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1)
- 格式:ppt
- 大小:125.00 KB
- 文档页数:25
词类活用专项练习(1)答案一、名词指出下面句子中名词活用的类型,并译出加点词的词义。
1、燕雀乌鹊,巢.堂坛兮(筑巢,名作动)2、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登记户籍,名作动)3、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用笼子,名作状)4、旬余,杖.至百(打板子,名作动)5、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伸张,名作动)6、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族灭,消灭,名作动)7、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穿,怀里揣着,名作动)8、谢家事.夫婿/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侍奉,名作动)(做,名作动)9、牖.其前以通明(开窗,名作动)10、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统一天下,称王,名作动)11、沛公已去,间.至军中(从小路,名作状)12、君子博学而日.叁省乎己(每天,名作状)13、去今之墓.而葬焉(修墓,名作动)14、岸土赤而壁.立(像墙壁似的,名作状)15、前.辟四窗(在前面,名作状)16、樯橹灰.飞烟.灭(像灰一样,像烟雾一样,名作状)17、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在荒野中,在露天里,名作状)18、一旦长成,遽躬.蹈之(亲自,名作状)19、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按情势,名作状)20、一狼洞.其中(打洞,名作动)21、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买,名作动)22、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用丰厚的礼物,名作状)23、蝉.蜕于浊秽(像蝉一样,名作状)24、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在夜里,名作状)25、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回声那样,名作状)26、浴乎沂,风.乎舞雩,永而归(吹风,名作动)27、北虽貌.敬,实则愤怒(在表面上,名作状)28、三子者出,曾皙后.(走在后面,名作动)29、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游泳,名作动)30、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上朝,名作动)31、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挨饿受冻,名作动)32、一人飞升,仙.及鸡犬(成仙,名作动)33、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吃饭,名作动)34、乃遂收盛樊于期之首函.封之(用木匣,名作状)35、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返也(责怪,名作动)36、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谋划,名作动)37、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像蚂蚁似的,名作状)38、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用背,名作状)39、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穿衣戴帽,名作动)40、晋于是始墨.(穿黑色的丧服,名作动)41、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下雨,名作动)42、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往下游,名作动)43、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率领,名作动)44、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学习,名作动)45、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向东南,名作状)46、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坚持正义,名作动)47、诸越则桃李冬实.(结果实,名作动)48、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派遣,名作动)49、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设立标记,名作动)50、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命名,名作动)51、寨中人又鹜.伏矣(像野鸭子似的,名作状)5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像北斗星一样,像蛇游动似的,名作状)53、良庖岁.更刀,割也(每年,名作状)54、夫以秦王之威,相如廷.叱之(在朝廷上,名作状)55、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畚箕,名作状)56、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名作状)57、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像对待客人一样,名作状)58、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亲手,名作状)59、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名作状)60、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表彰,亲手,名作动)二、形容词指出下面句子中形容词活用的类型,并译出加点词的词义。
词类活⽤(1)词类活⽤专项练习(1)答案⼀、名词指出下⾯句⼦中名词活⽤的类型,并译出加点词的词义。
1、燕雀乌鹊,巢.堂坛兮(筑巢,名作动)2、籍.吏民,封府库,⽽待将军(登记户籍,名作动)3、市中游侠⼉,得佳者笼.养之(⽤笼⼦,名作状)4、旬余,杖.⾄百(打板⼦,名作动)5、吾社之⾏为⼠先者,为之声.义(伸张,名作动)6、族.秦者秦也,⾮天下也(族灭,消灭,名作动)7、乃使其从者⾐.褐,怀.其璧(穿,怀⾥揣着,名作动)8、谢家事.夫婿/如⽈今⽇当⼀切不事.事,守前所为⽽已(侍奉,名作动)(做,名作动)9、牖.其前以通明(开窗,名作动)10、故王之不王.,不为也,⾮不能也(统⼀天下,称王,名作动)11、沛公已去,间.⾄军中(从⼩路,名作状)12、君⼦博学⽽⽇.叁省乎⼰(每天,名作状)13、去今之墓.⽽葬焉(修墓,名作动)14、岸⼟⾚⽽壁.⽴(像墙壁似的,名作状)15、前.辟四窗(在前⾯,名作状)16、樯橹灰.飞烟.灭(像灰⼀样,像烟雾⼀样,名作状)17、变姓名,诡踪迹,草.⾏露.宿(在荒野中,在露天⾥,名作状)18、⼀旦长成,遽躬.蹈之(亲⾃,名作状)19、江⼴河深,势.难归葬(按情势,名作状)20、⼀狼洞.其中(打洞,名作动)21、乃⾂所以为君市.义也(买,名作动)22、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丰厚的礼物,名作状)23、蝉.蜕于浊秽(像蝉⼀样,名作状)24、闻⾈中夜.弹琵琶者(在夜⾥,名作状)25、天下云.集响.应(像云⼀样,像回声那样,名作状)26、浴乎沂,风.