿龋齿加生石膏、熟地各20克,细辛3克;8、发热加银花60克,连翘30克,玄参15克;9、夜间口咽干燥加熟地50克,巴戟天15克,麦冬10克,茯苓9克,五味子5克;10、牙痛白天轻、晚上严重加当归30克,知母15克;11、遇冷痛剧加麻黄10克,细辛5克,制附子6克。
一般1剂见效,2~3剂可治愈。
【正耀补注】:①牙痛止痛特效药:牙痛如果痛得太厉害的话,可以加止痛药。
牙痛止痛药有细辛、徐长卿、六神丸(蟾酥)等。
附录:白通汤治疗虚火牙痛原文:对治疗牙痛的一点心得作者:drongh——摘自《黄煌经方论坛》本人牙痛3年,一直无法治愈,整个左边下牙都感觉松动,不能咬食物。
单用麦门冬,一时好转,但几天后又复发。
后来读《伤寒论》白通汤,用葱白30克、生姜3片,3天治愈牙痛,至今有2年了,未复发。
相似的经验还有我母亲的牙痛,也是这样治愈的。
最近看论坛上治牙痛方,基本是寒凉药。
其实牙痛也需辨别虚实,搞错了会没有效果。
我当初为何选用白通汤治牙痛呢?主要是自己感觉体表有热象,脉无力,头上有点热,感觉表有热里有寒,虚火上冲。
只要是虚证,不是瘀血证、热证,这方都管用。
为了治牙痛,我尝了很多药。
生姜、砂仁可以治疗,但不能根治。
寒证牙痛巴豆也可以治,当时我也试过,用了另一侧牙齿红肿。
另外我的那个牙齿都给西医看过,牙髓都拿了,补好了。
治牙痛秘方(方10首)治牙痛秘方15.1 齿痛验方【来源】沈仲圭,《新编经验方》【组成】生石膏18克,生地15克,粉丹皮9克,荆芥、防风、青皮各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清热止痛、散风消肿。
【方解】气火上升所致牙痛。
方用荆芥、防风、青皮祛风消肿;石膏清热;生地、丹皮凉血清热;甘草解毒和中。
全方具清热止痛、散风消肿之功,用治风火牙痛,功效颇著。
【主治】气火上升、齿痛龈肿。
【加减】心火旺者,加焦山栀、麦冬各9克;相火旺者,加知母、黄柏各9克;肝火旺者,加龙胆草、黄芩各9克;便秘者,加制川军、枳壳各6克;恶寒头痛者,加羌活、白芷各6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颇著。
15.2 虚火牙痛汤【来源】张梦侬,《临证会要》【组成】肉桂末1.5克,熟地15克,熟附片、山萸肉、泽泻、丹皮、茯苓、牛膝、车前子各10克,细辛2克,玄参、山药各15克。
【用法】水煎服(先用开水泡30分钟,再慢火熬2小时),分3次饭前服,3剂为度。
【功用】滋阴和阳,引火归元。
【方解】牙痛原因甚多,必须辨证施治。
肾主骨,齿者骨之余。
若肾中真阳不足,虚火上炎,致阴寒独盛于下,虚火浮越于上所致。
此牙痛等症,要皆以两足逆冷如冰为特征。
方用辛温大热之附子,甘辛大热之肉桂,辛温之细辛等入少阴以温肾补火;更入治无根浮游之火的玄参,引火下行之牛膝、车前子加入六味地黄汤中,补命门真火而祛下焦阴寒,养肝肾真阴而散浮游虚火,滋阴和阳,而奏引火归元之效。
凡属阴盛于下,虚火浮于上,用之无有不效。
【主治】虚火牙痛,寒牙痛,并且能治虚火上炎所引起的慢性口疮、舌烂、咽喉溃疡腐烂等久治不愈。
且牙痛不甚剧烈,牙龈不红不肿不热,牙根不动摇。
脉沉细而数,伴下肢常冷,尤以冬春两季逆冷如冰者即可用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卓著。
一般服10剂左右即获痊愈。
15.3 肾虚牙痛汤【来源】龚志贤,《龚志贤临床经验集》【组成】生地20克,丹皮、枣皮(或用女贞子15克代)、炒草果仁各10克,山药、茯苓、泽泻各12克,地骨皮30克。
『牙痛集』中药方:牙痛中药方大全
一、中医治牙痛:大川芎一个,入隔年酒糟内,藏一月,取焙后加入细辛,同研末,牙痛时擦之即止。
二、白酒治牙痛:1.将二锅头酒倒入碗内,放生鸡蛋1~2个,白酒的液面浸入鸡蛋的2/3,用火柴点燃,用木筷翻动鸡蛋几次,约20分钟左右,以鸡蛋壳焦而不破,用筷子能夹起为最好。
鸡蛋熟后上皮趁蛋热入口在病牙处反复咀嚼后再咽下,一般5分钟左见效果。
