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八章 能与能源 复习课件(共21张PPT)
- 格式:pptx
- 大小:432.71 KB
- 文档页数:21
(word完整版)上海沪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学期科学复习七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第八章:身边的溶液1.溶质可以在溶剂中溶解,形成溶液。
溶液=溶质+溶剂(液体)2. 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
3. 能在水中溶解的物质称为可溶的物质,如食盐、硫酸铜。
不能在水中溶解的物质称为不可溶物质,如沙粒、粉笔屑。
丙酮是可溶解的碘可以溶解在酒精和丙酮中;碘不可以溶解在水和石蜡油中。
指甲油可以溶解在丙酮、乙酸乙酯中;指甲油不能溶解在水、煤油中。
4. 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有:温度高低、搅拌与否、溶质颗粒大小。
温度越高,溶解越快,搅拌的溶液比不搅拌的溶液溶解快,溶质颗粒越小,溶解越快。
设计实验时注意:A要有对照组 B控制变量5. 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但它不能溶解所有的物质。
除水以外的溶剂有酒精、汽油。
6. 干洗是利用水以外的溶剂溶解污渍,但是这种溶剂不能溶解衣料。
能使油渍扩散的是酒精、汽油;汽油是清除油渍的最佳溶剂。
7. 紫色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
(酸红碱蓝)8. 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
(酸无碱红)指示剂的发现和制取:英国化学家波义耳。
9. pH试纸的范围在1--14之间。
pH〈7,溶液呈酸性(向红色发展)。
pH=7,溶液呈中性(黄绿色)。
pH〉7,溶液呈碱性(向蓝色发展)。
pH越小,酸性越强。
pH越大,碱性越强。
pH试纸可以测定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酸碱性次序(某些物质):稀盐酸→柠檬、胃液→醋、柚子→橙、柠檬汁、醋酸→汽水、啤酒→食盐水、马铃薯、鲜奶→自来水、唾液、蒸馏水、血→蛋→肥皂水、苏打水→牙膏→氨水→清洁剂→去污液→稀的氢氧化钠溶液10. 往碱性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酸性溶液,pH值变小,酸性变强,碱性变弱。
往酸性溶液中滴入碱性溶液,pH值变大,酸性变弱,碱性变强。
相等强度的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混合后呈中性溶液(中和反应)。
11. 碱性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12. 雨水pH〈5.6时称酸雨,成分以硫酸和硝酸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