乎舞雩,永⽽归(吹风,名作动)27、北虽貌.敬,实则愤怒(在表⾯上,名作状)28、三⼦者出,曾皙后.(⾛在后⾯,名作动)29、假⾈楫者,⾮能⽔.也,⽽绝江河(游泳,名作动)30、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上朝,名作动)31、⽼者⾐帛⾷⾁,黎民不饥.不寒.(挨饿受冻,名作动)32、⼀⼈飞升,仙.及鸡⽝(成仙,名作动)33、廉颇⽼矣,尚能饭.否(吃饭,名作动)34、乃遂收盛樊于期之⾸函.封之(⽤⽊匣,名作状)35、楚⼈既咎.⼦兰以劝怀王⼊秦⽽不返也(责怪,名作动)36、⼊险⽽脱,⼜不能谋.,能⽆败乎? (谋划,名作动)37、将不胜其忿⽽蚁.附之(像蚂蚁似的,名作状)38、令⼆⼈蹲踞⽽背.倚之(⽤背,名作状)39、孟尝君怪其疾也,⾐冠..⽽见之(穿⾐戴帽,名作动)40、晋于是始墨.(穿⿊⾊的丧服,名作动)41、云青青兮欲⾬.,⽔澹澹兮⽣烟(下⾬,名作动)42、吾数年来欲买⾈⽽下.,犹未能也(往下游,名作动)43、彼所将.中国⼈不过⼗五六万(率领,名作动)44、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于吾乎(学习,名作动)45、孔雀东南..飞,五⾥⼀徘徊(向东南,名作状)46、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义.不赂秦(坚持正义,名作动)47、诸越则桃李冬实.(结果实,名作动)48、楚怀王贪⽽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派遣,名作动)49、荆⼈欲袭宋,使⼈先表.澭⽔(设⽴标记,名作动)50、⽯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此独以钟名.,何哉(命名,名作动)51、寨中⼈⼜鹜.伏矣(像野鸭⼦似的,名作状)52、潭西南⽽望,⽃.折蛇.⾏(像北⽃星⼀样,像蛇游动似的,名作状)53、良庖岁.更⼑,割也(每年,名作状)54、夫以秦王之威,相如廷.叱之(在朝廷上,名作状)55、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畚箕,名作状)56、君为我呼⼊,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样,名作状)57、齐将⽥忌善⽽客.待之(像对待客⼈⼀样,名作状)58、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植也(亲⼿,名作状)59、黔⽆驴,有好事者船.载以⼊(⽤船,名作状)60、且⽴⽯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表彰,亲⼿,名作动)⼆、形容词指出下⾯句⼦中形容词活⽤的类型,并译出加点词的词义。
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练习【35】、曹玮南院知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
虏兵引去。
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
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
”玮不答,使人候。
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袭之。
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
虏军将至近,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
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
”虏方苦疲甚,皆欣然,军严整。
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
”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
遂弃牛羊而还。
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
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
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
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
”(1).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与其余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虏方苦疲甚B、颇失部伍C、耻学于师D、是故明主贵五谷而贱金玉(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与其余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B、一战大破虏师C、君将哀而生之乎D、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36】、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
狸狌,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
狸狌无所食,饥而嗥。
束氏日市肉啖之。
狸狌生子若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嗥,嗥辄得肉食,食已与与如也,熙熙如也。
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瓮者,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
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鬣,又磔磔然,竟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
士怒,推入之。
狸狌怖甚,对之大嗥。
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
[注] 狸狌:野猫。
(1).与“束氏日市肉啖之”一句中“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则群聚而笑之B、吾得兄事之C、令两人蹲踞而背倚之D、则直前诟虏帅失信(2).与“鼠群行有堕瓮者”一句中“群”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呈卷即面署第一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C、秋毫不敢有所近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一、下列句中都有词类活用的现象,请你找出来,然后在句后括号内用序号注明活用类别。