三、五倍子治牙痛:用五倍于2枚水煎含漱,几分钟后就个觉疼了。
四、燃烧韭菜籽的烟治牙疼:用50克左右陈旧韭菜籽;一块直径约5厘米大小薄而平的砖头片;一个用硬纸做的一头大(直径大于5厘米)一头小(直径几毫米)高约20厘米的喇叭筒。
将砖头片放火上烧红,平放在铁板或石块上面,立即用手捏一小撮韭菜籽(几十至几百粒种于),撒放在烧红的砖头片上,韭菜籽遇热,立刻燃烧冒出白烟,散发出特殊气味,此时,立即用纸喇叭筒大口罩住砖头片,烟便集中从喇叭筒小口冲出,张开嘴,将牙患处对准喇叭筒小口接受烟熏,烟到疼除,熏完即可进食。
对牙疼引起三叉神经疼的重症疼痛,用此法非常灵验。
每日早晚各熏一次,连续两天,牙疼全除,恢复正常。
注意不要烫着手,操作时动作要快,不然韭菜籽燃烧出的烟散失太多,只有重复多次才有效果。
五:生姜片治牙痛时:切一片生姜咬在痛牙处即可。
六、冰糖水治牙痛:取冰糖100-150克放入碗内,用沸水冲溶,晾凉后一次饮完。
七、陈醋茶治牙痛:茶叶3克,陈醋一杯。
先将茶叶用开水冲泡5分钟,滤出茶加醋服之。
八、分配花椒汤治牙痛:食醋100克,花椒10克,水煎晾温后含漱。
九、鸭蛋韭菜汤治牙痛:咸鸭蛋2只,韭菜100克,盐9克,放入锅中加水同煮,空腹时饮用。
治牙痛秘方15.1齿痛验方【来源】沈仲圭,《新编经验方》【组成】生石膏18克,生地15克,粉丹皮9克,荆芥、防风、青皮各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清热止痛、散风消肿。
【方解】气火上升所致牙痛。
方用荆芥、防风、青皮祛风消肿;石膏清热;生地、丹皮凉血清热;甘草解毒和中。
全方具清热止痛、散风消肿之功,用治风火牙痛,功效颇著。
【主治】气火上升、齿痛龈肿。
【加减】心火旺者,加焦山栀、麦冬各9克;相火旺者,加知母、黄柏各9克;肝火旺者,加龙胆草、黄芩各9克;便秘者,加制川军、枳壳各6克;恶寒头痛者,加羌活、白芷各6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颇著。
15.2虚火牙痛汤【来源】张梦侬,《临证会要》【组成】肉桂末1.5克,熟地15克,熟附片、山萸肉、泽泻、丹皮、茯苓、牛膝、车前子各10克,细辛2克,玄参、山药各15克。
【用法】水煎服(先用开水泡30分钟,再慢火熬2小时),分3次饭前服,3剂为度。
【功用】滋阴和阳,引火归元。
【方解】牙痛原因甚多,必须辨证施治。
肾主骨,齿者骨之余。
若肾中真阳不足,虚火上炎,致阴寒独盛于下,虚火浮越于上所致。
此牙痛等症,要皆以两足逆冷如冰为特征。
方用辛温大热之附子,甘辛大热之肉桂,辛温之细辛等入少阴以温肾补火;更入治无根浮游之火的玄参,引火下行之牛膝、车前子加入六味地黄汤中,补命门真火而祛下焦阴寒,养肝肾真阴而散浮游虚火,滋阴和阳,而奏引火归元之效。
凡属阴盛于下,虚火浮于上,用之无有不效。
【主治】虚火牙痛,寒牙痛,并且能治虚火上炎所引起的慢性口疮、舌烂、咽喉溃疡腐烂等久治不愈。
且牙痛不甚剧烈,牙龈不红不肿不热,牙根不动摇。
脉沉细而数,伴下肢常冷,尤以冬春两季逆冷如冰者即可用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卓著。
一般服10剂左右即获痊愈。
15.3肾虚牙痛汤【来源】龚志贤,《龚志贤临床经验集》【组成】生地20克,丹皮、枣皮(或用女贞子15克代)、炒草果仁各10克,山药、茯苓、泽泻各12克,地骨皮30克。
牙痛当代妙方验方(一)牙痛方一【处方】芭蕉树心31g【用法】用淘米水1碗半,煎至1碗顿服。
方二【处方】经霜老丝瓜1个【用法】烧存性为末,每服3g,温开水送服。
方三【处方】怀牛膝地骨皮各31g【用法】水煎服,体弱者减半用。
方四【处方】龙胆草藏青果各6g【用法】煎浓汤1次服。
方五【处方】玄参31g 升麻生地黄各5g【用法】水煎服。
方六【处方】生地黄31g 防风16g 白芷9g【用法】水煎服。
也有不用白芷。
