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_第七章
- 格式:ppt
- 大小:147.50 KB
- 文档页数:36
第七章⼈际关系 第⼀节⼈际关系概念 ⼈际关系:指⼈们在⼈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理关系,它反映了个⼈或群体寻求满⾜需要的⼼理状态。
这种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取决于交往双⽅需要的满⾜程度。
需要的满⾜与否是⼈际关系的基础。
社会测量法:是由⼼理学家莫⾥诺提出的⼀种测量团体(特别是⼩团体)内成员之间⼈际关系和⼈际相互作⽤模式的⽅法。
社会测量法的重要特点:①社会测量法涉及社会性变量;②社会测量法容易引起被测⼈的较强的兴趣与动机;③测量结果的应⽤性强,特别适合于团体研究。
社会测量法只是测量团体⼈际关系的⽅法。
前苏联⼼理学家在些基础上还提出了参照测量法和分层测量法。
社会测量结果的分析主要有三种形式:矩阵分析;图解分析;指数分析。
社会测量指数分析公式: 个⼈社会测量指数=∑j列中被选数⽬/(n-1)(∑:被选数⽬之和,n:团体成员⼈数)。
团体社会测量指数=相互选择数⽬之和/所有可能的相互选择总数(可作团体内聚⼒指标) 例:团体10⼈,互选共15,团体社会测量指数为:0.3 (互选之和:C2 10=10x9/2=45) 第⼆节⼈际吸引 吸引:指的是⼀个⼈对于其他⼈所抱的积极态度。
⼈们为什么会相互吸引?社会⼼理学家认为原因:(1)⼈类具有亲和倾向。
魏斯提出了亲和对⼈的六种价值:①依附②社会整合③价值的保证④可靠的同盟感⑤得到指导⑥教育他⼈的机会。
(2)为了克服寂寞。
寂寞:当我们的社会关系缺少某些重要的特⾊时引起的⼀种主观上的不愉快感。
寂寞是个⼈的内部感受,它⽆法由⼈的外在表现加以判断。
魏斯以个⼈所缺乏的特殊社会关系为基础把寂寞分为两类:情绪性寂寞和社会性寂寞。
情绪性寂寞:由于没有任何亲密的⼈可以依附所引起的寂寞。
社会性寂寞:个体缺乏社会整合感或缺乏团体归属感时所引起的寂寞。
寂寞常和焦虑联系在⼀起。
⼈际吸引的基本原则:(1)强化原则:强化是学习论的⼀项基本原则,运⽤到⼈际吸引中就是我们喜欢能给予我们奖励的⼈。