过秦论词类活用a)名词作状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像用席子一样包:像用包裹一样囊:像用口袋一样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内:在国内对国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向南西:向西东:向东北:向北等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像云彩那样响:像回声那样景:像影子那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南:向南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在北方b)使动用法外连衡而斗诸侯斗:使(诸侯)相斗会盟而谋弱秦弱:使(秦)衰弱约从离衡离:使(秦国的连横策略)离散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愚:使(百姓力量)愚蠢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天下百姓)衰弱序八州而朝同列序:使(八州)有序朝:使(同列)来朝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匈奴)退却吞二周而亡诸侯亡:使(诸侯国)灭亡c)名词作动词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做帝王履至尊而制六合履:本意为鞋子,此处意为登上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瓮做绳:用绳子系d)形容词作动词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弱:变小变弱尊贤而重士看重e)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士卒特殊句式判断句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2、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4、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5、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倒装句1、定语后置:伏尸百万铸以为金人十二金城千里2、宾语前置: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崤函之固,自若也3、介词短语后置: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余威震于殊俗省略句委命(于)下吏身死(于)人手威振(于)四海士不敢弯弓(射箭)而报怨聚之(于)咸阳以(之)为桂林、象郡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被动句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通假字①合从缔交(“从”通“纵”.读zòng.)②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读jué.)③赢粮而景从(“景”通“影”.读yǐng.)④鉏耰棘矜,非……铩也(“鉏”通“锄”.读chú.)一词多义①因因遗策(沿袭,动词)因利乘便(趁着,介词)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②之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聚之咸阳(到,动词)③及非及向时之士(赶得上,追得上,动词)及至秦始皇(到,介词)④北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方,方位名词)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名词)⑤制……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裁,制服,动词)履至尊而制六合(统治,动词)⑥兵……赵奢之伦制其兵(军队,名词)收天下之兵(兵器,名词.下文“信臣精座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中“兵”同此)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⑦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丢掉,动词)追亡逐北(逃亡,动词.在此用作名词:逃亡的军队)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动词.)⑧举包举宇内(举起,拿走,动词)西举巴、蜀(攻取,动词)⑨利因利乘便{利有利的形式}(鞭子,名词)古今异义务耕织(从事)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两手相合)惠文、武、昭襄,蒙故业(承受)西举巴蜀(攻取)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以致天下之士(来,召纳)相与为一(援助)皆明智而忠信(可靠)铸以为金人十二(金属)临不测之渊以为固(把;作为,认为)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把;作为,认为)才能不及中人(一般人)天下云集而响应(象回响一样应)将数百之众(带领)斩木为兵(兵器)嬴粮而景从(担负,背)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肴山以东)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复仇)石钟山记通假字①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同“含糊”,重浊而模糊)②至莫夜月明(莫,通“暮”,晚上)古今异义1.空中而多窍古:中间是空的;今:天空上.2.自以为得其实古:那事情的真相;今:实际上.一词多义1.鼓①噌吰如钟鼓不绝(击鼓,动词)②微风鼓浪(振动,动词)2.莫①至莫夜月明(“莫”通“暮”,日落的时候,名词)②故莫能知(没有人,否定性无定代词)3.自①自以为得之矣(自己,代词)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从,介词)4.焉①彭蠢之口有石钟山焉(语助词)②硿硿焉(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③微波入焉(相当于“于此、于之”,即“到那里”,兼词)④如乐作焉(相当于“于此、于之”,在那里,兼词)5.余①余韵徐歇(剩余的,形容词)②余尤疑之(我,代词)6.得①得双石于谭上(得到,找到,动词)②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能够,助动词)7.搏①水石相搏(击,拍,动词)②森然欲搏人(扑,抓,动词)8.而①扣而聆之(表顺接)②徐而察之(表修饰)③空中而多窍(表并列)④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表转折)⑤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表假设)9.因①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因而)②因笑谓迈曰(于是)词类活用(一)名词作状语①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用船,乘着船)②大石侧立千尺(侧,在旁边)③事不目见耳闻(目,亲眼;耳,亲耳)④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里,在晚上)(二)名词作动词①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取名)②微风鼓浪(名作动,振动)③噌吰如钟鼓不绝(名作动,敲钟击鼓)(三)使动用法①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鸣响)特殊句式(一)判断句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②或曰此鹳鹤也③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④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⑤此世所以不传也(二)省略句①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之)也,而况石乎!