方七【处方】薄荷蒺藜蜂房各16g【用法】水煎服,痛时加甘松6g。
方八【处方】淡竹叶地骨皮各9g 生石膏31g【用法】水煎服。
方九【处方】玄参生地黄各31g 怀牛膝盐知母各13g 【用法】用水两碗,煎至1碗,分早、晚2次空腹服。
方十【处方】生石膏31g 大生地黄16g 细辛生甘草各3g【用法】用水两茶碗,煎剩一碗,温服。
入口内少含片时再咽下,但体质弱者,可分作两剂服,老人及儿童,尤须少服。
方十一【处方】生地黄石膏各31g 知母9g 升麻3g【用法】水煎服。
方十二【处方】升麻细辛各3g 玄参9g 石膏6g【用法】水煎服。
【备注】又方:①上方去升麻,加白芷,水煎服;②加白芷,水煎服;③去玄参,加生地,水煎服;④去细辛,加知母,水煎服;⑤去细辛,水煎服。
方十三【处方】薄荷油【用法】棉球蘸油涂塞痛处。
方十四【处方】白芷31g【用法】研成细末,加冰片0.6g放入牙洞内或牙缝中。
方十五【处方】将西瓜皮切成小块,浸入卤水内备用。
【用法】临用时取1块放痛处咬住。
方十六【处方】牙皂角子【用法】研末,放痛处。
亦可与食盐同用。
方十七【处方】食盐适量【用法】搽痛处。
方十八【处方】芒硝若干小块【用法】将此药小块,含于牙痛之处,药化,可徐徐吐出,如咽下喉中,亦无妨害,药尽再含。
或研末塞入龋孔及齿缝中。
方十九【处方】路路通3g 荜茇6g【用法】共研细末,搽患处。
方二十【处方】补骨脂6g 细辛3g 冰片1g【用法】研细末,擦患处。
亦可将补骨脂改用川椒。
【牙痛四方】精1、舒鸿飞:牙痛专方组成:生石膏50g先煎、细辛3g、玄参10g、升麻10g、甘草10g。
功效:清热止痛。
主治:新、久、虚、实牙痛。
运用体会:这是余亲自体验过的,用了四十年的专方之ー。
季元等在总结祝谌予治疗痛证经验中指出:石膏辛寒,入阳明胃经,清肺胃之热而除烦止;细辛辛温,入少阴肾经,发散风寒而通络止痛。
两药寒热配伍,以细辛之升散引石膏之寒凉治疗内蕴郁热之痛,不但有清热止痛的作用,而且无燥烈遏邪之弊,上方之所以治疗牙痛有佳效,石膏与细辛相配伍可能是其中原因之一。
余自2010年12月始,牙齿松动,遇热食或冷风吹牙则痛,进食时如咬物则自觉疼痛加剧,有时夜间因疼痛而不能入睡,牙龈不浮肿。
2月13日以上方合(地骨汤:熟地、骨碎补各30g)5剂,药尽而大有好转。
19日续服5剂而痛止。
此方经验证多例皆效,凡牙痛动辄用本方治疗。
例1:舒某,男,60岁,1991年春初诊。
自诉牙痛多年,进冷、热、咸、酸、辣之物皆痛,授以上方5剂,经随访药尽痛止。
例2:赵某,女,52岁,2004年2月12日就诊。
诉牙痛已10余天,进热或冷饮食均痛,牙根稍动。
视其舌苔薄黄,切脉稍数。
处以上方5剂。
2月26日复诊,药后牙痛已减,守方5剂而安。
来源:朱久之.验方治疗牙痛16例[J].湖北中医杂志,1984,(1):92、宫廷秘方:牙痛基础方组成:荆芥6g、防风6g、生石膏40g、牡丹皮6g、生甘草6g、生地10g、青皮6g、升麻6g。
引经药:灯芯草6克。
服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随症加减:上4门牙痛,是心火,加川黄连、麦冬各3-6g;下4门牙痛,是肾火,加黄柏、知母各3-6g;上左大牙痛,是胆火,加羌活、龙胆草各3-6g;下左大牙痛,是肝火,加柴胡、山栀各3-6g;上右大牙痛,是大肠火,加枳壳、大黄各3-6g;下右大牙痛,是肺火,加黄芩、桔梗各3-6g;上两侧牙痛,是胃火,加白芷,川芎各3-6g;下两侧牙痛,是脾火,加白芍、枳壳、大黄各3-6g满口牙痛,上虚火,加西洋参3-6g(北沙参、天冬各6g替代)牙痛,有脓肿,加金银花、连翘、野菊花、蒲公英(1-2味即可)各3-6g牙痛,兼头痛,加藁本3-6g牙痛,兼恶心,加厚朴3-6g牙龈烂,用生姜、黄连各3-6g,捣烂贴敷歌诀:牙齿原属十二经,若有牙痛各经寻。
名老中医治牙痛秘方牙痛是多种牙齿疾病和牙周疾病常见症状之一。
因其疼痛性质和部位不同,因而牙痛的类型和治疗也不同。
包括西医学“急性牙髓炎”、“牙龈炎”、“牙周炎”等疾病。
1 .固齿散治疗牙周炎[方剂] 滑石粉18克,甘草3克,朱砂末0.9克,雄黄末、冰片末各1.5克,研匀,装瓶备用。
[制用法](l)用牙刷蘸药刷患处;( 2)平时刷牙后再用牙刷蘸药刷患处;( 3)取药末30克,生蜜60克,调匀涂患处。
早晚各1次。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化腐生肌,收敛止血。
[验证] 我用《新中医》1982年第2期刊登的固齿散治好了多年的牙病,并把这一方法介绍给另一患者,均得到满意疗效。
我自1971年3月患牙病,症状为口热、牙痛、牙齿松动,牙眼出血等,初以为小恙,未加介意。
后用多种药物治疗效不显,又用止痛片、抗生素、维生素等药物治疗亦未效。
1974年到医院拔掉左下第一臼齿,病仍不除。
此后多方求医,服许多中西药,症状仍不见好转,1982年起更加严重,如刷牙、漱口、舔眼,均有出血,牙眼部轻度化脓,牙根暴露,满口牙齿松动,饮食极为不便,喝水食饭,其痛难忍,多方用药只见小效。
1982年夏初病情又加重,惴惴不安,遂横下一条心向书本寻方,翻阅了十多本医书及6种中医杂志,后从(新中医)找到了“固齿散”一文,颇受启迪,遂于10月16日起用本方治疗,至18日症状大减,20日即不再出血,26日停药l天,继用到31日止,牙病诸症悉除,迄今l年多未复发。
另一患者冉x ,女,36岁,邻居。
每见我用药粉刷牙,询问缘由。
当得知治牙痛时,即诉说患牙痛十多年的苦衷,且索药以求一试,同病相怜,乃慨然与之。
10月25日起至11月4日,喜告曰:牙疾已愈,祈再赐药以巩固。
病愈后一再向我致谢。
2 .引火散风汤治疗牙痛[方剂] 破故纸10- 12克,白蒺藜9-12克。
[加减] 痛甚加防风、荆芥各6克;血痕加桃仁9克,红花、川牛膝各12克;便秘加大黄9-12克;小便黄赤加栀子6-9克,竹叶6克;牙齿松动加玉女煎;牙龈肿痛,口气臭秽加清胃散;小儿龋齿加生石膏15-30克,细辛2 -5克,熟地10-20 克;伴发热加银花30-60克,连翘12-30克,玄参15克;夜间口咽干燥加熟地30-60克,巴戟天12-20克,麦冬10克,茯苓9克,五味子5克;牙痛昼轻夜甚加当归15-30克,知母15克;遇冷痛剧加麻黄10克,制附子6克,细辛3克。
『牙疼集』治疗牙龈肿痛的中药处方百效汤中药方剂牙龈肿痛主要是牙龈有炎症而表现出的一种症状,那么,牙龈肿痛怎么治疗?接下来中华秘方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治疗牙龈肿痛的中药处方百效汤中药方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治疗牙龈肿痛的中药处方百效汤中药方剂处方升麻1钱,葛根1钱,白芷1钱,酒芩1钱,桔梗1钱,防风5分,薄荷5分,石膏3钱,甘草6分,天花粉8分,细辛4分。
功能主治肠胃壅热、风热,牙龈肿痛,颊车皆肿。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食后频频少服之。
头疼及项颈痛者,加羌活1钱;发寒热者,加柴胡1钱。
摘录《赤水玄珠》卷三。
上火牙龈肿痛吃什么好上火或吃过甜食之后,就容易出现牙龈肿痛的现象,对牙龈肿痛的治疗,除要有药物外,还可利用饮食疗法,那上火牙龈肿痛吃什么好?1、绿豆100克、甘草15克,水煮熟,去渣,食豆饮汤,每日2次,每日1剂。
2、猪腰子1只、食盐少许、骨碎补15克,水煮食肉饮汤,每日1剂。
用于肾亏牙浮、牙隐痛,劳累后易发者。
3、红糖适量,荞麦根一把,水煎,分数次服。
用于治小儿牙痛。
4、猪肉适量、水芹鲜根30克,水煎,分数次服。
5、鲜姜100克、丝瓜500克,将鲜丝瓜洗净,切段,鲜姜洗净,切片。
二叶加水共煎煮3小时。
每日饮汤2次。
本方用治牙龈肿痛,口干鼻涸,鼻膜出血(流鼻血),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