②磔磔(于)云霄间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于)绝壁之下(三)宾语前置①古之人不余欺也(“不余欺”即“不欺余”)(四)定语后置①石之铿然有声者(即“铿然有声之石”)(五)介词结构后置①得双石于潭上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③而大声发于水上重点词义1、桴止响腾(传播)2、余尤疑之(更加)3、所在皆是也(这样)4、适临汝(往,到)5、余方心动欲还(刚才)(心惊)6、则山下皆石穴罅(缝隙)7、涵澹澎湃而为此也(形成)8、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先前)(应和)9、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10、此世所以不传也(…的缘故)七、文学文化常识。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常见的类型有: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今王鼓乐于此无所事事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因为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
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相如廷斥之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三.名词作状语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
如: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四.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从句法关系看,动词在句中常出现在主语、状语之后作谓语,所以,如果在谓语动词前或后出现了动词,且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时,即可判断动词活用成了名词。
这一名词一般出现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其”字。
如: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贵以近知远,以所见知所不见形容词用为名词时,形容词一般出现在句中宾语的位置上,翻译时应该补出中心词,而以形容词为定语。
如:君将哀而生之乎五.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一般而言可以断定活用成了使动;如: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不及物动词未带宾语,但它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直接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其他人或物发出的,这时也可判断为用作使动;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俯身散马蹄另外,及物动词如果跟它的宾语之间不是支配和被支配关系,宾语不是动作的承受者,而是动作的实施者时,也可判断为用作使动;如: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足以荣汝身再有,如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而此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也可断定它们活用成了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名词的使动用法可按“使宾语怎么样”这一关系来判断;如: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舍相如广成传舍六.意动用法成以其小,劣之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意动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
文言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一)名词作状语1、狐鸣呼曰狐:像狐狸一样。
《陈涉世家》2、学而时习之时:按时。
《〈论语〉八则》3、石青糁之石青:用石青。
《核舟记》4、空谷传响空谷:在空荡的山谷里。
《三峡》5、斗折蛇行斗:像北斗星那样。
蛇:像蛇那样。
《小石潭记》6、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
《小石潭记》7、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
《小石潭记》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醉翁亭记》9、山行六七里山:顺着山路。
《醉翁亭记》10、东临碣石东:向东。
《观沧海》1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当面。
《邹忌讽齐王纳谏》1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
《愚公移山》13、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用船。
《黔之驴》14、四面竹树环合环:像环一样。
《小石潭记》15、手自笔录手:亲手。
笔:用笔。
《送东阳马生序》16、孔子东游东:往东方。
《两小儿辩日》17、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狗一样。
《狼》18、复前行前:向前。
《桃花源记》(二)名词作动词1、歌以咏志歌:写诗歌。
《观沧海》2、妇抚儿乳乳:喂奶。
《口技》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说出。
《口技》4、会宾客大宴宴:举行宴会。
《口技》5、有仙则名名:出名,闻名。
《陋室铭》6、腰白玉之环腰:挂在腰间。
《送东阳马生序》7、狼不敢前前:向前。
《狼》8、恐前后受其敌敌:攻击。
《狼》9、一狼洞其中洞:打洞。
《狼》10、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做太守。
《岳阳楼记》11、任意东西东西:往东往西(漂流)。
《与朱元思书》12、每至晴初霜旦霜:下霜。
《三峡》13、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三峡》14、浑欲不胜簪簪:插簪。
《春望》15、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
《出师表》16、名之者谁名:命名,给…取名。
《醉翁亭记》17、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取别号。
《醉翁亭记》18、造化钟神秀钟:聚集。
《望岳》19、皆指目陈胜指:用手指示意目:用眼睛示意。
《陈涉世家》20、尉果笞广笞:用竹板打。
一、词类活用(一)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2)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3)耻吾君于诸侯之国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蒙受耻辱;(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5)没死以闻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闻,禀告;(6)流血漂橹漂:使动用法,使……漂浮;(7)所以游目骋怀游、骋:使动用法,使……游,使……骋;(8)逆以煎我怀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煎;(9)栗深林兮惊层巅栗,惊: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战粟,使……震惊;(10)忽魂悸以魄动悸、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悸,使……动;(1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盛,使……毁灭;(12)虽大风浪不能呜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呜;(13)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身;(14)众不能堪,扶而仆之仆: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倒下;(15)必复之全之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恢复;(16)松了金钏松:使动用法,使……脱落;(17)减了玉肌减:使动用法,使……消瘦;(18)清减了小腰围清减:使动用法,使……消瘦;(19)泪添九曲黄河溢溢:使动用法,使……溢;(20)臣具以表闻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说、知道;(21)将成家而致汝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22)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起;(23)姓是溪为冉溪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姓;(24)窜梁鸿于海曲窜: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逃,逐;(25)夫乃止毅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止;(26)砯崖转石万壑雷转: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滚动;(27)使人听此凋朱颜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凋谢;(28)毕礼而归之毕礼、归之:使动用法,使礼毕,使之归;(29)亡国破家相随属亡,破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使……破败;(30)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存、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存,使……兴;(31)公子从车骑从:使动用法,使……跟从;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1)其居,美其服,饱其食洁,美,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洁,使……美,使……饱;(2)今媪尊长安君之位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尊贵;(3)会盟而谋弱秦弱:使动用法,使……弱,削弱;(4)眄庭柯以怡颜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愉快;(5)奈何取之尽锱铢尽: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6)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暖: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充满暖意;(7)必固其根本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稳固;(8)则思知止以安人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定;(9)宏兹九德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光大;(10)则思正身以黜恶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正;(11)则思枣心以纳下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虚;(12)足以荣汝身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荣华富贵;(13)必复之全之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健全;(14)屈贾谊于长沙屈: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屈;(15)昂其值,居为奇货昂:形容词词的使动用法,使……高;(16)危士臣危:使动用法,使……受到危害;(17)快于心快:使动用法,使……痛快;3、名词的使动用法(1)以夭梅病梅为业夭、病: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夭,使……病残;(2)欲辟土地,朝秦楚朝:使动用法,使……入朝;(3)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完璧:使动用法,使璧完好无损;(4)归璧于赵归璧:使动用法,使璧归;(二)意动用法:1、名词的意动用法(1)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2)既东封郑封: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疆界;(3)从而师之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5)业种树业: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业;(6)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7)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8)皆谦而礼交之礼:名词的意动用法,以礼;(9)公子患之患:意动用法,以之为患;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1)吾妻之美我者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少: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少,小看;(3)善万物之得时善: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善;(4)便利此月内利: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利;(5)商人重利轻別离重、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重,以……为轻,看重,看轻;(6)而能急之急: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当成急事;(7)成以其小,劣之劣: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不好;(8)益奇之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即“认为……奇特”;(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老,引申为尊敬;(10)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幼: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幼,引申