对于牙龈肿痛的情况,一定要搞清楚是上火引起的,还是其它原因引起的,这样才能达到对症的治疗。
治疗牙龈肿痛的中药中药方一生姜6克、大蒜6克、茶叶12克、威灵仙12克,将药物捣烂,调拌麻油、蛋清,外敷贴合谷穴、涌泉穴。
此方主治虚火上炎、肾阴虚之牙痛。
中药方二独头蒜2-3只,将蒜去皮,放火炉上煨熟,趁热切开熨汤痛处,蒜凉再换,连续多次。
此方用治牙齿疼痛,具有灭菌、解毒之功效。
上火了如果出现牙龈肿痛的现象,就可以通过以上的方法去治疗。
所以大家在冬天一定要多喝水,避免上火。
以上就是“治疗牙龈肿痛的中药处方百效汤中药方剂”的介绍了,仅供大家参考!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牙龈肿痛的偏方请继续关注中华秘方网。
我治牙痛方药:
下面分享的治疗牙齿疼痛方:金芥10克。
防风10克。
生地10克。
生石膏20克。
生甘草10克。
牙痛基础方。
左上边123颗牙痛。
属胆经。
引经药是羌活,龙胆草。
左上边456颗牙齿痛。
属足阳明胃经,加入白芷,川芎。
左侧上边789齿也就是上门牙。
属心经。
加入黄莲.莲子心。
右上边123颗牙齿痛。
属肺经,加入桑白皮,黄芩。
右上边3.4.5颗牙齿属于命门。
加入茯苓当归。
左下123颗牙齿痛。
属于肝筋。
加柴胡,栀子。
左下边345颗牙齿痛。
属于脾筋。
加白术,白芍。
下边门牙789痛。
属肾经。
加入知母,黄柏。
又右下边123颗牙齿痛。
属于大肠经。
加大黄芒硝。
右下边四五六颗牙齿。
小肠经。
加入灯心草。
车前草。
牙疼中药方解细生地三钱,生石膏五钱,粉丹皮一钱三分,小青皮一钱二分,荆芥一钱二分,防风一钱二分,生甘草五分上四颗门牙痛者,属心经火。
加川连,麦冬一钱二分。
下四颗门牙痛者,属肾火。
加知母、黄柏各一钱二分。
上两边牙皆痛者,属胃火。
加川芎、白芒各一钱二分。
下边两牙皆痛者,属肾火,加百术、白芍各一钱二分。
上左边尽牙痛者,属胆火。
加姜活、龙胆草各一钱二分。
下左边尽牙痛者,属肝火。
加柴胡、焦桅仁各一钱二分。
上右边尽牙痛者,属大肠火。
加桔梗、酒炒黄芩各一钱五分。
下右边尽牙痛者,属肺火。
加桔梗、酒炒黄芩各一钱五分。
如面肿,属风热者,加地骨皮、五加皮应各二钱。
如满口牙齿皆痛者,不必加药,仅石膏一味,加重至八钱或一两即可。
此方轻者服一剂,重者二三剂必可治愈,但孕妇忌服川芎,丹皮二味。
牙疼中药方解细生地15g,生石膏25g,粉丹皮6.5g,小青皮6g,荆芥6g,防风6g,生甘草2.5g上四颗门牙痛者,属心经火。
加川连,麦冬各6g。
下四颗门牙痛者,属肾火。
加知母、黄柏各6g。
上两边牙皆痛者,属胃火。
加川芎、白芒各6g。
下边两牙皆痛者,属肾火,加百术、白芍各6g。
上左边尽牙痛者,属胆火。
加姜活、龙胆草各6g。
下左边尽牙痛者,属肝火。
加柴胡、焦桅仁各6g。
上右边尽牙痛者,属大肠火。
加桔梗、酒炒黄芩各7.5g。
下右边尽牙痛者,属肺火。
加桔梗、酒炒黄芩各7.5g。
如面肿,属风热者,加地骨皮、五加皮应各10g。
如满口牙齿皆痛者,不必加药,仅石膏一味,加重至40g或50g即可。
如属虚火牙痛去生地加熟地黄。
此方轻者服一剂,重者二三剂必可治愈,但孕妇忌服川芎,丹皮二味。
牙疼中药方解细生地10g,生石膏15g,粉丹皮4g,小青皮4g,荆芥4g,防风4g,生甘草1.5g上四颗门牙痛者,属心经火。
加川连,麦冬各4g。
下四颗门牙痛者,属肾火。
加知母、黄柏各4g。
上两边牙皆痛者,属胃火。
加川芎、白芒各4g。
下边两牙皆痛者,属肾火,加百术、白芍各4g。
专治牙痛的方子:黄芩石膏汤牙痛起来怎么办?很多人对此一筹莫展。
如果是肺胃部上火导致的牙痛。
这里推荐一个方子,黄芩石膏汤。
来自清代《四圣心源》卷八的黄芩石膏汤,是消除牙龈肿痛的经典方。
处方:黄芩3钱,石膏3钱,生甘草2钱,半夏3钱,升麻2钱,芍药3钱。
它们是怎么攻克牙痛的呢?先来看黄芩。
黄芩性味苦寒,入心、肺、胆、大肠经,尤善泻肺部之火。
上火导致的牙痛,一般和肺胃部燥热有关,所以极适合黄芩的参与。
在这个方子的重要性自不待说。
石膏主要成分是硫酸钙,是一种盐类矿物。
《景岳全书》说其味甘辛,气大寒。
气味俱薄,重量能沉水,却气轻能升,是阴中有阳的药物。
肺热喘咳,胃火头痛、牙痛多用到石膏。
善祛肺胃三焦之火,尤其是阳明经的要药。
按照经络来说,上牙龈为足阳明胃经,下牙龈为手阳明大肠经,所以石膏确有为牙龈降火消肿的功效。
而且其味甘,能将养脾胃,使清气得生,生津止渴,去除热烦,尤其对于胃火重来说,胃为燥土,得凉则安。
半夏是降肺胃逆气的,黄芩和石膏清敛肺胃是治标,半夏降胃气是治本。
是这个方子里不可缺少的力量。
又由于口舌牙齿,其位在上,须用升麻,升麻有升举透发及清热解毒等功效。
也是方子里不可缺少的力量。
芍药苦酸,凉。
苦平清肺,肺气下行,故利小便,所以是清降之药,自高下达,引火归根,而缓中止痛。
牙痛消了,问题基本就解决了。
生甘草既和中,又泻郁火。
不仅自身有些本事,还哪里需要往哪搬,大大小小的事儿少了它还真不行。
有办公室主任的即视感。
诸药配合,力量很强大。
难怪有人说,我只要牙龈肿痛,就喝黄芩石膏汤,效果真是很好啊,牙龈肿痛很快消了。
中医方剂(一)【辨证】阴虚火旺。
【治法】补肾益阴。
【方名】阴虚牙痛方。
【组成】生地24-30克,熟地24-30克,元参15克,骨碎补9克,二花15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卢学理方。
中医方剂(二)【辨证】阳明热炽,胃火循经上炎;或年老阴液不足,虚热上浮。
【治法】清胃泻火,通腑润肠。
【方名】白玉汤。
【组成】生地15克,麦冬15克,知母10克,石膏(先煎)30克,元参18克,花粉15克,牛膝10克,大黄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广西中医药》。
中医方剂(三)【辨证】肝胆火旺。
【治法】清肝泻火,凉血疏风。
【方名】齿灵汤。
【组成】生地12克,丹皮10克,青皮6克,石膏12克,荆芥10克,防风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山西中医》。
中医方剂(四)【辨证】胃腑蕴热,循经上蒸。
【治法】清泻胃火,疏风解毒。
【方名】清胃解毒汤。
【组成】生石膏15-30克,知母12克,谷精草12克,银花12克,蝉衣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广西中医药》2.甜瓜(香瓜)皮6克,水煎,冷后含漱,治风火牙痛。
3.露蜂房20克,煎浓汁含漱,每日数次。
治风火牙痛。
4.五倍子15克,煎浓汁舍漱,每日数次,治风火牙痛。
5.白矾3克,水煎后取药液漱口,用于齿问出血疼痛。
牙痛治疗中药方:▲灵仙饮细辛3克(后下),白芷10克,威灵仙10克。
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分2次服,每日1剂。
▲功劳液十大功劳叶9克。
水煎,顿服,每日1剂,痛甚者服2剂。
▲糖莲饮青莲子芯2-3克,冰糖10克。
水煎,时时饮用。
本方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适用于龋齿疼痛、风炎牙痛。
对反复发作的顽固性牙痛,可用本方配入生地、石膏、细辛、白芷等,水煎服。
▲扁蓄饮扁蓄50-100克。
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分2次服,每日1剂。
▲绿豆甘草饮绿豆100克,甘草15克。
水煮至豆熟,去甘草,分2次食豆饮汤。
▲花椒方花椒1粒,放在牙痛处,咬紧,可立即止痛(不包括龋齿)。
▲大蒜方独头蒜2-3个,去皮放火上煨熟,趁热切开熨烫痛牙处,蒜凉后再更换,可连续多次。