为爱护;(11)且庸人尚羞之羞:意动用法,以……为羞;(12)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后: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13)能急人之困急:意动用法,能以人之因为急;3、动词的意动用法(1)耻学于师耻: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三)被动用法1、形容词的被动用法(1)而君幸于赵王幸:被动用法,被宠幸;(四)词性转换1、形容词作动词(1)因人之力而敝之敞:形容词用作动词,可译为“损害”;(2)尊贤而重士重:形容词用作动词,敬重,看重;(3)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形容词用作动词,缩小,削弱;(4)秋毫不敢有所近近: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近,接触;(5)便可白公姥:形容词用作动词,禀告,告诉;(6)熊咆龙吟殷岩泉殷:形容词用作动词,雷震响;(7)钿头银篦击节碎碎:形容词用作动词,敲碎;(8)难苦恨繁霜鬓繁:形容词用作动词,增多;(9)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尽头;(10)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11)多可喜,亦多可悲多:形容词用作动词,有许多;(12)亦以明死生之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阐明;(13)怒而飞怒:形容词用作动词,奋发,指鼓翅起飞的气势;(14)而心目耳力俱穷穷:形容词用作动词,用尽;(15)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透:形容词用作动词,远离;(16)骄其妻妾骄:形容词用作动词,自满自高自大;(17)流俗之所轻也,轻: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18)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形容词用作动词,尊重;(19)大王必欲怠臣急:形容词用作动词,逼迫;(20)明道德之广崇明:形容词用作动词,阐明;(21)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短:形容词用作动词,说短处;(22)不敢以其富贵骄士骄:形容词用作动词,傲慢地对待;(23)公子纵轻胜轻: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小看;2、形容词作名词(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行;(2)君安与项伯有故故:形容词用作名词,老交情;(3)群贤毕至,少长成集贤、少长:形容词用作名词,贤士,年轻人和老年人;(4)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形容词用作名词,圣人,愚人;(5)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小问题,大问题;(6)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重、大:形容词用作名词,重权,重大地位;(7)不念居安思危安、危:形容词用作名词,安定的情况,危险的情况;(8)择善而从之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好的意见;(9)简能而任之能:形容词用作名词,有才能的人;(10)夫惟灵修之故也灵修:形容词用作名词,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11)十三能织素素:形容词用作名词,白绢;(1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13)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艰险偏远的地方;(14)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暗昏惑:形容词用作名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15)智勇多困于所溺智勇:形容词用作名词,智勇之士;(16)吾社之行为士先音先:形容词用作名词,表率;(17)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重:形容词用作名词,重要作用;(18)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直、密、正:形容词用作名词,笔直的枝条,繁密的枝条,端正的枝条;(19)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好歹:形容词用作名词,好人和坏人;(20)错勘贤愚枉做天贤愚: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者和愚者;(21)美具,二难并美、难:形容词令作名词,美好的事物,难得的宾主;(22)成述其异,宰不信异:形容词用作名词,特殊的本领;(23)雄飞雌从绕林间雄、雌:形容词用作名词,雄鸟、雌乌;(24)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容词用作名词,肥美香甜的食物;(25)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小、大、寡、众、弱、强: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小国、大国、人口少的国家、人口多的国家、弱国、强国;(26)尽富贵也富贵:形容词用作名词,有地位有声望的人;(27)邪曲之害公也邪曲:形容词用作名词,邪恶;(28)方正之不容也方正:形容词用作名词,端方正直的人;(29)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忠、贤:形容词用作名词,忠诚之士,贤能之人;(30)公子使客斩其仇头仇:形容词用作名词,仇人;3、动词作名词(1)其继有在者乎继:动词用作名词,继承人;(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死:动词用作名词,生者,死者;(3)诚能见可欲欲:动词用作名词,喜好的东西;(4)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劳:动词用作名词,指又苦又累的活计;(5)纫秋兰以为侈佩:动词用作名词,古人系在衣带上的装饰品;(6)时时为安慰安慰:动词用作名词,慰藉;(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8)谗谄之蔽明也谗谄:动词用作名词,说好人的坏话,谄媚国君;(9)兵符常在王卧内卧:动词用作名词,卧室;4、名词作动词(1)朝服衣冠服:名词用作动词,穿戴;(2)赵王之子孙侯者侯:名词用作动词,为侯;(3)质于齐质:名词用作动词,做人质;(4)鼓瑟希鼓:名词用作动词,弹奏;(5)端章甫端、章甫: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6)风乎舞雩风;名词用作动词,吹风,乘凉;(7)填然鼓之鼓:名词用作动词,敲鼓;(8)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游泳;(9)履至尊而制六合履:名词用作动词,登上;(10)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绳:名词用作动词,用瓮作,用绳系;(11)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影词用作动词,招致;(12)沛公军霸上军:名词用作动词词,驻军;(13)秦地可尽王也也王:名词用作动词,占领而称王;(14)范增数目项王目:名词用作动词,以目示意,使眼;(15)若入前为寿