▲六神丸方六神丸3-5粒,研碎,涂于患处,约5分钟后牙痛即减,1小时后可得缓解骨碎辛麻汤主治:不分上下左右之牙痛及所牵引的头痛属于风热者处方:骨碎补三钱,细辛五分,赤芍,连翘,牛蒡子各三钱,升麻,荆芥薄荷各一钱半,生甘草一钱石辛梅黄汤主治:牙痛属內火上炎者处方:生石膏六钱至一两,细辛三分,乌梅肉一钱半,元参,生山栀,大白芍各三钱,生大黄二钱清胃祛风汤主治:牙痛牵引头痛或牙龈红肿或颊腮肿痛,面赤发热,口干思凉,大便不爽,舌红苔燥,属于肠胃积热及外感风邪所致者处方:生石膏六钱至一两,槐花,地骨皮,丹皮,酒黄芩,荆芥,防风,川芎,白芷,生甘草各三钱,细辛,升麻各七分地黄补阴汤主治:牙痛属于肾阴亏虚者处方:熟地,生地各五钱,玄参,骨碎补各三钱牙痛酒主治:各种牙痛处方:薄荷霜,冰片各一分,白酒100毫升牙痛水主治:各种牙痛处方:生石膏一两,川椒三钱,细辛一钱芷冰散主治:牙痛,头痛处方:白芷一两,冰片二分牙痛塞耳散主治:一切风火牙痛(包括急慢性牙髓痛,牙周炎,蛀牙龋齿作痛)并治气闭耳聋以及感冒鼻塞。
处方:猪牙皂二钱,雄黄一钱五分,细辛,芒硝各一钱,樟冰一分蒲公英酒主治:牙神经痛,龋齿痛处方:蒲公英根7株,白酒二两二硝雄冰散处方:火硝一钱,元明粉五分,雄黄,冰片各一分椒辛散主治:各种牙痛处方:花椒皮,细辛,食盐各等份牙痛漱剂主治:火热牙痛处方:山豆根一辆蜂房食盐散主治:龋齿处方:露蜂房,食盐各等份治:用于各种牙痛。
转载自医生在线荜拨10克高良姜9克细辛4克冰片3克,将上药共研细末,过筛装瓶备用。
牙痛时取药粉少许,塞入鼻孔内用力吸入。
转载自医生在线方解:本方用于治疗各种牙疼。
方中荜拨、良姜、白芷、细辛味辛性温,芳香走窜,取其温散之性,以发散郁火及风热,冰片芳香开窍,清热消肿止痛。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以上诸药均有镇痛、抗菌、消炎的作用。
本方仅是缓急治标的方法,只能解除症状而不能根治,若有条件,还当积极治疗患牙。
鼻粘膜破溃者慎用。
二、主治各种牙痛。
川黄连50克大黄50克冰片10克薄荷冰5克,黄连、大黄共为极细末,先用少量药末分别同冰片、薄荷冰研细,最后混匀研细,密封备用。
一枚牙齿用~克,加热开水调成极稠的糊状敷患牙(冬季或牙齿遇凉痛加重者用温白酒调)。
转载自医生在线按语:本散剂要密封保存,以防有效成分挥发。
并注意药敷牙上后,让患者闭口咬牙不语,持续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药液到口腔后,勿吐,可咽下。
以上诸药,必须选优质良材,否则不能持久取效。
期间禁食辛辣食物。
三、主治风火牙痛。
组成:生石膏30克高良姜10克细辛4克荜拨6克薄荷10克,先将石膏压为细末,再与另4味药合捣为粗末,贮于密闭之容器中。
每次取药末20克,放于标中,以开水200毫升浸泡,盖严,待冷去滓频频含漱。
四、验方四,主治各种牙痛,万以“火牙”为佳。
生地30克元参30克生石膏10~15克胆草10克细辛3克,武火煎煮20~30分钟,将药液含入口中片刻,而后咽下,其痛立减。
每剂煎2次,分2次服。
1剂愈者勿再服,病重者可日服2剂。
功用:滋阴泻火,祛风止痛。
转载自医生在线加减:牙龈红肿加金银花30克,连翘15克;出血加茅根30克;痛甚加乳香、没药各10克;阴虚加熟地20克;虚火上炎加知母、黄柏各10克,肉桂3克;见风痛甚加防风10克;龋齿加川椒10克,乌梅15克1.治牙痛。
和香附子、艾叶煎汤漱口,同时用香附子末擦牙。
又方 : 香附子( 炒存性) 三两,青盐、生姜各半两,共研为末,每日擦牙。
2.再方。
用苍耳子五升,加水一斗,煮取五升,乘热含漱,冷即吐去另换热汁。
用茎、叶煮水含漱或水中加少量盐都有效。
3.再方。
用附子一两( 烧灰) 、枯矾一分,共研为末,擦牙。
又方 : 川乌头、川附子,生三匣面糊成丸子,如小豆在。
每次以制包一丸咬口中,又方;用炮附子末纳牙孔中,痛乃止。
4.再方。
用牛蒡子(炒过),煎水含嗽。
又方 : 用棉裹鹅不食草,怀干研末,嗅入与牙痛同侧的鼻孔中。
又方 : 用梁上尘,盐炒,研细。
左牙痛,吹械鼻中,右牙痛,吹右鼻中。
又方 : 把大戟放口中齿痛处,咬定。
止痛效果好。
5.再方。
用泽漆研为末,开水泡汁漱口。
又方 : 用黄连末搽痛处。
又方 : 用大川芎一个,焙干,加入细辛,共研为末擦牙。
又方 : 用蛇床子煎汤,乘热漱口。
又方 : 和木香末加少许麝香迭牙,同时以盐汤漱口。
6.再方。
口中常嚼缩砂仁,有效。
又方 : 用杨梅树皮及根煎水含漱。
又方 : 用独蒜煨熟,切小,熨痛处。
又方 : 用川姜( 炮) 、川椒,等分为末,敷搽患处。
又方 : 和秋茄花( 干品) 烧存性,研末涂痛处。
7.再方。
用壶卢子半升,加水五升煎成三升,含漱。
和茎叶煎汁含漱亦可。
又方 : 用木耳、荆芥等分,煎汤频漱。
8.再方。
用水银一钱、大蒜一瓣,合捣成饼,安在颧骨前陷(即肋窝)中,先用一枚铜钱垫住。
安饼后再用贝壳盖好,扎牢。
一夜可愈。
左牙痛,安在右边,右牙痛安在左边。
9.再方。
用雄黄和枣肉,捏成小丸,塞牙齿空洞中。
又方 : 把皂荚煎成浓汁,加入朴硝煎化。
倒在石上,等结成箱后,刮取擦牙。
10.牙齿久痛。
用补骨脂二两、青卤半两,炒过研细擦痛处。
11.再方( 突然疼痛) 。
用苦竹烧一头,另一头出汗,取汁涂痛处。
冲下。
12.再方( 胃火) 。
用石膏一两,火煅,淡酒淬过。
加防风、荆芥、细辛、白芷各五分,共研细。
天天擦牙,有效。
13.再方( 虚火) 。
用淫羊藿煎汤,不时嗽口,很见效。
14.再方( 胃热) 。
用升麻煎汤,热漱并咽下。
方中加生地黄亦可。
15.再方( 齿龈肿) ,用牛蒡根一斤,捣汁,加盐花一钱,在银器中熬成膏,涂牙龈。
16.牙痛难忍,诸药不效。
用芫花末擦牙令热。
痛定后,以温水漱口。
17.多锒酸物,齿不着力。
细嚼胡桃即解。
中药治疗牙痛偏方有几种2008年4月21日-中药治疗牙痛偏方(一)【辨证】阴虚火旺。
【治法】补肾益阴。
【方名】阴虚牙痛方。
【组成】生地24-30克,熟地24-30克,元参15克,骨碎补9克,二花15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卢学理方。
中药治疗牙痛偏方(二)【辨证】阳明热炽,胃火循经上炎;或年老阴液不足,虚热上浮。
【治法】清胃泻火,通腑润肠。
【方名】白玉汤。
【组成】生地15克,麦冬15克,知母10克,石膏(先煎)30克,元参18克,花粉15克,牛膝10克,大黄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广西中医药》。
中药治疗牙痛偏方(三)【辨证】肝胆火旺。
【治法】清肝泻火,凉血疏风。
【方名】齿灵汤。
【组成】生地12克,丹皮10克,青皮6克,石膏12克,荆芥10克,防风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山西中医》。
中药治疗牙痛偏方(四)【辨证】胃腑蕴热,循经上蒸。
【治法】清泻胃火,疏风解毒。
【方名】清胃解毒汤。
【组成】生石膏15-30克,知母12克,谷精草12克,银花12克,蝉衣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广西中医药》中药治疗牙痛偏方(五)【辨证】风火上攻。
【治法】清火止痛。
【方名】牙痛定疼汤。
【组成】生地20克,元参20克,生石膏15克,升麻2克,细辛2克,槐花10克,丹皮9克,地骨皮10克,黄芩10克,川芎6克,白芷6克,荆芥9克,防风3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山豆根、夏枯草各15克,将其分成3等份,每日取其1份放入暖瓶内,倒入开水,闷1小时,当茶饮,1日内喝完,中间可以续水,但不能加药。
连喝3天。
治火牙疼。
切1块姜片,用温火烤一下,然后咬于患处,1小时可止痛。
取大蒜1瓣,捣烂如泥,塞于龋齿内,不仅可以止痛,还能消炎、杀菌、防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