前: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16)固知一死生一:数词用作动词,看作一样;(17)或棹孤舟棹:名词用作动词,划桨;(18)吾师道也师:名词用作动词,学习;(19)君子不齿齿:名词用作动词,提起;(20)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低于;(21)朝歌夜弦歌、弦:名词用作动词,唱歌,弹琴;(22)族秦者秦也族:名词用作动词,灭族;(23)名我固当名:名词用作动词,起名;(24)早实以蕃实:名词用作动词,结果实;(25)则又爱之太恩恩:名词用作动词,这里指用心;(26)专余曰正则兮名:名词词用作动词,起名;(27)金车玉作轮金、玉:名词用作动词,镶金,嵌玉;(28)谢家事夫婿事:名词用作动词,侍奉,服侍;(29)鼓瑟吹笙鼓:名词用作动词,敲鼓;(30)虎鼓瑟兮鸾回车鼓:名词用作动词,弹奏;(31)遂命酒,使快弹数曲酒:名词用作动词,摆酒席;(32)梦啼妆泪红阑干泪:名词用作动词,流泪;(33)一弦一柱思华年一弦一柱:名词用作动词,弹奏每一弦每一柱;(34)出师一袁真名世名:名词用作动词,传名;(35)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名词用作动词,礼遇;(36)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名词用作动词,筑舍定居;(37)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38)函粱君臣之首函:名词用作动词,用匣子装;(39)而此独以钟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40)垣墙周庭墙:名词用作动词,砌墙;(41)乳二世乳:名词用作动词,用乳汁喂养;(42)执此以朝朝:名词用作动词,上朝;(43)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墓:名词用作动词,修墓;(44)其疾病而死疾病:名词用作动词,患病;(45)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名词用作动词,担任巡抚;(46)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函:名词用作动词,用匣子装;(47)明烛天南烛:名词用作动词,照亮;(48)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绳:名词用作动词,约束;(49)鼓三通、锣三下科鼓、锣:名词用作动词,击鼓、敲锣;(50)名之以其能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起名;(51)不过数仞而下下:名词用作动词,向下,降落;(52)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杖:名词用作动词,挨棍棒打;(53)砯崖转石万壑雷砯:名词用作动词,冲击;(54)是罔民也罔:通“网”,名词用作动词,用网捕捉,引申为陷害;(55)独乐乐,与人乐乐乐:名词用作动词,欣赏音乐;(56)百姓闻钟鼓之声钟鼓:名词用作动词,呜钟击鼓;(57)今王鼓乐于此鼓:名词用作动词,弹奏;(58)则王矣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59)衣赭衣衣:读yi(四声),名词用作动词,穿;(60)乃赋离骚赋:名词用作动词,创作;(61)臣语日,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语:名词用作动词,告诉;(62)相如视秦王无意德偿赵城,乃前日前: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63)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名词用作动词,安臵住宿;(64)乃使其从者衣褐衣:名词用作动词,穿;(65)秦御史前书日书:名词用作动词,书写;(66)左右欲刃相如刃:名词用作动词,杀;(67)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名词用作动词,进酒献礼;(68)泥而不滓泥:nie(三声),名词作动词,染黑;(69)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名词用作动词,效法,模仿;(70)如姬资之三年资:名词用作动词,蓄积,存在心里;(71)公子遂将晋鄙军将:名词用作动词,带领;(72)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椎:名词用作动词,用椎打死;4、名词作形容词(1)论六经《诗经》最葩葩:名词用作形容词,解作“华美”;5、名词作状语(1) 既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2)问君西游何时还西: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5、数词作动词(1)固知一死生一:数词用作动词,看作一样;(2)六王毕,四海一一:数词用作动词,统一;(五)其他(1)轻伯夷之义轻:以……为轻,轻视;。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一类词临时用作另一类词并且改变了原来的语法语义的语言现象。
特点:一是要有具体语境。
二是语义语法的临时性。
三是“以今律古”,就是现代人以现在的语法习惯去看待文言文的语法,比如“雨”字,在造字之初就身兼名词和动词两类,如“天雨雪”(《苏武传》)中的“雨”本身就是动词,但是现在的“雨”却只具有名词的词性,人们就把这句中的“雨”字看作活用了。
如何判别词类何用?最好的方法是句法分析。
简而言之,就是划分句子成份,即把句子的成分先划出来,然后去分辨各个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词类位置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
一、名词活用(一) 名词作一般动词1、两个名词相连,必有一个活用。
“襟三江而带五湖”的襟和带。
(《滕王阁序》)2、结构助词“所”字之后的名词活用。
“置人所罾z ēng 鱼腹中”。
(《陈涉世家》) 罾z ēng本义是渔网,活用作动词“网起”。
3、名词后直接粘附一个语气词,活用。
“赵王之子孙侯者”的侯。
(《触龙说赵太后》)4、连词“而”(以、且)前后的名词活用。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称王)。
(《荀子•天论》)遵海而南(向南)。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败楚汉,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向西)。
(《史记•项羽本纪》)5、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
代词不受名词修饰,所以代词(通常为“之”、“者”)前面的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
“辱而逐之,折而族之”的族。
(侮辱他,扭逐他,打倒他,消灭他的家族)(《原谤》)以故其后名(命名)之曰“褒禅”。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6、状语(不)后面的名词活用。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的白衣冠。
(《荆轲刺秦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的齿。
(《师说》)7、 能愿动词“能、欲、可、当”等后面的名词活用。
“公子怒,欲鞭之”的鞭。
(《晋公子重耳之亡》)8、介宾补语前面的名词活用(介词结构)。
补语的位置通常是附在动词之后。
当一个名词在补语之前,句中有没有其它动词时,这个名词作动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